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不同起搏方式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共入选34例患者,其中VVI起搏器20例,DDD起搏器14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5~12个月,用超声心动图观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34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均出现左心室重构,VVI组观测指标植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D组观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后均可出现左心室重构,提示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起搏器植入应选用生理性或接近生理性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方式对血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患者拟行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分为单腔起搏(VVI,n=42例)和房室双腔或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DDD(R)。n=54例],术前及术后1、6个月按照NYHA法进行心功能分级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Triage快速测定BNP水平,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VVI组血BN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DDD(R)组(P〈0.01),而DDD(R)组则下降;相关分析显示DDD(R)和VVI两组BNP水平与NYHA分级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59,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71、-0.68,均P〈0.05);术后VVI组房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DD(R)组,BNP水平与房颠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DDD(R)组和VVI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0.70,均P〈0.05。结论与生理性起搏[DDD(R)]相比,非生理性心脏起搏(VVI)可引起BNP明显升高,而且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心脏起搏后预测房颠发生和心功能变化的敏感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理起搏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9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中,生理性起搏者56例,非生理性起搏者35例,对其房颤的发生情况和心功能状况进行回顾性自身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生理性起搏患者起搏心脏LVEF明显增加(P〈0.01),DDD起搏者E/A比值显著增加(P〈0.01),AAI起搏者E/A比值增加(P〈0.05);VVI起搏者LVEF明显降低(P〈0.05),且LAD明显增大(P〈0.01),E/A比值下降。生理性起搏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VVI起搏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生理性起搏可以降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尤其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3DE测量25名首发左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节段射血分数(r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AD、LVEDV、LVESV较对照组增大( P <0.05),LVEF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125个梗死节段rEF较300个非梗死节段和对照组减低( P <0.05),非梗死节段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LVEF与LVED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芮世宝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406-1407
目的:比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心室按需起搏(VVI)和房室顺序生理性起搏(DDD)治疗术后随访6-84月房颤的发生率。方法: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均于术后6、24月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程控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部分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房颤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情况。平均随访时间6-84个月。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心脏起搏治疗24月后总的房颤发生率为25.64%(20/78),其中经VVI起搏的46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36.96%(17/46),经DDD起搏的32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9.38%(3/32),后者房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P<0.05)。结论:在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中,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有较低的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18例因SSS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术后程控为AAI模式组(5S例)及DDD模式组(60例),随访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AI组术前、术后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DD组术后LAD、LVEDV较术前增大,LYEF较术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术后DDD组较AAI组LAD、LVEDV增大,LVE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AAI组高于D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S患者AAI模式较DDD模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11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 NT-proBNP 测定,根据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分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再根据右房室瓣反流速率估测肺动脉压力(PASP),分为对照组(PASP <36mmHg),肺动脉高压 A 组(PASP 37~50 mm Hg),肺动脉高压 B 组(PASP >50 mm Hg)。用罗氏 cobasR h 232 Cardiac System 心脏标志物检测仪检测 NT-proBNP 的表达水平。结果(1)NT-pro BNP在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组表达高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2)EF >55%组中,肺动脉高压 B 组与肺动脉高压 A 组及对照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动脉高压 A组与对照组血浆 NT-proBN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 <55%组中,三组之间的血浆 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P >0.05)。(3)无论 LVEF 正常与否,PSAP 均与血浆 NT-proBNP 具有正相关性(r =0.366,0.325;P <0.01,P <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人群中,PSAP 与 NT-proBNP 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性在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人群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不同起搏模式植入后对左心室重构的近远期影响。 方法 通过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24例VVI型起搏器和32例DDD型起搏器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5年时左房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的改变,并以植入前后的差值来比较两者在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重构上的差异。 结果 随访术后1和5年时,VVI型和DDD型起搏器除左房内径均增大外,其余结构指标均好转,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以DDD型好于VVI型,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DDD型心脏起搏器比VVI型在术后近远期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重构上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成像(VFM)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患者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132例植入DDD起搏器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起搏部位不同分为四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32例、右心室高位间隔面组(RVSP1组)20例、右心室中位间隔面组(RVSP2组)44例、右心室低位间隔面组(RVSP3组)36例。4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8个月测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涡流相对于二尖瓣口的横向、纵向位置及圈数、涡流半值面积(S)、涡流直径(D)、最大涡流量、涡流强度以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等指标。结果 4组中,RVSP2组QRS时限最窄。与术前比较,四组患者18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无显著变化(P>0.05);RVSP2组患者术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无显著变化(P>0.05),而RVSP1组、RVSP3组以及RVAP组患者NT-pro BNP显著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RVSP2组术后18个月组涡流圈数、最大涡流量、半径区域、涡流直径、涡流强度数值均无变化(P>0.05),而RVSP1组及RVSP2组涡流圈数及涡流直径增大(P<0.05),RVAP组涡流圈数、涡流直径、涡流强度数值增加(P<0.05);术后18个月涡流圈数增加的3组中,以RVAP组增加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患者QRS时限最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为适宜起搏部位选择,VFM为评价起搏器患者术后血流变化及心功能变化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比例和不同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植入体内埋藏式双腔心脏起搏器(DDD)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仪获取的右心室起搏比例,将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A组,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年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的变化。