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SUMO)特异性蛋白酶3(SENP3)在创伤性脑损伤(TBI)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后3 h、6 h、12 h、24 h、3 d、5 d共7组(每组12只)。通过自由落体法制作小鼠TBI模型,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BI后脑组织中SENP3及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BI后脑组织中SENP3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ENP3及Caspase-3蛋白水平在TBI后6 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RT-PCR结果显示伤灶周围脑组织中的SENP3的mRNA水平在TBI后逐渐升高,并在12 h达到高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SENP3在细胞核及胞浆内均有表达,但主要位于核内。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的脑组织中SENP3阳性细胞的核明显增大、固缩,细胞排列紊乱。结论 SENP3可能参与了TBI后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bFGF、VEGF在大鼠创伤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创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颅脑损伤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损伤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改进Marmarou大鼠加速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制作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同时合并局灶性脑挫伤的新的动物模型,取挫伤灶周围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VE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脑挫伤灶周围脑组织bFGF基因表达在伤后1h明显增加,伤后12h达高峰;VEGF基因表达伤后逐渐增加,24h达高峰。结论 bFGF、VEGF基因表达与脑损伤密切相关,bFGF、VEGF作为生长因子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4家族对动物生殖细胞分化和生殖过程中多种激素的调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小鼠卵巢内GATA-4免疫反应产物的特征与分布。 方法:选取健康昆明种 6周龄ICR 小鼠6只,取卵巢进行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DAB显色观察GATA-4在此时期卵巢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GATA-4免疫反应细胞在6周龄小鼠的卵巢中均有分布,主要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在卵泡膜细胞上有少量分布,黄体上未见分布。说明小鼠卵巢内存在GATA-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蜗干细胞内耳移植能否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鼠听力恢复产生影响。方法:从新生大鼠耳蜗分离的组织,经原代和传代培养,鉴定后移植入感音神经性耳聋模型大鼠内耳,将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鼠模型分为两组:耳蜗干细胞移植组;PBS移植对照组;术后分别于1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方法检测模型大鼠的听力恢复情况,处死大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移植的耳蜗干细胞在内耳存活、分化和迁移情况。结果:分离新生大鼠耳蜗组织,细胞培养后,可获得大量Nestin阳性耳蜗干细胞。制作感音神经性耳聋模型,将耳蜗干细胞移植入感音神经性耳聋模型大鼠内耳,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在耳蜗干细胞移植组移植针道两侧可见移植的Nestin阳性细胞和Myosin ⅦA阳性细胞。对照组呈较弱的荧光反应。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结果显示耳蜗干细胞移植组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模型大鼠听力恢复情况较好,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耳蜗干细胞移植入内耳可存活、迁移和分化为内耳毛细胞,可促进感音神经性耳聋模型大鼠的听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创伤海马组织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颅脑损伤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损伤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改进Marmarou大鼠加速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取海马区创伤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VE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海马CAl区伤后6h,bFGF基因表达增加,12h达高峰;VEGF基因表达伤后24h达高峰,72h回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bFGF、VEGF基因表达与脑损伤密切相关,作为生长因子,bFGF、VEG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VEGF、bFGF在血管网织细胞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血管网织细胞瘤病理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43例血管网织细胞瘤和3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43例血管网织织细胞瘤中VEGF表达阳性者42例,其中强阳性者26例;bFGF表达阳性者8例,其中强阳性者2例;二者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血管网织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在VEGF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bFGF表达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EGF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血管网织细胞瘤高度血管化和囊性变的直接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毒达情况,为进一步开展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bFGF真核表达-载体导入MSCs,并于转染后18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转染后18h的M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片状荧光,说明转染成功。MSCs有望成为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0.
