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5例(45只眼),年龄53~81岁,平均(62.35±8.7)岁,全部患者中有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18例(21只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17例(24只眼),以上患者均房角粘连<180°,视野缺损<100.采用白内障超乳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6±3.1)个月.结果 随访患者眼压为(14.57±5.1) mm Hg,比术前控制眼压(19.23±5.25) mm 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前房加深房角加宽.术后41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占手术患者的比例为91.11%,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凌焕勇 《医学文选》2002,21(2):204-205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是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常为双侧性 ,两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 ,对视功能损害严重 ,如果不及时治疗 ,视功能损害常为不可逆性。我院自 1 985年至 2 0 0 1年 ,共收治PACG72例 ,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中 ,男 2 8例 ,女 44例 ;年龄 3 4~ 81岁 ;农民 3 9例 ,工人 1 1例 ,干部 1 7例 ,其它 5例 ;右眼 3 1眼 ,左眼 2 8例 ,双眼 1 3例 ,共 85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6 6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例。1 .2 诊断标准 本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均为急性发作期 ,诊断根据为 :1视力急剧…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5年用巩膜瓣下纵形小梁巩膜条形切除术治疗各型青光眼,临床证实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28眼)是我们2005年1~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12眼),女13例(16眼),年龄20~70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4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35例(36眼)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36眼)闭角型青光眼中合并白内障的患者25例(26眼)通过单纯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随访2年眼压正常,视野无变化。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确定手术时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高效,可通过白内障手术达到既治愈白内障又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病 ,其解剖结构的异常是重要的易患因素。我们对 2 0例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进行超声生物测量 ,以求发现其与正常眼的差别 ,为早期发现和诊断青光眼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所测对象为 1997~ 1999年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 ,共 2 0例 (4 0眼 ) ,男性 12例 (2 4眼 ) ,女性 8例 (16眼 ) ,年龄为 41~ 76岁 ,平均 5 4岁。在药物控制眼压正常后对双眼进行测量 ,对照组选择同龄组正常人 ,无高眼压史及屈光异常史者 ,共 2 0例。1.2 方法 采用日本产TOME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球活体结构参数的变化及其在青光眼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法国光太(BVI)眼A/B型超声诊断仪对98例(9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100例(100眼)正常眼的活体眼结构进行角膜直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前房角镜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参数中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即与正常眼相比,角膜直径小、前房浅、晶状体厚、短眼轴及房角窄.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更浅,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帆  梁晟崎 《广西医学》2004,26(10):1496-1497
在原发性青光眼中有 80 %是闭角型青光眼 ,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一般都要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我院自2 0 0 1年对 12例 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 (14眼 )中男性 6例 (8眼 ) ,女性 6例 (6眼 ) ;右眼 9例 ,左眼 5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6 4 8岁 ;7例 9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未行抗青光眼手术 ,其中 3例 5眼为本院及外院既往确诊病例 ,另 4例 4眼因白内障而就诊时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患眼手术后1到3周内,对另一只眼(临床前期)实行常规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 平均随访54个月(12~96个月),36例36只眼中共有34例有效,占94.44%,2例有不同程度眼压升高,仅占5.56%.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预防性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正>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确诊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8例(共76眼),男性37例(42眼),女性31例(34眼);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8.74±1.65)岁;闭角型青光眼41眼,开角型青光眼35眼。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34例(37眼)与观察组34例(39眼),2组患者年龄、性别、眼疾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1月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8例(133眼),按术前眼压水平分为高眼压组(≥5.3kPa)和对照组(<5.3kPa).对2组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  相似文献   

11.
