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010年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部分资料,研究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现状、饮酒频率、饮酒类型、每日酒精消费量及分级.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6.1%,男性为43.9%,女性为8.0%.饮酒者中酒精摄入量为34.3 g/d,男性为37.7 g/d,女性为14.9 g/d.不同年龄组中,男性45 ~ 59岁年龄组饮酒率和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53.9%和42.6 g/d),女性18~44岁年龄组饮酒率最高为9.6%,45 ~ 59岁年龄组酒精摄入量最高为16.5 g/d;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饮酒率分别为22.9%和28.5%,酒精摄入量分别为28.5g/d和37.8 g/d.男性饮酒者中,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最高(35.5%),3~6d/周的比例最低(13.0%);饮酒类型中,以饮黄酒、啤酒为主,比例为62.0%和42.8%,饮低度白酒的比例最低为9.8%;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为20.0%、9.2%和20.6%,单次大量饮酒比例为24.6%.结论 2010年上海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饮酒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相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3个区647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深圳市居民的现在饮酒率为15.46%(100人),男性现在饮酒率为25.96%(74人),高于女性的7.18%(26人);45~59岁组饮酒率最高为24.44%(33人);现在饮酒者中<18岁开始饮酒者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啤酒(37.00%)、白酒(24.00%)、其他酒类(21.00%)和果酒(18.00%);酒类消费中平均每天酒精消费量为18.84 g,其中男性为22.49 g,女性为8.17 g。酒类消费者中过量饮酒比例为22.00%(22人),其中男性为24.32%(18人),女性为15.38%(4人)。结论深圳市居民总体饮酒率不高,但是饮酒行为有年轻化趋势,并且在某些人群中饮酒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饮酒现状。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145 263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为34.3%,男性(54.6%)高于女性(13.3%),45~59岁人群饮酒率最高(38.6%);饮酒者饮用最多的是啤酒(64.6%),其次为高度白酒(38.7%)和低度白酒(29.7%);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28.1 g,男性(32.8 g)高于女性(8.0 g),45~59岁人群酒精摄入量最高(38.5 g);饮酒人群中过量饮酒率为30.4%,男性(34.8%)高于女性(11.7%);饮酒人群中危险饮酒率为13.9%,男性(16.0%)高于女性(4.7%),45~59岁人群的过量饮酒率(41.1%)和危险饮酒率(20.1%)最高。结论中国15岁以上居民饮酒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应加强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尤其注重45~59岁年龄段的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2008-2018年北京某机构2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饮酒行为特征变化趋势。  方法  通过自填式半定量问卷获得研究对象饮酒行为信息,估计研究对象的饮酒行为特征,并采取201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对均值和率进行加权处理。  结果  2008-2018年该健康体检人群的男、女性饮酒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标化饮酒率下降达15.00%,女性标化饮酒率下降约2.00%。男性戒酒率呈下降趋势,10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饮酒者中,男、女性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呈下降趋势,10年来,男性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下降3.21 g,女性下降1.45 g;过量饮酒率和暴饮率仅在女性中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04%和4.53%。  结论  2008-2018年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的饮酒率、饮酒者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女性过量饮酒率和暴饮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高血压病患者饮酒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饮酒状况,为慢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慢病综合干预项目管理的且有完整饮酒信息的高血压病患者数据,分析饮酒状况。结果 18 976名城市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年龄(62.4±11.1)岁,饮酒率为20.7%,男、女性分别为36.1%和9.3%,男、女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1.7 g和5.8 g,过量饮酒的比例分别为46.5%和26.9%。男性以45~59岁组日均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最高,60岁以上组最低。女性各年龄组日均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接近。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饮酒严重,45~59岁男性高血压病患者饮酒干预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烟台市主城区3岁及以上居民饮料及饮料酒消费量现状,为今后开展居民健康教育策略和行为干预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调查≥3岁居民829人,喝饮料人数为732人,粗饮料饮用率为88.3%(732/829),标化率为89.0%,其中男性粗饮料饮用率为86.5%(338/391),女性为90.0%(394/438),标化率分别为87.2%、90.6%,男性标化饮料饮用率与女性无明显差别(P0.05),饮料类型前3位的是鲜乳、酸奶、植物蛋白饮料,饮用比例依次为63.9%(530/829)、38.0%(315/829)、25.7%(213/829);共调查≥15岁居民735人,饮酒人数为296人,粗饮酒率为40.3%(296/735),标化率为40.1%,其中男性粗饮酒率为65.1%(229/352),女性为17.5%(67/383),标化率分别为64.6%、17.5%,男性标化饮酒率大于女性(P0.01),饮酒类型前3位是啤酒、葡萄酒、白酒,饮用比例依次为27.2%(200/735)、15.5%(114/735)、13.7%(101/735)。