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美芳  徐晋霞 《护理研究》2009,23(32):2983-2983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1,2],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长期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Maslach等[3,4]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耗竭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长时间过重的压力必须得以解决.本研究应用认知行为矫正法(CBM)指导护士控制对压力的不良情绪,改善身心状况,以提高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武汉市三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的关系。方法:应用工作压力问卷、职业耗竭感问卷对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的17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工作压力与职业耗竭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护士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其中来自工作环境与性质的压力最大(19.39±7.95);护士职业耗竭感从整体状况来看并不十分严重,但情绪衰竭体验比较严重;护士职业耗竭感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r=0.219,P〈0.01),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业耗竭感的程度变得更为严重。结论:护士工作压力对职业耗竭感有重要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减轻其职业耗竭感。  相似文献   

3.
职业压力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制定了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长期的压力会情绪化地影响自己,Maslach和Jacksonr20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又称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身耗竭可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对服务对象不关心,个人无工作成就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的情况,为护理管理者减轻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处于中高度耗竭,表现为情绪疲溃感和工作冷漠感为中度耗竭,而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度耗竭。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程度高于普通病房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溃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5):399-4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 ,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0 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 ,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 ,工作疲溃感较严重 ,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 ,减轻工作疲溃感 ,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人口学资料与工作压力源和心身耗竭的相关性,为维护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和心身耗竭量表对89名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状况及心身耗竭程度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压力源量表排前10位的压力源主要为护理专业方面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心身耗竭量表测评,精神科护士与Maslach参考值比较情绪的疲倦感有显著性差异(P〈0.01);年龄、护龄与情绪疲倦感呈显著正相关(R=0.283、0.305,P<0.01),文化程度与压力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护龄与压力源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护龄对压力的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性别、职称与工作压力源与心身耗竭无关。结论精神科护士心身耗竭和工作压力源与年龄、护龄、文化程度相关,与性别、职称无关,不同文化程度和护龄对压力的反应有显著性差异。医院管理者及护士自身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3):399-40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渍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具有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角色认知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提示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因素,提高护士对角色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9.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结论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感染科护士压力源及压力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护士的期望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压力也逐渐增加。国内外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身心耗竭问题。在我国,目前护士职业压力问题仍然严重。由于感染性疾病专业的特殊性,从事感染病护理的护士面临着较高的职业压力。现对2002—05/2008—04我院感染科护士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