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PM2.5短期暴露与青少年血压偏高关联及其超重肥胖修饰效应,为学校对学生健康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防护空气污染危害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北京市中学生年度健康体检数据中数据合格的初一、高一共148 9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得出研究对象所处区域的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 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估计PM2.5短期暴露对收缩压、舒张压7 d内的累积滞后效应,并分析超重肥胖对PM2.5短期暴露与青少年血压偏高关联的修饰效应。  结果  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北京市PM2.5平均质量体积浓度为(56.53±45.85)μg/m3; 研究对象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4.22%,血压偏高检出率为8.03%。超重肥胖组PM2.5对收缩压的累积滞后效应lag07时最大,即PM2.5日均质量体积浓度每增长10 μg/m3与青少年收缩压偏高相关(OR=1.05,95%CI=1.03~1.07);非超重肥胖组PM2.5对收缩压的累积滞后效应lag05时最大,即PM2.5日均质量体积浓度每增长10 μg/m3与青少年收缩压偏高相关(OR=1.04,95%CI=1.02~1.06)。PM2.5短期暴露不对青少年舒张压偏高造成影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对PM2.5短期暴露引起的血压偏高易感性在累积滞后3日内(lag01~lag03)更高。  结论  PM2.5短期暴露与青少年血压具有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超重肥胖青少年在PM2.5短期暴露后血压偏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为从父母因素方面入手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昌平区小学二~五年级和初一、初二年级的749名7~ 15岁学生.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父母的身高与体重.分别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界限,将学生和父母划分为非超重、超重/肥胖.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749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者占36.7%(275/749).父亲的超重肥胖率为65.6% (491/749),母亲为33.6% (252/749).父母均超重肥胖、仅父亲超重肥胖、仅母亲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父母均非超重者的3.95倍(95% CI=2.41 ~6.48)、3.11倍(95% CI=1.97 ~4.93)和2.74倍(95% CI=1.45~5.18).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最高的为双亲均超重肥胖者,其次为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女生父母均超重肥胖者、仅父亲超重肥胖者和仅母亲超重肥胖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存在子女性别差异;仅父亲超重肥胖对于男生的影响大于母亲,应作为今后儿童肥胖防控的重点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超重肥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0月对浙江省6个地级市城乡4 577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4.2%,肥胖检出率为8.3%。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χ2=58.31、20.09,P<0.01)。城市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略高于乡村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0.713,P>0.05)。初中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略低于小学生,不同学段的超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99,P<0.05),但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95%CI)]为男童[2.001(1.728~2.317)]、小学[1.741(1.314~2.308)]、家庭月收入≥15 000元[3.617(2.498~5.237)]、身体活动频率≤4 d/周...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定义肥胖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儿童肥胖是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超重儿童可能成为肥胖的成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期超重与肥胖不仅影响健康成长,而且对其成年后的生理功能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是某些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因此,对儿童开展超重、肥胖的调查研究,对预防多种疾病的早期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于2003年11月正式推出"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2].笔者按该分类标准,对内蒙古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体质指数以及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静  张娟  张瑛  周芸  史宏睿  赵文婷  张锋 《中国校医》2019,33(8):569-57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徐州市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共12 所学校,共计抽取2 147人。采用Excel录入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7.9%,肥胖检出率为13.3%,不同性别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745,P<0.01);高血压检出率为 8.2%,不同性别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5,P<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 6.6%、9.4%、15.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超重和肥胖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比体质量正常组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营养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7省市28 612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7d饮食行为回顾法收集饮食行为资料.结果 共确定4种饮食行为模式:模式1贡献率为16.58%,与油炸食品、高能量零食、西式快餐、含糖软饮料、在外就餐有关;模式2贡献率为13.02%,与蔬菜、水果、肉或肉制品有关;模式3贡献率为15.58%与早餐、奶有关;模式4贡献率为9.50%,与饭碗大小、吃饭速度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模式1(OR=1.146,95% CI=1.058~1.242)和模式4(OR=1.848,95% CI=1.699 ~2.01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模式3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34,95%CI=0.676 ~ 0.798).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营养教育,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分析PM2.5暴露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空气污染、细颗粒物、儿童、学生、儿童行为、神经行为、注意力、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不良行为为中文关键词,以air pollution、fine particulate matter、particulate matter、PM2.5、children、student、behavior、autism、attention、inattention、neurobehavior、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ASD为英文关键词,分别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有关PM2.5与儿童行为问题关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段截至2019年11月,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纳入标准包括研究的暴露因素为PM2.5;研究结果包括行为障碍及相关疾病;纳入文献的语种为中文、英文;原创研究论文;病例对照、队列或横断面研究。排除标准包括动物实验;重复报告;综述类文章;研究暴露因素不包括PM2.5;儿童自伤和违法等行为。最终纳入25篇文献。结果纳入的25篇文献中,12篇研究讨论PM2.5暴露与儿童行为障碍疾病的关系,13篇探讨PM2.5暴露与儿童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有5篇。根据研究设计分为出生队列研究(15个)、横断面研究(5个)、病例对照研究(5个),我国主要采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提示,PM2.5暴露会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既存在短期效应也存在长期效应。短期暴露于PM2.5易引起轻度的儿童异常行为,长期暴露可能加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的发生风险。胎儿期和婴幼儿期可能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关键暴露窗口。结论PM2.5暴露与儿童行为问题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开展纵向队列研究增强细颗粒物污染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因果关系论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逐年增加,且受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解具体进餐时间和频率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三餐或零食的进餐时间和频率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影响的相关研究,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黄成慧 《职业与健康》2023,(10):1377-1382+1391
目的 系统化剖析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暴露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机理。方法 通过中英文关键字,分别系统化在各数据库开展搜索,收集PM2.5暴露与儿童行为问题关联性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纳入条件以及排除条件进行甄别筛选后,最后纳入24篇文献资料。结果 24篇文献资料中,分析PM2.5暴露与儿童行为问题关联性的文献资料有14篇,分析PM2.5暴露与儿童异常行为关联性的文献资料有10篇,以国内儿童当作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共3篇。根据研究分析设计分类,7篇病例对照研究,3篇横断面研究,14篇队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PM2.5暴露浓度可以显著性增加儿童行为问题形成的风险性,而且PM2.5暴露的时间周期越长,儿童行为问题也会显著性恶化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胎儿期以及婴幼儿期。结论 PM2.5暴露浓度、时间对儿童行为影响巨大,可以促使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空气中粒径≤ 2.5 μm的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我国居民全因死亡和急诊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8年3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EMBASE收集相关文献,提取相对危险度(RR)、超额危险度(ER)及其95% CI,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并对其进行亚组分析、Meta回归和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33篇原始文献,分别利用39组死亡数据和4组急诊量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47.7~176.7 μg/m3的浓度范围内,PM2.5每上升10 μg/m3,居民每日全因死亡增加0.49%(95% CI:0.39%~0.59%),全因急诊量增加0.30%(95% CI:0.10%~0.51%)。对死亡数据的亚组分析显示北方地区(ER=0.42%,95% CI:0.30%~0.54%)合并效应值低于南方地区(ER=0.63%,95% CI:0.44%~0.82%),研究期间PM2.5浓度<75 μg/m3地区的合并效应值(ER=0.50%,95% CI:0.37%~0.62%)高于PM2.5浓度≥ 75 μg/m3的地区(ER=0.39%,95% CI:0.26%~0.52%)。结论 在47.7~176.7 μg/m3的浓度范围内,PM2.5短期暴露可能与全因死亡和急诊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生命早期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学龄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病风险的关联,为ASD的早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于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研究中心招募ASD儿童165名,同期于广州市部分小学招募性别年龄匹配的典型发育(TD)儿童165名。采用问卷收集基本资料,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评估儿童ASD的相关症状表现;采用中国大气成分近实时追踪数据集(TAP)估算生命早期PM2.5暴露(母亲孕前、孕期及儿童出生后2年)。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M2.5暴露与ASD患病风险的关联,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M2.5暴露与ASD相关症状的关联。结果 ASD儿童母亲孕前1年(55.08±9.34)μg/m3,孕期(50.44±8.71)μg/m3以及ASD儿童出生后1年(45.04±8.25)μg/m3、出生后2年(40.19±7.12)μg/m3的PM2.5  相似文献   

