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30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镜辅助寻找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5例,3例颅内动脉瘤成功夹闭。2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经对症治疗均于术后1周恢复正常;1例胆质瘤患者术后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经对症治疗2局后痊愈。本组无一例死亡,无脑出血、颈内动脉损伤和视神经损伤发生。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眉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2例。采用经眉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22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其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临时阻断载瘤动脉5~15min,将动脉瘤分离后准确夹闭瘤颈。18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消失。随访4—18个月,全部病例均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手术死亡或其它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眉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夹闭颅内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脑血管造影、头颅CTA检查后行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夹闭术均获得成功.无瘤颈夹闭不全,无误夹穿通支血管.术中动脉瘤再破裂1例.25例恢复良好,重残4例,中残3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 颅内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引入神经内镜能更好的对动脉瘤的形态、结构进行辨认,评估双侧颈内、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提高手术的夹闭成功率,减轻对正常神经组织的牵拉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26例患者共28枚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分级0~Ⅲ级。结果全部26例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和面神经额支损伤所造成的面瘫表现。19例患者术后随访DSA或CTA检查,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结论翼点锁孔手术能有效降低开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应用于部分前循环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急性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手术前进行DSA和/或CTA脑血管造影。采用翼点入路,由近向远侧解剖外侧裂,显露载瘤动脉,并常规行脑保护下的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完成脑动脉瘤的分离和夹闭。如果存在脑内血肿,则首先完成大部分血肿清除,待脑压下降后再进入外侧裂完成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1例死亡及留存肢体偏瘫,1例发生脑积水,行V-P分流术;2例发生癫痫,药物控制良好。结论 早期控制载瘤动脉,实施脑保护下的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技术,是提高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疗效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35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31例,瘤壁加固术4例.均采用经翼点入路,近侧载瘤动脉暂时阻断,瘤颈逐步缩窄等技术.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0例,轻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熟练地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7.
宋旭  汤宏杰  张桐  王强  谢满意 《安徽医药》2022,26(12):2412-2415
目的探讨破裂的后交通动脉镜像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研究中心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确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015年 5月至 2021年 5月破裂后交通动脉( PCoA)镜像动脉瘤病人 24例,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动脉瘤直接夹闭 24例。动脉瘤夹闭术病人中,行一期手术 21例,单侧开颅夹闭一侧动脉瘤 12例、夹闭双侧动脉瘤 8例,双侧开颅夹闭动脉瘤 1例;行二期手术 3例,其中一期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 3个,二期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 3个。行一侧动脉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后对侧动脉瘤未处理有 12例病人。病人术后均行头颅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复查,通过显微外科夹闭的 24例动脉瘤病人中有 2例病人动脉瘤瘤颈残留,其余病人动脉瘤均消失,载瘤动脉通畅。通过格拉斯哥预后( GOS)评分显示恢复优良 17例,轻残 5例,重残 2例。结论 PCoA镜像动脉瘤应积极治疗,根据病人出血部位、 Hunt-Hess临床分级、动脉瘤的位置、动脉瘤大小和形态,本组均行显微外科治疗,采用早期与晚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动脉瘤,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动脉瘤就是动脉壁上鼓出来的一个鼓包,壁很薄,容易破裂出血.颅内较大的动脉多位于蛛网膜下腔内,而动脉瘤又好发于这些比较大的动脉上,因此动脉瘤破裂多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时可合并脑内和脑室内出血.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高达40%~45%,短期内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还要翻倍,因此是神经外科最危险的疾病之一.动脉瘤的直接开颅手术是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式,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目前显微外科手术已成为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动脉瘤夹闭术是在显微镜技术操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以防发生再次破裂,保持载瘤动脉通畅,这是治疗脑动脉瘤最理想和最常用的方法.我院自2007年至2011年9月,共施行动脉瘤夹闭术11例.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中手术经路的选择、手术技巧和内窥镜实时监测的优点。方法采用同侧或对侧翼点入路夹毕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3例中,10例术后行DSA或CTA检查,动脉瘤均夹闭满意。视力、视野障碍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出现对侧肢体偏瘫,死亡1例。随访6~18个月,恢复良好11例,轻残1例。结论窥镜辅助下选择性采用同侧或对侧翼点入路治疗眼动脉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镜辅助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29个动脉瘤。均在起病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后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对存活者临床随访半年以上并复查DSA。结果本组术中神经内镜检查显示夹闭前3例发现了显微镜下未能发现的穿通支血管,夹闭后发现3例瘤颈夹闭不全,2例误夹穿通支血管,无手术死亡,重残1例(3.57%),轻残5例(17.85%),恢复良好22例(78.57%),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再出血或复发。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中引入神经内镜能提高动脉瘤手术的夹闭率,预防漏夹和误夹,减轻对正常神经组织的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46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44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按Hunt-Hess分级:0~Ⅰ级6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9例,Ⅴ级1例。