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切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经额鼻筛眶入路、经额颞眶颧入和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暴露肿瘤,予于显微手术切除。结果:17例该部位肿瘤施一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结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前中颅底内外沟通瘤应根据肿瘤位置、侵犯范围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充分暴露病灶,有利于广泛切除肿瘤。颅底重建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在扩大经鼻蝶入路和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相关解剖的研究进展,手术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处理颅底中线病变,如鞍上、鞍前、鞍后、鞍旁、斜坡和颅颈交界处等方面病变。现就以上各方面国内外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颅面拆装入路广泛性颅底肿瘤手术(附1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面拆装入路在颅底广泛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10例范围广泛的颅底区肿瘤分别采用了额鼻拆装,颅面联合入路;上颌窦壁拆装.上颌窦鼻腔入路;颞颧下颌骨拆装.颞面联合入路等3种手术方式切除。结果 2例良性肿癌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8例恶性肿瘤术后.5例已存活3年以上.其中3例已存活5年以上;另3例均在术后3年内死亡失访,结论 采用颅面拆装入路施行颅底肿瘤切除术.术野暴露较充分.有利于病灶的完全切除.颅底的重要结构可得到保护,并能较好地恢复面部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坤  张虹  吴宇平  王光辉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3,(12):1807-1808
目的 总结在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21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7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28例肿瘤全切22例(78.6%),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20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5年以上存活8例.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治疗儿童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底沟通肿瘤的患儿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行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的扩大前颅窝底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肿瘤切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肿瘤切除率85.7%(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20/35)(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60.27±7.62)患儿的 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3.58±5.39)P<0.05,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5.7%(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6/35)(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11.4%(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7/35)P<0.05。结论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对于儿童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底沟通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最大范围地切除颅底肿瘤,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大经颅底八路治疗前颅底病变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采用扩大经颅底入路对10例前颅底病变进行手术。结果全切除6倒,大部切除2例,修补2例,手术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5~29mo,无明显复发。结论该入路宽阔显露前颅底平面,对前颅底中线部位病变,可以满意替代经面经颅入路。  相似文献   

7.
尹有会 《海南医学》2012,23(23):119-122
扩大额下入路较传统额下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具有暴露范围广、术野清楚、不易损伤神经、术后复发率低、便于颅底重建等特点,该入路治疗前颅窝底缺损、脑脊液漏方法可靠.与传统入路相比此入路取下了眉弓,去除了部分眶顶板,术野暴露更接近颅底,对额叶牵拉极少,缩短了手术操作距离,有利于前颅底、颅底中央部肿瘤的切除,特别是大型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眉弓和经额入路行微创手术治疗前颅底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前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前颅底手术治疗,其中49例经眉弓入路途径患者为眉弓组,另外37例经额入路患者为前额组。比较经两种不同入路进行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眉弓组病变全切除率为69.44%(25/36),次全切除率为25.00%(9/36),部分切除率为5.56%(2/36);前额组分别为68.97%(22/29),24.14%(7/29)和6.90%(2/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眉弓组手术完成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均少于前额组[(2.33±0.26)h比(3.71±0.55)h,(15.8±3.5)d比(24.5±2.6)d,(1.90±0.55)万元比(3.01±1.17)万元](P<0.01)。术后眉弓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低于前额组的13.51%(5/37)(P<0.05)。从患者入院即为开始随访时间,有效随访病例89.53%(77/86),均经鼻内镜和磁共振成像证实未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眉弓或额不同入路手术均可较好地切除前颅窝病变,手术安全性好。其中经眉弓入路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恢复快而住院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蝶窦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经蝶入路鼻内镜手术的发展现状。从蝶窦相关的解剖学概况,蝶窦病变的诊断思路,鼻内镜手术在蝶窦及经蝶入路颅底手术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鼻内镜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手术的重要价值。