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瘤(RenalOncocytoma,RO)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RO患者的CT资料,均经过CT多期扫描,包括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结果 19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直径2~12 mm,平均6.5 mm。8例平扫呈均匀等或略低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中央可见瘢痕区,在皮质期、实质期无强化,排泄期延迟强化。4例术前诊断为RO,16例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 RO是少见的肾脏良性实质性上皮肿瘤,CT征象的特点是肿瘤中心瘢痕,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动态增强CT表现,记录病灶部位、大小、密度、边缘、强化形式,分别测量病灶在CT动态增强各期的CT值.[结果]CT平扫;1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平均直径4.64 cm,3例密度均匀,7例病灶内见瘢痕样低密度影,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O且术前进行肾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3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每个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包膜、瘢痕、强化方式等。结果 纳入的31个RO病例中,12个病灶位于左肾,19个病灶位于右肾,病灶最大直径1.6cm~9.1cm,平均直径(3.7±1.9)cm。23个(23/31)表现为外生性生长,22个(22/31)出现纤维包膜,17个(17/31)出现纤维瘢痕,2个(2/31)出现钙化,16个(16/31)出现辐轮状强化,23个(23/31)表现为皮质期中度以上强化,30个(30/31)肿瘤实性部分皮质期不均匀强化,20个(20/31)病灶在实质期和延迟期强化表现均匀,强化程度明显弱于相同层面肾脏正常组织。结论 CT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可根据肿瘤的瘢痕、包膜及强化方式等为依据,有助于区分于其他肾脏肿瘤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肿瘤向皮质外生长为主3例,向肾盂方向生长为主2例,2例完全位于肾实质内.平扫;肿瘤4例表现为较均质密度.3例密度欠均匀,其中2例内示星芒状边缘锐利低密度,1例内部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2例出现钙化.增强皮质及髓质期呈较均质强化4例,不均质强化3例,强化均低于肾皮质.肾盂期密度较前下降,然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晰,2例示完整假包膜.结论 肾嗜酸细胞瘤除中心瘢痕外密度相对均匀,可有钙化,界清,可有完整包膜.增强后较均质明显强化,肾盂期不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具有完整假包膜及中心瘢痕时诊断较明确.其他表现不典型时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认识、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MSCT(多排螺旋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RO的资料,所有病例均实行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MSCT特点。结果所有8例RO均为单发,CT平扫,平均CT值41HU,所有各病例均无钙化灶。病灶直径3.2cm-6.5cm,6例(75%)病灶边缘清楚,形态规则,无分叶,2例(25%)病灶边缘部分不清楚,形态规则,无分叶。3例(37.5%)见星状或条索状瘢痕。增强扫描,RO病灶均呈中高度强化,皮质期平均CT值约115,实质期平均CT值约128,排泄期平均CT值约105,强化特点为"速升缓降"改变,2例病灶内瘢痕呈延迟强化表现,2例病灶增强扫描皮质期与实质期、排泄期"强化逆转"(图2-4);结论RO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MS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MR对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对肿瘤的密度、囊变、钙化、界限和强化特征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对照研究.结果 肿瘤位于肠系膜根部9例,腹主动脉旁8例(其中左旁7例,右旁1例),肾上腺上方3例(其中右侧2例,左侧1例),肾门外方3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2例),下腔静脉后3例,肝门区3例,十二指肠壶腹部2例.肿瘤平均6.8 cm×5.6cm(2.7 cm×2.5 cm-18.0cm×11.0cm).CT平扫:实质部分CT值平均45(32 -58) Hu,坏死囊变部分CT值平均21.5(18-25)Hu;肿块边界清楚28例,不清楚3例;肿块实质部分呈等密度24例,呈高密度7例;肿块中心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21例;肿块内见斑片状、点状及线状散在分布钙化灶8例.CT增强:动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76(47-105) Hu,其中肿块内见纡曲扩张的增强血管影8例;静脉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65(45-90)Hu,其中实质增强部分密度明显下降7例,轻度下降19例,持续强化5例;延迟期实质部分CT值平均56 (42 - 70) Hu,其中实质部分与动脉期及静脉期相比强化程度有不同程度下降26例,持续强化5例.结论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征象与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相关,CT表现结合临床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肿块,包膜完整,增强后可见强化,部分病灶中心可见呈状斑痕。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缺乏癌状体征特点,诊断较困难,如发现肾仲瘤体积较大,边界清晰,无转移征象,尤其当肿瘸中心可见星状瘢瘸时要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肾上腺16例,下腔静脉后1例,肾门附近1例,膀胱1例;恶性1例,良性18例。肿块多数较大,边界清,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17例),病灶内密度多不均匀,出血、坏死多见,CT平扫病灶大部分呈低密度(16/19),增强扫描后瘤体实质部分或囊壁持续明显强化。结论MSCT双期扫描对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多平面重建(MPR)可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血管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本研究回顾分析2005 年3 月至2010 年11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治的6 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方式,并对患者进行随访。6 例患者无特殊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其中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在影像学上有相对特异性表现,手术前考虑肾嗜酸细胞腺瘤可能,行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诊断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行肾脏部分切除术,余4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5 年,6 例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目前认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肾脏肿瘤,依据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诊断部分典型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治疗上行肾脏部分切除术或者是肿瘤剜除术,尽量减少根治性肾切除术。