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检测IgM型HAV-Ag特异性免疫复合物(SCIC)的PEG-ELISA法。并对84例甲肝患者急性期、恢复前期、恢复期及16例甲肝恢复血清IgM型SCIC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SCIC阳性率在急性期最高(43.37%),恢复前期(26.51%)及恢复期(19.28%)迅速下降,至恢复后期则大部分转阴(4.35%),提示甲肝患者SCIC为一过性出现,与甲肝病理过程一致。对以上患者血清ALT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对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复合物的研究屡见报道,但多侧重于乙型肝炎(乙肝)方面。本文测定了54例甲型肝炎(甲肝)的血清免疫复合物,并对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其他免疫学指标的关系作初步分析。一、对象1.单纯甲肝(抗HAV-IgM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0例甲型肝炎(甲肝)患者同步测定血小板聚集(PAgT)及ATP释放,以了解它们对甲肝患者的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一)对象1.甲肝组:40例,男女各半,18~60岁,按南宁会议(1984)制订的标准诊断的,分为:  相似文献   

4.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13,28(5):416-420
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最初经由粪便/口任一路径传播,即可通过污染食物和水的摄取传播,也可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传播.甲肝的发病率与社会经济指标显著相关:增加收入、增加清洁饮用水和良好的环境卫生,甲肝感染率即可下降. 与甲肝感染相关的疾病负担的估计主要依靠两种资料来源:①血清学调查来估计过去感染的流行程度;②报告系统报告的急性甲肝发病率或死亡率.根据本文目的,按照血清学感染程度将甲肝地方性流行水平分类为:高地方性(1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90%)、中等(15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低(3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15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极低程度(30岁年龄组血清感染率<5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甲、戊型肝炎(甲肝、戊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在湖州市范围内按农村平原水乡、农村山区和城镇3群,随机抽取1666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血清甲型肝炎抗体(抗-HAV-IgG)及戊型肝炎(抗-HEV-IgG)检测.结果 湖州市自然人群甲肝、戊肝标化感染率分别为55.74%和38.88%,感染率均与年龄呈正相关;甲肝感染率城镇高于水乡,戊肝则城镇和平原水乡高于山区;甲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率32.23%,两型肝炎感染存在统计学关联;戊肝及甲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均存在家庭聚集性现象.结论 应结合甲肝、戊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相关防制工作,同时在检测HAV时应注意HEV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 ,将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肝炎组与甲肝组患者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以病程 1~ 5周为显著 ,而甲肝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则无变化。结论 病原未定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明显升高 ,表明其存在较严重的肝细胞坏死 ,如有甲胎蛋白持续升高 ,要警惕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甲肝患者急性期单份血清中特异性HAV-IgM 抗体的检出,可作为甲肝早期诊断可靠的指标.我们用免疫酶组化法检测HAV-IgM 抗体,简便、快速,且不需特殊设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HAV-BJ-1株感染A_(549)细胞制成之抗原  相似文献   

8.
作者检测了甲型及非甲非已非丙型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AVRNA,分析了HAV病毒血症与ALT及IgM-HA水平间的关系。自入院诊治的38例急性甲肝患者取血清156份(其中25例于入院时、入院后1、2、4周时取)。20例非甲非已非丙肝炎患者取血清44例。于—20℃储存待检。凡IgM-HA阳性诊为甲肝;IgM-HA、IgM-抗HBcAg、HBsAg、第二代抗-HCV抗体、HCVRNA、IgM-HA阴性诊为非甲非乙非丙型肝炎。排除抗平滑肌抗体、肝肾微粒体抗体-1、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和高滴度执核抗体(≥80倍)者。也排除新近接触药物、化学因子及有大量饮酒史考。用市售放免药盒测IgM-HA、IgM-抗-HBc抗体、HBsAg、HBeAg、抗-HBe抗体及执-HBc抗体。用酶免疫药盒测第二代抗-HCV,用集式TR-PCR测定HCVRNA。用ELISA测IgM-EBV、IgM-CMV、IgM-HSV。用荧光执作法测抗核抗体、抚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用酚氛访服(guanidnium-PhenolChloroform)从血清提取RNA。在HAV的5’-NTR制作PCR检测的引物。所用反应物均用紫外线照射,以免PCR产物污染。健康人血清作阴性对照。阴性标本只显示HAVRNA阴性。为避免倏阳性,所有血对均在不同实验室复测。当西实验室的结果均阳性时才认为HAVRNA阳性。结果38例甲肝中35例HAVRNA阳性(92%),  相似文献   

9.
柴锋 《疾病监测》1992,7(6):167-169
尽管已报道男性同性恋行为是甲型肝炎的危险因素,但1982~1989年报告甲肝患者有同性恋行为的<10%(CDC 未公布资料,1990)。然而,1991年6月 CDC 收到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几个城市的报告:1991年上半年男性同性恋者中甲肝有所增加。这篇报告分别概述了这些城市的资料。美国丹佛:1991年1~6月丹佛报告了24例同性恋和两性恋者甲肝病例。而1986~1990年每年同期仅报告0~3例。24名同性恋/两性恋甲肝患者中,16例住在中心城区,17%具有公认的甲肝危险因素,相应的成人异性恋甲肝患者中,57%具有这些因素。纽约市:1991年1~6月报告631例甲肝病例,  相似文献   

