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张晓鹏  胡加飞 《上海医学》1997,20(11):637-639
旨探讨将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基因载体生产细胞(pLTKcSN/VPC)脑内注射和腹腔注射更昔洛韦(GCV)在大鼠体内的急性系统毒副作用,以及载体生产细胞(VPC)在大鼠脑内的存在时间。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第1组颅内注射pLTKcSN/VPC。细胞总量3×10^6/只,7天后腹腔注射GCV30mg.kg^-1.d^-1共7天,GCV用药结束后1周处死动物,进行各脏器组织学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和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恶性胶质瘤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采用HSV-TK/GCV试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采外周血和脑脊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血CD4+T细胞在治疗开始后2周显著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在治疗过程中明显下降,治疗结束后则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细胞毒性细胞(CTL)在治疗结束后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血清IgM和脑脊液IgG、IgA和IgM水平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HSV-TK/GCV系统对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和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恶性胶质瘤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采用HSV-TK/GCV试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采外周血和脑脊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血CD4^+T细胞在治疗开始后2周显著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在治疗过程中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型胸苷激酶基因工程化细胞(pLTKcSN/VPC)和更昔洛韦(GCV)系统的动物体内急、慢性毒性。方法:将pLTKcSN/VPC和(或)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报告基因的PA317细胞悬液注入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体内,7d后部分动物再全身应用GCV。分批处死动物,观察pLTKcSN/VPC和GCV系统在不同种属动物的体内急、慢性毒性。采用PCR和原位杂交方法直接检测胸苷激酶  相似文献   

5.
陈建波  罗一鲁  郭中敏  陈系古 《广东医学》2002,23(12):1241-1243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联合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GCV)对人肺腺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携带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XSN-tk,通过脂质体法转染PA317细胞,G418筛选出产重组病毒颗粒的生产细胞PA317-tk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人肺腺部细胞系GLC-82的生长抑制率。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有效地将HSV-tk基因导入GLC-82细胞系内并使其获得对GCV的敏感性。结论:肺腺癌细胞转染HSV-tk基因后,能有效地被GCV杀死。  相似文献   

6.
王潇  陈世璋 《北京医学》2014,(12):1039-1039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发生唾液腺恶性肿瘤,且常难以承受术后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1]。为降低术后高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我们对2008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例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艾滋病患者.应用腺病毒为载体的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ADV—TK)/更昔洛韦(GCV)系统代替放、化疗,取得初步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系统对人胃癌细胞的转染及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PA317细胞包装的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系统,在体外以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法将TK基因导入MKN28人胃癌细胞,并初步观察更昔洛韦(GCV)对转染TK基因的MKN28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TK基因可成功转导入MKN28细胞,且对细胞的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但对GCV的敏感性却显增加;同时还观察到显的“旁观效应”。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系统对人胃癌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GCV对转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38例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g,每日3次口服,共7d;另一组37例患者采用更昔洛韦0.25g,每日2次静脉滴注,共10d。用药后第3d、6d和10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更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分别为(2.86±1.36)d、(4.27±1.21)d和(4.53±0.62)d,而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则分别为(2.12±1.14)d、(3.47±0.22)d和(4.29±0.37)d。伐昔洛韦组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均短于更昔洛韦组(分别为t=2.556,P=0.0127;t=3.958,P=0.0003),而在结痂时间上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7,P=0.078)。伐昔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97.36%,高于更昔洛韦组(81.08%)(P=0.0284)。伐昔洛韦组与更昔洛韦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70%、5.2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中更昔洛韦含量的UV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V-2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波长:252nm。结果:更昔洛韦在3.2~16.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78%(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疗效为76.32%。两组疗效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单纯疮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ad基因在大肠癌组织细胞中特异地表达, 以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tk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tkNa,然后以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染法将重组组织特异性载体及非组织特异性载体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LoVo细胞中,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给予前药更昔洛韦(GCV)进行敏感试验。结果:转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单纯疱疹Ⅰ型胸苷激酶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方法: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7syn+株感染的BHK21细胞上清液中提取HSV-1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胸苷激酶(TK).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入载体pUC18中,并进行测序.结果:除终止码外,HSV-1TK基因全部编码区为1128bp,编码376个氨基酸,其中含12个蛋氨酸,4个半胱氨酸.TK的第249和250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Leu和Gln,其相应密码子为CTG,GAG,构成1个PstI位点,第313和314氨基酸残基分别为Asp和Val,其相应密码子为GAC和GTC,构成另一个PstI位点.结论:本研究扩增出了HSV-1TK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序列  相似文献   

