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酒的药用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主要成分是酒精,兹就酒与酒精的利弊叙述如下。 1 应用酒炮制中药很多中药经酒炮制后,能改变药物性能,如何首乌生用为通便、解疮毒,酒制后可补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药蕲蛇的炮制、服用方法、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对与中药蕲蛇炮制、服用方法、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基础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蕲蛇按炮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蕲蛇、蕲蛇肉和酒蕲蛇,服用方法大致分为研磨吞服、煮散剂,水煎服和酒剂。蕲蛇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的药理作用,主要物质基础包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类成分、磷脂类成分以及核苷类成分。结论蕲蛇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基础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辅料炮制药材由来已久。辅料的加入对于改变药材原来药性,增强疗效,去其劣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天津地区中药炮制常用的酒、蜂蜜、盐、醋、伏龙肝等十七种辅料的药性、功效、所含成分、在炮制上的用途,以及各种辅料所炮制药材的目的。作者在文章最后就目前中药辅料炮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用酒、醋炮制药材的方法和辅料的消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商榷。  相似文献   

4.
中药经过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的处理,使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炮制后有些则分解或转化为新的成分,有些则是各种成分含量比例发生变化。所有这一切,均与制剂药效的发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药炮制与药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丽 《光明中医》2011,26(3):607-607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可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的可能是量变,有的是质变。一些成分含量增加了,另一些成分含量减少或消失了,或者产生新的化合物,因此,中药炮制的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对药物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翠华  张珂 《陕西中医》2002,23(1):66-67
中药经炮制后 ,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的处理 ,可以使某些生药的化学成分产生变化 ,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 ,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 ,有的成分其浸出量增减 ,影响中药药性和疗效。因此 ,研究中药炮制对生药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对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现简述如下。   1 炮制对含生物碱生药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有类似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生成盐。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 ,能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媒和酸水 ,而大多数的碱盐类则可溶于水 ,难溶于有机溶媒。所以在炮制含生物碱类生…  相似文献   

7.
炮制中药的方法很多,在各种炮制方法中酒制法是常用方法。最常用的制药用酒分黄酒和白酒,但以黄酒炮制居多。本文主要论述用黄酒炮制中药后对其性味归经及功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立模拟炮制样品阐明女贞子酒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模拟炮制样品阐明女贞子酒制意义李曼玲,刘美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齐墩果酸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中药女贞子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得在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约为1.5% ̄[1~3]。女贞子多以炮制品入药,一些炮制书及教科书中记载女贞子炮制后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霜,我们在制备女贞子不同炮制品时也发现酒制品表面确实附有一层白霜。经薄层定性检查,证明白色粉霜为齐墩果酸。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药酒制是传统中药炮制主要方法之一。鉴于传统炮制的酒制中药饮片日趋减少。本文从酒制的历史沿革和酒制辅料的种类等方面作些刍议。一、酒制辅料的种类与药物酒业生产单位,从酒的酿制工艺和酒的性质分为酿造酒和蒸馏酒。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用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材经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中医所用炮制方法很多,在各种炮制方法中酒制法是常用方法。各地沿用的中医常用中药中有约85种为酒炮制品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有24种。药酒分黄酒和白酒,但以黄酒炮制居多,原因不详。概因延续古时炮制法之故。虽然,酒制法应用广泛,但目前关于酒的兴起、演进、工艺及酒在历代中药炮制中的应用以及药用炮制敷料———酒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黄酒)未见系统的报道。1酒的起....  相似文献   