同时,将A组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者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年左房内径(LAD)较术前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和B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3、4.20、6.37,P均<0.05);B组术后1年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78、1.16,P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术前LAD、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7、0.35、1.32,P均>0.05),两组术后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6、4.62,P均<0.05),RVS组术后LAD、LVEDD、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5、0.14、0.48,P均>0.05);而RVA组术后LAD、LVEDD均较术前明显扩大,LVEF较术前明显下降(t分别=2.20、3.13、4.31,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但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右室心尖部(RVA)和室间隔上部(RVU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寻找最佳起搏部位。【方法]89例行DDD起搏器治疗的患者:男84例,女5例,平均年龄84(75~95)岁,分为RVA组44例,RVUS组45例。对比分析两组起搏器间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心脏超声指标: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血脑利钠肽(BNP)等的变化。【结果】RVA组治疗后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恶化,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恶化程度加重,而RVUS组心功能较起搏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改善的越明显,与RV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人RVUS优于RVA,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在高龄老年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AI与DDD起搏模式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 3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双腔起搏器患者,先用程控仪将起搏器程控为DDD模式,最后程控为AAI模式。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2种起搏模式下的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DDD起搏模式下的RVPEP、RVPEP/RVET、Sm、Tei指数明显高于AAI起搏模式(P〈0.05),E/Em低于AAI起搏模式(P〈0.05)。结论 AAI起搏模式右心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AV间期优化的DDD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用心房按需起搏器(AAI)或房室顺序起搏器(DDD)治疗慢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34例慢快综合征患者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其中用AAI16例,用DDD18例,术后长期随访心功能,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结果:经过平均6.8±2.5年随访发现,左室射血分数(LVEF)AAI组术前(57.1±6.4)%,术后(61.2±8.1)%;DDD组术前(57.3±4.3)%,术后(58.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AAI组12.5%(2例),DDD组33.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AAI与DDD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同样有效,初步观察发现AAI组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低于DDD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DDD模式下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永久起搏器(双腔DDD)植入治疗的患者219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A组(RVA起搏)、B组(RVOT起搏),每组再根据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调取患者12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后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起搏治疗前后各项起搏参数、起搏QRS波群时限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A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较术中均有回落,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电极阻抗较术中有回落(P〈0.05),起搏阈值、R波振幅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LAD、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起搏QRS波群时限较A组显著缩短[(145.09±4.96)ms vs.(157.40±12.44)ms,P〈0.01]。对亚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LVEF≥50%的患者,A、B两组仅LVEDD较术前有增大(P〈0.05),LVEF和LA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LVEF〈50%的患者,A组患者的LVEF较术前降低,LAD、LVEDD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的LVEF、LAD、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经过12个月的起搏治疗,对术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RVOT起搏能提供接近生理性的心室激动顺序,维持心室肌电-机械活动同步化,对患者心功能的损害小;对术前心功能正常的患者,虽然RVOT起搏提供了更为协调的心室收缩,但在保护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阻止左心室重构方面并未显示出优于RVA起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不同起搏模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常规植入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30例,根据不同起搏模式分为心房起搏组[AAI(R)组] 12例和双腔起搏组[DDD(R)组] 1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血浆BNP水平均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113.8±31.3) pg/mLvs (95.7±53.2) pg/mL,(92.8±87.2) pg/mL vs (70.1 74.6±69.3) pg/mL;均P〉0.05];6个月时AAI(R)组血浆BNP水平与3个月时[(84.8±73.7)pg/mL vs (113.8±31.3 )pg/mL]比较无升高,而DDD(R)组血浆BNP水平较3个月时进一步升高[(98.8±61.7)pg/mL vs (92.8±87.2 )pg/mL],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心房起搏AAI(R)和双腔起搏DDD(R)两种工作模式血浆BNP水平虽无明显改变,但长期双腔起搏模式下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有导致血浆BNP水平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老年高龄房颤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128例慢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安装心脏起搏器,起搏组予装·心脏起搏器,入选时及三年后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比较左室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及心率(HR)等指标。【结果】起搏组CO、CI及HR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LVEF较对照组降低,LVEDD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老年高龄的房颤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CO和CI显著增加,费用并不昂贵,且在心脏起搏器使用年限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患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和机制。【方法】收集PPCM患者30例(PPCM组),PIH患者30例(PIH组),正常体检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三组 HRV时域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PPCM组和PIH组的窦性心搏间期NN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PNN5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PCM组显著低于PIH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室壁厚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PCM组心室前后径、运动幅度和左室射血分数与PIH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I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CM患者妊娠后期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心脏重构致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HRV时域指标下降;PIH患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紊乱,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20.
李忠  胡波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813-815
【目的】探讨检测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0例治疗前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对照组)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心功能分级,以6分钟步行试验评价运动耐量。【结果】心衰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E(5052.6土1860.4)pg/mLvs(220.4士99.2),pg/mL,P〈0.O11;心衰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052.6±4-1860.4)pg/mLVS(3203±1453.4)pg/mL,Pd0.01)]。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r=-O.174,Pd0.05)和6分钟步行距离成显著负相关(r=-0.187,Pd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其检测水平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运动耐量,并可作为疗效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