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肌层界面(endometrial-myometrial interface ,EM 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ElivisiongTM Super法对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观察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和4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含部分肌层)的组织进行标记、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增生期及分泌期EMI处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远肌层( P <0.05),观察组增生期、分泌期EMI处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EMI处VEGF的高表达,可促使异位内膜及其周围肌层血管生成,其可能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波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3):505-50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及微囊腔大小与血清CA125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及比较7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观察组)及76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血清CA125颅值。采用Jone Rosal描述方法测量观察组患者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病灶微囊腔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颅值(93.37±39.3μ/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A125颅(16.32±4.86μ/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随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增大,病灶内微囊腔的增大,血清CA125颅值升高。【结论】血清CA125颅检测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根据血清CA125颅值可粗略评估子宫腺肌症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A M患者30例(腺肌病组)、子宫肌瘤患者30例(肌瘤组)和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VEGF水平,并分析其意义。【结果】腺肌病组患者血清 MMP‐9、VEGF水平明显高于肌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腺肌病组血清MMP‐9水平与VEGF水平间呈正相关( P <0.05)。【结论】MMP‐9、VEGF在AM 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监测血清MMP‐9、VEGF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AM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CA125和sFas、sFasL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sFas、sFasL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和ELLSA技术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CA125和sFas、sFasL的含量,并与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手术前后cAm和sFas、sFasL表达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CA125,和sFas、sFasL表达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手术前研究组CA125和sFas、sFasL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术前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手术后5d研究组与对照组CA125和sFasL表达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术后5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sFas、sFasL的高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sFas、sFasL尤其是sFasL可作为子宫腺肌病的新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和复发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经腹全子宫切术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宣教。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询问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情况、检测盆底肌肉电生理指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较研究组均明显偏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盆底肌肉肌力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肌电位值低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降低子宫切除术后SUI发生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是预防及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比较68例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子宫全切术(TVH)和80例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切除术(TAH)及62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 )的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TVH 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AH 组和LAVH 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术中出血量 TAH组显著多于 TVH组和LAV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但TVH 组与LAVH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镇痛率TAH组显著多于TVH 组和LAV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排气时间三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住院时间TAH组显著长于TVH组和LAV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0.05)。住院费用LAVH明显高于 TVH与TAH 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TAH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 TVH及LAV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对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如无阴道手术禁忌,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腹部无瘢痕,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皆给予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分析为78.33%与9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T )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EM T患者7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但观察组术后加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血清CA125水平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 P<0.05),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CA125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 P<0.05),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CA1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术后6个月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保守手术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可有效巩固治疗中重度 EM T疗效,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30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IL-10及IFN-γ的含量,并根据子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的不同程度对患者进行病理分级,观察外周血IL-10及IFN-γ水平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t=5.748,P=0.000),IFN-γ明显降低(t=3.217,P=0.002);手术治疗后,患者IL-10水平明显下降(t=2.957,P=0.004),IFN-γ明显上升(t=2.694,P=0.009);血清IL-10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具有显著差异,病理分级越高,IL-10水平越高,但血清IFN-γ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IL-10及IFN-γ水平明显异常,且IL-10含量与疾病的病理分级明显相关,推测细胞因子紊乱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陈克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185-118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雷公藤多甙。检测子宫和肌瘤体积,用药前后性激素水平,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赋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缩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停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其肝、肾功能及脂代谢、血糖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雷公藤多甙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嗪米特联合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碳酸铝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阿嗪米特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汁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嗪米特与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联合应用,可通过协同治疗作用,不但促进胆汁规律性地分泌,而且增加胃肠运动,促进食物消化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的临床效果。【方法】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T型宫内节育器,试验组患者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环。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追踪1年,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月经量增多发生率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与传统T型宫内节育器比较,曼月乐环是更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宫内避孕手段,其不良反应少,特别适用于月经量过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1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结果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64例)、B组(糖尿病并早期肾病72例)、C组(糖尿病并临床期肾病6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53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肌酐(SCr),血尿素氮(BUN),Hcy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B,C组与D组比较Hcy及其他检测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B、C组除FBG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高于A组(P<0.01,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T2DM并肾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后第1d、术前第1d、术后第2d和出院当天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人院后第1d、术前第1d血压及心率,术中失血量、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术后1个月观察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L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尿流率(AFR),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症状指数明显降低(P〈0.05),术前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稳定(P〈0.05);实验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电切综合征、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IPSS、QOL、A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负性情绪,并能够降低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的60例骨科老年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 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与16.67%(5/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与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兴清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13-2415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在二级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患者165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脑血栓史,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n=57),氯吡格雷组(n=54)和阿司匹林组(n=54),比较三种药物在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作用。结果总危险事件统计华法林组24例(42.1%),氯吡格雷组40例(74.1%),阿司匹林组50例(92.6%),华法林组能显著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P< 0.05);三组脑栓塞复发率和后循环缺血发生率大小比较均为: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 >华法林组,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阿司匹林治疗组比较,华法林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三组间在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华法林能显著降低总危险事件发生率,在无禁忌证时,对高龄高危脑栓塞患者应首选华法林,若有禁忌证则考虑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生理性起搏(DDD)和非生理性起搏(VVI)对心脏结构及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并为起搏器植入心脏后的应对策略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65例接受起搏器治疗患者,根据不同起搏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 VVI,研究组采取DDD,比较两组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前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及 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前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植入起搏器后,研究组 LAD小于对照组(P <0.05),EF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前 NT-proBN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安置起搏器后,研究组 NT-proBNP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有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为减少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当选择房室顺序起搏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食管癌伴负性情绪患者的影响。【方法】本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入院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3.3±7.8)分、SDS评分(52.4±5.5)分均高于观察组的 SAS评分(48.9.±7.2)和 SDS评分(48.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明显缓解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应用微波消融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就诊本科室的近胆囊旁肝癌患者65例为观察组,病灶共65个,选择同期位于肝实质内的肝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病灶共55个。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统计消融结果。持续随访3~24个月,观察肿瘤的灭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消融效果均较好,一次消融成功率、辐射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复查,4个病灶局部肿瘤进展,其发生率6.15%(4/65),疗后3个月,肿瘤完全坏死率89.2%(58/65);对照组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9.09%(5/55),肿瘤完全坏死率94.5%(52/5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未经特殊处理,自然消退,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23%(45/65),对照组发生率76.00%(38/50),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近胆囊旁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熊钰  石磊  胡阳琼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095-2097
目的 探讨依达那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到医院诊治。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血塞通针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那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有31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6.9%(31/32);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3.8%(30/32)。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均 P <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 在脑梗死早期使用依达那奉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