观察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损伤后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细胞种类、时相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Egr-1基因蛋白对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梗死灶周边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FGF表达出现双相增强.缺血1 h缺血边缘区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bFGF出现一过性增强,并见细胞外基质中出现bFGF点状着色.缺血6 h~1 d时bFGF染色再次增强,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有增强.但是经Western-blot定量测定发现脑组织bFGF含量仅在缺血后6 h~1 d时出现增强.缺血1h时,bFGF可能经缺血细胞受损的细胞膜到达细胞外,与细胞外硫酸肝素或相关分子结合,内化进入缺血边缘区细胞,从而造成bFGF免疫组化染色一过性增强.第二次增强可能是缺血损伤刺激及内化的bFGF诱导的蛋白合成的增加.缺血2~6 h bFGFR在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的边缘.由于bFGFR表达时程早于bFGF转录合成增加,因此限制了内源性bFGF发挥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这使得外源应用bFGF成为必要.Egr-1基因蛋白的表达在缺血损伤后1~6 h增强,其表达增高的时相早于bFGF蛋白转录合成的增加,并且因为其能够促进bFGF启动子的活性,因而可能在bFGF自分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3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组织中PTTG和bFGF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肿瘤间质血管数量.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率为86.8%,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率23.5%及正常垂体组织的阴性表达(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bF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PTTG、bFGF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PTTG可能通过激活bFGF蛋白的表达促进微血管形成而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FGF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2 h 后不同时间再灌注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程度。方法 采用线栓法栓堵一侧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缺血脑组织bFGF的表达进行观察。用统计学分析bFGF阳性细胞的数据。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只有微量bFGF的表达;脑缺血2 h 后再灌注0.5 h 起,bFGF少量表达,为神经元表达;脑缺血2 h 后再灌注22 h,bFGF表达达到高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均有表达。脑缺血2 h 后再灌注166 h,bFGF仍有持续表达。结论 bFGF参与缺血脑组织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TGF-β1和bFGF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分布,加深对它们在胶质瘤恶性转化中作用的认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临床经过石蜡包埋的35例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TGF-β1和bFGF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性检测,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TGF-β1和bFGF在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中表达较多,在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中表达较少,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二者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TGF-β1和bFGF的协同作用可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bFGF,bFGFR及Egr—1基因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损伤后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细胞种类、时相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Egr-1基因蛋白对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梗死灶周边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FGF表达出现双相增强。缺血1h缺血边缘区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bFGF出现一过性增强,并见细胞外基质中出现bFGF点状着色。缺血6h-1d时bFGF染色再次增强,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有增强。但是经Western-blot定量测定发现脑组织bFGF含量仅在缺血后6h-1d时出现增强。缺血1h时,bFGF可能经缺血细胞受损的细胞膜到达细胞外,与细胞外硫酸肝素或相关分子结合,内化进入缺血边缘区细胞,从而造成bFGF免疫组化染色一过性增强。第二次增强可能是缺血损伤刺激及内化的bFGF诱导的蛋白合成的增加。缺血2-6h bFGFR在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的边缘。位于bFGFR表达时程早于bFGF转录合成增加,因此限制了内源性bFGF发挥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这使得外源应用bFGF成为必要。Egr-1基因蛋白的表达在缺血损伤后1-6h增强,其表达增高的时相早于bFGF蛋白转录合成的增加,并且因为其能够促进bFGF启动子的活性,因而可能在bFGF自分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bFGF、VEGF在大鼠创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创伤脑组织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颅脑损伤后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脑损伤的新途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改进Marmarou大鼠加速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制作成弥漫性轴索损伤同时合并局灶性脑挫伤的新的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取挫伤灶周围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VE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脑挫伤灶周围脑组织,bFGF基因表达在伤后1h明显增加。伤后12h达高峰;VEGF基因表达伤后逐渐增加,24h达高峰,12h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 bFGF、VEGF基因表达与脑损伤密切相关,作为生长因子,bFGF、VEGF可能参与颅脑损伤后神经元保护及损伤后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PTTG、bFGF和MMP-9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和蛋白在垂体腺瘤表达水平的检测和相关性分析,探讨PrTG、bFGF和MMP-9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3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TTG、bFGF和MMP-9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TTG、bF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PTTG、bFGF和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侵袭组垂体腺瘤PTTG、bFGF和MMP-9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非侵袭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TTG、bFGF与MMP-9mRNA和蛋白表达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结合本实验结果及文献资料,我们认为PTTG→bFGF→MMP-9→肿瘤细胞外基质屏障突破这一调节通路可能是垂体腺瘤侵袭性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bFGF及其受体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及其受体(bFGF-R)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bFGF、bF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抗血清对26例人脑星形细胞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在星形细胞瘤中,bFGF、bFGF-R及PCNA均有表达,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bFGF、bFGF-R及PCNA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者(P<0.01)。(2)bFGF分别与bFGF-R和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7和0.52(P<0.01)。结论初步揭示了脑星形细胞瘤中bFGF的来源和表达特点,证明bFGF在肿瘤恶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8-oxo-G在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中表达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8-氧鸟嘌呤核苷(8-oxo-G)在SAMP8品系快速老化小鼠海马不同区域的表达,以探讨其与SAMP8小鼠增龄性变化的关系。方法选用1、4、8、12月龄的快速老化小鼠SAMP8以及同龄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对照组),每组各6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海马不同区域8-oxo-G的表达。结果8-oxo-G主要在SAM小鼠海马神经元胞浆内表达。对照组SAMR1 1月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8-oxo-G表达显著高于其他月龄组(P<0.05),4、8、12月龄小鼠间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MP8 12月龄小鼠海马8-oxo-G的表达显著高于1、4、8月龄组(P<0.05);SAMP8和SAMR1小鼠之间比较,1、4月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月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MP8小鼠海马8-oxo-G的表达除1月龄外随月龄增加而增加,提示8-oxo-G的表达增加与SAMP8小鼠的快速老化相关,有可能为增龄,甚至AD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随访研究不多。等对甲基内吸磷中毒的病人随访3年发现,这组病人的精神病理障碍可归纳为以下四类: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衰弱综合征、抑郁综合征和疑病综合征。本文对59例急性有机磷(敌百虫或硝苯硫磷酯等)中毒病人进行了1月~8年的随访观察。受试者无精神病的遗传因素,中毒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和bFGF组(n=8)。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 h再灌注24 h,bFGF组缺血即刻一次性经腹腔注射bFGF(10μg/kg),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的生理盐水。术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热休克蛋白70蛋白的表达在bFGF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加(P〈0.05);bFGF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均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 bFGF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热休克蛋白70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