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无/慢复流发生与炎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抽取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避免统计学偏差.结果 复流不良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糖尿病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流不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结论 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PCI)后无/慢复流现象发生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6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其中632例患者随访至一年,60例发生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为复流不良组;从其余的572例患者中,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抽取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为避免统计学偏差。结果复流不良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糖尿病及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复流不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P<0.01)。结论炎症反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慢复流现象的发生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无复流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预测、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分为出现组(n=27)、未出现组(n=6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运用LASSO回归分析初筛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血流/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绘制预测慢血流/无复流的列线图,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运用校准曲线分析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 出现组吸烟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至PCI时间≥6 h患者占比高于未出现组,Killip分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LP(a)、Cys C、RBP高于未出现组,收缩压低于未出现组(P<0.05);LASSO回归分析显示,可使模型性能优良且影响因素最少的最佳惩罚系数λ下预测慢血流/无复流的变量数为6个:发病至...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血管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与无复流有关的血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0例STEAMI患者直接PCI后的临床和造影资料,无复流患者51例,由其余359例直接PCI后TIMI3级血流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正常血流组。结果:无复流的发生率为12.44%。:两组在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等造影发现的罪犯血管形态学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STEAMI患者如果在造影时发现罪犯血管存在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等形态学改变,则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处于时间窗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最有效的再灌注方式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STEMI急诊救治的最优选项.然而,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推注硝普钠防治慢血流或无复流的有效性。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2018年3月之前公开发表的冠状动脉内使用硝普钠防治无复流的相关研究文献。应用Meta分析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累计硝普钠组443例,对照组4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硝普钠组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靶血管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未能增加PCI治疗后ST段回落发生率、未能减少PCI治疗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推注硝普钠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CTFC,未能改善PCI治疗后ST段回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的左室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冠状动脉 (冠脉 )无复流病人的左室功能。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4 9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PC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急诊PCI支架置入即刻 ,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 ,冠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为无复流 ,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冠脉无复流患者 5 8例 ,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 ,由其余 4 39例急诊PCI冠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 0例 ,为正常血流组。结果 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肌酸肌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WMS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血流患者术后 2周WMS改善 ,LVEF、CI、SVI增加 (P <0 0 5 )。正常血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 2周LVEF、CI、SVI增加 (P <0 0 5 ) ,LVEDV、LVESV(P <0 0 1)减少 ;而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DV、LVESV增加 (P <0 0 1)。结论 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 ,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 ;室壁运动恢复较慢和局部心肌功能不良 ;左室舒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有关预测因素。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患者67例。正常血流对照组70例,2组间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复流组PCI前缺血时间较长[(5.9±3.6)vs(4.3±2.7),P<0.05],血栓负荷更重(83.5%vs67.1%,P<0.05),多支病变例数较多(76%vs54%,P<0.05),造影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常为0级或1级(90%vs64%,P<0.05),供应罪犯血管的侧支循环较少(10%vs2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时间长、多支血管病变、造影时TIMI血流0或1级、侧支循环较少者直接PCI后易发生无复流。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PCI术后出现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PCI的女性患者178例,其中无复流组40例(TIMI 0~2级),正常血流组138例(TIMI 3级)。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无复流组术后LVEF明显低于正常血流组[(50.4±9.4)%vs(55.0±9.7)%,P=0.016],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12.5%vs 3.6%,P=0.032)。无复流组糖尿病、血管近段病变、多支病变和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术后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近段病变(OR=2.177,95%CI:1.025~4.622,P=0.043)和病变血管数(OR=1.750,95%CI:1.085~2.821,P=0.022)是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患者的预后较差。血管近段病变、病变血管数可能是女性患者发生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约1/3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无复流。无复流的常用诊断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和预防策略主要包括降低血栓负荷、改善微循环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诱导受损心肌再生。该文介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高血栓负荷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8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急诊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279例,其中80例经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血栓抽吸组),62例通过指引导管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脉溶栓组),65例行血栓抽吸后通过血栓抽吸导管靶血管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治疗组),72例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观察4组患者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慢血流或无复流相关的临床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组患者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低于另外3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灌注时间(OR=2.986,95%CI:2.160~4.129,P0.001)、BMI(OR=1.698,95%CI:1.416~2.036,P0.001)及直接PCI(OR=7.255,95%CI:2.492~21.123,P0.001)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OR=0.224,95%CI:0.061~0.829,P=0.025)是慢血流或无复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降低STEMI高血栓负荷患者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之间,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58例,分成无复流(慢血流)组及血流良好组,观察一般临床基线,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等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63例(13.8%)患者于PCI时出现了无复流/慢血流现象。