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满意度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及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0%,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下肢创伤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创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血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VTE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术前、术后2周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PE,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DVT,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DVT,两组DVT发病率分别为2.2%和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2周的PLT、APTr、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两组之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转氨酶升高,对照组有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消除或显著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创伤患者术后VTE的疗效好于低分子肝素,且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3例(56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27例(29髋)和低分子肝素组26例(27髋)。利伐沙班组术后每天予利伐沙班片10mg口服,持续2周;低分子肝素组每天予低分子肝素钠4100IU皮下注射,持续2周;治疗2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状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APTT、PT、PLT的各项指标并记录手术后的引流量。结果利伐沙班组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3.7%),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4例(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14d的APTT、PT、PL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肺动脉栓塞事件或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师永祥 《海峡药学》2012,24(8):98-100
目的观察应用利伐沙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并符合入选标准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每组各88例。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口服利伐沙班(1日10mg)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日100Axa IC.U.kg-1)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18.2%,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相近(P>0.05),两组均无严重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疗效可靠,安全性与低分子肝素相当,口服治疗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B组41例。A组应用利伐沙班口服,实用时间为14d;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使用时间为14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结果 A组出现DVT 2例(4.76%),B组出现DVT 2例(4.87%),A组DVT发生率与B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效果良好。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利伐沙班预防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高(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2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区别(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后运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有一定的临床成效,但利伐沙班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利伐沙班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下肢骨手术患者共94例,按使用药品不同分为Ⅰ组(利伐沙班片10 mg,po,qd)和Ⅱ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4 000 IU,ih,qd)。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后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数据、深静脉血栓(DVT)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无明显变化。Ⅰ组发生大出血1例,Ⅱ组3例;Ⅰ组未发生DVT,Ⅱ组发生3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伐沙班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良好,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在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中选取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血D-D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血D-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指标经统计学计算分析结果可见,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利伐沙班药物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陆璐  张洁  阎昭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14):1788-1792
利伐沙班是直接的Ⅹa因子抑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恶性肿瘤相关血栓(cancer-related thrombosis,CAT)发病率较高,由于CAT的高复发风险,肿瘤患者通常需要延长抗凝疗程,但同时又会增加出血风险。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作为防治CAT的主要药物在患者长期应用中依从性较差,利伐沙班逐渐成为CAT患者抗凝防治中很有竞争力的选择。从临床研究上看,利伐沙班治疗C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在长期预防过程中患者也有所获益,但在消化道肿瘤伴CAT治疗中出血风险较高,临床广泛使用还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就CAT的疾病特点和利伐沙班用于预防和治疗CAT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30):4221-4223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6例有高危因素的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至3个月予以弹力袜物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支,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利伐沙班片1片,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股浅静脉内径(FSV)、腘静脉内径(POPV)、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D-二聚体(D-D)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SV、PO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POPV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P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仍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利伐沙班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部下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观察组术后24 h给予利伐沙班预防。分别于术后24 h、5 d、10 d检查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ⅡI复合物(TAT)值以及检测术后10 d和术前患者体内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再结合10 d内发生的出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事件,评估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DVT的效果。结果 两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24 h、5 d的TAT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与术后24 h时高水平TAT值相比,利伐沙班在术后5 d可以显著降低血浆TAT值(P<0.05),并且降低水平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钠(P<0.05)。两组患者术后10 d体内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给药后至术后10 d的时间里发生出血事件和DVT的概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钠相比,采用利伐沙班可较有效影响人体凝血系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小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膝关节翻修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59膝)膝关节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DVT预防方式分为低分子肝素组33例(33膝)和利伐沙班组25例(26膝),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膝关节疼痛、肿胀、淤血瘀斑、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DVT的发生率为分别为4.00%(1/25)和6.06%(2/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为36.00%(9/25),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6.06%(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出凝血指标、肢体肿胀程度及膝关节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ore)疼痛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膝关节翻修术后DVT安全有效,二者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增加了皮下瘀斑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臣富  张文龙 《天津医药》2011,39(3):268-27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73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 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89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术后预防DVT的方法分为3组。A组(n=21)未用任何抗凝药;B组(n=49)术后12h开始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7~10d;C组(n=19)术后12h开始利代沙班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0~35d。观察3组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症状DVT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术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在术后d4有所下降,至术后d10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3组患者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B组患者术后d4血小板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d10恢复至术前水平。3组手术前后PT和APTT均无明显改变。A组有症状DVT发生率(24%)高于B组(2%)和C组(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嗜睡、低血压症状。结论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与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相当,短期使用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赵伟  曲虹  丁美精  胡小辉 《安徽医药》2016,37(8):979-981
目的 比较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宣城中心医院住院的单髋或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24例,达比加群酯组(DE组)25例,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24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PT)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DE组和LMWH预防DVT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DE组和LMWH组患者在预防DVT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和LMWH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结论 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较好的预防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达比加群酯疗效及安全性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开展外科手术患者3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5例,两组患者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皮下注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样本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以及凝血死亡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2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但临床应用时需给予针对皮下注射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保证有效抑制低分子肝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高雷  郭大乔  颜骅 《上海医药》2012,(20):33-3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对照组)。评估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可增加局部血栓处的血液灌注,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经过DSA、MRV检查确诊静脉窦血栓并经过肝素钠、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肝素钠组15例,低分子肝素组15例,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6月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抗凝7d实验组、对照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15/15,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11/15,有效率73.3%,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月随访实验组12例静脉窦血栓减少或消失,3例形成良好侧枝代偿,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对照组10例静脉窦血栓减少或消失,5例形成侧枝代偿,13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2例无明显改善,实验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CSVT安全性接近,肝素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组(64例)和利伐沙班组(56例)。低分子肝素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2 m L/次,1次/d,第3天后剂量调整为0.4 m L/d。利伐沙班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比较观察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失血量、血液相关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结果治疗后,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两组术中总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d,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d,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利伐沙班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血凝块成形时间(K)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ngle)、最大振幅(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低分子肝素组和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6.88%、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片预防老年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狄 《天津药学》2013,(5):30-32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度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BM、VIP、CNKI、WanFangData、Pubmed和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集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预防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3年7月。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篇,患者7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6.04%和9.33%,无统计学差异[RR=0.63,95%CI(0.36,1.08),P=0.09];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55%和4.64%,无统计学差异[RR=0.56,95%CI(0.17,1.84),P=0.34];两组药物术后伤口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