13.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它能渗透进肺部,更多的沉积在肺泡里,最终导致肺功能的受损。不论短期还是长期PM2.5的暴露都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癌。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方向出发,阐述环境空气PM2.5 的暴露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2013―2019年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的影响及其所致超额死亡人数。方法  收集环保、气象、户籍人口和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对人群死亡的影响,得到暴露-反应关系系数,估算因PM2.5短期暴露导致人群超额死亡人数。结果  在2013―2019年,南京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增加,居民各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随着升高(均有P < 0.05)。PM2.5短期暴露引发的人群非意外总死亡中超额死亡人数为8 479人,占人群非意外总死亡的3.21%;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超额死亡人数及其占所属疾病类型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 202人(4.32%)、1 424人(1.60%)、4 505人(3.94%)、2 613人(3.79%)和1 856人(4.14%)。结论  2013―2019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和其造成的居民超额死亡人数呈降低趋势,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健康收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PM2.5及其组分暴露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识别暴露效应窗口。方法 选取江苏出生队列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招募的4 089对母子对,收集其基线信息、妊娠期诊疗信息、妊娠期PM2.5及其组分暴露信息、妊娠满20周后的胎儿B超检查(头围、腹围、股骨长和估计体重)信息。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暴露效应的估计,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暴露效应窗口。结果 妊娠期PM2.5暴露浓度每升高10 μg/m3,胎儿头围、腹围和估计体重Z评分分别减小0.025(β=-0.025,95%CI:-0.048~-0.001)、0.026(β=-0.026,95%CI:-0.049~-0.003)和0.028(β=-0.028,95%CI:-0.052~-0.004),头围和估计体重生长受限风险分别增加8.5%(RR=1.085,95%CI:1.010~1.165)和13.5%(RR=1.135,95%CI:1.016~1.268)。PM2.5组分中黑碳、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暴露浓度升高均与头围Z评分减小显著相关,同时硫酸盐暴露的增加还与股骨长的Z评分减小有关。妊娠期PM2.5暴露影响胎儿头围生长效应窗口为第2~5周,腹围为第4~13周以及第19~40周,股骨长为第4~13周以及第23~37周,估计体重为第4~12周以及第20~40周。结论 妊娠期PM2.5及其组分暴露可能对胎儿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胎儿不同生长指标的效应窗口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大气PM2.5暴露水平。方法 于2015年1-12月,采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SidePak AM510个体粉尘仪在每个月第2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每天分早(07:00-09:00)、中(11:00-13:00)、晚(17:00-19:00)3个时段,进行不同通勤方式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M2.5)暴露监测,每隔1 min记录1次数据。结果 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依次为284、281、278和280个。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和乘地铁PM2.5暴露浓度M分别为38.4、38.6、23.3和24.1 μg/m3,均与同期监测点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rs>0.8,P<0.01)。4种通勤方式PM2.5暴露浓度均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考虑暴露时间和呼吸速率,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的M由高到低依次为骑自行车21.0 μg、步行20.1 μg、乘公交5.1 μg、乘地铁2.6 μg。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季节及时段的变化趋势与暴露浓度一致。结论 步行、骑自行车PM2.5的暴露浓度高于乘公交和地铁。4种通勤方式的单程暴露PM2.5量依次为骑自行车 > 步行 > 乘公交 > 乘地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我国学龄儿童奶类摄入水平与超重肥胖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中国八地区742名学龄儿童,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儿童奶类摄入水平与超重肥胖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6.5%和9.0%。奶类消费者占总数84.4%,酸奶消费者(71.0%)高于全脂液体奶消费者(58.6%)及低脂脱脂奶消费者(18.9%)。调查儿童奶类总摄入程度和全脂液体奶摄入程度与年龄别体质指数Z评分(body mass index for age Z-score,BAZ)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结论 学龄儿童奶类总摄入程度及全脂液体奶摄入程度与BAZ呈正相关,建议该人群适当增加低脂脱脂奶和酸奶的摄入比例。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No study ha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ants on 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is association.