结论烟台市主城区居民饮酒率较高,需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合理有效的指导居民进行适量饮酒和健康饮用饮料消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居民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 (PPS)抽取顺义区18~80岁常住居民3840人,去除数据缺失者后为3810人,其中男性1708人,女性2102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顺义区成年居民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为37.5%,标化率为37.7%;男性饮酒率为69.9%,女性为11.1%,女性饮酒率显著低于男性(χ~2=1389.143,P0.05);顺义区居民总体饮酒率在各年龄组间变化不大,各年龄组男性饮酒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饮酒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0~59岁,为76.5%,女性饮酒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8~29岁,为15.5%;各职业间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465,P0.05),各职业中以工人饮酒率最高,为54.5%(276/506);婚姻状况中未婚者的饮酒率最高,为44.0%,且不同婚姻情况的居民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0,P0.05);吸烟居民的饮酒率明显高于不吸烟居民的饮酒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27,P0.05);不同饮酒频率组中男性和女性的饮酒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98,P0.01)。结论顺义区社区居民的饮酒率高于全国居民的饮酒率,男性和吸烟人群是目前限酒干预的重点对象,我们应加强对顺义区居民健康饮酒宣教,避免和减少饮酒相关疾病和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贵州省成年民居民饮酒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12个县(区)≥18岁共9 280名居民进行一般情况及饮酒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饮酒率为32.1%。其中,男、女性饮酒率分别为52.8%,13.2%;在不同年龄组中,45~59岁组饮酒率最高;城市、农村饮酒率分别为30.8%,32.6%;日均饮酒量为25.2 g。其中,男性为29.9 g、女性为7.9 g;在不同年龄组中,以45~59岁组最高,为30.4 g;男性中每周饮酒5 d以上者32.4%,女性12.7%;饮酒种类中以高度白酒饮用率最高(43.5%),其后依次为啤酒(42.6%)、米酒(36.7%)、低度白酒(28.2%)、葡萄酒、黄酒及青稞酒。高度白酒饮用者以中年男性居多,低度白酒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啤酒饮酒者以青年人群为主,女性居民米酒和葡萄酒饮用率高于男性。其中米酒饮用者以老年女性为主。饮酒者中具有危险饮酒行为者9.4%。其中,男性10.5%,女性5.2%,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0,P0.001)。有害饮酒者11.1%。其中,男性13.0%,女性3.6%,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96,P0.001)。结论贵州省饮酒现象较为普遍,应加强饮酒危害健康的相关知识宣传,降低饮酒相关疾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2010-2012年中国15~17岁人群饮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6 581名15~17岁人群饮酒率、饮酒类型和日均酒精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15~ 17岁人群饮酒率为14.0%,男性(19.2%)高于女性(8.5%);17岁人群饮酒率最高,为18.0%.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04,52.67,P值均<0.01).饮用啤酒的比例最高(85.1%),其次为葡萄酒(35.2%).饮酒人群的日均酒精摄入量为4.9 g,其中男性(5.6 g)高于女性(3.4 g),17岁人群日均酒精摄入量最高(5.5 g),不同性别、年龄及城乡人群饮酒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3.37,7.67,29.70,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家庭人均年收入<10 000元、现在吸烟者饮酒率高.结论 中国15~17岁人群的饮酒问题不容忽视,建议尽早对该人群进行不饮酒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居民饮酒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1088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成年居民饮酒率为28.8%,男性饮酒率为62.8%,女性为9.0%,62.6%的男性饮酒者和85.1%的女性饮酒者饮酒频率为1~3次/周,男性和女性饮酒者平均日摄入酒精量分别为29.5g和10.5g,过量饮酒的比例为54.7%和35.1%。结论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男性和女性饮酒率以及平均日摄入酒精量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青浦区成人危险因素调查,对青浦区成人酒精摄取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通过PPS抽样,确定青浦区6000名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集中调查和分散入户调查,问卷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质控。结果青浦区15岁及以上居民中,30天内曾经饮酒者的比例为17.4%,青浦区本市15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酒精消费量为1.63个标准饮酒单位。男性(3.0个标准饮酒单位)高于女性(0.25个标准饮酒单位)。本市15岁及以上居民中,过去12个月里,有1次及以上大量饮酒的频率为4.36%,男性(8.52%)高于女性(0.2%)(χ2=2164.11,P0.01)。结论 17.4%的青浦区常住居民在过去一年里有饮酒行为,男性饮酒行为高于女性。大量饮酒和有害饮酒可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济南市成年居民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的分布特征。方法基于2015年济南市居民总膳食研究及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济南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2 278名。成年人超重率为40.69%(927/2 278),肥胖占17.78%(405/2 278)。农村超重肥胖率(62.54%)高于城市成人(55.63%)(χ~2=10.85,P0.001)。男性肥胖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肥胖超重比例,且在青年人差别最明显。男性的腹性肥胖率(62.66%)高于女性腹性肥胖率(58.41%)(χ~2=4.28,P=0.039)。高血压患病率为24.76%。