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63岁,因“左侧胸闷,咳嗽半年,痰中带血1月”于2006年5月13日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左肺上叶阻塞性炎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示:恶性肿瘤。腹部彩超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06年5月16日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上肺”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肉瘤样癌,支气管切缘(-),支气管旁淋巴结0/3(-)主动脉窗淋巴结0/2(-)。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0岁,藏族。左胸胀痛、咳嗽、气促3个月。在当地医院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中、下野区见13cm×12.8cm×12cm巨大占位性病变,CT值约-184 ̄+1190H u,呈分叶状及爆米花征,纵隔受压向右侧移位。CT诊断为左下肺巨大错构瘤。2005年6月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探查,见肿瘤占据左下胸腔,表面呈珊瑚状改变,质地十分坚硬,无法显露肺动、静脉,根据病灶情况只能将肿瘤钝性加锐性从左下肺剥离摘除,保留了左下余肺。肿瘤重达1050g。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住院13d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示:肿瘤组织由大片的软骨、纤维、脂肪…  相似文献   

3.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3岁,因“左侧胸闷,咳嗽半年,痰中带血1月”于2006年5月13日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左肺上叶阻塞性炎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示:恶性肿瘤。腹部彩超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06年5月16日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上肺”恶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0岁,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伴胸闷气短及发热20天。既往有30年吸烟史,无肺部疾患史。查体:气管左移,左上肺呼吸音消失.下肺呼吸音弱。X线胸片示:左侧大片密度增高影,左侧膈肌、膈角消失。胸部CT示左肺上叶不张.左肺上叶开口狭窄。纤维支气管镜见近上叶开口处有息肉样新生物突向左上支气管.质脆易出血,活检病理:炎性坏死组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1岁。因胸闷伴进食梗噎感2周,于1996年9月4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左右对称,左肺呼吸运动减低,语颤减弱且可闻及散在湿性罗音。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清晰,左肺门可见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之巨大团块影,直径9cm×6cm,肿块内侧缘与纵隔相互重叠而不清,支气管隆突下可见边缘不清的密度增高影,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明显受压,弧形向后移位伴局部狭窄,食管本身未见器质性病变。胸部CT检查:左肺门及隆突下巨大肿块影,呈类圆形,病灶内下方可见钙化结节.肿块向左肺门区生长,推移左下叶支气管。为进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4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于2004年9月28日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周边型孤立性肿块,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见一类圆形肿块影,边缘毛糙不规则,密度稍低,直径约2.0cm,余肺野纹理清晰,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为周围型肺癌。心绞痛症状稳定后,转人我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血常规及生化、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肺软骨瘤1例     
王合兵  贾平 《肿瘤学杂志》2009,15(3):262-26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痰中带血1d入院。患者近日偶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发热,无低热、盗汗等。影像学表现:X线示:右下肺结节影,建议进一步检查。CT平扫显示:右肺下叶背段实质区见一直径2cm大小结节状病灶,病灶密度基本均匀。CT值40Hu,中心密度略低,CT值37Hu,边界清楚呈线分叶状,周围无卫星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50Hu~55Hu,其余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肺血管分布、走行正常,支气管通畅,  相似文献   

8.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0岁,于2004年8月因少量咯血1月,在云南省人民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胸部CT示左肺下叶包块。CT引导下行肺穿刺,病理诊断为“左肺恶性黑色素瘤”。经伽马刀治疗后,咯血消失,未行其它治疗。2005年5月底再次出现少量咯血而入住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食管胃镜、肛门镜、阴道镜和全身详细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示左肺下叶开口粘膜外突,取材活检病理查见可疑癌细胞;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余,查体发现有侧胸腔病变入院。体检:有肺呼吸音低,胸部CT示前上纵隔不规则形混杂密度灶,大小约7.8cm×5.5cm×4.2cm,其内可见点状钙化灶、软组织及片状脂肪密度影,边界欠清,推压邻近组织(图1)。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女,77岁,一周前因右胸背部疼痛就诊,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可见5cm×6cm圆形高密度影;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5cm×6cm×6cm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肿块内密度欠均匀,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晰,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头颅及腹部CT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示右后第4肋骨骨代谢异常活跃。查体:T36.5℃,P72次/分,R20/分,BP120/75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上肺语颤略减弱,呼吸音稍低,实验室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63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性病变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1d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胸部CT示左肺上叶后段软组织肿块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入院时偶有咳嗽、咳痰,余无不适。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肺、心脏无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2.
