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分离的新方法。方法 通过胶原酶阶梯消化(0.25%,0.15%,0.1%,0.08%)、不同目次的筛网过滤、重力沉降等技术得到高纯度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结果 应用浓度逐渐降低的胶原酶消化子宫内膜组织,可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及细胞收集量。筛网过滤和重力沉降法,可提高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纯度,腺上皮细胞可达90%,基质细胞可达96%以上。结论 采用此方法可得到大量高纯度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为体外研究子宫内膜提供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人子宫正常内膜、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基质及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15例在位子宫内膜及10例异位内膜经胶原酶消化、筛网过滤、差时贴壁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光镜观察,应用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鼠抗人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间质及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标本分离、培养均成功;5例异位内膜标本获得成功.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纯度均可达95%以上,并均可传代。结论:采用酶解、筛网分离及贴壁能获得纯度较高的基质与腺上皮细胞。人子宫内膜细胞分离体外培养的成功,有助于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实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良好的人类蜕膜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选用早孕人工流产蜕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胰蛋白酶和EDTA消化,进行全组分蜕膜细胞培养,利用传3代的方法对蜕膜基质细胞进行分离提纯。制作细胞爬片,用泌乳素(prolactin,PRL)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成分。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体外培养传代后97%蜕膜细胞为蜕膜基质细胞。结论 实验方法经济实用、简单,简化了蜕膜细胞的提纯程序,获得的蜕膜基质细胞纯度高。  相似文献   

4.
人类蜕膜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简化人类蜕膜细胞外培养技术,采用复合消化酶改进蜕膜组织的消化过程,全组份蜕膜细胞培养加传代简化蜕膜细胞(decidual stromal cell,DSC)提纯、泌乳素(prolactin,PRL)免疫组化检测培养细胞组成。所采用的消化方法具有耗时少,消化彻底、活细胞率高等优点,PRL免疫组化显示95%蜕膜细胞为DSC。结果提示实验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简化了原来复杂的DSC提纯程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人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的方法,提供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酶消化、筛网过滤、离心的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与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鉴定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荧光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上皮细胞角蛋白(CK)和间质细胞波形蛋白(Vim)的表达。结果 经诊刮获得的18份标本中有17份分离培养成功;细胞形态符合腺上皮细胞特征,CK免疫荧光及免疫化学染色阳性,Vim染色阴性,纯度达90%以上;正常原代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培养5~6d后细胞逐渐衰老。结论 改良后的原代培养方法取材简单,克服了污染问题,可获得高纯度及足够数量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的分离纯化培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方法。方法:选择子宫全切育龄妇女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经单酶消化、二次筛网过滤及贴壁纯化技术分离纯化培养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光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纯度。结果:腺上皮细胞漩涡状生长,细胞呈蝌蚪形或类圆型,细胞角蛋白1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纯度可达92%。基质细胞呈平行状生长,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纯度达95%以上。每例子宫肌瘤切除标本可获得(10~25)×106原代基质细胞和(4~6)×106原代腺上皮细胞。结论:该培养方法可获得高产量的纯化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张曦  王苹  陈幸华  刘林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3,32(10):1300-1301,1306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 细胞群中分离培养造血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人脐血CD34^ 细胞,采用Dexter法培养,对贴壁细胞进行观察和鉴定。结果:Dexter培养9~14d(平均11.2d)开始形成基质细胞集落,15~22d(平均19.6d)集落数量最多,培养28d贴壁细胞铺满培养皿底。细胞类型以成纤维样细胞、巨噬样细胞、“小圆”类细胞为主;细胞化学染色: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糖原染色(PAS):100%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POX):阴性,碱性磷酸酶(ALP):28%阳性;免疫组化染色:CD106:阳性96%,CD29:93%阳性,CD44:98%阳性,CD45:阴性,CD50:62%阳性,纤维粘连蛋白(Fn):92%阳性,层粘连蛋白(Lm):74%阳性,胶原Ⅳ:83%阳性。结论:人脐血中存在造血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8.
9.
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的组成及功能与人体造血微环境相似,可作为研究人体造血微环境的良好模型。选择体外培养第4周的人周髓基质细胞层,经固定、脱水、原位包埋、超薄切片染色后电镜观察。结果:可见基质层由3类基质细胞及ECM组成。  相似文献   

10.