两组在性别、年龄、族别、出现症状至PCI时间,既往是否存在吸烟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以及靶血管部位、血管长度及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患者中,无复流/慢血流较血流正常组是增高的。在术前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血流≤1级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组较血流正常组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STE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糖尿病病史,术前TIMI血流≤1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是否与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或许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的预测因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5例非ST抬高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7.54±12.16岁,男168例,女127例。应用酶学方法检测红细胞膜胆固醇等生化因子。所有患者术前进行Gensini及Syntax评分后进行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并行罪犯血管PCI术,术后即刻应用TIMI血流计帧法评估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并分为血流正常组和慢血流或无复流组。结果与冠状动脉血流正常患者相比,发生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142.05±26.37比95.46±22.58,P0.001)。此外,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患者的罪犯相关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Syntax评分、支架长度及数量、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增加(P0.001)。同时发现吸烟和高龄与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与罪犯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Syntax积分、hs-CRP及长期吸烟史密切相关(OR分别为0.81、0.609、0.327、5.16及3.17,P0.01),而与总胆固醇水平、LDLC、HDLC无明显相关(OR分别为1.21、1.19及1.08,P0.05)。结论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与非ST抬高型ACS患者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密切相关,是非ST抬高型ACS患者PCI相关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的预测因子,其机制与增加斑块内脂质核体积和PCI术中脂质核内含物释放及炎症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微导管远端给药与指引导管给药途径对冠状动脉介入中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现象78例,随机分为微导管和指引导管给药组,各依次给予ATP、异搏定、硝普钠观察靶血管前向血流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IMI)。描述临床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经过交替使用ATP、异搏定、硝普钠后靶血管前向血流变化使用指引导管给药组和经微导管组靶血管前向血流变化,TIMI3级分别为76%、94%;TIMI 2级16%、3%;TIMI 0-1级8%、3%;微导管给药较指引导管给药方法显著改善PCI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4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者PCI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高于非心肌梗死患者,β=-2.032,OR=-8.942(P0.01)。结论经微导管途径远端给药可能更直接改善冠脉介入过程中冠状动脉慢血流及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女性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21例女性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为无复流组,包括患者160例,对照组为复流正常组,包括患者1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特征,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的方法评价女性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未出现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女性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未出现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为以下几点患者的入院收缩压小于100mmHg、靶病变长度大于20mm、侧支循环判定为0~1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血栓负荷评分不小于4、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曾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同时,当患者分别具备0、1、2、3、4、5个独立预测因素时,无复流的发生几率分别为0%、11.2%、14.1%、36.9%、56.3%、82.4%(p<0.05),即患者的无复流率和独立预测因素的数量成正比。结论:女性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可概括为五个因素:入院收缩压小于100mmHg、靶病变长度大于20mm、侧支循环判定为0~1级、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血栓负荷评分不小于4、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曾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11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纳入患者分为4组:普通肝素组51例(A组),普通肝素+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2例(B组),比伐芦定组(C组)45例,比伐芦定+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0例(D组)。观察4组患者直接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帧幅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术后2h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solution,STR),术后1个月内出血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s)发生率。结果:B组和D组慢血流/无复流(TIMI≤2级)的发生率和cTFC均低于A组和C组,达到TMPG 3级比例和STR比例均高于A组和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直接PCI后1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和D组出血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伐芦定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而且相比肝素出血风险更低,适合应用于老年高血栓负荷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8.
鲁志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8,16(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监测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h的心电图,并计算ST 段回降幅度。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和再灌注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分别为29例和61例。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术后24h及48h血清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0.05),且无复流组术后48h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4h水平(P<0.05),而再灌注组术后48h血清IL-17水平低于术后24h水平(P>0.05);无复流组中心电图ST段迅速回降(STR≥50%)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再灌注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及患者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影响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介入术后IL-17水平,尤其是术后48h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无复流的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率(MPV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因急性STEMI住院并于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304例。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血常规参数计算得出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率(MPVLR)。按PCI术中冠状动脉有无复流分为正常血流组及无复流组,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无复流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无复流组平均血小板体积、PLR、MPVLR、高敏C反应蛋白、术中使用替罗非班、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病变长度显著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MPVLR及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是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LR、MPVLR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95,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3.8%、88.7%,特异性分别为69.1%、64.1%。结论 MPVLR能够有效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其作为血常规常见指标的计算值,获取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RA)中发生慢血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中心接受RA的219例冠心病患者,旋磨后即刻复查造影,依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是否≤2级,分为慢血流组(50例)和血流正常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介入相关资料,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价慢血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预测慢血流的价值。[结果]慢血流组患者共50例(22.8%),与血流正常组相比,慢血流组患者最大磨头直径1.25 mm的比例更高(P<0.05),最大磨头直径1.5 mm的比例更低(P<0.05);病变长度、旋磨总时间更长,旋磨次数更多(均P<0.05);而旋磨前收缩压更低,参考血管直径更小(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增加是旋磨术中发生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参考血管直径大和旋磨前收缩压高是保护性因素。联合应用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及旋磨前收缩压可以提高对旋磨术中慢血流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