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GLOBOCAN 2012显示,全球约有140万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新发病例,位于肺癌和乳腺癌之后;死亡约112万人,仅次于肺癌。全球74.36%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其中中国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4.60%。全球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且男性高于女性,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本文以最新数据就全球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流行病学趋势作一综述,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病因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3.
应用隐血珠法筛查盐城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结果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应用秦德兴教授发明的隐血珠技术[1],在盐城市53 200例健康人群中,筛选出胃液隐血阳性者10 893例,经胃镜结合病理确诊为上消化道癌者380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肝癌)化学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评价了有关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进展期肿瘤姑息性化疗的治疗方案、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初步探讨了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高,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被证明与多种疾病相关。近期的研究表明,Fn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相关性,Fn在癌组织中富集,可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干扰多胺代谢等多种作用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耐药性,从而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靶向Fn 治疗可以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而应用天青蛋白、噬菌体引导的生物治疗等方法可有效治疗Fn感染;目前,针对Fn的疫苗也正在开发中。阐明Fn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及针对Fn 的治疗策略,将有助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用介入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并辅以中药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等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岩舒注射液20ml及2-3种化疗药物经导管局部灌注,并辅以中药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等治疗,共治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0例,与同期单纯用化疗药物局部灌注的2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CR2例,PR13例,总有效率75%,化疗组CR1例,PR13例,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治疗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两组相似,但治疗组无明显骨髓抑制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局部灌注并辅以中药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治则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骨抑制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灌注。  相似文献   

7.
全文对盐亭县1969年-2000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65%以上,标化死亡率为124.71/10万,口腔,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食管和胃所占构成分别为1.39%,6.14%,18.13%.31.56%,42.78%。男女性比值1.27。近16年与前16年比较,男性口腔至上段食管和女性口腔至下段食管部位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余部位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9.
食管及上消化道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2例食管及上消化道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了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2例中同时性癌21例,异时性癌1例,同时性癌术前诊断率为33.3(7/21)。其漏诊原因主要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有关,钡透时仔细观察上消化道全貌及行全面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中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并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周天虹  顾晓芬  朱俊宇 《中国肿瘤》2017,26(10):781-785
[目的]对2014~2015年度乌鲁木齐市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探讨筛查的依从性、内窥镜和病理活检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上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早诊率.[方法]在40~69岁乌鲁木齐市居民中,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取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共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9978人,实际完成筛查1548例,依从性为15.5%;其中,女性依从性(16.4%)高于男性(14.5%),60~69岁年龄组的依从性最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窥镜检出胃部病变338例(21.8%),食管病变106例(6.8%).病理检出胃部病变655例(42.3%),食管病变60例(3.9%).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26%,早诊率为25%;其中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1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3例.[结论]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窥镜及病理检查,能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经过质量审核后,18个肿瘤登记处数据被纳入分析,按照地区(城乡)、性别分层计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进行城市与农村组别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 结果: 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报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3988例,死亡病例9371例。全省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为0.67,病理诊断率(MV%)为63.10,死亡补发病比例为3.36。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80.45/10万(男性114.64/10万,女性44.3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62.42/10万;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粗率为53.90/10万(男性75.62/10万,女性30.9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40.77/10万。农村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城市(OR=2.35(95%CI=2.35-2.36),P<0.001),农村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城市(OR=1.48(95%CI=1.48-1.49),P<0.001)。结论: 必须将农村人口以及男性人口作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对象,加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推进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提高早期癌症的检出率,减少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内支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0年12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X线下内支架治疗组)37例,一组为对照组(球囊扩张治疗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远期复发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P均<0.05,差异显著。结论:内支架治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同时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及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15.
对22例食管及上消化道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了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2例中同时性癌21例,异时性癌1例。同时性癌术前诊断率为33.3%(7/21)。其漏诊原因主要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有关,钡透时仔细观察上消化道全貌及行全面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中应仔细检查以防遗漏,并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6.
冯祥  华召来  钱东福 《中国肿瘤》2021,30(7):523-528
摘 要:[目的] 分析2011—2017年江苏省扬中市上消化道癌(食管、胃/贲门)筛查结果及其分布特征,旨在探索上消化道癌筛查的改进策略。[方法] 2011—2017年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部分自然村中40~69岁户籍居民作为高危人群,共14 687人次,对其行内窥镜检查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食管、胃/贲门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32%(341/14 687)、0.55%(81/14 687);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52%(77/14 687)、0.55%(81/14 687),早期诊断率分别为77.92%(60/77)、61.73%(50/81)。男性各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且各级病变检出率与年龄均成正相关(P<0.05)。从筛查年份来看,食管历年癌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胃/贲门,且前者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两者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变化则较为平稳。[结论] 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筛查能够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对降低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现实意义。可以通过提高男性及老年群体的筛查依从性优化筛查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若齐  乔友林 《中国肿瘤》2003,12(9):519-522
胃癌、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是早诊早治的关键,该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几种常用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隐血珠检测、X线检查、内镜下碘染色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3 815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0.52(44~75)岁。食管中段癌15例,食管下段癌16例。所有患者均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仅有1例有镜下胃溃疡。所有患者均行左胸路径食管癌根治术。结果:其中26例保守治疗,治愈21例,死亡5例;5例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必须根据出血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经保守治疗后出血量仍>700 ml/d,颜色鲜红;胃管引流不通畅,胸胃显著膨胀;出血量大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者应及时尽早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019年度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数据,为上消化道机会性筛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广西上消化道癌管理系统收集的2019年度(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参加广西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临床病历资料。计算活检率,食管/胃肿瘤性病变检出率,食管癌/胃癌早诊率,并在不同性别组以及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共10357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5897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食管、贲门、胃分别活检882例、178例、5392例,活检率分别为14.96%、3.02%、91.44%。共检出食管肿瘤性病变126例(1.22%),早期癌37例(29.37%);胃肿瘤性病变210例(2.03%),早期癌66例(31.43%);贲门肿瘤性病变19例(0.18%),早期癌4例(21.05%);胃及贲门肿瘤性病变229例(2.21%),胃及贲门早期癌70例(30.57%)。肿瘤性病变检出率在性别和年龄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食管癌、胃癌早诊率在性别和年龄分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80岁之前,食管、胃(包括贲门)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χ^(2)=46.716,P<0.001;χ^(2)=51.989,P<0.001)。结论2019年度广西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检出率及早诊率均不高,需进一步提高人群的防癌意识,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