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的方法,比较同卵双生子间颌骨、牙齿、软组织的差异,初步探讨遗传因素对双生子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12对同卵双生子在正畸治疗前,每对同期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软件进行软硬组织的定位和测量分析.按Wylie,Jarabak及Steiner等方法进行骨骼和牙齿38个参数测量,按Holdaway等方法进行软组织14个参数测量分析.[结果](1)双生子中颅部及相邻结构存在不一致性前颅底长及全颅长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对颅底长度影响较小;(2)双生子中上下颌骨间关系,前后面高度及软组织间无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对颌骨的生长和软组织侧貌起重要作用;(3)双生子中牙-牙槽骨间,只有UI-NA距离一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环境因素也影响上颌切牙的位置. [结论](1)遗传因素对双生子颅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影响较大,导致双生子面部外形相似程度极高;(2)颅底长度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小;(3)上颌切牙的位置同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头颅侧貌轮廓与软组织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实现X线头影测量的自动化,开发自动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建立自动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并经临床35例正畸患者的对比测量分析。结果:手测与机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自动识别听速度显著快于人机交互及人工定点。结论:自动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能更准确更方便地对软组织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3.
金属烤瓷修复技术是在金属的表面烧附上一组陶瓷,代管口腔缺失或缺损的牙齿。本文介绍笔者金属烤瓷修复和临床应用的经验。1适应证:烤瓷馆附金属修复体强度高,耐磨损,色泽稳定,美观,适用于牙体缺损、牙变色、牙发育不全、牙畸形以及部分牙缺失。修复类型有金瓷会冠、金瓷  相似文献   

4.
复查378名正畸患者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统计上颌恒磨牙先天性缺失.发现5例上颌恒磨牙先天性缺失患者,身体健康,无严重牙齿先天性缺失或相关外胚叶发育异常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活动义齿加金属合垫修复深覆合的探讨何惠宇,陈士俊(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先天性部分牙齿缺失、牙发育异常、老年性牙齿大部分脱落而又未及时修复者及牙列病理性磨损。牙尖可磨平,牙冠变短,使咬合垂直距离较前降低,临床上称垂直距离低于正常,有对接触的咬合为低位咬...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尼泊尔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范围,探讨其软组织侧貌的性别特征及种族差异.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尼泊尔留学生中挑选正常牙合成人70人.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Winceph8.0进行描图分析,对Holdaway软组织头影测量的11项指标进行测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年轻鼾症患者软组织特征。方法:选择恒牙初期安氏Ⅰ类错耠中有鼾症的患者15例,进行软组织X头影测量分析,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年轻鼾症患者软组织侧貌与正常人相比,额部、鼻部、唇部的位置基本一致,颏部略后缩,上下唇突度增大,倾斜度增大,表现为上下唇外翻,双唇增厚。结论:年轻鼾症患者的磨牙关系虽为安氏Ⅰ,但软组织侧貌还是有安氏Ⅱ类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拔牙矫治后牙颌面软硬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例经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并以直丝弓技术矫治完成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8.4±1.0岁(16~24岁)。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患者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硬组织形态进行测量分析,并建立以上下唇突距变化值为因变量、相关硬组织变化值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矫治前后的显著性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和面部软组织,颌骨变化不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下唇突距的变化与上下切牙突距,上下切牙倾斜度及面高比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上下切牙突距变化对上下唇突距的变化最具影响。结论拔牙矫治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齿和面部软组织变化明显,软组织形态与切牙位置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ip-Edge Plus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双颌前突畸形患者采用Tip-Edge Plus矫治技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8个月,治疗后其覆牙合、覆盖及磨牙关系均在正常范围.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后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硬组织相关头影测量结果中SNA、SNB、U1~LI角等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软组织相关头影测量结果中鼻唇角平均增加了12°,Z角平均增加了7.26°,其他各项软组织指标也均有改变(P<0.01).结论:Tip-Edge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双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0.
