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分子特性。方法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挑选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 ;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确定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产生菌 ;测定 β 内酰胺酶的分子量、等电点 ;提取质粒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 共对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进行了分子特性研究 ,它们的MIC值 3 2~ 64mg/L ;纸片法联合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证明这 4株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酶的分子量均是 2 8.10ku ;酶等电点测定结果显示有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一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是 6.8;另外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 2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分别是 6.8和 7.68。 4株大肠埃希氏菌都含有 1个质粒 ,PCR扩增结果为TEM型基因 ,其氨基酸序列与TEM 197%~ 98%等同 ,在 117位及 118位发生了氨基酸变异。结论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可能产生新的抑制剂敏感的TEM型超广谱酶  相似文献   

2.
曲莉  李明成  白雪松 《医药导报》2013,32(7):859-861
目的对吉林市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的58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基因型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初筛确证实验得到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58株,进行耐药基因型研究。结果 5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别为blaSHV2a(2/58),blaTEM-1(7/58),blaCTX-M-15(17/58)。结论吉林地区儿科呼吸系统感染住院儿童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产生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SHV2a型和CTX-M-15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及其相关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株大肠埃希菌,作β-内酰胺酶测定、药物敏感试验、质粒DNA转化和DNA印迹试验。结果7株大肠埃希菌,经E-test法检测,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DNA电泳图谱显示7株大肠埃希菌均含有TEM型耐药质粒;通过大肠埃希菌质粒DNA和染色体DNA印迹试验证明7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由质粒介导或由质粒与染色体共同介导。结论第一株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单纯由质粒介导,第2~7株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由质粒和染色体共同介导。由质粒与染色体双重介导的β-内酰胺酶增强了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省阳泉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包括TEM、SHV、CTX-M-1群、CTX-M-9群、OXA-1和MOXF-Amp C酶。结果 5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在23种抗生素中,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7%、3.7%、9.26%、12.96%和14.81%,其余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2.2%~100.0%。5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CTX-M-1群、CTX-M-9群和OXA-1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37.0%、98.1%和14.9%,仅有1株检出产SHV型ESBLs;检出MOXF-Amp C酶基因15株,阳性率为27.8%。菌株同时产2种以上基因达98.1%。结论阳泉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CTX-M-9为主,且大多菌株同时产两种以上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型β-内酰胺酶分型、耐药性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分析其基因类型;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型进行耐药试验及基因突变类型的相关检测。结果 86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中,TEM基因型49株(57.0%),SHV基因型16株(18.6%),CTX-M基因型21株(24.4%);TEM分型主要有TEM-1、TEM-2、TEM-105、TEM-116和TEM-128,其中TEM-1和TEM-2型例数最多,分别为18例和17例;TEM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缺失和碱基置换;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型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敏感。结论探讨惠东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突变分型及药敏试验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产ESBLs细菌耐药特性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流行及耐药特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产ESBLs细菌进行初步分型.方法先后用头孢硝噻吩及纸片扩散初筛法、纸片扩散确认法从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产ESBLs菌株,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类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的MIC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对ESBLs基因进行初步分型.结果我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为16.7%、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率为12.4%.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约为70%-100%.加用酶抑制剂后它们的耐药率降为2%-60%左右.它们对复方磺胺、环丙沙星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9.23%,56.41%和20.51%.但它们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2.82%.而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及拉氧头孢对产ESBLs菌株的敏感率分别为94.88%,92.32%,和97.44%.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表现了最高的敏感率末发现耐药菌株.ESBLs对单独头孢哌酮的水解率为43.93%,而当结合了舒巴坦、克拉维酸及三唑巴坦时对头孢哌酮的水解率分别下降为20.91%,18.13%及15.27%.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产SHV型,TEM型,及SHV和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百分率依次为41.66%,8.33%和50%,而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百分率依次为96.3%,0%和3.7%.结论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并对不同类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它们对头孢霉素类及氧头孢烯类表现出相当高的敏感率;碳青霉烯类是对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药物.酶抑制剂对产ESBLs细菌的体外效果以头孢哌酮共同底物的情况下为三唑巴坦略优于克拉维酸,但二药都强于舒巴坦.产ESBLs细菌均携带SHV或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绝大部分产TEM型β-内酰胺酶,而对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则主要以产SHV型β-内酰胺酶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及其相关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株大肠埃希菌,作阻内酰胺酶测定、药物敏感试验、质粒DNA转化和DNA印迹试验。结果7株大肠埃希菌,经E—test法检测,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DNA电泳图谱显示7株大肠埃希菌均含有TEM型耐药质粒;通过大肠埃希菌质粒DNA和染色体DNA印迹试验证明7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由质粒介导或由质粒与染色体共同介导。结论第一株大肠埃希菌芦内酰胺酶单纯由质粒介导,第2~7株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由质粒和染色体共同介导。由质粒与染色体双重介导的肛内酰胺酶增强了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990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第八(宝安)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及基因特征,为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各科室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在所有99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576株,总检出率58.2%;其中2008年组181株、2009年组185株、2010年组210株,检出率分别为62.0%、54.1%、59.0%。,对其中5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TEM阳性40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71.4%和28.6%。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都较高,实验室应加强监测,临床上应重视参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可能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从分类标本中分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00株,经超广谱β-内酰胺酶酶确证试验,其中105株产生ESBLs。观察105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情况。结果 20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酶菌株的检出率为5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89.5%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4μg/mL;87.6%对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8μg/mL,89.5%对莫西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2μg/mL。尿标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均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达82.9%;痰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为92.3%。结论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所占检出大肠埃希菌中的比例较大,且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用中要调整喹诺酮类使用频率,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10.
