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其癌变与p53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ABC法)对3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组织和1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IP+SCC)组织进行了p53蛋白检测。结果:36例IP均为p53蛋白阴性,而在16例IP+SCC组织中有5例为p5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31.3%(5/16),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显著(P〈0.001)。结论:p5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与I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发病及恶变的关系。方法:将57例NIP患者分为不伴恶变组(45例)和伴恶变组(1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其HPV6、11、16、18等4个型别的HPV-DNA,同时以30例鼻息肉患者为对照组。结果:57例NIP患者HPV-DNA总阳性率为64.9%(37/57)。不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60%(27/45),均为单一的低危型HPV11型感染;伴恶变组HPV-DNA阳性率为83.3%(10/12),以检出HPV16、18型DNA为主,其中5例为双重感染(4例为HPV16、18型,1例为HPV11、16型),4例为单一型HPV16型感染,1例为单一型HPV11型感染。而30例鼻息肉患者均未检出HPV-DNA。结论:HPV在NIP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而高危型HPV16、18型与NIP恶变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腔及鼻窦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具有侵袭破坏性、易复发性以及恶变倾向,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在SNIP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逐步认识到某些亚型HPV感染可能与SNIP恶变存在相关性。因此对HPV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性的深入研究认识有助于提高对SNIP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水平。本文就HPV与SNIP恶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生、复发及恶变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查找2000~2017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HPV与SNIP发生、复发及恶变相关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示SNIP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19.72,95%CI为7.91~49.18);复发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3.10,95%CI为1.90~5.08);恶变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2.09,95%CI为1.41~3.09)。结论HPV感染与SNIP的发生、复发及恶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SNIP)发病及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研究SNIP与HPV感染相关性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PV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SNIP发病与HPV感染相关性(SNIP组与对照组比较):符合标准的文献15篇,总样本数1068,其中SNIP组664例,对照组404例,Meta分析示SNIP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1),其合并OR是对照组的25.55倍(95%CI=12.71~51.37);②SNIP复发与HPV感染相关性(SNIP复发组与单纯SNIP组比较):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总样本数198,其中SNIP复发组57例,单纯SNIP组141例,Meta分析示SNIP复发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SNIP组(P<0.00001),其合并优势比是对照组的8.11倍(95%CI=3.27~20.13)。结论 HPV感染可增加SNIP发病的危险性,并可能在SNIP复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肿瘤恶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NIP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IP-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NIP组60例,IP-SCC组29例.选取长期吸烟史和长期感染史、内镜检查所见肿瘤特征、鼻窦CT和MRI示肿瘤特征等多种临床指标,对两...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病及其恶变的关系,研究选取组织病理确认为IP(36例)和IP癌变(16例)的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标本进行HPV相关DNA序列扩增。结果显示:36例IP组织有21例(58.3%)为HPV阳性;16例IP癌变组织中有11例(68.8%)阳性。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PV感染在IP的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PV57在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病变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0个,分别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和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标本的HPV相关DNA序列扩增,计算其阳性率;另取10个慢性鼻窦炎病变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及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60个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标本经HPVL1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均为阴性。经HPV57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有47个(78.3%)为阳性。10个慢性鼻窦炎标本DNA模板均未能扩增出DNA片断。结论:HPV57型感染可能在I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3岁.因"双侧鼻塞5个月,回吸性血痰2个月"于2007年5月11日人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双侧鼻塞,缓慢加重,渐呈持续性,2个月前出现回吸性血痰,鲜红色,量少,偶有涕中带血,未就诊.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我们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我科於1978年至1993年收治15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均曾在本院或外院误诊为鼻息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发病年龄48~62岁。左鼻腔4例,右鼻腔6例。病程最短为1年6个月,最长20年。病史表现为不同程度鼻塞及流粘脓涕,1例涕中带血。检查鼻腔均可见灰白色或紫红色息肉样新生物,有的表面欠光滑,呈颗粒状,触之易出血。1例X线显示右眼眶内侧壁骨质破坏。全部病例均有“鼻息肉”手术史2~5次,其中1例曾取右鼻腔部分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鼻息肉。后因“鼻息肉”术后复发频繁,乃将鼻腔手术标本全部送检…  相似文献   

12.
13.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鼻腔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学上虽为良性肿瘤 ,但是 ,局部呈侵袭性生长 ,手术后容易复发 ,而且有恶变的可能性。本文复习最近 10年的有关文献 ,仅就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 ,恶变和放射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临床上相对较为多见的鼻腔、鼻窦肿瘤,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关系最为密切,过去的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免疫组化法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且检出率不一.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3例经病理和临床诊断的NIP病例.根据Krouse分级将病变分为4级:Ⅰ级13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鼻寞CT冠状状+轴位(平扫+增强)或MRI扫描.15例单纯行经鼻内镜...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2 9例中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者 15例 (鼻内窥镜组 ) ,经鼻侧切开手术者 14例 (鼻侧切开组 ) ,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1.8年。并发症 :鼻内窥镜组 (1例 )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 (5例 ) ,P <0 .0 1;住院时间 :鼻内窥镜组 (13.1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 (2 0 .4d) ,P <0 .0 1;术中出血量 (Ⅰ~Ⅱ级 ) :鼻内窥镜组 (17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 (5 2 5ml) ,P <0 .0 1。结论 :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对Ⅲ~Ⅳ级病例 ,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 ,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手术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数据库,通过Meta分析,使用Revman 5.0软件分析2001-2013年间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NIP的研究。结果:纳入研究文献12篇,发表时间为2001-2013年,病例总数共1 37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234例,总体复发率为17.1%。对纳入研究的12篇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异质性检验Q=14.64,df=11,P=0.20,表明12篇文献的研究属于同一性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2个研究进行合并分析,合并后鼻内镜组1 012例,常规手术组359例,合并OR=0.49,95%CI(0.35,0.69),对合并OR的检验结果为Z=4.11(P<0.01),提示鼻内镜组复发率低于非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提示发表偏倚较小。结论: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控制NIP手术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期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选择,以降低复发率。方法:对4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的 特征将其分期为T1、T2、T3、T4期,据此,19例行鼻内镜手术,20例行鼻侧切开手术,2例行上颌骨部分或全截除术。结果: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率为10.5%,鼻侧切开术后复发率为15.0%。结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CT检查和病变的特征进行临床分期,按分期选择手术方式,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的临床特征。方法:分别对1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患者的肿瘤外露部、深部、基底部及窦腔处进行多点取材,并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特点及相关性。结果:内翻性乳头状瘤多位于瘤体的深部及基底部,而息肉组织多位于瘤体的表面。结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可能是因内翻性乳头状瘤表面上皮组织长期受炎性刺激而局部形成息肉样变的结果,因此对单侧鼻息肉,应警惕深部肿瘤性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所收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均经手术切除。其中3例癌变者2例死于癌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癌。15例无癌变者随访中,术后5例出现复发,分别行局部肿瘤切除或CO2激光气化。就其诊断中注意点,治疗原则,复发原因及处理,恶变的预后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