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腹泻、血便1个月,腹痛、腹胀1 d"于2008年12月4日收入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患者1个月前出现脓血便,5次d;7 d前出现发热,体温在38.5℃左右,在外院口服"头孢克洛"等药物.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相似文献   

2.
例1 患者男性,48岁,反复腹痛、腹泻1年,加重伴脓血便1个月.患者反复出现左下腹痛、腹泻1年,排便4~6次/d,水样便,无脓血,不发热.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腹痛、腹泻加重,排黏液脓血便10次/d,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体重下降约5 kg.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9岁.主因"间断发热伴头晕5年余,血便、腹痛、腹泻3年,左耳耳聋2个月"入院.患者2006年8月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 ℃,伴畏寒、头晕、颈前隐痛,后出现左侧桡动脉无搏动,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有狭窄,左侧椎动脉起始处窃血,诊断为"大动脉炎",予以醋酸泼尼松片30 mg/d,来氟米特片20 mg/d治疗,发热消退,头晕消失,以后药物逐渐减至醋酸泼尼松片20 mg/d,来氟米特片10 mg/d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8岁.间断发热6个月入院.6个月前发热,T37~38℃,持续10余天,外院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阴性,经验性给予"青霉素"治疗6周,仍间断发热.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8岁,因"皮肤淤斑、血尿、发热6 d,呕血、黑便1 d"于2002-10-12入院,患者6 d前始出现皮肤瘀斑,伴牙龈渗血,肉眼血尿,体温在37.5~38.5℃,并感腰痛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眼眶痛,曾于当地用环丙沙星、青霉素、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 d前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物为咖啡样液体共3次,量约500 mL,并排出黑色稀便约200 mL,当地血象示血小板计数(PLT)为 9×109 /L,遂来诊.近10年时有皮肤瘀斑,可自行消退,近5年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发作,每次持续2 min,无抽搐及口吐白沫,可自行缓解,平时经常头晕,耳鸣,左侧肢体麻木,有反复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痛11 d,加重伴血便2 d于2006-10-05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患者入院1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腹胀,以上腹部为主,伴腹痛,进食后加重,并停止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无发热.  相似文献   

7.
曾德望  尹良红  陈湛华 《山东医药》2008,48(41):117-118
病历摘要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发热10 d,双下肢无力3 h,于2008年4月8日凌晨6时入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8.5℃,无流涕,无头痛咽痛,自购"金得菲"(氨酚氯雷伪麻缓释片)感冒退热药服用后发热症状改善,但服后全身乏力不适.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阿米巴痢疾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4岁。间断下腹部隐痛、黏液血便半年,加重伴暗红色血便10d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间断出现下腹部不适、隐痛,伴有黏液血便,发作时大便次数4~5次/d,无发热、腹胀、里急后重、关节疼痛、消瘦等症状。外院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柳氮磺胺吡啶2~3g/d,因服药后上腹部不适而不能坚持,症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9.
解春静 《山东医药》2009,49(52):117-117
患者男,31岁,主因"乏力、纳差1个月,皮肤黄染、腹胀1周"入院.既往乙型肝炎多年,于1个月前饮酒后出现乏力、纳差并伴有腹泻,5~6次/d,为水样便,同时发热(体温不详).自行口服"止泻药"及"消化药",但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7岁。因“反复便血5年,再发1个月”于2005-02-11收入院。患者5年前夏季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排成形条状便,外覆鲜血,以后为鲜血便,粪质少,每日2~3次,每次50~150mL。不伴发热、腹痛,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结肠镜示严重结肠炎,予止血等对症治疗,10余天后便血逐渐停止,排黄软便。入院前21、9和6个月无明显诱因反复3次出现鲜红血便,表现同前,止血治疗3~7d后停止出血。6个月前便血,血止后1周在当地医院查结肠镜,发现结肠黏膜普遍充血糜烂,升结肠、直肠距肛门5~10cm处见数处半球状息肉,取升结肠、直肠息肉活检,直肠活检后较多出血…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81岁,因腹泻6d,加重伴发热、意识模糊2d于2008-11-29入院.患者6d前因进食不慎出现腹泻5次(水样便),伴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于门诊口服左氧氟沙星、思密达治疗好转并可进流食.2d前出现发热,体温38℃,伴意识模糊、言语混乱、定向力差、不能进食.1d前出现腹泻5次,黄色稀便.既往史:高血压40年,冠心病20年,未经系统治疗,否认脑血管病史.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反复发热、咳嗽、乏力、纳差、消瘦半年,再次发热、咳嗽半个月",于2011年8月6-30日至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人院前半年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8~40.0℃,热型不规则,无明显寒战;时有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液状,有时为黄色浓痰;伴乏力,纳差,体重下降10 kg.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好转,体温下降2~3d后又出现发热.入院前半个月患者病情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外院胸片示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3岁,因"左中下腹剧痛伴血便7 d"入院.患者入院前7 d突然出现左中下腹部剧烈疼痛,持续约30 min后自行缓解,此后时感腹部隐痛不适,排暗红色血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1岁,因腹泻2个月,腹胀、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解黄色稀便,量少,4次/d,伴食欲下降,予诺氟沙星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20d前,患者感觉腹胀,解黏液血便,量较多,6-8次/d,并出现双下肢水肿,但无发热,盗汗、腹痛。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1岁,因"发热、右侧胸痛20 d"于2005年6月21日入院.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侧胸痛,体温波动在38.3~39.5℃,发热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3岁,因"头晕、嗜睡10 d,腹痛1周伴精神异常2 d"入院.10 d前患者自觉头晕、头痛、反映迟钝、记忆力减退,进而嗜睡,于当地医院按"病毒性脑炎"治疗,未见好转.7 d前开始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发热,体温最高达39℃.2 d前开始出现狂躁不安、精神异常,转入我院.既往健康.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8岁.因"反复腹痛、便血20余天"于2010年6月入院.入院20 d前无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食物,解鲜红色血便,血与粪便相混,2~3次/d,无畏冷、发热.曾就诊我院,腹部X线片提示不全肠梗阻;血常规示白细胞16.5×109/L,中性粒细胞0.89;ESR及C反应蛋白正常;腹部彩超示右下腹可见范围约44 cm×19 cm混合性回声团,边缘欠清,双侧髂窝可见液性暗区.入院后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后出院,院外仍有间断上腹闷痛.本次入院前1 d上腹闷痛加重,便血2次,为大便带血丝,混有黏液,无畏冷、发热,无恶心、呕吐.门诊大便常规:黏液(++),镜检红细胞(++),镜检脓球4~6/高倍视野,粪便隐血阳性;腹部X线片:中下腹肠管部分充气,轻度扩张,可见数个小液平.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5岁.因"发热7 d,头痛、视物不清3 d"于2008年1月30日入院.患者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 ℃,3 d后出现头痛,为全头区胀痛,伴喷射性呕吐,双眼颞侧视物不清.头痛及视物不清逐渐加重,并于1 d前出现嗜睡.  相似文献   