吸烟率为17.82%(406/2 278),男性吸烟率(36.58%)高于女性(1.32%)(χ~2=4.81,P0.001)。农村吸烟率(22.84%)高于城市吸烟率(14.32%)。随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以45~59岁年龄组为吸烟率最高。饮酒率(每月饮酒1次)为24.67%,男性饮酒率(46.62%)高于女性饮酒率(5.36%)。调查中曾做过医学体检有70.76%(1 612/2 278),其中城市体检频率明显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加,1年做1次体检的所占比率不断增加。结论目前济南市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形式严重,需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饮酒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深圳市的8个区中抽取2442名居民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现在饮酒率为19.2%(469人),男性饮酒率(32.3%)高于女性(8.1%)(P〈0.001);平均酒精摄入量为4.75g/d,60岁以上人群酒精摄入量最高,为7.34 g/d;平均饮酒频次为0.95次/周,45~59岁年龄段的人饮酒频次最高,为1.15次/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均为影响饮酒的因素。结论不同特征人群饮酒率存在差异,对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将有助于控制居民饮酒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天津市≥15岁人群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2010-201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取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西区、北辰区和静海县作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分别抽取6个居(村)委会,每个居(村)委会中各抽取75户,抽取膳食饮酒部分调查资料完整的≥15岁的常住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共3 137人,分析其饮酒行为流行现状和特点。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15岁人群的现在饮酒率、危险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分别为32.2%、3.5%和4.0%,饮酒者中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为29.26(0.00~546.27)g。男性现在饮酒率、危险饮酒率、有害饮酒率和酒精摄入量分别为55.9%、7.4%、8.5%和19.00(0.00~546.27)g,明显高于女性[12.6%、0.2%、0.3%和0.43(0.00~93.5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北辰区居民的现在饮酒率(43.2%)、危险饮酒率(4.9%)和有害饮酒率(6.4%)均最高,静海县居民的酒精摄入量[22.00(0.05~540.00)g]最高;各年龄组中45~岁组饮酒率(38.7%)、危险饮酒率(5.5%)、有害饮酒率(6.5%)和酒精摄入量[16.64(0.00~546.27)g]均最高。饮酒主要类型依次为低度白酒(19.3%)、啤酒(17.2%)、高度白酒(11.7%)和葡萄酒(6.3%)。从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来看,4种酒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度白酒(64.9%)、低度白酒(57.3%)、葡萄酒(47.9%)和啤酒(36.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啤酒、葡萄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2.8%、67.8%、42.0%和59.7%,女性依次为25.8%、33.3%、15.3%和20.5%),低、高度白酒以45~岁组最高(低、高度白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5.2%、73.6%),其次是60~岁组(低、高度白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61.5%、70.2%),而啤酒、葡萄酒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中低度白酒、啤酒、葡萄酒均以静海县(低度白酒、啤酒、葡萄酒饮酒频率≥1次/周的比例依次为74.7%、54.3%、87.5%)为最高,高度白酒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津人群中饮酒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需要进一步探索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政策与重点人群干预措施,控制饮酒行为,减少饮酒相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20~79岁男性饮酒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20~79岁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和吸烟情况的男性人群的饮酒行为。方法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150个监测点开展抽样调查,每个监测点调查人数不少于1 000人。个人饮酒行为信息来源于“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询问获得。结果 60 791名20~79岁男性纳入分析,其饮酒率为57.8%(农村为58.3%,城市为57.3%),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32.7 g(农村为33.3 g,城市为32.1 g)。我国50~59岁年龄组男性几乎每天饮酒的构成比和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在各年龄组中最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几乎每天饮酒的构成比和过量饮酒率明显下降。不吸烟人群的饮酒率、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几乎每天饮酒的构成比和过量饮酒率均低于曾经吸烟和现在吸烟人群。结论 我国20~79岁男性饮酒行为较普遍,城乡差别较小,但平均每日来源于不同酒类的酒精摄入量在不同特征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吸烟情况的男性人群过量饮酒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姑苏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社区居民4 890人,采取入户、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人群超重肥胖比例为35.60%,男性高于女性(χ2=58.89,P0.01);吸烟率24.83%,男性为41.39%;不同年龄组间超重肥胖率、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d内饮酒率为27.57%,40~49岁组最高(32.22%),平均饮酒量为23.66g/d。1周内休闲型身体活动平均量为682.16METs-分钟/周,男性活动量大于女性(t=2.43,P0.05)。不同年龄组间身体活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0,P0.01),20~29岁组活动量最少,60~69岁组活动量最大。