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76例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方法1991年11月~1996年11月间实施软织肉瘤术后放疗76例,其中多次复发28例,全部采用60Co和10MV-X线照射,常规照射40~50Gv,然后缩野再用60Co或7.5~14Mev电子线照射,总剂量50~65Gy.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和62.6%,局部复发率为6.6%.结论放射治疗能降低软组织肉瘤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25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放射治疗为胸部恶性肿瘤常见有效治疗方式之一。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引起的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本院5a来260例胸部肿瘤中发生放射性肺炎25例,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9岁,平均62.2岁。其中肺癌15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5例。肺癌采用6MV、15MV-X射线2野对照,45Gy左右,缩野成角投照60Gy~70Gy,食管癌采用6MV及15MV-X射线3野成角投照,2例4野投照,总量60Gy~70Gy,乳腺癌采用6MV-X射线胸壁切线照射32Gy~36Gy后,10Mev电子线照射10Gy~18Gy。2例乳腺癌胸壁复发照射达60Gy收稿日期…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95年1月12月对48例中晚期食管癌采用后程超分割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入组条件 初治病例;年龄在70岁以下,无远处转移(包括锁骨上转移),无声带麻痹,无显著胸背部疼痛者。 1.2 病人资料 男32例,女16例。年龄39岁70岁,中位年龄57.5岁。上胸段10例,中胸段31例,下胸段7例。长度不大于5.0cm者14例,5.0~7.0cm者28例,大于7.0cm者6例。髓质型40例,蕈伞型6例,溃疡型2例。有病理诊断者39例均为鳞癌。 1.3 照射方法 采用~(60)Co外照射,模拟机定位,前垂直野照射的野宽为6.0~7.0cm,后背两斜野成角度照射的野宽为6.0cm其长度根据病灶上下端各延长4.0cm,每天2.0Gy/次,每周5次,照射至36~40Gy时复查并较对照射野位置,根据病变好转情况改为1.15~1.25Gy/次,每天2次,中间间隔6~8小时,使总剂量(DT)达67.5~70.0Gy。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内镜检查及疗效评价。方法 分析 45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内镜检查的结果与临床有关资料。病灶部位 :食管上段 2 7例 ,中段 13例 ,下段 5例 ,病灶长度 <3cm 8例 ,3~ 5cm 12例 ,>5cm 2 5例。病理类型 :鳞癌 43例 ,腺癌 2例 ,采用直线加速器或6 0 Co等中心三野照射或四野照射。结果  45例经放疗后的食管癌患者 ,内镜下食管粘膜炎症表现 2 8例 ,未控 5例 ,复发10例 ,遗漏病灶 2例。结论 根治性放疗对早中期食管癌可得到较好效果。病变位于胸上段或颈段 ,病变长度 <5cm ,照射量 50~ 70Gy范围 ,内镜下以食管粘膜炎症表现的患者 ,其疗效及生存率明显高于病变位于胸下段 ,病变长度 >5cm ,内镜下表现管腔狭窄、溃疡、肿物 ,照射量 <49Gy范围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心包积液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时射线对心脏的损伤是难免的,尤其是中下段的食管癌,心脏受照射的体积较大,照射剂量较高,心脏损伤的程度较重。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中下段食管癌160例,其中8例放疗后出现心包积液,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例食管癌均为男性,年龄40~58岁,食管病变长度4cm~7cm,均在中下段,病理证实为鳞癌。6例用6MV-X线三野同中心照射,D_T68Gy/50~55天,  相似文献   

6.
