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瑾  袁艺  陈燕  孙春荣  崔小岱 《临床荟萃》2010,25(10):854-856
目的 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探讨近年来MP感染在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鼻咽深部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及咽拭子MP 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MP IgM.结果 42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 DNA阳性206例(48.2%),MP DNA含量5.01×102~3.66×107copies/ml.≤3岁(211例)、>3~6岁(73例)和>6岁(143例)组MP感染阳性分别为55例(26.1%)、43例(58.9%)和108例(75.5%);MP DNA阳性患儿中肺炎患儿94.2%(194/206).MP全年每月阳性率>29.2%,秋冬季感染呈现高峰(阳性率>60.0%).实时定量PCR与ELISA检测法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798.P<0.05).结论 MP是近年来住院惠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中感染率较高;随年龄增长阳性检出率逐渐上升;感染与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所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尤其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易反复发作的倾向,且在临床中发现MP感染与喘息发作密切相关.因为MP感染有反复发作和迁延不愈的特点,所以亟需探索一种既能改善症状,又能减少反复发作的方法,从而提高防治MP感染的疗效..我科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占小儿肺炎的10%~40% 左右[1].常年都可散发小流行,周期为4~5 年.MP 肺炎在恢复期可以长期咳嗽,甚至喘息.近年,一些学者研究认为MP 感染与诱发哮喘发作关系密切[2],并且认为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是参与哮喘发作的一组重要介质.本文主要探讨孟鲁斯特纳对MP 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近年来MP感染率明显呈日益上升趋势[1].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体,并可引起流行.儿童CAP中MP检出率约占20%~30%[2].现将MP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miae,MP)是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病原性支原体,约有80%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MP感染[1].肺炎病例中约有10%~20%由MP引起.  相似文献   

6.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非典型肺炎的诊出率愈来愈高,其中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由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组织调查的我国首次全国性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我国肺炎支原体是成人CAP最常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是最常见的混合感染[1].但因成人MP感染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又存在儿童好发的一贯"名声",导致其经常被漏诊、误诊.本文对2003~2007年来我院诊治的69例成人MP感染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成人MP感染的临床特点,减少不必要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型(helper T cell type 17,Th17)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组32例,分为普通肺炎组18例、肺炎合并肺外症状组14例;健康对照组26名.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Treg的表达频率;ELISA方法 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水平.结果 1.MP感染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Th17细胞频率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MP感染组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Treg细胞频率低于普通肺炎组(P<0.01).2.MP感染组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结论 在儿童MP感染者体内存在Treg与Th17细胞频率明显改变,并伴有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提示Treg与Th17细胞的频率异常在儿童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越来越受到重视.MP感染以儿童多发[1].近年来MP感染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成年人感染率明显上升.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门诊检查发现60例成人MP感染病例,现作一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明显增多[1],MP还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已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为发探讨MP感染免疫学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检测MP感染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5、6、8、10(IL-5、6、8、10)的水平并与普通肺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齐欣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698-699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MP肺炎约占儿童肺炎20%左右,重症MP肺炎比例更是逐年递增.秋冬季发病多,不但可以引起肺部病变较重,甚至引起多脏器损害.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住院的40例诊断重症MP肺炎患儿的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5~2000年广州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发病率、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方法 (PA)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部分住院及门诊肺炎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 (MP IgM)检测。结果 :6年共检测肺炎儿童 10 0 98例 ,阳性数为 2 0 79例 ,阳性率为 2 0 6 %。 1岁以内婴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6 3%。~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2 3 6 %。 >6岁组幼儿MP感染发病率为 40 7%。发病时间分布上 ,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 ,10~ 12月MP感染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高。 1995~ 2 0 0 0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MP是儿童时期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1~ 6岁组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多于MP引起的肺炎 ,>6岁学龄儿童肺炎以MP肺炎为主。肺炎支原体引起儿童肺炎有增加的趋势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比较肺炎支原体(MP)的RNA和DNA的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采集咽拭子标本,并分别用肺炎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MP-SAT)检测RNA和肺炎支原体DNA实时荧光定量PCR(MP-DNA)法检测DNA.并与最终诊断结果对比,比较MP的RNA和DNA的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最终诊断,86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49例,MP感染阴性37例.其中MP-SAT检测诊断的MP感染阳性者43例,阴性34例;MP-DNA检测的MP感染阳性者31例,阴性27例.MP-SAT检测诊断儿童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7.76%,91.89%,89.53%,MP-DNA检测诊断儿童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63.27%,72.97%,67.74%,MP-SAT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MP-DNA检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初期诊断中,RNA实时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7 d、14 d、21 d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两份,一份采用M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咽试子标本中MP DNA水平,另一份用特异性的MP快速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MP培养与MP-DNA阳性率分别为86.11%和8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 的符合率为95.4%.用药后,MP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 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肺炎支原体病原体含量,可作为MP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良好指标,作为治愈停药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吕会 《临床荟萃》2009,24(17):1513-1514
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率明显增加,MP已成为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且有社区内群体性感染的趋势.MP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引起肺外多系统损害并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脑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MP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的感染及损害,MP脑炎是MP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多见于儿童,现将我院收治的17例MP脑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丹  何兵  王梦龙  徐瑶  万军 《检验医学》2022,(2):159-161
目的 分析EB病毒(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3例IM患儿,按照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比较2个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等一般资料及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近年MP感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资料其发病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国外文献报道为50%.同时重症MP感染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重症MP感染的临床表现是由于MP感染后机体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肺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晓君  张仲新 《新医学》2006,37(4):232-233
目的:总结成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成人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60例MP感染成人患者,年龄(34±9)岁,女43例,占72%;秋冬季发病49例,占82%;发热22例,占37%,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14例,占23%;白细胞总数正常40例(67%),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4例(57%);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ycoplasma pneumoniae-immunoglobulin M,MP-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46例行X线胸片检查,28例(61%)正常;肺炎9例;用阿奇霉素(35例)或罗红霉素(25例)治疗后痊愈.成人MP感染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秋冬季发病多见,症状相对较轻, 白细胞总数多正常,肺炎比例少,阿奇霉素疗效满意,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状况以及与患儿性别、年龄、季节和临床特征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65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MP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8.09%;女童多于男童,3岁以上儿童易感染,冬春季为MP感染高发季节;年龄越大,MP抗体阳性率越高,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大叶性肺炎的比例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白细胞计数越高,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比例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3岁以上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病原菌,冬春季高发。感染MP后,年龄越大MP抗体阳性率越高,且易罹患肺炎;年龄越小,白细胞计数越高,CRP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比例也越高。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颖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12):19-19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多经飞沫传播,无明显的流行周期,四季均有感染,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P不仅能损害呼吸系统导致肺炎,还可累及多种脏器,引起多种肺外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