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对 36例前列腺癌(Pca)、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 10例正常前列腺 (NP)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来反映细胞增殖活性 (PI)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的方法反映细胞凋亡 (AI)情况。结果 :PI和AI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 (P <0 0 1) ,PCNA与前列腺癌分级有关 ,随着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前列腺明显增高 ,但细胞的凋亡率却显著下降。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增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的增加和细胞凋亡的减少参与了BPH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p5 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3 6例前列腺癌 (Pca) ,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 )组织和 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 (NP)中bcl 2、p5 3蛋白表达。结果 :①Pca和BPH组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 (P <0 .0 5 ) ,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ca组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 (P <0 .0 5 ) ,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在Pca组中bcl 2蛋白阳性 10例 ,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 4例 ,Ⅲ、Ⅳ级肿瘤组 6例 (P <0 .0 5 ) ;p5 3蛋白阳性 12例 ,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 5例 ,Ⅲ、Ⅳ级肿瘤组 7例 (P <0 .0 5 )。显示bcl 2、p5 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③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 ,呈负相关 (P <0 .0 5 )。bcl 2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p5 3、bcl 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病例来自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5例,前列腺癌患者30例,应用免疫SABC法探测KGF和AR在所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研究显示KGF和AR的过度表达及相互间的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其中KGF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病例来自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5例,前列腺癌患者30例,应用免疫SABC法探测KGF和AR在所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癌中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研究显示KGF和AR的过度表达及相互间的调控异常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原因,其中KGF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合成酶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E)的表达与前列腺癌(Pca)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疲组化SP法检测58例Pca、29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FASE的表达,比较其表达与Pca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和Pca组织中FASE阳性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E表达与Pca组织分化程度、Gleason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Pca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ASE异常表达增高在Pca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FASE的表达有帮助于判断其病期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1,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6例前列腺癌(Pca),2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bcl-2,p53蛋白表达。结果:①Pca和BPH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P<0.05),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ca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P<0.05),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Pca组中bcl-2蛋白阳性10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4例,Ⅲ、Ⅳ组肿瘤组6例(P<0.05);p53蛋白阳性12例,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5例,Ⅲ、Ⅳ级肿瘤组7例(P<0.05)。显示bcl-2、p5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③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p53、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p53、bcl-2、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标记技术(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 3 6例前列腺癌 (Pca)和 11例正常前列腺 (NP)组织石蜡切片 p5 3、bcl 2、bax、PCNA蛋白及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和细胞凋亡指数较NP明显增高 ,且AI/PI比值较正常组织AI/PI低 (P <0 0 1) ;随着肿瘤分级的增加 ,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p5 3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bcl 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水平相关 (P <0 0 5 ) ;bax基因表达与凋亡无关 ,但发现它们的bcl 2 /bax的比值与凋亡有关 ,结果显示 :高bcl 2 /bax比值多见于低凋亡组 ;低bcl 2 /bax比值多见于高凋亡组。结论 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均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基因与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有关。bcl 2和bax在细胞凋亡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病因未完全阐明,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变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种受体在前列腺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1在沈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完成。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症标本45块,前列腺癌标本30块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12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表达强度为0~,>为强阳性,阳性表达强度高,为细胞分化率强)。结果:①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91%,87%,50%)。②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组织(90%,71%,58%),而增生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强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1%,8%)。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负相关(r=-0.706,P<0.05),增生组织中两者表达无相关(r=0.132,P>0.05),而癌变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结论:在病理状态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增加,并且其各自的强阳性率也均显著提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这种超敏状态,在基质-上皮的相互作用中介导雄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失衡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生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504s、34βE12在前列腺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DP法,检测p504s和34β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04s的阳性表达率为93.88%(46/49),未见34βE12表达;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34βE12均呈阳性表达(30/30),而p504s均未见表达,两种蛋白在Pca、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04s的阳性表达水平与Pca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504s是Pca敏感而特异性的标记物,联合检测p504s、34βE12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病因未完全阐明,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变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种受体在前列腺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11在沈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完成。