Methods

This follow-up study enrolled 81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etween 2003 and 2012. The 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 (ACR) was recorded annually. Exposure to the air pollutants CO, NO2, O3, SO2, and PM2.5 was interpolated from 72 air-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to residences by using the kriging metho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ants and ACR increase was assessed using mixed-effect model with random intercepts for 36 clinics.

Results

The study objects (mean age: 55.4 years) were followed for 3 or more years (average period: 5.4 years). ACR increase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le sex, baseline hemoglobin A1c, and exposure to CO and PM2.5,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waist circumference throug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nually 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increase was estimated by the final model, Patients exposed to higher levels of CO (e.g., third quartile, 1025?ppb) and lower levels of CO (e.g., first quartile, 850?ppb) had an annual ACR increase of 3.73 and 3.54?mg/g, respectively. Patients exposed to higher levels of PM2.5 (e.g., third quartile, 38.8?μg/M3) and lower levels of PM2.5 (e.g., first quartile, 27.7?μg/M3) had an annual ACR increase of 3.96 and 3.17?mg/g,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Exposure to high CO and PM2.5 levels increased 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9.
崔月昕  康慧  尹洁  张荣  牛玉杰 《中国公共卫生》2020,25(11):1599-1603
  目的  初步探讨河北省石家庄市区母亲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年8月 — 2017年12月间石家庄市某省级三甲医院3 407名分娩孕妇及新生儿资料和每日空气污染数据,分析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整个孕期不同污染物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结果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9.51 %;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婴儿性别、出生年份是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母亲年龄、文化程度、产次是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孕期、不同污染物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存在差异,孕早期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PM10、SO2、NO2、CO、O3的平均暴露量每增加10个单位,出生体重分别降低26.6、7.2、4.4、5.7、8.1、2.8、6.0 g;孕中期PM2.5、PM10、SO2平均暴露量每增加10个单位,出生体重分别降低12.7、6.3、4.7 g;孕晚期SO2平均暴露量每增加10个单位,出生体重降低1.3 g;整个孕期PM2.5、PM10、SO2、NO2平均暴露量每增加10个单位,出生体重分别降低8.3、6.3、5.5、1.3 g。  结论  孕期空气污染暴露会使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PM2.5、PM10、SO2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更为明显,孕早期和孕中期可能是空气污染对低出生体重影响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