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分证候,或由气分窜入,或由营分传入,或伏邪自血分而发,它是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人体营养物质的深重阶段。因“心主血脉”,故血分证的病变部位在心与血脉。叶天士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血分证候主要分为血热动血与血热耗血两种类型。血热...  相似文献   

2.
气分证候,或因卫分证候由表入里,或伏邪自气分内发而产生,它是温热邪气在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的病变。因邪气所犯脏腑不同,或在肺,或在胃,或在肠,或在胆……,故气分证范围相当广泛,证候类型亦多种多样。气分证初起,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故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3.
温病辨治汇讲:——第10讲 温热病传变规律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第5~9讲中可以看出,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是温热邪气袭表,首先引起卫分证候,继而按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传变,逐步深入发展。从这四个层次的发展过程来看,体现了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传变规律。若从病变部位来...  相似文献   

4.
中焦湿热证候,或由上焦湿热不解,渐传中焦而来;或因素体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湿内蕴,又外感湿热邪气,内外合邪而发。其病变以脾胃为中心,是湿热邪气郁阻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气机阻滞,升降失司的一类证候。湿热病在中焦稽留时间最长,因人的体质有异,或湿邪与热邪二者的轻重程度有别,其证候类型也不相同。若素体阳虚阴盛,或湿邪偏重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病变中心在足太阴脾;若素体阳盛,或是邪偏重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病变中心在足阳明胃。即叶天士所谓:“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若脾湿与胃热并重者,则每呈湿热…  相似文献   

5.
下焦湿热证候,或由中焦湿热不解渐传下焦而来;或因湿热邪气由下焦袭入而致。其病变部位在膀胱或小肠、大肠。其证候类型虽有湿重于热与热重于湿之别,但因其皆属水液代谢失常,饮食物传导失司的病变,故均以小便或大便排出障碍,舌苔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湿热弥漫,头身重痛,脘痞腹胀,纳呆呕恶等上、中焦症状亦可同时出现。下焦湿热证候的治疗,应以淡渗利湿为法。选用淡渗利湿药物,因势利导,导湿热从小便而出。若膀胱热重者,亦可用苦寒清利之品。大肠湿重于热者,可于淡渗之中加辛温宣化药物,以化湿通腑。大肠热重于湿者,则应以清化湿热,导…  相似文献   

6.
上焦湿热证候,是湿热邪气由口、鼻、皮毛侵袭肺系,导致卫外失司,肺失宣降,水液代谢失常的病变,它是湿热病的初起阶段。就湿与热两种邪气的比重而言,一般呈湿重于热,热蕴湿中。其初起邪气虽侵袭于表,但湿热往往又弥漫于里,影响肺、脾两脏,故上焦湿热证候初起多见表里同病,以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身重痛,舌苔白腻,脉濡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还可兼见脘痞纳呆,小便不利等中、下焦症状。上焦湿热证候除肺系病变外,还可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之证,其以身热不扬,表情淡漠,神识呆痴,时昏时醒,舌苔白腻,脉濡滑为主要临床特征。上焦湿热证候的治疗,应以辛…  相似文献   

7.
食积发热是儿科常见证候,散见于“厌食”、“积滞”、“疳证”等篇。何金梅主任医师师承于刘云山主任医师,继承了刘老之经验,结合自己的临证所得,论治此候,现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为人身阴阳之根本。少阴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心肾阳气衰微,全身机能极度衰退而呈现“脉微细、但欲寐”的证候,所以少阴病的性质属于全身虚寒证。肾阳素虚、寒邪直中,或它经病变误治失治,均可损伤心肾而形成心肾虚衰的少阴病变。  相似文献   

9.
热重于湿热重于湿,是以中焦热盛为主,而又夹湿邪的一类证候。因其热重而夹湿邪,故又有人称其为“温热夹湿病”,多见于湿温病化燥、暑湿病或伏暑病中、后期。以高热汗出,口渴心烦,脘痞腹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为主要临床特征。其治疗,应以苦寒清热燥湿为法。这类证候,因其为热盛而夹湿,从发展趋势来看,往往容易化燥成温而转化成温热病。一旦转化之后,则不再属湿热病范畴,应按温热病辨治。1 阳明胃热夹太阴脾湿临床表现: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身重脘痞,或时泛恶,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洪大滑数。病机分析:高热汗出,烦渴饮冷,乃阳明胃热蒸腾…  相似文献   

10.
2血分虚证2.1热盛阴伤,心肾不交临床表现:身热口干,齿燥唇焦,心烦躁扰不寐,舌质绛苔薄黄,脉细数。病机分析:本证乃温热邪气炽盛而阴液大伤,心火旺于上,肾水亏于下之候,病位在手、足少阴。即吴鞠通所谓:“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之证。在正常生理状...  相似文献   