557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云  梁立全 《中国药房》2011,(26):2458-246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用头孢他啶与头孢他啶加克拉维酸、头孢噻肟与头孢噻肟加克拉维酸的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07、2008、2009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5.9%、43.7%、46.9%。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较低,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2%以上。结论:我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提高细菌感染治愈率和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状况及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SHV、OXA、PER、GES、VEB、CTX型存在状况。方法 将我院2004年7月新生儿病房感染的14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配套卡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和ESBLs检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菌株内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14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一致,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均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也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均检出blacTX-M和blaTEM基因,未检出blasm,、扰noxA、blaPER、扰nGES和blaVEB基因。对blarm和blacTX-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经BLAST程序分析基因为TEM-1和CTX-M-3型。结论 本院感染流行的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耐酶抑制剂,基因类型为TEM-1和CTX-M-3。新生儿属于ESBLs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引起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余娴  凌保东  雷军 《中国药房》2007,18(1):25-27
目的:调查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ESBLs基因型及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7株耐哌拉西林革兰阴性(G-)杆菌进行ESBLs表型鉴定;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ESBLs的活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blaSHV、blaTEM、blaCTX-MESBLs基因。结果:24株G-杆菌(42.1%)产ESBLs。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4.2%)。携带blaSHV、blaTEM、blaCTX-M基因的菌株分别为3株(12.5%)、6株(25%)、9株(37.5%)。结论:产ESBLs是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CTX-M型ESBLs在我院有较高的流行;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G-杆菌所致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表型与基因型鉴定和耐药性的关联。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尿路感染患者分为2组:大肠埃希菌组(UPEC患者,n=210)和非大肠埃希菌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其它尿路感染患者,n=64)。对尿液样品进行处理,并按照标准规程通过标准的微生物学程序鉴定细菌分离物。将分离物在BHI肉汤中于37℃下培养24h,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分离物生物膜形成。使用琼脂扩散技术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PCR检测毒力因子(papC,fimH,kpsMTII和fliC)的存在与否。通过多重PCR检测blaTEM,blaCTX-M,blaSHV和blaOXA基因。通过对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来评估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本研究共涉及210例UPEC患者,平均年龄42.16±5.37,男性患者71例(33.81%),女性患者139例(66.19%)。这些病例更常见于妇产科107(50.95%),其次是泌尿外科71(33.81%)和肾内科32(15.24%)。非大肠埃希菌组与大肠埃希菌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和科室均没有差异性统计(P>0.05)。女性的UPEC发病率较高,女性占66.19%,男性占33.81%,21至40岁年龄段的女性更常见,共67人,其次是41至60岁年龄段的女性,共37人(17.62%)。生物膜形成试验阳性率为40.51%(111),大肠埃希菌的试验阳性率为48.57%(102),其他的大肠菌群生物膜试验阳性率为14.06%(9)。210株UPEC菌株对6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50.48%),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低(8.57%)。生物膜阳性组对氨苄西林(71.57%)、庆大霉素(13.73%)和环丙沙星(40.20%)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膜阴性组(30.56%,3.70%和10.19%)(P<0.05)。生物膜阳性组β-内酰胺酶(ESBL)、fimH、fliC、papC、kpsMTII、blaCTX-M、blaTEM、blaSHV和blaOXA阳性率均较物膜阴性组高(P<0.05)。blaTEM阳性组对氨苄西林(80.87%)、头孢噻吩(40.87%)、庆大霉素(13.04%)、左氧氟沙星(40.87%)、环丙沙星(37.39%)和头孢他啶(21.74%)的耐药率高于blaTEM阴性组(13.68%,7.37%,3.16%,13.68%,20.00%和3.16%)(P<0.05)。结论 UPEC生物膜形成对抗生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生物膜阴性,生物膜阳性基因型阳性率较高。blaTEM阳性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blaTEM阴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猪鸡源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情况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流行分 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上海地区猪鸡源大肠埃希菌115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5种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 性及产ESBLs情况;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1152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 的耐药率最高,为72.8%,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3%;2016—2019年,耐药率与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均有降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检出耐药基因blaTEM(61.1%)、blaCTX-M(55.5%)和blaSHV(5.5%)。