饮食偏咸率为10.57%,饮食偏甜率为13.76%,高脂饮食率为10.47%。结论超重肥胖、烟草危害、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身体活动等行为危险因素在人群中广泛存在,需制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3-2006年中国九省(区)居民酒类消费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93-2006年我国9个省(自治区)成年居民的饮酒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在中国9个省(自治区)开展的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5轮调查中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分别为7994、8625、9283、9780和9746名.对其饮酒状况、饮酒频率、饮酒类型以及饮酒量进行横断面分析,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男性居民平均饮酒率为60.2%(13 201/21 919),女性为9.7%(2269/23 509);男性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量为(32.2 ±35.6)g,女性为(14.0±19.4)g.男性饮酒者中,小学及以下学历者饮酒率最低,5轮调查中分别为59.7%(985/1651)、58.7%(941/1604)、57.0%(889/1560)、55.3%(885/1599)和53.1%(812/1529);但其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31.1±38.2)、(39.8±42.1)、(3 8.9±41.3)和(38.4±43.3)g.大学及以上学历者每日酒精摄入量最低,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21.9±24.5)、(28.8±30.9)、(24.6±22.0)和(25.0±26.4)g.女性饮酒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饮酒率最高,5轮调查中分别为21.0%(13/62)、24.5%(26/106)、16.6%(27/163)、19.7%(38/193)和18.8%(46/245),但其每日酒精摄入量较低,1997、2000、2004、2006年分别为(4.7±3.3)、(12.5±31.9)、(9.9±18.7)和(8.2 ±8.5)g;女性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每日酒精摄入量较高,分别为(13.4±16.9)、(16.3±22.4)、(19.9±26.1)和(16.4±18.0)g.从地区分布来看,女性饮酒率以城市女性较高,5轮调查中分别为17.4%(110/631)、19.9%(147/740)、17.4%(129/741)、14.4%(117/814)和11.3%(88/781).男性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喝酒的比率最高,占32.6%(3533/10 844);女性饮酒频率以每周1~2次、每月1~2次、每月不多于1次为主,分别占23.0%(410/1786)、24.6%(440/1786)和21.2%(379/1786).男性饮酒者历年均以喝白酒为主(81.8%,8875/10 844),女性饮酒者葡萄酒饮用率22.3%(399/1786)高于男性的9.0%(976/10844)(x2=280.4,P<0.01).42.0%(4058/9654)的男性饮酒者每日酒精摄入量≥25 g,25.3%(349/1378)的女性饮酒者平均每日酒精摄入量≥15 g.结论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成年居民饮酒率较高,男性、女性的饮酒率和饮酒量有很大的差别,且存在学历和地区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adult people living in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of China from 1993 to 2006.Methods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t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in 1993,1997,2000,2004 and 2006,the subjects with complete drinking data of adult residents were involved.The sample of subjects were 7994,8625,9283,9780 and 9746 among 5 round surveys respectively.Alcohol intake,drinking frequency,drinking type,drinkingamount and trends of changing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average drinking rates were 60.2% (13 201/21 919)and 9.7%(2269/23 509)among male and female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alcohol intake was(32.2 ±35.6)g in male and(14.0 ± 19.4)g in female drinkers.Male drinker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r below education had the lowest level of drinking rate,which was 59.7%(985/1651),58.7%(941/1604),57.0%(889/1560),55.4%(885/1599)and 53.1%(812/1529)in the 5 round surveys respectively.However,the average daily alcohol intake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31.1 ± 38.2)g,(39.8±42.1)g,(38.9 ±41.3)g and(38.4 ±43.3)g at 1997,2000,2004,2006 respectively.The male drinkers with college or above education had the lowest alcohol intake,which was(21.9 ± 24.5)g,(28.8 ±30.9)g,(24.6 ± 22.0)g and(25.0 ± 26.4)g in 1997,2000,2004 and 2006 respectively.Female drinkers with college or above education had the highest drinking rate,which was 21.0%(13/62),24.5% (26/106),16.6%(27/163),19.7%(38/193)and 18.8%(46/245)at 5 round surveys respectively.But their average daily alcohol intake was lowest,which was(4.7 ± 3.3)g,(12.5 ± 31.9)g,(9.9 ± 18.7)g and (8.2 ±8.5)g at 1997,2000,2004,2006 respectively.And the average daily alcohol intake was the highest among female drinker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r below education,which was(13.4 ± 16.9)g,(16.3 ± 22.4)g,(19.9 ± 26.1)g and(16.4 ± 18.0)g 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the highest drinking rate of female drinker was occurred at urban female,which was 17.4%(110/631),19.9%(147/740),17.4%(129/741),14.4%(117/814)and 11.3%(88/781)at 5 round surveys.Drinking every day was most popular in male drinkers,the proportion was 32.6%(3533/10 844).Drinking 1 to 2 times per week,1 to 2 times per month,no more than 1 time per month was most popular in female drinkers,the proportion was 23.0%(410/1786),24.6%(440/1786)and 21.2%(379/1786)respectively.Male drinkers liked liquor more(drinking rate was 81.8% ,8875/10 844).The wine drinking rate of female(22.3% ,399/1786)i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9.0% ,976/10 844)(x2 = 280.4 ,P <0.01).The daily alcohol intak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25 g of male drinkers was 42.0%(4058/9654),and the daily alcohol intake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15 g of female drinkers was 25.3% (349/1378).Conclusion The drinking rate of adults among 9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average level.The drinking rate and the average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male and femal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Same differences was observed among education level and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提出合理建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省21个市的21个县区9 6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居民的饮酒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样本18岁以上居民过去12个月内饮酒率为30.2%(标化率为31.3%),其中男、女性饮酒率分别为47.7%、13.9%,男性高于女性(χ2=1 290.72,P0.01)。城市、农村居民饮酒率为31.0%、2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饮酒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上升,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饮酒率最高,为57.1%。不同职业居民饮酒率有差别,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饮酒率最高,为50.3%。49.5%的饮酒者每周饮酒1 d以上,啤酒饮用率最高,为48.1%,其次为高度白酒(36.0%)。饮用高度白酒时酒精摄入量最高,达到54.2 g纯酒精,其次是低度白酒(40.3 g纯酒精)。结论广东省居民的饮酒行为流行状况并不乐观,需针对其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饮酒行为现状,为开展社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深圳市福田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通过多种途径(体检资料查询、日常门诊发现、家庭医生发现、义诊发现)在被选取的社区中筛查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个体1 923名,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1 870名慢性病高风险个体的有效问卷。结果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率为11.39%,其中男性和女性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率分别为21.65%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中现在饮酒者平均酒精摄入量为21.09 g/d,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40 g/d)显著高于女性(7.06 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现在饮酒者中过量饮酒者比例为24.41%,男性(28.22%)和女性(12.00%)现在饮酒者中过量饮酒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婚姻状况与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过量饮酒行为的发生与否存在相关性(OR=10.939,95%CI:4.867~24.589;OR=2.988,95%CI:1.203~7.424)。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总体饮酒率不高,但饮酒者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偏高,需针对其人群分布特点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进而防止和减缓饮酒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邢台市城市居民危害性饮酒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邢台市区5 80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基本人口资料和饮酒行为情况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年龄、行业人群的饮酒率进行分析。 结果 邢台市城市居民过量饮酒率为5.03%,急性过量饮酒率24.03%,男性过量饮酒率和急性过量饮酒率均高于女性(χ2=157.30,P=0.00;χ2=648.90,P=0.00)。不同年龄组的过量饮酒率和急性过量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0;χ2=71.77,P=0.00),过量饮酒率35~岁年龄组最高(6.70%),急性过量饮酒率18~岁年龄组最高(27.25%)。不同行业的过量饮酒率和急性过量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P=0.00;χ2=107.10,P=0.00),行政单位过量饮酒率(7.47%)和急性过量饮酒率(31.94%)均最高。不同行业的女性人群中,高校女生急性过量饮酒率(14.3%)最高。 结论 男性是危害性饮酒的主要群体,青中年和行政单位人员是关注重点,高校女性人群应引起重视,应结合危害性饮酒的人群分布特点制定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