结论鼻内镜手术应用于蝶窦病变的诊治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经蝶入路鼻内镜手术的应用使得鼻颅底外科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何蓉  张汝林 《四川医学》2000,21(10):921-92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前颅底肿瘤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 9岁。均行 X线颅底片 CT或 MRI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前颅窝鼻腔沟通性肿瘤 5例 ,前颅窝骨质破坏或伴眶板侵犯 7例。颅源性 7例 ,骨源性 3例 ,鼻源性 2例。病理性质 :脑膜瘤 6例 (脑膜内皮型 5例 ,恶性脑膜瘤 1例 )。骨瘤 3例 (骨化纤维瘤 2例 ,骨样骨瘤 1例 )。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 1例 ,中分化鳞癌 2例。1.2 手术入路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施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开颅时快速静脉滴注 2 5%甘露醇 2 50 ml。根据病变范围手术入路分为 :1经颅入路 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患者126例,手术采用上,下颌外旋入路分别为13、17例:耳后C型切口、经颈、颅面联合入路分别为16、48、6例;上颌骨截除术5例;鼻侧切开术5例;经腮、口、颞额、额星期五入路分别为5、6、4、1例。结果:89例良性肿瘤,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37例恶性肿瘤中,术后存活不足1年者4例。1年、2年、3年、5年以上者分别为6、12、10、5例。结论:上颌外旋适用于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下颌外旋适用于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耳后C型切口入路适用于颞骨肿瘤;额眶入路适用于切除眶顶,蝶骨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颞骨瓣开颅加Weber-Fergusson手术切除累及颅眶的鼻腔鼻窦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额颞骨瓣开颅加Weber-Fergusson切口手术切除侵犯颅眶的鼻腔鼻窦肿瘤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病例。随访2~8年,死亡4例,5例无瘤生存。结论:此手术方法不仅能完整地切除肿瘤,而且可一期切除肿瘤后修复颅底及硬脑膜缺损,有效地预防了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神经外科技能的发展,微创理念逐步渗透到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其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神经内镜辅助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通过颅底自然腔隙到达手术区域,切除颅底中线区的病变,较其它入路对脑组织的损伤小,该入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了解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解剖研究进展及颅底重建的解剖研究进展,为扩大经鼻蝶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术后颅底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吕剑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7,14(1):138-140,126
传统经鼻入路(transnasal approach,TA)仅可通过切除部分鞍底骨质展开操作,显露范围小,很难处理一些体积较大或者向蝶鞍周围明显扩展的病变。因此,近年来“扩大经鼻入路(extended transnasal approach,ETA)”应运而生,以“扩大”的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处理“扩大”的颅底病变。ETA向前方可到达前颅底后部,向侧方可进入海绵窦内,向后方可达到中上斜坡区,  相似文献   

15.
额颞眶颧弓入路应用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额颞眶颧弓手术入路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共20侧,15例头颅干标本共30侧,对额颞眶颧弓手术入路相关的解剖标志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照、测量和统计。结果面神经额颞支与颧支存在变异的可能。与保留颧弓相比,离断颧弓后的骨窗下缘至中颅底可缩短15mm左右的距离,与干标本测量颧弓宽度的数据相当。结论额颞眶颧弓手术入路适合处理鞍旁区域病变,其手术空间和视角宽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前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切除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对12例鼻腔、鼻窦-颅沟通性肿瘤及5例鼻-眶-颅沟通性肿瘤行手术切除,对颅底缺损区同期行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结果 17例肿瘤全切14例(82.3%),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其中良性肿瘤8例,至今全部存活;恶性肿瘤9例;2年生存17例,3年生存14例。结论采用神经内镜、鼻内镜辅助下颅面联合入路,进行前颅底沟通性肿瘤切除,辅以带蒂额肌帽状腱膜裂层颅骨瓣修复颅底缺损区,肿瘤切除安全彻底、方便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史瑞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606-606,608
目的:探讨前颅底硬膜外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急诊患者,术后随访2~11个月;15例迁延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20例均未再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健康教育,预防颅内感染,术前准确漏口定位,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颅内压增高、脑脊液鼻漏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官明  陈礼刚  顾应江  官禹 《广东医学》2007,28(7):1123-1124
目的 探讨在显微手术条件下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总结178例颅底肿瘤的经验,讨论颅底不同部位手术入路特点,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尽量保护颅底、颅内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结果 前颅窝底肿瘤13例,全切13例;中颅窝底肿瘤107例,全切63例,次全切37例,死亡7例;后颅窝肿瘤58例,全切40例,次全切15例.结论 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不同颅底部位的肿瘤,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合适的入路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快捷、并发症少、感染率低、危险性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安全有效,颅面外观无改变等优点。因此,经鼻蝶入路成为目前垂体瘤手术的备选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