遗传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投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方法,比较同卵双生子间颅骨、颌骨、牙齿、软组织的形态学差异,初步探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正畸治疗前,对12对同卵双生子同期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取记存模型,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软件和数显游标卡尺分别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及牙齿进行测量分析。综合Downs、Steiner等分析法对12对同卵双生子的35个骨骼和牙齿参数进行测量;同时按照Holdaway等分析法对6个软组织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双生子中颅骨及上下颌骨间形态位置关系无显著差异;②双生子牙-牙槽骨测量参数中,U1-SN和U1-NA间距及上颌前牙不齐指数和上颌牙列拥挤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遗传因素对颅骨和上下颌骨及上、下颌牙弓的形态起到决定性作用;②环境因素对上颌切牙的唇倾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下颌前牙的唇倾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单牙种植患者在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对软组织形态进行维持并成型的临床效果,探讨在种植修复的不同阶段采用临时修复体对软组织进行干预的可行性和技术细节。方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上颌前牙单牙种植修复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作为实验组,在拔牙窝愈合期使用粘接桥进行临时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则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诱导牙龈,对软组织形态进行干预和诱导;同期符合相同入组条件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拔牙后戴压膜过渡义齿(或不戴义齿),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拔牙前、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结束时对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计算粘接桥的存留率、再粘接率,种植体支持的过渡义齿完好率,并请患者对修复美学效果和治疗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粘接桥戴用时间为2.2~5.1个月,平均3.7个月;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戴用时间为6.2~13.1个月,平均8.3个月。至戴用期结束时,粘接桥存留100%,再粘接率为16.2%;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存留率为100%。在永久修复完成时,实验组的软组织美学评价分值高于对照组(7.48±0.51 vs.5.69±0.71,P<0.000 1)。实验组患者在各治疗阶段对修复美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均为100%,粘接桥的再粘接率为16.2%。结论:采用粘接桥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上颌前牙单牙种植美学修复中对软组织的维持和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残根保留情况下牙龈软组织的自我修复与拔牙后软组织愈合在犬前牙区软组织愈合中的不同。方法在A、B、C3只犬的上颌前牙区(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中切牙)制造残根模型,将牙冠磨至龈缘下,勿损伤牙龈(将此设为残根组);拔除3只犬的左下颌侧切牙(将此设为拔牙组);术后第1、3、4、5周观察两种不同牙龈愈合生长的情况,并在术后第3、4、5周按照A、B、C顺序取左上颌中切牙牙龈增生组织、左下颌侧切牙拔牙创增生软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4周时肉眼观察到残根周围新生软组织基本长满断面,第5周时新生软组织的质地及颜色与正常牙龈基本一致;拔牙术后第3周时软组织已基本长满创面,但肉眼观察其颜色较浅,质地较硬;组织学观察残根周围新增生的软组织以增生的鳞状上皮为主,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而拔牙创周围软组织则表现为明显的炎细胞浸润,鳞状上皮轻度增生。结论采用保留残根后新增生的牙龈软组织较拔牙后软组织愈合慢,但是更接近于正常牙龈组织。  相似文献   

13.