结 论 2016—2019年,上海地区猪鸡源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有所降低,整体耐药情况向好,产ESBLs大肠埃希菌 分离率较低,且基因型以blaTEM和blaCTX-M为主。仍需持续关注产ESBLs等特殊耐药菌的耐药性,掌握流行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7年安徽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枪出率及产酶株基因型.方法 三维实验进行AmpC酶筛选;并行转移接合实验,PCR检测AmpC酶基因,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1株大肠埃希菌三维实验阳性,占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5.9%(21/355),19株经PCR检测携带ampC基因,16株转移接合成功,经序列分析表明,9株CIT阳性结果,6株DHA阳性结果,3株EBC阳性结果;1株同时携带EBC及DHA基因.其中有1株EBC型新基因被枪出(序列号为FJ237369);药敏结果显示临床分离菌株及接合子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对较敏感.结论 安徽地区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以CIT型和DHA型为主,同时存在变异型,临床可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6.
3株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质粒介导的喹酮类耐药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别。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3株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NCCLS表型确证试验进行产ESBLs菌株的表型鉴定、采用TEM、SHV、CTX-M-1组、CTX-M-2组、CTX-M-13组、OXA-1组、OXA-2组、OXA-10组、PER-1、VEB-1β-内酰胺酶通用引物以及TEM、CTX-M-13组、OXA-1组全编码基因引物、I类整合酶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和DNA序列分析;同时对这些菌株进行PFGE检测。结果3株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均为产ESBLs菌株,ESBLs基因型别为CTX-M-14,其中2株细菌同时产生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1株同时产生TEM-1和OXA-30型广谱β-内酰胺酶,I类整合酶基因均为阳性;这些菌株对青霉素类、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以及多种喹诺酮类均显示耐药。3株菌株中有2株的PFGE谱型相同。结论临床分离含qn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可同时产生CTX-M-14超广谱β-内酰胺酶,引起多重耐药,并存在克隆传播,临床应加强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60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选择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对象,用多重PCR法进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检测出耐药基因qnrA型2株,qnrB型耐药基因15株,aac(6’)-Ib基因9株,其中aac(6’)-Ib—cr型耐药基因5株。其中有1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到同时含有qnrA和aac(6’)-Ib—cr基因;还有3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到同时含有qnrB和aac(6’)-Ib—cr基因。未检测到qnrC、qnrD、qnrS、qepA型的耐药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含有多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The in vitro activity of mecillinam and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producing beta-lactamases of the TEM-1, Oxa-1 and chromosomal type were studied using the broth and agar dilution technique. In addition the beta-lactamase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beta-lactamase types differed in their influence on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Both, mecillinam and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were considerably more active against TEM-1 strains than ampicillin alone, but, with increasing specific beta-lactamase activity, a decrease of susceptibility was found. Strains producing Oxa-1 and chromosomal beta-lactamases usually where highly susceptible to mecillinam but only moderately sensitive or resistant to the combination of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In vitro activity of TEM-1 E. coli to mecillinam was strongly reduced when tested in a broth dilution technique. These test systems, however, did not affect the susceptibility of Oxa-1 and chromosomal beta-lactamase producing E. coli strains to either antibiotic.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分布及菌株间的同源性特征,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中的大肠埃希菌,用基质辅 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菌种鉴定,用VITEK-2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 最高,达到90.7%,其次是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69.7%、65.7%、63.1%和56.5%。对哌 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6.5%。共检出blaTEM, blaCTX-M和blaOXA-1 3种ESBLs基因,其中blaCTX-M为主要基因型。最常见的ST型为ST131(19.7%,15/76)、ST69(15.7%,12/76)和 ST38(7.8%,6/76)。结论 本院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可经验性选择 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我院主要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为blaCTX-M型,同源性分析表明,菌株间 存在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