14.
疱疹病毒I型中国株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脑瘤的临床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胸苷激酶(TK)基因介导的羟甲基无环鸟苷(GCV)系统对人脑恶性神经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中国疱疹病毒I型(HSV-I)株(17)中分离了胸苷激酶(TKc)基因,并作了DNA序列分析,组建了含TKc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TKcSN)及其含pLTKcSN病毒的病毒生产细胞(pLTKcSN/VPC)。体外有效性试验:应用pLTKcSN/VPC与大鼠脑瘤C6细胞共培养后用GCV处理。体内有效性试验:以pLTKcSN/VPC原位注入大鼠颅内移植的C6脑瘤。安全性试验:通过小鼠、大鼠和猴植入pLTKcSN/VPC并注射GCV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HSV-ITKc基因与pOPFHSV-1TK基因比较有5个核苷酸和2个氨基酸的变异。pLTKcSN及其pLTKcSN/VPC,在体内外能有效地介导GCV对C6产生细胞毒作用。其病毒滴度为2×106CFU/ml。经过48只小鼠、24只大鼠和6只猴体内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和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结论疮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脑肿瘤是有效和安全的,通过药审后可用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体外实验评估腺病毒介导KDR启动子-胸苷激酶系统(HSV-tk)杀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方法:采用新型AdEasy系统,构建受KDR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KDR-tk和AdCMV-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后,体外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和不表达KDR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用丙氧鸟苷(GCV)处理受染细胞,并以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病毒滴度均为1×1013 pfu/L. 在感染复数(MOI)为100的条件下,GCV浓度由0增至50 mg/L时感染含AdKDR-tk的HUVEC细胞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89.4±4.6)%和(91.5±4.4)%分别下降至(22.9±4.7)%和(71.4±2.9)%(P<0.01),而感染AdCMV-tk的HUVEC细胞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89.9±6.2)%和(90.8±5.7)%分别下降至(12.8±2.6 )%和(18.8±6.1)%(P>0.05). 结论:腺病毒介导KDR启动子-胸苷激酶系统具有特异性杀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体外杀伤作用及其旁观效应。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INaTK载体转入包装细胞PA317。取病毒上清液感染Hela细胞,得到带有HSV-TK基因的Hela/TK细胞,并将其用于体外实验。结果:载体HSV-TK导入了PA317细胞。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当Hela/TK细胞数占混合细胞10%时,低浓度(10mg/L)的GCV就可将50%左右的肿瘤细胞杀死。GCV作用后的实验组Hela/TK细胞基因组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观察到典型的DNA梯状条带。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介导HSV-TK基因转入人宫颈癌Hela细胞并获稳定表达,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单纯疱疹病毒Us3基因编码为一个丝/苏蛋白激酶,作为一个附加基因,其产物Us3蛋白激酶(Us3PK)与介导病毒抗宿主细胞凋亡关系密切。Us3基因诱导的宿主细胞形态学变化与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能力密切相关,此为Us3基因的一个新功能,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朱欠元  李宝金  郭剑 《医学争鸣》2006,27(10):927-929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系统(AdKDR- tk)结合丙氧鸟苷(GCV)对裸鼠人鼻咽癌的治疗作用. 方法: 建立人鼻咽癌裸鼠模型, 将36只成瘤鼠随机分成AdKDR-tk/GCV组、AdCMV-tk/GCV组和生理盐水/GCV组,每组12只. 采用瘤内注射分别给予重组腺病毒及生理盐水,24 h后重复注射1次. 次日起连续10 d每日ip GCV 1次,100 mg/kg. 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检测肿瘤质量、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结果: AdCMV-tk/ GCV组裸鼠鼻咽癌瘤体质量(1.81±0.84)g及肿瘤微血管密度(11.54±1.56)个/mm3、AdKDR-tk/ GCV组[分别为(1.48±0.88)g,(9.87±2.18)个/mm3]与生理盐水/GCV组[分别为(2.53±1.21)g,(17.78±2.12)个/mm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AdCMV-tk/ GCV组与AdKDR-tk/ GCV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癌灶内注射AdKDR-tk对裸鼠人鼻咽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