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症标本45块,前列腺癌标本30块及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12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表达强度为0- ,&;gt;++为强阳性,阳性表达强度高,为细胞分化率强)。结果:①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9l%,87%,50%)。②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组织(90%,71%,58%),而增生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强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51%,8%)。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负相关(r=-0.706,P&;lt;0.05).增生组织中两者表达无相关(r=0.132,P&;gt;0.05),而癌变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578.P&;lt;0.01)。结论:在病理状态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没有减弱,而是进一步增加,并且其各自的强阳性率也均显著提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这种超敏状态,在基质一上皮的相互作用中介导雄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雄激素受体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失衡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生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同一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40例Pca,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E)组织中VEGF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Pca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BPE;VEGF和PCNA在Pea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ca的VEGF表达水平和PCNA的表达也有关(P〈0.01);在VEGF阳性表达病例中PCNA的表达随VEGF表达强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VEGF和PCNA与Pea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检测Pca的较好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蛋白高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讨论前列腺癌中Fhit基因蛋白(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5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42例以及正常形态前列腺组织43例。结果 55例前列腺癌组织48例中Fhit( ),39例强( ),7例(-);4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组织35例( ),9例强( ),7例(-);43例前列腺正常形态组织7例( ),仅1例强( ),36例(-);三者比较差异极显著。Fhit蛋白阳性表达的癌组织学分级为Ⅰ级癌占62.5%,Ⅱ级癌占80%,Ⅲ级癌占93.8%,各级癌组间强阳性差异极显著。Fhit蛋白表达在前列腺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分布为Ⅰ级80%,Ⅱ级85.7%,Ⅲ级87.5%;三组强阳性比较差异极显著。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分化有关,Fhit过表达可能提示其抑癌功能丧失,Fhit强阳性表达可能成为辅助前列腺癌诊断的新标记。  相似文献   

13.
史涛  杭震宇  沈露明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525-527,531
[目的]探讨LIM激酶-1(LIMK1)和丝切蛋白(Cofil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93前列腺癌患者及5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IMK1与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LIMK1与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LIMK1和Cofilin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体积、精囊侵犯、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切缘阳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Gleason评分及临床T分期不同的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IMK1及Cofilin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MK1和Cofilin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有关(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LIMK1和Cofil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LIMK1与Cofi-lin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有关,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诊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1例前列腺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4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前列腺组织中膜联蛋白-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67%,22.50%及72.5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9%,42.50%及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远期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膜联蛋白-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瘦素(1eptin)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瘦素的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结果]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血清瘦素、PSA均高于正常人组。前列腺癌组血清瘦素、PSA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结论]瘦素与前列腺癌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是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6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全部行CT扫描。年龄46~81岁,平均66.7岁。结果:20例诊断为前列腺癌,12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2例诊断为正常,2例诊断为膀胱癌。结论:对局限于包膜内的前列腺癌CT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对C期及C期以上的前列腺癌能做出定性诊断,并能明确肿瘤的范围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RL-3(phosphataseofregeneratingliver-3,PRL-3)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4例前列腺穿刺/手术切除标本中的PRL-3蛋白和mRNA,其中前列腺增生组织20例,前列腺癌组织34例,比较两者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研究PRL.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Gleason评分、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相关性。结果PRL-3蛋白和mRNA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均可检出,癌组织中的PRL-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增生组织(P=0.001;P=0.001)。PRL-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关。PRL-3蛋白与前列腺癌神经侵犯和Gleason评分无关(P=0.376;P=0.360)。PRL.3mRNA与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P=0.001);PRL-3 mRNA与神经侵犯也存在相关P=0.001。结论PRL-3基因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关系较密切,可作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导管-腺泡不典型增生及前列腺癌细胞核的上述五项参数,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表明,前列腺癌各组的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圆度四项参数均大于前列腺良性增生(P<0.05),长短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及圆度及圆度均值及标准差呈逐渐递增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四项参数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前列腺导管-腺泡不典型增生是真正的癌前病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