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知伤害刺激通过脊髓节段反射性抑制膀胱功能,使排尿间隔延长,但对脑桥排尿中枢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次以脑桥排尿中枢的背外侧被盖核(LDT)的活动为指标,研究针刺及寒冷刺激对排尿中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膀胱为脊髓损伤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多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等,导致患者身心及经济压力巨大。针刺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作者整理归纳针刺治疗的相关临床观察类文献,发现选穴多为远近配穴、八髎穴、俞募配穴及特殊部位的头部、腕踝部、耳部取穴;针刺方法包含电针、温针、矩阵针法;针刺同时还可配合其他疗法增加疗效。文章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拓宽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诱发肌电图成分H波与M波的振幅比值 (H/Mmax)为指标 ,对针刺前后的痉挛性偏瘫患者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针刺时H/Mmax比值明显降低 ,而且针刺非痉挛侧穴位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针刺痉挛侧穴位时的变化。因此 ,针刺非痉挛侧穴位时产生信息沿着Ⅰa类传入纤维 ,兴奋了脊髓内Ⅰa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后者对痉挛侧肌群的脊髓α运动神经元活动性产生了抑制作用 ,使痉挛侧肌群的α -γ环路活动性降低、肌紧张度下降 ,从而有利于缓解肌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建排尿功能的影响,寻求最佳的针刺治疗时机。方法:将53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拔管前组(25例)和拔管后组(28例)。拔管前组于拔管前一周选取腹背部腧穴,如关元、中极、八髎、L1~L5夹脊穴等,以及肢体远端腧穴足三里、三阴交;拔管后依照简易水柱法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确定膀胱类型,予以不同针刺手法,条件允许开始间歇导尿术;拔管后组于拔除尿管后进行针刺干预,其取穴及操作同拔管前组的拔管后操作。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以及生活质量评估(QOL)五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拔管前组治疗后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均少于拔管后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脊髓损伤节段患者治疗后排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介入针刺治疗(拔管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建立平衡性膀胱有明显促进作用,疗效优于拔管后针刺介入,但不同损伤节段对于平衡膀胱建立的影响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研究通腑茯苓饮联合电针穴位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区域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表达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旨在明确中医综合疗法作用优势及作用机制,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可循性的实验依据及相关理论。方法 39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中随机挑取13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6只大鼠予以骶上脊髓损伤手术造模,确定模型成功后,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3只。空白组大鼠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大鼠仅予以捆绑及0.9%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治疗组采用通腑茯苓饮联合电针穴位刺激。观察和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及治疗后脊髓S-100β表达。结果 3组大鼠脊髓S-100β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模型组、治疗组膀胱最大容量和膀胱顺应性均低于空白组,膀胱基础压和漏尿点压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空白组、模型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基础压、漏尿点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和方法 观察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 ( SCI)后的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SCI大鼠运动功能和斜面临界角明显下降 ;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 ,大鼠的运动功能和斜面临界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以针刺组恢复较为明显 ;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 ,针刺组的坏死面积明显减小 ,残存的神经组织较损伤对照组多。结论 针刺能明显地提高 SCI大鼠的运动功能 ,明显改善大鼠 SCI后的病理损害 ,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元的修复 ,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B)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N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单纯腹针治疗。2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变化;比较2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低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膀胱容量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日平均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LUTS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日平均单次尿量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日平均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评分及LUTS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NB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行膀胱训练的效果。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加用膀胱训练。结果: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多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速率快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泌尿症状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有效改善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减轻泌尿症状困扰程度。  相似文献   

10.