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主干4例,分叉部41例,远端1例。46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对多发动脉瘤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动脉瘤夹闭41例,动脉瘤夹闭+包裹4例,夹闭一侧动脉瘤、另一侧动脉瘤未处理1例。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判断预后:优良36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效果显著。熟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解剖特征有助于减少术中血管损伤,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21例颅内动脉瘤(23个)患者中17例为破裂动脉瘤。接Hunt-Hess分级I级2例,Ⅱ级1例,Ⅲ级6倒,Ⅳ级10倒,V级2例。16例行急诊栓塞,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并予以3h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20个,闭塞达90%以上2个。闭塞在90%以下1个。全组手术死亡1例。随访1~30个月。1例术后2周死于中枢衰竭及肺部感染;1例术后1.5月复发出血,经手术夹闭痊愈;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以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为佳,破裂动脉瘤急诊栓塞治疗。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 3D-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评价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前、后MSCT 3D-CTA资料。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原始采集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复查的48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瘤夹48个,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5例,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15例。MSCT3D-CTA发现动脉瘤残留6例,载瘤动脉局限性狭窄12例,伴有血管痉挛9例,未见明显异常21例。所有病例未见载瘤动脉闭塞及动脉瘤夹滑脱、移位。VR成像中,36例清晰显示动脉瘤夹与载瘤动脉的三维空间关系,9例较清晰显示,3例动脉瘤近胼周者显示欠佳;在MIP和MPR成像中,动脉瘤夹形态及大小均能清晰显示,但三维空间感较VR略差。结论 MSCT 3D-CTA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经济、安全、有效的复查方法,VR和MIP、MPR等后处理技术的联合运用可以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41.42±27.64) min,术中出血量(71.64±20.32) ml,住院时间(30.24土8.40)d,并发症发生22例(20.37%).术后预后良好70例(64.81%),预后差25例(23.15%),植物生存8例(7.41%),死亡5例(4.63%),巨型和大型动脉瘤其夹闭程度明显比小型和一般动脉瘤差.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开颅夹闭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42例(44个动脉瘤)行显微手术夹闭(夹闭组),30例(33个动脉瘤)行血管栓塞术(栓塞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评价和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GOS评价和mRS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闭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完全闭塞率分别为(17.1±3.2)d、(5.5±1.2)万元、100.0%,均优于栓塞组的(9.1±2.6)d、(12.1±2.6)万元、83.3%(均P<0.05);两组脑血管瘤破裂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1、0.02,均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栓塞预后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显微手术夹闭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尤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防范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手术。结果本组术中破裂12例,占总数的21%。其中8例经处理后顺利夹闭;4例术后死于脑疝。结论手术操作失当易增加某些脑动脉瘤早期手术中破裂的机会;动脉瘤破裂后的急性脑肿胀、盲目操作导致的副损伤是影响疗效的直接原因。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难以完全避免,注意术中各环节的预防及合理使用应急对策可有效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时机、方法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2例54个颅内多发动脉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多发动脉瘤,原则是先处理破裂动脉瘤,再处理未破裂动脉瘤。结果 22例54个颅内多发动脉瘤直接夹闭48个,包裹3个,未处理3个。依据格拉斯哥结果评分判断预后:优良16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效果显著,正确判断责任动脉瘤并予首先处理,根据动脉瘤部位、Hunt-Hess临床分级及患者自身状况等选择一期或分期手术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行显微手术治疗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方法和技巧。结果12例患者经过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全部26个动脉瘤均夹闭成功,在术后康复方面,有8例恢复良好,3例有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CTA或DSA复查时,都未见动脉瘤显影,证明动脉瘤已成功被夹闭。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方法复杂,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诊断上需注意判断责任动脉瘤的所在位置,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责任动脉瘤的正确处理,并尽早、尽量地通过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伴有颅内血肿的大脑中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全部一期夹闭责任动脉瘤并清除血肿,术后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有2例动脉瘤颈残留复发,术后随访3~50月,按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应积极早期显微手术,对于缓解颅内压,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临时阻断技术,具备娴熟手术技巧,确保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的通畅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吲哚箐绿(Indocyanine green,ICG)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32例35个颅内动脉瘤采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夹闭前后均行吲哚箐绿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所示,如瘤颈有残留、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分支有狭窄则及时调整动脉瘤夹,如术野区其它血管有痉挛变细情况则采用罂粟碱浸泡,28例术后复查CT、3D-CTA或DSA以判断有无脑梗死及动脉瘤夹闭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动脉瘤残颈3例,载瘤动脉狭窄4例,远端分支狭窄2例,术野区动脉痉挛变细4例,侧裂静脉变细3例.本组死亡2例.术后3D-CTA或DSA见动脉瘤夹闲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与术中ICG造影显像一致,CT示小面积脑梗死3例.结论 术中吲哚箐绿血管造影对于判断动脉瘤颈是否夹闭完全、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分支有无狭窄以及术野区其它血管有无痉挛变细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