10.
甲型肝炎病毒合并戊型肝炎病毒感染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合并戊肝 )的临床表现及转归预后。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抗HAV IgM和抗HEV。结果 甲肝合并戊肝出现发热和肝大的病例分别占 6 9.85 %和 6 3 .97% ,显著高于单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 )的 3 7.0 0 %和 3 5 .43 %。甲肝合并戊肝发病的平均年龄为 3 1.42± 11.2 1岁 ,显著高于甲肝的 2 3 .2 1± 9.2 3岁。结论 甲肝合并戊肝也是与甲肝类似的自限性、急性、黄疸型肝炎 ,但甲肝合并戊肝具有发病以中青年为主 ,发病年龄较甲肝偏大、发热和肝大发生率高、黄疸时间较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散发性戊型肝炎和散发性甲型肝炎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国  姚集鲁 《新医学》1996,27(3):130-131
本文对80例散发性戊肝和131例散发性甲肝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在急性期,戊肝患者血汪有的抗-HEVIgM阳性率为73.8%,抗-HEVIgG阳性率为63.8%,甲肝患者的抗-HAVIgM阳性率为100%,抗-HAVIgG阳性率为95.4%,与甲肝相比,戊肝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P〈0.05)。黄疸持续时间变长(P〈0.05),ALT/AST比值降低(P〈0.005),住院期长(P〈0.05)。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多次接受未经HCV抗体筛选供者的血液有感染丙肝的危险.作者统计90-12-01至91-08-31在伦敦大学接受化疗并多次输注血液或血小板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15例,包括69例骨髓移植者,32例血清转氨酶反复异常(AST>60U/l)。对这些病例检测嗜肝病毒(包括甲肝、乙肝、丙肝、CMV和EBV)急性感染的情况,发现8/32例(25%)根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1988年上海生食不洁毛蚶引起甲型肝炎(甲肝)暴发期间,我们对165例住院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乙肝病毒(HBV)标志物检测和B超检查的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海淀区2000年人群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当前甲肝流行规律 ,了解甲肝疫苗接种现况 ,在 2000年 10月对市区、城乡接合部、农村、流动人口的 404人进行甲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本区人群甲肝自然感染率为 62.95 % ,甲肝疫苗接种率11.50 % ,1- 19岁甲肝疫苗接种率 17.70 %。年龄感染高峰 2 0 - 24岁组 ,自然感染率为 80.50 % ,最低为 5 - 9岁组 ,自然感染率仅为 27.27%。地区感染无差异。流动人口自然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升高 ,总的感染率为 50 % ,甲肝疫苗接种率 9.89%。调查证实全区人群中约 1/ 3为易感人群 ,而 5 - 9岁组人群属免疫低屏障人群 ,因此 ,本区仍有发生甲肝流行的可能 ,全区甲肝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生。流动人口的甲肝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6月,本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暴发流行期间,我院共收治1 400例病毒性肝炎,对确诊为甲肝的1 316例患者常规进行了心电图(EKG)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并发心律失常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旭  陈芊兰 《新医学》1998,29(3):148
一般认为,甲型肝炎(甲肝)主要损害肝脏,肝外表现较为少见。我院1994年收治经血清学证实的甲肝196例,其中4例并发伴有头昏、胸闷等症状的严重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 1 男,37岁。突起乏力、纳差、腹胀、频繁呕吐、尿黄4天于1994年2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和心血管疾病史。入院时心率60次/分,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肝、脾均肋下2横指,ALT大于200U/L(正常小于40U/L),血清总胆红素(SB)187μmol/L,甲肝病毒IgM抗体(抗-HAV-IgM)( ),诊断为甲肝。经护肝治疗病情好转。3月30日SB降至98μmol/L,诉头昏、胸闷,血压10/5kPa,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戊型肝炎感染者的肝炎类型及发生重叠感染的情况,本文分析检测了113例抗HEV阳性者的肝炎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并与33例急性甲肝和33例慢性乙肝进行比较,以期进一步探讨发生重叠感染的戊肝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万田乡一起甲型肝炎局部流行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整个甲肝疫情历时89d,发病35例,发病率274.36/10万,与前8年平均发病率相比增长2864.94%,以5~10岁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并在病例密切接触者中检出HAV-IgM阳性54人,阳性率28.57%.认为整个疫情系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甲肝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是重要的传染源,开展丙种球蛋白应急接种对控制甲肝流行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0 0 - 0 3我院所在地区出现风疹暴发流行。暴发流行前 4~10 d,部分中小学校正普遍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以下简称 :甲肝疫苗 ) ,流行开始时就诊的 30例患儿全部误诊为甲肝疫苗反应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A组 :误诊组 ,全部资料采用接种甲肝疫苗后6~ 7d发病者 ,共 30例。其中 :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6~ 12岁 ,平均 10 .1岁。B组 :对照组 ,全部资料来自未接种甲肝疫苗或接种甲肝疫苗后 1~ 2个月发病者 ,共 36例。其中 :男 16例 ,女 2 0例 ,年龄 :6 .5~ 15岁 ,平均 10 .7岁。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国家…  相似文献   

20.
最近意大利疾病中心报告了发生在血友病患者中的甲型肝炎大爆发。52例患者在确诊前2个月均输注了经沉淀-清除剂灭活病毒法制成的Ⅷ因子浓缩剂。本文通过对照研究以确定血友病患者HAV感染的根源,并对Ⅷ因子和发生甲肝的受血者血清标本反转录后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HAV-cDNA以分析病毒序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