11.
励双娜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1):759-759
用酒处理药材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酒制丸、酒送服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时代则出现了“酒浸”“酒煮”药材的炮制法。从古至今,用酒炮制中药,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2.
大黄饮片模拟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组分填充模拟炮制方法,探讨大黄饮片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空白饮片"为载体,填充不同组分进行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饮片的模拟炮制,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不同组分模拟大黄饮片的主成分变化规律。结果:炮制以后,大黄中的苷类成分主要表现为自身的破坏及向其相应苷元转化,同时其相应的苷元也存在着自身破坏与相应苷类成分向其转化的动态过程。由于部分苷类成分中含有没食子酯基,因此炮制过程中,不仅可转化为相应的苷元,还分解产生没食子酸。另外,鞣质类成分炮制后,一部分被完全破坏,另一部分转化为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单体鞣质。这也是大黄熟片和炭片中没食子酸含量显著增加的原因。结论:以空白饮片为载体的组分填充模拟炮制方法与其他模拟炮制方法相比,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化学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中药炮制原理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归炮制的历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药当归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的传统理论作了系统的探讨。当归见诸历代文献的炮制方法达20种之多,其中常用的有酒炮制、炒制、制炭等。当归炮制的理论主要是在改变药性,扩大用药范围。  相似文献   

14.
“逢子必炒”是种子类中药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是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传统认为种子类中药炒制的目的主要包括增效减毒、缓性以及祛除非药用部位等。现代研究发现,种子类中药炒制后对于成分的溶出、主要成分结构变化、成分的体内吸收和毒效作用等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阐明种子类中药“逢子必炒”的科学内涵具有指导意义,为种子类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开展“逢子必炒”炮制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种子类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中药由于在炮制过程中的加热、水浸及酒、酶、药汁等辅科的处理,使药物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药物作用有明显影响,并直接关系临床疗效。 现就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浅述如下。 甙是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上的羟基与非糖分子中的羟基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中药中含有甙类成分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除含甙以外,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典》于2005年在丹参项下收载了酒丹参,但所载内容相对简单,未明确炮制工艺条件和饮片质量标准。文章以酒丹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酒丹参研究存在的问题,希望为深入阐释酒丹参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炮制机制等提供帮助。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7.
川芎炮制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言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对临床用药起着重要作用。经过一定的炮制方法处理后,会使某些成分发生一定的量变与质变。为了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笔者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川芎炮制原理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酒炙川芎中的波罗林(Perlolyrine)含量增高,从而证明了酒炙川芎能增强疗效。实验一、样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中氨基酸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云高  杨建国 《中药材》1992,15(9):31-32
黄芪中氨基酸成分分析已有文献报道,但对黄芪炮制前后氨基酸的变化至今尚未有报道。为此本文对7种黄芪炮制品中所含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一、材料及仪器药材黄芪由金华医药站提供,经本所王健生鉴定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x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炮制品:生黄芪、蜜黄芪、炒黄芪、米黄芪、盐黄芪、麸黄芪6种炮制品均按《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黄芪炮制项下规定炮制。酒黄芪按《历代中药炮制法词典》(现代部分)黄芪炮制项下规定炮制。  相似文献   

19.
胡恋琪  孙豪杰  熊优  邱婷  王雅琪  杨明 《中草药》2020,51(10):2618-2626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代谢"关系筛选黄芩酒炙前后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依据黄芩酒炙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构建"差异成分-作用靶点-代谢组学"网络关系;将黄芩中黄酮苷类成分与苷元成分、差异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挖掘生黄芩和酒黄芩Q-marker。结果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果,预测分析得到黄芩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为生黄芩潜在Q-marker;黄芩素、汉黄芩素为酒黄芩潜在Q-marker。结论酒炙促进黄芩中苷元类活性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是其炮制的重要机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的差异鉴定、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的结合为发现和确认中药质量标志物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弄清川芎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方法.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查阅南齐至清朝时期本草原著123部,并查阅建国后《中国药典》8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7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川芎炮制有关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文献循证.川芎炮制历史悠久,历代的炮制方法有洗、去土、去苗芦;切、剉、研;熬、炒、煅、焙、蒸、酒炒、酒洗、酒炙、酒煮、醋煮、醋炒、米泔浸、米泔炒、童便浸、盐水炙等,共29种.其中酒炙法自宋代沿用至今.现代主要应用生品,酒炙亦有.分析了川芎现代炮制研究状况.川芎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