19.
低血糖性脑病特殊磁共振表现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42岁.因"意识不清3 d,抽搐2次"于2007-12-10入院.患者入院3 d前自觉胃部不适,排黄色稀水样便3次,无发热,服药后好转,当日仅少量进食.2 d前家属发现患者表情淡漠.少言语伴大汗,问话不能准确回答,四肢无力,于当地医院查头部cT未见异常.患者反复出现癫痫全面性发作,发作后意识不恢复.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2岁,学生.因反复发热、腹泻 1年,于 2001年 4月 30日入院.患者于 2000年 4月 17日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多于午后体温升高,最高 38. 3℃.大便呈黄色稀糊状,6~ 7次 /日,每次 200~ 300 ml. 外院查大便常规示 " 大量脓液 ",予氧氟沙星、甲硝唑静脉点滴无效.1月后渐出现腹痛、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便后腹痛可缓解.2000年 6月 5日我院结肠镜示 : 横结肠以下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及片状糜烂,脾曲以下粘膜弥漫充血,呈颗粒状、片状糜烂,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见图 1. 病理 : ( 乙状结肠 ) 组织炎性渗出及结肠粘膜急、慢性炎症,未见隐窝脓肿.诊断 " 溃疡性结肠炎 ( 中度、左半结肠型、初发型 ) ".6月 6日起予柳氮磺胺吡啶 4 g/d, 6月 16日加用泼尼松 30 mg/d, 大便次数逐渐减少为 1次 /日,便常规转正常.6月 25日起泼尼松逐渐减量,大便 1~ 2次 /日,多次复查便常规均正常.2001年 1月 9日泼尼松减量至 7.5 mg/d维持.2001年 2月 22日受凉后再次出现畏寒、发热、腹泻,粘液便 3~ 4次 /日.当地医院查便潜血 ( + ),未予特殊治疗.2001年 3月 30日解暗红色血便,总量约 800 ml, 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在我院急诊予补液、止血治疗后,肉眼血便消失,仍有粘液便、腹痛和不规则发热.2001年 4月 27日结肠镜示 : 左半结肠散在多个溃疡,直径 l~ 2 cm, 深浅不等,表覆少许白苔,周围粘膜稍增生,病变以乙状结肠为重 ; 直肠少数溃疡,见图 2. 提示淋巴瘤可能性大.病理 : 结肠粘膜显急、慢性炎症,部分腺体增生及淋巴组织增生.为明确诊治收入我院.入院前 3个月内体重下降 9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