我科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青光眼患者96例(112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6例112眼,男40例,女56例,平均年龄55.4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6眼,开角型青光眼14眼,继发性青光眼6眼。入院时眼压28.5~82.5mmHg(1mmHg=0.1333kPa),102眼手术前用药将眼压降至21~30mmHg,术前视力手动至0.1共19眼,0.1~0.5共69眼,0.6~1.0共24眼。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手术在球周麻醉及局麻下完成,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4mm×3mm(梯形)巩膜瓣,1/2巩膜厚度,分离至角膜缘半透明1~2mm,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稳定于正常水平(<21 mmHg)(1 mmHg=0.133 kPa)后视野的变化情况,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病损的可能变化规律.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0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经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至正常水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共计29例47眼,所有患者均需于眼压稳定后行Humphrey视野计24-2程序行视野检查至少两次,间隔时间至少1年以上,并按照随访时间长短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即l~2年组和2年以上组.根据进展期青光眼干预研究(AGIS)的标准进行视野评分及秩和检验;将视野分为五个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光敏感度和缺损深度.结果随诊1~2年和2年以上患者视野的AGIS评分、各区缺损深度及各区光敏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稳定于正常水平时,其青光眼视神经病损可能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中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92例闭角型青光眼病例的临床资料,对11例闭角型青光眼并高度近视眼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692例闭角型青光眼中高度近视眼患者11例,其中3例为Weill-Marchesani 综合征,1例虹膜高褶综合征,2例虹膜睫状体囊肿,余5例为瞳孔阻滞.11例患者19只眼接受晶体手术或滤过性手术后均成功控制眼压.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发生房角关闭甚至闭角型青光眼,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瞳孔阻滞.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屈光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屈光状态对其发病机制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分别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和他觉验光检查,以及眼轴的测量.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100眼)中,屈光不正患病率为71.0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近视率为76.09%,平均屈光度为-3.61D;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远视率为50.00%,平均屈光度为 0.57D(P<0.01).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平均眼轴长度为24.81 mm和22.30 mm(P<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远视性屈光不正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0例(14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采用巩膜下咬切术或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并进行连续、全程及早期正确、科学的护理.结果 术后80例(140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其中视力达到1.0者2例,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视力>0.2者34例,眼压10 ~20 mm Hg、视力0.3 ~0.6者44例.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全程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地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5例60眼青光眼手术的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和采用多种心理护理措施及临床护理,使患者能够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结果:35例6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全部给予小梁切除或/和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浅前房15例,经保守治疗效果明显,60眼眼压正常出院.结论: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方法对手术后效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0例(66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观察组13例(19眼)和对照组517例(645眼),通过A/B超和UBM对患者前房深度/LOWE系数/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术前眼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观察指标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眼轴(20.97±0.75)mm较短/晶状体(4.27±0.38)mm较薄/术前眼压(35.15±5.31)mmHg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房深度和LOWE系数以及性别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x2=6.32)/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较小/术前眼压高/眼轴较短/前房厚度较浅及晶状体较薄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8.
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衍超  裴文萱  郑延川 《重庆医学》2007,36(11):1084-1085
目的 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治疗48例50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2只眼,眼压≥40mm Hg)(1mm Hg=0.133kPa)和对照组(38只眼,眼压<40mm 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但后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可早期行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个性、行为特征,探讨心理因素对疾病防治的意义.方法 运用SCL-90、A型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1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SCL-90评分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大症状因子和总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白内障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A型行为问卷测评中,其TH得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得分与其他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CH得分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得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明显高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5).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情绪和掩饰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内外向、神经质情绪与白内障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因素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明确的关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表现为A型性格,神经质倾向.  相似文献   

20.
石楚宁 《广州医药》2006,37(5):44-45
目的 探讨治疗晶体膨胀期伴有房角窄而致眼压高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切口晶状体囊外 人工晶体植入或小切口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25例2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39.56 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4±4.8) mmHg.最终矫正视力范围为4.3~5.0,其中4.7以上者5眼(占17.2%).术后早期有并发症,角膜水肿11眼(37.9%),术后第2天丁达氏征( ~ )6眼,人工晶体表面形成纤维膜3眼,经活动瞳孔、激素治疗5~10天缓解.结论 采用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膨胀期伴有房角窄而致眼压高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并发症少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