针刺调节膀胱机能治疗膀胱疾患的显著功效依赖脊髓上中枢产生,延髓、桥脑等均对针效的产生具有一定作用。电刺激杏仁核和苍白球均能影响膀胱活动。本工作旨在探讨杏仁核、苍白球在针刺调节膀胱活动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实验用1.9~3.5kg 猫40只,雌雄不拘。实验方法和我们以往工作相似,亦在动物处在清醒,麻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干眼模型兔泪液分泌量及各脑区神经元中Ch AT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干眼模型兔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针刺组4组,每组4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2.0 mg/次,4次/d,直至实验结束;西药组和针刺组从干眼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开始,分别滴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和针刺治疗,连续治疗7 d。采用Schirmer试纸检测各组实验兔不同时间段泪液分泌量,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实验兔各脑区神经元中Ch AT表达的变化。结果:Schirmer试纸检测泪流量结果显示,在实验第28天即治疗7 d后,针刺组与西药组与实验第21天相比,泪流量明显增加;实验第28天,针刺组与西药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h AT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分布显示,Ch A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较多位于脑桥的被盖背侧核和臂旁外侧核内。其阳性物质计数显示,西药组、针刺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被盖背侧核和臂旁外侧核中Ch AT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个数均增多,且均值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平均光密度值显示,西药组、针刺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以上两核团内Ch AT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均大于模型组。结论: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和针刺治疗均可增加脑桥的被盖背侧核和臂旁外侧核的Ch AT表达,促进兔泪腺分泌泪液,从而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不同腧穴对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阴交组、合谷组、中髎(次髎)组,每组10只。均先采用0.9%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灌注60 min,测定正常状态下膀胱的尿动力学指标,继予0.9%生理盐水进行膀胱灌注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不予针刺治疗,三阴交组、合谷组、中髎(次髎)组进行针刺。观察灌注期间大鼠基础膀胱内压、排尿时膀胱收缩时间、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间隔时间、排尿阈值压、收缩后膀胱内压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基线相比,模型组大鼠基础膀胱内压、收缩后膀胱内压明显升高(P < 0.01),排尿阈值压亦上升(P < 0.05),排尿时膀胱最大压力下降(P < 0.01),排尿间隔时间延长(P < 0.05),但其膀胱收缩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 > 0.05);针刺干预后,三阴交组、中髎(次髎)组与针刺前相比,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升高(P < 0.01),收缩后膀胱内压减少(P < 0.01),排尿阈值压未见显著差异(P >0.05),排尿时膀胱收缩时间增加(P < 0.05),排尿间隔时间缩短(P < 0.01);两组组间比较,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阈值压、收缩后膀胱内压、排尿时膀胱收缩时间、排尿间隔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 > 0.05);合谷组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排尿阈值压、收缩后膀胱内压、排尿时膀胱收缩时间、排尿间隔时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 > 0.05)。结论:针刺治疗AUR大鼠主要是通过刺激相关神经节段腧穴中髎(次髎)、三阴交从而使AUR大鼠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升高、收缩后膀胱内压减少、排尿时膀胱收缩时间增加、排尿间隔时间缩短,效应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不同耳穴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呼吸肌及腹肌训练、坐站训练、膀胱训练、针灸盆底肌刺激等。结果:经护理及康复训练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但综合康复护理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针灸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86例SCI后NB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间歇导尿技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膀胱功能改善情况、膀胱逼尿肌波幅、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病例。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小腹坠胀、排尿困难共两项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膀胱RU及膀胱功能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膀胱最大排尿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两组患者的肛门括约肌扩张或收缩波幅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中膀胱容量(VH2O)、膀胱的顺应性(BC)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膀胱压(Pves)、逼尿肌压力(Pde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的发生率为6.9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9.30%(P<0.0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针灸治疗SCI后NB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小腹坠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提高膀胱功能,增强逼尿肌兴奋性,促进尿流动力学改善,并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和肾结石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髓损伤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小便困难、失禁和不能完全排空等问题,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并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实行间歇导尿可以使患者的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近生理状态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的小便困难、失禁和不能排空等问题,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和留置尿管的不便。现将康复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中枢孤束核在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调节胃运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经血管注射抑制胃运动的药物阿托品后,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均有效激活了孤束核神经元放电。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孤束核神经元背景放电减少,但针刺对放电的影响与药物前相比,变化不大,阿托品后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仍明显激活了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结论: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气海"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延髓内与内脏传入信息相关的中枢核团神经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弓状核神经细胞自发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 (NIDDM)大鼠模型下丘脑弓状核 (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和针刺对它的影响 ,探讨针刺治疗NIDDM的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霉素 (STZ)结合高热量饮食制造NIDDM大鼠模型 ,应用神经细胞微电极记录方法和脑立体定位技术观察NIDDM大鼠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的变化 ,并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庭”、“胰俞”(治疗 4周 )对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ARC神经细胞自发放电频率为 3 .9± 0 .8Hz(正常组为 1 1 .2± 2 .8Hz) ,治疗后为 1 3 .1± 3 .3Hz,治疗前后比较 ,P <0 .0 0 1。结论 :针刺对NIDDM大鼠ARC的良性作用可能是其取效的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腰骶段穴位对不稳定膀胱调节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针刺肾俞、会阳、肾俞加会阳对不稳定膀胱(USB)主要症状的影响,探索针刺不同穴位治疗USB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89例US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以I-PSS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3次、治疗6次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1)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均能明显改善USB患者I-PSS总积分(P<0.05),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疗效优于肾俞组(P<0.05)。(2)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82.8%和90.0%。但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要明显高于肾俞组(P<0.05)。结论会阳穴、肾俞穴、肾俞加会阳穴均能调节USB患者排尿紊乱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且以肾俞加会阳穴治疗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按康复介入开始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术后1个月内)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数据.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降低,且均优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神经源性膀胱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