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女性生殖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冬焱  朱兰  肖雨  崔全才 《疑难病杂志》2006,5(3):205-206,F0003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主要见于女性外阴和生殖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AMF最早由Fletcher等[1]在1992年报道,发病率极低,国内至今报道不足百例。现将我院妇产科2002~2005年收治的外阴、阴道AMF5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收治的女性生殖道AMF患者5例,平均年龄55.2(37~72)岁;育龄2例,绝经后3例。4例为患者本人发现外阴体表的无痛性肿物,发现肿块到就诊时间平均为10个月(1月~3年);肿块直径1~4cm。术前诊断分别为外阴巧克力囊肿1例,外阴脂肪瘤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女性生殖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超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女性生殖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晰,瘤组织由交替分布的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含有较丰富的薄壁和扩张的小血管,瘤细胞圆形或梭形,可见围绕血管分布,核分裂像罕见,间质呈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纤维母细胞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3例肌纤维母细胞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本病临束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大量慢性炎细胞及粘液血管样背景构成免疫组化SMActinc( )、desmin( )、Vimentin( )。电镜下可见肌纤维母细胞特征结论肌纤维母细胞瘤是既具有平滑肌细胞特征,又具有纤维母细胞特征的独立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5.
文保钢  李林  陈锐  王冬 《重庆医学》2023,(4):541-544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例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为36~55岁,中位发病年龄46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阴道及臀部发现无痛性肿物,其中4例位于大阴唇(左侧2例,右侧2例),1例位于左侧阴阜,1例位于宫颈,1例位于右侧臀部。肿物最大直径1~8 cm,平均4 cm。5例呈实性,2例呈囊性,肿物均可活动,边界清楚。术前检查,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位于正常范围。超声检查均提示肿物异常回声,3例考虑囊肿,1例考虑血管瘤,1例考虑肿大淋巴结,1例考虑肌瘤,1例考虑脂肪瘤。所有病例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部分区域兼类似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改变,1例部分区域细胞伴轻度异型。术后随访47~148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质细胞肿瘤,需术后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乳头下方肿块2个月于2007年9月17日入院,2个月来无任何不适,肿块亦无明显增大。检查:右乳下象限肿块4cm×5cm×3cm大小,与皮肤无粘连,质地中等偏硬,活动度欠佳,表面欠光滑,境界尚清,与胸大肌无粘连,无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未触。于9月19日在在局麻下手术切除肿块。术中见:肿块无明显包膜,位于乳腺组织内,未浸入胸肌筋膜,术中快速切片提示“良性病变”,随做肿块单纯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带部分脂肪组织的椭圆形肿物一个,直径3cm,无包膜,切面灰白,质韧,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特征、诊断标准,正确认识IMT这一低度恶性肿瘤。方法:收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4例,回顾分析病理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4例IMT主要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构成,肿瘤中散在大量炎性细胞,多为淋巴细胞、浆细胞,也有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表达间叶细胞标记Vim和肌源性标记SMA、MSA。结论:IMT是近年来被命名的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的少见间叶性肿瘤,是一种中间型(低度恶性)肿瘤,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和恶变潜能,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确证依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夏燕  胡怀远 《当代医学》2006,12(11):41-42
目的探讨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块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块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大量慢性炎细胞及粘液血管样背景构成。免疫组化SMActin、desmin、vimentin呈阳性表达。结论膀胱肌纤维母细胞瘤块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熟悉其形态特征,对避免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发现子宫占位性病变2月。查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子宫前壁可见61 mm×45 mm低回声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宫颈后唇可见大小38 mm×29 mm低回声,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显示。考虑肌瘤可能。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增大如孕2+月,形态失常,  相似文献   

10.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乳腺肿瘤中少见的类型,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本文报道中年女性患者1例。  相似文献   

11.
女性生殖道炎症微生物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的微生物感染特点。方法 :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涂片 ,用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结果 :观察组异常率为 10 0 %.对照组为 7.32 %,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1) ;加特纳氏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率最高 ,明显高于其他细菌 (P<0 .0 1)。结论 :女性生殖道炎症的主要表现为菌群失调 ,微生物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2.