明确诊断需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宜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临床资料、大体、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 肾嗜细胞腺瘤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肾脏单发实性占位病变,包膜不完整,界清,棕红色,质中等硬,其一可见中央星状瘢痕.光镜下,肿瘤组织由大小不一的巢状结构组成,伴有少量腺管,周围有纤细的血管纤维分隔.瘤细胞单一,圆形或多边形,有明显的嗜酸性胞浆,核圆,居中,未见核分裂象.2例均见局灶核异型,并见单细胞及小灶状坏死.免疫组化:两者均表达CK、E-cadherin、CD117, 不表达CD10、Vimentin,其中1例CK7胞质阳性.[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掌握其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是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张卫东  黄子林  吴沛宏 《医学争鸣》2009,(18):1778-1780
目的:探讨肾转移瘤的CT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转移瘤及12例原发性肾癌的CT表现.结果:12例肾转移瘤共检出42个病灶,4例单发,8例为双侧、多灶性;9个病灶位于肾髓质内呈楔形,33个病灶累及肾皮髓质、呈类圆形;41个病灶平扫呈等密度,所有病灶增强后均呈轻度强化,均未见包膜;8个病灶引起肾轮廓改变;7例肾转移瘤同时伴有其它部位及脏器的转移.12例肾原发癌均为单发,同时累及肾皮髓质,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10例病灶平扫呈等、低密度;1例增强后轻度强化,11例增强后呈中、重度不均匀强化,3例可见假包膜;10例引起肾轮廓改变;2例伴有肾静脉癌栓,1例伴有肾周淋巴结转移.结论:肾转移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了解这一特点有助于肾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方法7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前均行全腹多层螺旋CT扫描,并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多层螺旋CT成像特征及图像后处理MPR的应用价值。结果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23例非癌性粘连,螺旋CT清楚显示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梗阻移行处肠管塌陷或锯齿鸟嘴状,移行带光滑,未见明确器质性病变;5例癌性粘连,清楚显示梗阻移行处或周围网膜、系膜有大小不等结节灶,而2例术后证实为癌性粘连CT不能作出癌性诊断;7例绞窄性肠梗阻显示肠壁增厚,密度减低或增高,肠壁增强明显减弱或无强化,肠壁积气,肠系膜水肿或血管增粗,腹水等特征性影像。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肾嗜酸细胞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但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缺乏特异性。现结合文献复习,就肾嗜酸性细胞瘤影像学特征作一综述,以提高对肾嗜酸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提高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其中透明细胞癌11例,乳头状癌4例,嫌色细胞癌7例)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对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对肿瘤直径大小、强化程度与方式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头状癌的平扫期CT值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透明细胞癌的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CT值均明显高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P<0.01)。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在平扫期、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的肾癌亚型强化程度具有一定特征性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的超声及螺旋CT表现,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A患者的超声及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2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准确性。结果 39例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其中30例诊断为PTA,超声特征多为实性低回声,常起源于下甲状旁腺,20例PTA血液信号较丰富,而最长直径>3 cm的囊性变或12 cm小结节血流分布稀疏;PTA的CT特征多为平扫低密度或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中等强化,发生囊性变多呈不均匀强化并可见点状钙化。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76.9%,准确度76.7%;螺旋CT检查诊断灵敏度78.8%,准确度71.8%,2种影像学疗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影像学方法具有一致性(Kappa值=0.52)。结论超声及螺旋CT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早期筛查甲状旁腺肿物,并对其位置及囊实性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2例接受了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随访2~1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应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须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33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的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CT及HR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内的可疑淋巴结进行增强扫描。分析其发病部位、范围及影像特征。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最常见,感染率为57.6%(19/33),高于其他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两肺病变呈弥漫分布,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左肺下叶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3.6%、78.8%、54.5%、75.8%。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多见,占87.9%(29/33),结节影占81.8%(27/33),空洞影占45.5%(15/33),胸腔积液占21.2%(7/33),纵隔淋巴结肿大占21.2%(7/33),真菌球占9.1%(3/33)。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病变范围广,多为弥漫分布;以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影、结节影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