唐云兰  高峰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7):1151-1152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肺周围肿块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片示肺周围肿块,靠近胸膜壁层约2cm处的肿块,经其它方法检查亦不能确诊的37例病例,采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结果:37例患者中34例获得组织标本,明确定性诊断,成功率91.89%。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对难以定性诊断的肺周边部肿块病变,早期诊断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肺内小病灶的诊断引起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肺癌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目前的检查手段在鉴别良恶性病灶上仍然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仅就 CT 在这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一、肺内小病灶 CT 检查技术1.薄层 CT 扫描肺内小病灶若按常规胸部CT 扫描往往不易分辨。常规胸部 CT 扫描层厚为10mm,层距为10mm。小于10mm 的病灶容易漏掉,大于10mm 病灶也只能包括二、三个层面,难以揭示整个病变,不利于研究病灶的内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3岁,因痰血伴间断左胸疼痛2月于2006年5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入院查体:左肺呼吸音略低,左胸背有压痛,入院CT示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旁约5.0cm×5.0cm软组织块影,明显强化且不均匀。实验室检查:CA125明显升高。骨扫描示:左侧第5前肋,第6胸椎骨转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其间.应用具有PET/CT功能的SPECT显像技术对32名孤立性肺结节病例进行^18F—FDG检查,同时行CT检查,两者的结果均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从而评价^18F—FDG SPECT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病例中病灶直径大下2cm的为17例,小于2cm的为15例。SPECT对于病灶大了2cm的敏感性100%.特异性60%,准确性88%,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100%.病灶小于2cm的敏感性88%,特异性86%.准确性87%.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86%.阳性似然比6.13.阴性似然比0.15。CT的敏感性60%,特异性41%,准确性53%,阳性预删值63%.阴性预测值38%.结论:^18F-FDG SPECT显像在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病灶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腰痛、血尿2年,咳嗽、痰中带血5个月”于2002年10月31日入院。2年前因CT检查发现左肾癌,给予左肾切除术,手术标本的病理示:“透明细胞癌”。2002年3月CT复查,发现复发,再次手术,病理仍示“透明细胞癌”。患者开始出现气急,胸部CT示:“两肺转移癌”。近5个月出现咳嗽伴痰中带血。术后在外院给予“DDP 5-Fu”方案化疗14个疗程,但是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男,46岁。2004年4月20日因“头痛、右侧肢体乏力半个月”检查头颅MRI示“右额叶、左顶、颞、枕叶多发脑转移瘤”。2004年4月21日检查肺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占位,最大约2.22cm×1.54cm,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约2.54cm,考虑肺癌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肺错构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文  杨新法 《肿瘤》2001,21(5):380-381
目的 研究42例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肺内及支气管腔内型错构瘤进行分析。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错构瘤42例,男:女比例为1.2:1,中位年龄52岁,60%体检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病灶。左肺:右肺为1.1:1。胸片及胸部CT中25%有散在斑点状钙化。3例术前诊断为肺错构瘤,其余分别误诊肺癌、肺结核、肺囊肿等,误诊率93%(39/42例)。结论 由于肺错构瘤的术前误诊率甚高,本文从临床特点、诊断要点、病理特点并结合临床最易误诊的肺癌、肺结核及其他肺部良性肿瘤等展开鉴别诊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6岁。1999年因喉癌行半喉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鳞癌,术后未行放化疗,定期复查无局部复发。2006年7月查体:胸CT显示,右肺上叶后段及左肺上叶尖后段肿块,最大截面分别为4.5cm×4.4cm及4.3cm×3.4cm,分叶状、有毛刺。影像诊断:双肺上叶双原发癌可能性大。肺功能检查: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2.64L,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73%,能上10层楼,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8岁,2004年12月24日因查体发现左肺占位性病变入院。患者以往体健,有饮酒嗜好15年,日平均饮酒500g,日抽烟20支。查体无阳性体征,各项实验室检查也无异常。术前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外带一2.0cm×3.0cm的椭圆形肿块阴影,位于肺门后上方,密度不均匀,内似有钙化,边缘较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