11.
卫分证候,是温热邪气由口、鼻、皮毛侵袭肺系(口、鼻、皮毛;手太阴肺经;肺脏),导致人体卫外功能失常(简称卫外失司),肺之宣降功能障碍(简称肺失宣降)的病变。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或但咳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病变部位在表(口、...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谓人体病“风”有内外之分,外风是指人体卫表不固时受六淫之一的风邪侵袭的证候,内风为身中阳气所化,多呈火热炽盛或肝阳偏亢所致的一系列气血逆乱之证候。风为阳邪,其性刚劲,致病甚广,尤易耗血,血虚则风邪更盛,风盛又更伤阴血。因此临床上无论是治疗外风、还是内风,均可根据病情,参用养血活血的  相似文献   

13.
心系疾病包括不寐、惊悸怔忡、舌疮、尿血以及昏迷、胸痛、汗证、梦遗等病的某些证型。另外,中风、癲狂两病在其神志不清时,也与心之神明失用有关.因心主血脉、主神明,所以其主要病理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思维活动的异常。心包为之外卫,温热之邪内传,多为心包所受。心系疾病常见的证型有:心经热盛、浊邪扰心、心阳虚、心阴虚四种,其治法不外清开、化瘀、镇惊、补虚四法。  相似文献   

14.
血证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太过、久病或热病等多种原因导致。究其病机,有实证及虚证的不同,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实火所致者属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血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证候的寒热虚实不同,则治法各异,应注意辨明。  相似文献   

15.
厥阴病不同于太阴病脾虚寒证,也不同于少阴病寒化证或热化证。由于肝木乘土,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而阴并于下,因而最多见寒热并见的寒热错杂证。再则因邪正交争,阴极阳复,而正邪互胜,又多见厥热交替的厥热胜复证,阴邪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所以又称为阴阳胜复证。前者治宜土木两调、清上温下法;后者则是判断阴阳消长、病势进退、预后良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汗,是活着的机体所固有的,经常蒸发于肌表的液体,是个体气血运行、阴阳消长、生命征象的体现.<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阴谓之汗",<景岳全书·汗证>亦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进一步阐明了出汗的机理.若机体超正常的出汗,不因寒热、劳力活动、情绪激动等所致,而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司所致,表现为出汗过多,或睡出醒止,或局部出汗增多,难以调节平复,则均属汗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本人妇科临证所见因宫寒不孕者颇多,而宫寒不孕,又多以冲任二脉受病使然。现将诊治此病的一得之见,简介如下:张景岳说:“凡血寒者,经水后期而至。”可见“血寒”为月经后期原因之一。但血寒又分虚实两种,实寒之生,多因行经之际,或恣食生冷,或冒雨涉水,感受寒邪,客于胞宫,血为寒凝,经脉不通。虚寒之生,多因阳气素虚,寒凝血滞,气化不行,血海不盈,月事不  相似文献   

18.
外感温热邪气而导致的湿病,称为温热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如何针对温热病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辨治,首先就涉及到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及治疗原则与禁忌问题,本文旨就此展开论述。1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应辨证温病的辨证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个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按温病发展过程中对人体损伤机制的不同而将其划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温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的发展传变规律。三焦…  相似文献   

19.
1 祖国医学对肺部感染性疾患的认识肺部感染性疾患较常见,尤以肺炎、肺脓肿居多。肺炎初起,多见发热,恶寒,咳嗽,呼吸急促,脉浮等麦现。一般说来,或见于伤寒病的风寒束肺证;或见于温热病的卫分证。随着病情的发展,继而出现高热,喘促,甚至鼻翼煽动,咳吐黄痰,胸痛,脉滑数等表现时,相当于温热病的气分证(亦有“喘咳”、“肺胀”等称)。若邪热秽浊之气灼液成痰,内闭心包,  相似文献   

20.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12月,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病110例,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1年龄在15~65岁。2以外感起病,发热急,患病时间在3日以内。3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体温37.5℃以上),初起多见恶寒、口渴、鼻塞、咽喉干或痛、或见咳嗽。4中医辨证为热入营分或气营两燔发热的表现。气营两燔型:应同时具备气、营证候,如气分之壮热不退,口渴多饮,烦躁汗出,舌苔黄腻或白而干等;营分之舌质红绛,或见斑疹等。热入营分型:应具备较为突出的营分证候,如身热夜甚,口渴少饮,心烦不安或斑疹鼻衄,舌质红绛,舌苔花剥或少苔,脉细数等。5西医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