儿童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6~1986年放射治疗儿童鼻咽癌44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放疗病人的0.6%年龄7~14岁,男24例。女20例。低分化鳞癌39例,未分化癌3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临床Ⅱ期6例,Ⅲ期24例,Ⅳ期14例。采用~(60)Co和深部X线外照射。原发灶常设双耳前野,为主野,面积(6×6)~(6×7)cm~2,野上介颅底线上0.5cm或1cm,野后界平外耳孔前缘或后缘。当鼻咽部肿物侵犯后鼻孔,用凸字型鼻前野照射8~10Gy。鼻咽部肿瘤量60~70Gy/6~7W,颈部前切30~40Gy,深部X线垂直放疗12~16Gy。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的贲门癌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6例不能手术的贲门癌 ,采用模拟机定位 ,照射范围包括食管下段、贲门、胃底和胃左动脉旁淋巴区 ,用60 Coγ线或直线加速器 6mV -X射线胸腹前后两野对穿垂直照射 ,射野面积为 (8~ 10 )× (10~ 15 )cm ,DT 8~ 10Gy/周 ,达 44Gy时根据病变情况给予缩野 ,(6~ 8)× (8~ 10 )cm ,避开脊髓行前野或加后背野成角照射。原发灶DT 5 5~ 65Gy/6~ 7周。放疗同时加化疗或者化疗之后开始放疗。化疗采用 5 -氟脲嘧啶 5 0 0mg ,静滴 ,3次 /周 ,连用 4~ 6周 ,总量 9~ 14g。顺铂 2 0mg静滴 ,3次 /周 ,连用 3~ 4周 ,总量 180~ 2 40mg。治疗效果均以食管钡餐检查为评价手段。结果 肿瘤退缩情况 :完全消失 7例 ,占 10 6% ,基本好转 5 3例 ,占 80 3 % ,部分好转 3例 ,占 4 5 % ,不变或恶化 3例 ,占 4 5 % ,总有效率 90 9% ,其随访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7 6%、15 2 %、7 6%。结论 化疗配合放射治疗贲门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1973~1988年经单纯放疗存活5年以上的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上段22例,中段54例,下段4例;病变短于5cm者24例,5-7cm者24例,大于7cm者32例;均采用60Ch-γ线治疗,3野或4野交叉照射,总肿瘤量40~100Gy。上中段单纯放疗结果优于下段,应以放疗为首选,后者多选择手术。肿瘤量以70Gy左右为宜。疗终X线片上病变完全消失者,长期生存的较多。  相似文献   

9.
1993年 1月— 1997年 12月 ,我院收治颈、胸上段食管癌 31例 ,均行 6 0 Co外照射治疗 ,现将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1例中 ,女性 15例 ,男性 16例 ,颈段 6例 ,胸上段 2 5例 ,经病理证实为鳞癌 8例 ,其余 2 3例经 X线及临床表现诊断。1.2 照射方法 采用 6 0 Co外照射 ,先用前后两野对穿照射 DT40 Gy~ 45 Gy,再用等中心或斜野避脊髓照射。 2 5例达DT 6 5 Gy~ 70 Gy,2例达 DT5 0 Gy,4例中断治疗 ,DT均在 30 Gy以下。1.3 疗效评价 放疗后近期疗效 ,采用X线片双盲读片法 ,分为完全缓解(CR) ,部分…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82岁。1978年8月因右腘窝肿瘤经外院手术切除,病理为“胴窝滑膜肉瘤”。术后给予^60Coγ线局部照射DT65Gγ/6.5周。治疗后下肢功能正常。1980年4月因进食阻挡经食管x线摄片诊为食管中段癌,病变长3cm,黏膜中断,狭窄横径1.0cm。食管拉网查到鳞癌细胞。行单纯放疗,^60Coγ线4野照射DT66Gy/6.5周。放疗结束,症状缓解,食管摄片  相似文献   

11.
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计划与射野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依据CT和食管摄片,制定出较理想的中晚期胸上段食管癌的放疗方案。方法应用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RTP),对中晚期胸上段食管癌采用不同的外照射计划,通过百分深度量(PDD)、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AR)受量等指标,评价各自的优缺点。结果常规三野照射胸前垂直野根据亚临床病变勾划T形野或宽6cm的矩形野,后二斜野根据原发灶决定宽5cm~6cm,野长取可见病灶外放3cm,剂量权重10.40.4。当处方剂量为66Gy时,常规放疗可以做到肿瘤靶区(GTV)平均剂量>64Gy,而亚临床病灶体积>45Gy,脊髓最大受量低于45Gy,肺的平均受量低于11Gy,(肺V20<25%)。结论中晚期胸上段食管癌,采用前胸垂直野为主野,同时加用15°~30°楔形板,可减少颈段脊髓放射损伤;当病灶长度>7cm时,后期采用三维适形技术(3DCRT),可改善对OAR的保护。影响治疗计划制定的主要因素是食管走向的水平度和上胸部解剖形态(梯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院放疗科自1993年11月至1996年11月共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72例,通过临床上心理及饮食护理,结合吞咽功能恢复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病人,男57例,女15例,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68岁。X线分型:髓质型26例,蕈伞型21例,溃疡型12例,缩窄型13例。按1987UICC标准分段:胸上段16例;胸中段45例;胸下段11例。临床分期:Ⅲ期15例,Ⅳ期57例,均为晚期。其中病变在7cm以上者60例,占83.3%。本组病例均采用60Co体外照射加192Ir腔内放疗。常规分割照射,总DT60~70Gy/35~39次,脊髓受量控制在40Gy以下。放…  相似文献   

13.