假性湿疣是一种良性假性的乳头状瘤样病损,形态多种多样,发展有自限性。病理改变与真性尖锐湿疣有明显区别。目前病因尚不清楚。本文报道对205例女性下生殖道假性湿疣进行多项临床指标检验(阴道镜、病理、免疫诊断法)情况。初步认为与阴道前庭部和阴道上皮受分泌物或炎症刺激尤其与念珠菌感染有关,其中分泌型IgA降低65例(32.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对分泌型IgA降低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莱芜地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81-1283
目的:探讨莱芜地区妇女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站行孕前查体并分娩的孕产妇650例,对其年龄、户口特征以及卫生习惯等进行匿名调查;提取孕妇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650例孕妇中无生殖道感染者487例(74.92%),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其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体重<6斤者和新生儿评分<10分者均明显多于无病原微生物感染者(P<0.05),且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者发生几率更高(P<0.05)。不同病原微生物对于不同的妊娠结局影响程度不同。487例有生殖道感染患者中阴道炎感染251例(51.54%),宫颈炎197例(40.45%),盆腔感染39例(8.01%)。流动人口发生阴道炎、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清洗外阴间隔时间<2d者发生阴道炎的几率明显低于间隔时间≥2d者。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发生率,外因清洗间隔时间差别不大(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可以对妊娠和分娩带来不良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道加强对孕妇及生育期女性的卫生指导,并在孕期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用粘液组化和4种肽类激素抗血清免疫酶组化方法,发现80例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中有胃肠型上皮灶者22例(占27.5%),粘液染色显示有胃肠粘液分泌者42例(占52.5%),嗜银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有嗜银细咆及胃泌素、生长抑素、P物质或5-羟色胺阳性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者25例(占31.3%),其中宫颈和宫内膜癌最多占(13例),证实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中,内外分泌型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胃肠道粘膜相似。同时证明恶性病变中神经内分泌型细胞增多,这对宫颈和宫内膜癌早诊及对交界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芸  马彩玲 《医学综述》2008,14(3):361-363
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密切相关,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6、人乳头瘤病毒11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外阴、阴道上皮内瘤变,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人乳头瘤病毒18则与中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相关,现对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关系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1975~1990年收治7例女性生殖器官重复癌,1例卵巢与肾重复癌,均为同时性重复癌,占本院住院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0.39%。诊断时必须与转移癌或复发癌相鉴别.重复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重复癌的种类及性质,辅以相应的化疗或放疗,可获良好疗效,长期生存时间与第一原发癌相似。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400例育龄妇女,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6.0%。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发病率67.7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13.75%;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8.2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慢性盆腔炎和附件炎,发病率4.2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产史、避孕方式五个因素是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生殖尖锐湿疣116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3组:局部抗疣灵软膏治疗37例;抗疣灵加中药坐浴49例;抗疣灵加全身中药治疗30例。116例全部有效,治愈率83.76%,抗疣灵加全身中药治疗组治愈率9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PCR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无明显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细胞浸润与表皮之间有正常胶原带分隔。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20、CD3、CD45RO阳性)。13例CPL中,进行TCR-β基因重排时: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重排阳性(15.4%);IgH基因重排时: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结论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璐  杨淑兰  牟琴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46-3848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中生殖支原体(Mg)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PCR)对女性生殖道分泌物211例、组织231例进行Mg16SrRNA基因片段检测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生殖道炎症组(组织24/67例,分泌物59/173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炎症组(组织6/164例,分泌物2/38例)P<0.00001;在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中,宫颈炎(6/30)和宫颈炎性息肉(18/37)的检出率与非炎性组织比较P<0.05;在各种阴道炎(57/153)中,淋菌性(16/63)、霉菌性(24/52)、滴虫性(13/29)阴道炎检出率与正常人(1/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对5例Mg阳性标本的16SrRNA基因片段一级结构序列分析,发现与国际标准株Mg37同源性达97.8%,有一个T碱基插入。结论:Mg的感染与女性生殖道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