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欣  成娅  程湘  刘萍  王智  林桂兰 《重庆医学》2005,34(5):702-703,705
目的改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以使其可作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的体外实验模型之一.方法在取材、培养条件和细胞纯化等方面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作了改进.结果34份标本,23份获得成功.培养时间为4~22d,无1例发生污染.接种后的5~6d为进行实验的最佳时间.结论改进后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法克服了污染问题,增加了可获得的细胞数.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可作为功血的体外实验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并建立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扩增方法,为泌尿系器官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刮削法取得移行细胞单细胞悬液,在加入了10%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并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进行Giemsa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细胞来源。结果:原代培养细胞3 d开始贴壁生长,10-14 d细胞融合成单层,可进行传代培养,传至第7代后细胞开始出现衰退现象,经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结论:该培养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移行上皮细胞,具有细胞纯度高、成功率高及扩增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兔眼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晶体后囊混浊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新西兰白色家兔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细胞融合后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传代。结果 :原代培养48~ 72h后 ,可见晶体上皮细胞长出 ,以后细胞呈贴壁单层 ,铺砌型向外生长。传代后 6~ 8h细胞贴壁生长。结论 :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形态及特征稳定的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自兔髂骨抽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出MSC,并增殖。观察MSC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MSC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兔MSC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可增殖形成克隆;MSC阳性表达CD29,CD90,但CD34,CD45呈阴性。结论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MSC具有大量增殖的能力,表达CD29,CD90,不表达CD34,CD4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提高成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hVSMC)体外培养效率的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3 cm左右大隐静脉,去除内外膜后,切成1 mm×1 mm大小组织块,贴块法培养,高糖DMEM中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10μg/L,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平滑肌细胞。结果: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沿组织块长出时间为8-12 d,原代培养(22±2)d传第1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平均阳性率≥98%。结论:PDGF和高糖克服了hsVSMC体外培养休眠期过长的缺点。运用该方法,稳定获得hsVSMC原代细胞,且重复性好,细胞产量较大,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索人纯黑素细胞培养方法,观察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后的形态与生物学功能性。方法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TRP-75单克隆抗体检测生物学功能性。结果6例参与者进行了黑素细胞培养与研究,培养成功率为100%,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形态正常,并显示良好的生物学功能。结论在M2培养基条件下进行人纯黑素细胞培养增殖,其培养效果好,培养后的黑素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 recentyears,studies havedemonstrated an importantrole of thema-ternal decidua in pregnancy[1 ] . Though decidua closely adjoins the fetal antigen,itwould notreactagainstfetus.Ascytokines are considered asthe intercellularsignal-ing language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among cells,the cytokinesreleased by decid-ual cells play modulating rolesin immunological microenviromentof decidua,orevedetermines the outcome of pregnancy[2 ] .Owing to the important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ytokine…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ytokines in early pregnancy and to provide basic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their action. Methods Add interferon-γ (IFN-γ) , interleukin- 2(IL- 2) , interleukin- 6(IL-6)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to the confluent culturing decidual cells with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harvest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after 12, 24 and 48 h separately.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supernatant on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with radioimmunological assay of 51Cr immersion. Results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of decidual cells can promote the killing activity of NK cells in various degrees, and the effect is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concentration and acting time of cytokines. Conclusion In normal pregnancy, decidual cytokine network is in a dynamic equilibri um. Exogenous cytokines would be harm to normal pregnancy by interfering the equi librium state, but the exact mechanism need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方法通过具体的选材、取材、首次换液、换液、传代。获得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从中探索培养的方法、原则和技巧.结果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结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遵循一定的方法、原则和技巧,在不同的环境可以快速准确的体外培养出大量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间质细胞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用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3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74例卵巢癌组织进行了P-gp检测。结果: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无P-gp表达,74例卵巢癌组织中癌细胞P-gp阳性率为18.9%(14/7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27例卵巢癌组织间质细胞中有P-gp表达,阳性率为36.5%(27/74);27例中,癌细胞与间质细胞均有P-gp表达的有14例。卵巢癌组织中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P-gp的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卵巢癌间质细胞在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机制中可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鼠胎肝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胚龄(ED)13.5d大鼠胚胎肝脏中肝前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细胞移植及基因导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肝前体细胞,观察不同体外培养对肝前体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细胞的分化标志。结果:肝前体细胞在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PREF)培养,其增殖能力较无饲养层培养强,原代培养可保持未分化状态。细胞分化标志鉴定提示EDl3.5d大鼠胚肝前体细胞中存在双分化能力的细胞。结论:EDl3.5d大鼠胚肝前体细胞存在双分化能力的原始肝细胞,肝前体细胞可在PREF进行体外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