 引言为了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和降低后组颅神经放射损伤的发病率 ,笔者采用改良的设野方法 ,现将方法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3年 8月~ 1997年12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 2 0 6例 ,男132例 ,女 74例 ;年龄 2 4~ 79岁 ,中位年龄 4 9岁 ;低分化鳞癌 2 0 0例 ,高分化癌 2例 ,未分化癌 4例 ;无远处转移 ,KPS评分≥ 70 ,随机分两组放疗 :(1)治疗组 96例 (咽旁侵犯 79例 ;口咽侵犯 39例 ) ,先用面颈联合野照射 4 0Gy ,后用面颈分野照射 ;(2 )对照组 110例 (咽旁侵犯 88例 ;口咽侵犯 35例 ) ,全程放疗采用面颈分野照射。1.2 方法 采用60 Coγ射线连续常规分割的外照射治疗。鼻咽剂量 6 6~76Gy/ 7~ 8周 ,颈部治疗量 6 0~ 70Gy/ 6~ 7周 ,预防剂量 5 0Gy/ 5周。治疗组先用双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前分割野照射4 0Gy ,然后用双耳前野 (辅予鼻前野、咽旁野或颅底野 )加颈分割野照射。对照组采用双耳前野 (辅予鼻前野、咽旁野或颅底野 )加颈前后分割野和颈侧垂直野。1...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 3~ 2 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 <2cm 10例 ,2~ 3cm33例 ,>3cm 2 0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9例。 6 3例中右上纵隔 2 7例 ,左上纵隔 16例 ,中上纵隔 2 0例。 6 3例中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 5 2例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4 0Gy ,后重新定位再次做治疗计划 ,新计划 3.0Gy/次 ,5次 /周 ,照射总剂量 6 4~ 70Gy。原来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仅给予 5 0Gy,不再重新定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复查 ,病灶达CR者 2 7例 ,病灶达PR者 30例 ,无进展病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4 3%、15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疗程、副反应以及替代常规放射治疗的可能性.方法60例乳腺癌术后需放射治疗病例被随机均分至大分割放射治疗组(HOFRT组)和常规放射治疗组(CRT组).两组病例根据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等设内乳野、锁腋野、胸壁野,采用6MV X线、电子线照射;HOFRT组的胸壁野照射采用切线对穿野照射.HOFRT组第1、3天为5.0 Gy/次,第15、17天为6.5 Gy/次.共DT23 Gy,4分次,17 d完成.CRT组2.0~2.5 Gy/次,共DT45~50Gy,20~25分次,4~5周完成.HOFRT组10例和CRT组9例腋窝后野加量10~15Gy,5~7分次,5~7 d完成.HOFRT和CRT组的总疗程分别为3.1~3.4、4.7~6.0周.结果HOFRT、CRT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8%、76.9%;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9.8%、80.0%(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7%、7.4%(P>0.05).HOFRT组的局部复发、生存率等与CRT组相似.HOFRT组放射治疗晚期损伤导致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活动受限分别为8、6例,与CRT组相似(CRT为14、7例,P>0.05).HOFRT组急性2~3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显著低于CRT组(313),明显减少由于急性损伤延长放射治疗疗程.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是一种短疗程、安全、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方案,局部复发、生存率和疗后晚期并发症与常规放射治疗无差异,具有替代常规放射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脑恶性胶质细胞瘤 (BMG)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96年 10月~ 1998年 10月 ,112例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瘤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和常规放射治疗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疗组 )。单放组 5 8例 ,男 40例 ,女 18例 ,年龄 16~ 76岁 (中位 40 .5岁 ) ,KPS6 0~ 70者 12例 ,>70者 46例 ;放疗前增强CT或MRI显示 ,肿瘤体积 1.0 0cm3 ~ 2 14 .78cm3 ,中位体积 2 1.0 0cm3 ;常规剂量分割照射 ,5次 /周 ,1.8~ 2Gy/次 ,总剂量 46 .2 0~ 6 5 .95Gy ,中位剂量 5 7.81Gy。立体定向放疗组共 5 4例 ,男 39例 ,女 15例 ,年龄 16~ 78岁 (中位年龄 44.5岁 ) ;KPS6 0~ 70者 8例 ,>70者 76例 ;肿瘤体积 1.76cm3 ~ 132 .0 0cm3 ,中位体积 2 2 .32cm3 ;先行常规照射 ,其照射野设计及其剂量分割与单放组相同 ,总剂量 45 .80~ 6 2 .45Gy ,中位剂量 5 5 .2 6Gy ;于常规放疗结束后 1周行立体定向放疗 ,采用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 ,PTV边缘剂量 8Gy~ 5 0Gy( 6 0 %~ 90 %等剂量曲线 ) ,中位 2 7.75Gy ;单次治疗 2 2例 ,分两次治疗者 2 8例 ,三次分割治疗者 6例 ,分次治疗的时间间隔为 1周 ;单次剂量 8Gy~ 5 0Gy ,中位单次剂量 15Gy。结果 治疗结束后 3个月CT  相似文献   

17.