先天缺牙是牙齿发育异常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缺牙的数量可分为少数牙缺失、多数牙缺失和先天无牙。也可以根据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分为非综合征型缺牙和综合征型缺牙。先天缺失对患者的咀嚼、美观、甚至心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基因突变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就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和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先天性缺牙编码(TAC)及传统缺失牙位方式比较先天缺牙表型及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截止至2007年5月文献报道的明确为PAX9或MSX1基因突变导致的单纯型先天缺牙病例,将其缺失牙位情况按不同牙位的缺失率和TAC编码形式分别记录,对比两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缺牙模式异同.结果 除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及下颌尖牙和第一磨牙外,其余各牙位间牙齿缺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MSX1基因突变以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缺失常见.PAX9基因突变以第一、第二和第三磨牙缺失常见.TAC编码形式的分析结果相似.结论 PAX9或MSX1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缺牙表型有明显差异.TAC编码形式可用于缺牙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曲面断层X线片了解第三磨牙(M3)的发育状况.方法 选取佛山市口腔医院放射科就诊的14岁儿童的X线片160例,男女各半.采用Demirjian分析法评估M3的发育阶段,比较不同性别、上下颌、左右侧M3的发育状况.结果 14岁儿童大多处于E期,男性占43.44%,女性占48.44%;上颌M3发育主要集中处于E期,下颌M3发育主要处于D、E期,上颌发育较下颌早;左右侧M3发育分期无差异.结论 14岁儿童M3牙根已经开始发育,上颌的发育早于下颌.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上颌前牙区软硬组织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锥形束CT(CBCT)测量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厚度,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CBCT扫描并三维重建.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图像测量对应牙体的软组织厚度:唇侧测定5个点(距龈缘1、2 mm,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上方1、2 mm);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图像测量对应牙体的硬组织厚度:唇侧测定4个点(根尖处、根中处、牙槽嵴顶根方2mm处和1mm处).分析软硬组织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中切牙在5处软组织测量点的厚度分别为(0.84 ±0.18)、(1.18 ±0.21)、(1.44 ±0.20)、(0.62 ±0.14)、(0.74 ±0.17)mm,侧切牙分别为(0.78 ± 0.15)、(1.01 ±0.17)、(1.27 ±0.19)、(0.54 ±0.13)、(0.73 ±0.18)mm,尖牙分别为(0.79 ±0.15)、(1.05 ±0.18)、(1.30 ±0.19)、(0.51 ±0.13)、(0.60 ±0.17)mm.中切牙在4处硬组织测量点的厚度分别为(2.21 ±0.53)、(0.57 ±0.17)、(0.62 ±0.14)、(0.65 ± 0.15)mm,侧切牙分别为(1.36 ±0.74)、(0.41 ±0.16)、(0.58 ±0.18)、(0.65 ±0.19)mm,尖牙分别为(1.40 ±0.61)、(0.44 ±0.15)、(0.70 ±0.21)、(0.75 ±0.21)mm.上颌中切牙唇侧软硬组织厚度男性大于女性(P<0.05).上颌尖牙区唇侧相同位点软硬组织厚度呈正相关(r=0.344、0.225,P<0.05).结论 ①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厚度冠根向存在差异;②软硬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③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厚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急症上血措施。方法:对1984至1999年收治的颌骨中央性血管瘤3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变部位。上颌骨2例,下颌骨1例,同时合并上唇龈颊软组织血管瘤1例,均经手术治愈,拨牙后在础血先行急症止血1例、上颌骨部分切除2例,下颌骨部分切除一期成形1例;双颈外动脉及同侧颈总动脉结扎1例,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颈外动脉结扎1例。 生于上颌骨者,手术难度及术  相似文献   

18.
陈文君  汪湛  赵磊 《吉林医学》2014,(26):5827-5828
目的:观察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69例下颌近中低位水平前倾阻生牙采用高速涡轮钻切削去除阻力,在无阻力的情况下,顺着牙根方向拔除阻生牙。结果: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拔牙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高速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牙,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轻,减轻患者对锤凿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上颌牙齿前突拔牙矫治的方法及矫治前后的牙牙合关系与侧貌变化.方法 15名患者通过头颅定位侧位片与记存模型,分析硬组织指标、软组织面型特征,探讨错牙合机制,制定矫治方案,减数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齿,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正畸矫治前后上颌前牙突度发生变化,前突上牙内收,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软组织凸面型改善.结论 上颌牙齿前突减数矫治,有助于上颌和上牙弓的突度减小,使软硬组织面型之间的形态结构一致,特别对上牙弓突度的改善是肯定而持续的.  相似文献   

20.
宋庆高  石冰  左晖  邓典智  郑谦 《西部医学》2005,17(5):448-450
目的分析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裂手术对其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LP)均已行手术者10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影测量和定位拍照分析上颌骨生长发育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并与正常对照组同龄者分组进行比较。结果UCLP的唇腭裂均修复组与仅唇裂修复组,上颌骨相对于颅底均有明显的后退,并且上颌骨长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小。软组织测量中,UCLP的上唇面积、上自唇高、上唇长度、口裂宽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上红唇高差异无显著性。鼻底凸度、上唇凸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下唇凸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唇裂手术对UCLP上颌骨向前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软组织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