张海明  李星 《癌症》2001,20(9):994-994
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晚期食管癌 , 采用放、化疗结合的方法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我科于 1992年 1月至 1995年 6月共收治Ⅲ + Ⅳ期食管癌 72例 , 给予 60Co γ线外照射加卡铂、 5- 氟尿嘧啶、平阳霉素化疗 , 随访 5年 , 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72例 ( 均为初治者 ) , 其中男 51例 , 女 21例 , 男女比 2.43∶ 1; 年龄 38~ 79岁 , 中位年龄 65岁 ; 病灶部位 : 颈段 4例 , 胸上段 9例 , 胸中段 49例 , 胸下段 10例 ; 病灶长度 : >5 cm且≤ 7 cm 25例 , >7 cm且≤ 10 cm 40例 , >10 cm 7例 ; X线分型 : 髓质型 48例 , 溃疡型 8例 , 蕈伞型 6例 , 缩窄型 4例 , 腔内型 6例 ; 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 . 按 UICC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 T3N1M0 39例 ,T3N1M1 5例 ,T4N1M0 21例 ,T4N1M1 7例 . Karnofsky评分 60分以上 .  相似文献   

18.
对巨大肝癌进行术前放射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经术前放射治疗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采用曾认为对肝癌疗效欠满意的放疗技术加以改良为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放射总量达50—60Gy,放疗后3—4周,肝癌缩小后切除。结果:1987年6月-2000年12月,经放射治疗不能切除巨大肝癌84例,缩小后入选12例二步切除。此12例肝癌经术前放疗后,肿瘤最大径由11—18cm(中位14cm)缩小为6~8cm(中位7cm);CT显示肝门淋巴结转移灶2cm、癌旁多个卫星病灶1—3cm各1例经放疗后病灶消失;1例AFP转阴者病理仍发现有存活的肝癌细胞。无手术死亡。未见放射性肝炎或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放射剂量〈50Gy者3例术后6—10月复发死亡;〉50Gy者生存1年以上9例(75.0%),3年以上5例(41.6%),5年以上4例(33.3%),10年以上3例(25.0%),17年以上1例仍健在。结论:术前放疗采用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是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采用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4周手术可能比较适宜,远期随访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9.
可手术食管癌采用手术与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un XD  Yu JM  Fan XL  Ren RM  Li MH  Zhang GL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84-787
目的探讨对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69例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组135例,放疗组134例。手术组距肿瘤上下缘各5cm以上切除食管及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常规摘检≥5mm的区域淋巴结。放疗组临床靶区(CTV)前程设野原则:胸上段食管癌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病变下缘以下4cm,胸中段食管癌上下缘各外放4cm,胸下段食管癌包括上缘以上4cm及胃左淋巴引流区,食管处宽度5~6cm,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CTV,设3~5个照射野,常规分割,每次1.8~2.0Gy,照射50.0~50.4Gy,然后缩野(病变上下缘各外放2cm)加速超分割(1.5Gy/次,2次/d,间隔≥6h)照射18~21Gy,总剂量为68.4~71.0Gy。结果放疗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6%、56.2%和34.7%,手术组分别为93.3%、61.5%和3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9%、43.7%和23.1%,放疗组分别为73.3%、39.7%和20.6%,两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手术的食管癌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其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6年6月对12例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患者,行内镜下置管术后继续给予体外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1岁~68岁.病变部位:胸上段2例,胸中段7例,胸下段3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癌.予6Mv-X线照射,分别在肿瘤量20Gy和50Gy时,患者饮水、进食出现刺激性呛咳和肺部感染,经口服碘水摄片诊断为食管气管、支气管瘘. 1.2 治疗方法 患者左侧卧于X线检查床上,内镜插至瘘口,透视下病变上缘体表定位,内镜直视下沿活检孔将导丝送至胃内,退出胃镜.然后透视下沿导丝将含支架的输送器送至支架上口距病变上缘3cm处,释放国产CES-1型带一层高分子膜的ES食管金属支架,封闭瘘口,退出输送器及导丝.置管后摄片,碘水通过均顺利,未向气管内扩散,成功率100%,置管术后1周,于模拟机下定位,胸上段病变3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