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Fmr1基因敲除(KO)小鼠跳台实验行为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变化,探讨mTOR与KO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技术鉴定20只4周龄FVB近交系KO及20只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为行为学前WT组、行为学后WT组、行为学前KO组和行为学后KO组。通过避暗实验测试行为学WT及KO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区p-mTOR及mTOR表达的变化。结果跳台实验第1天KO鼠的潜伏期较WT鼠短,错误次数较WT鼠多。跳台实验第2天KO鼠的潜伏期较WT鼠短,错误次数较WT鼠多。Western blot检测显示:KO鼠空白组mTOR表达较WT鼠空白组增高(P0.05);KO鼠空白组PmTOR与WT鼠空白组相比表达增高(P0.05)。结论 Fmrp对mTOR信号通路具有负性调节作用;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与mTOR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髓系特异性Abro1(Abraxas brother 1)基因敲除小鼠,并初步分析其对小鼠造血系统及LPS诱导败血症的影响。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Cre/LoxP重组系统构建Abro1^(flox/+)小鼠,将Abro1^(flox/+)雌雄小鼠自交,子代得到Abro1^(flox/flox)基因型小鼠。Abro1^(flox/flox)与Lyz2-Cre^(+)小鼠交配,子代得到Abro1^(flox/+)/Lyz2-Cre^(+)小鼠,再将其与Abro1^(flox/flox)交配,最终得到的Abro1^(flox/flox)/Lyz2-Cre^(+)小鼠为髓系特异性Abro1基因敲除小鼠,即MKO小鼠;Abro1^(flox/flox)/Lyz2-Cre^(−)小鼠作为野生型小鼠,即WT小鼠。提取WT和MKO小鼠尾基因组DNA,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其基因型。提取WT和MKO小鼠免疫细胞蛋白,Western blot检测ABRO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和外周血免疫细胞组成,检测MKO小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LPS处理WT和MKO小鼠3 h,检测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变化以及炎症因子分泌情况。结果: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髓系特异性Abro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WT和MKO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髓系细胞(CD11b^(+)、CD11b^(+)Ly6G^(+)、CD11b^(+)Ly6C^(+))和淋巴细胞组成(CD3^(+)、B220^(+))无差异。LPS诱导败血症实验中,MKO小鼠相关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WT小鼠,表明MKO小鼠可抵抗LPS诱导的败血症。结论:成功构建ABRO1 MKO敲除小鼠,发现MKO小鼠造血系统正常,但可抵抗LPS诱导的败血症,ABRO1 MKO小鼠的建立为揭示ABRO1在免疫细胞亚群中的差异性调控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在小鼠脊髓损伤(SCI)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野生型(WT)小鼠和AR敲除(AR KO)小鼠,制备小鼠脊髓钳夹伤模型,通过BMS评分对比观察损伤后两种小鼠在不同时间点(3、7、14和28 d)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损伤面积恢复程度;利用试剂盒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后小鼠脊髓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家族p65、4-羟基壬烯醛(4-HNE)和活性氧(ROS)的表达。通过体外培养来源于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给予脂多糖(LPS)及4-HNE联合刺激,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V2细胞极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相比,AR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损伤区面积显著减小,并且抑制小鼠脊髓损伤区小胶质细胞活化,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分子iNOS表达水平明显下调。WT小鼠和AR KO小鼠在脊髓损伤后ROS、4-HNE的含量逐渐上升,在损伤后7 d表达较高,并且具有相似的表达变化模式。LPS联合4-H...  相似文献   

4.
王媛  万峻 《解剖学研究》2020,42(4):293-297
目的探讨EphB2在神经元神经突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取EphB2单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WT组和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KO组的C57BL/6胎鼠神经元体外分别培养1 d和3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突生长情况,并与野生型基因组WT WT组比校。结果 KO WT和KO KO的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12和0.36±0.03)均低于WT WT(1.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1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630±1.462和4.314±1.855)均低于WT WT组(4.700±1.76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34.93±15.80)和(33.00±15.12)μm]均低于WT WT组[(42.96±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105.5±41.91)μm、92.24±47.87)μm]均低于WT WT组[(129.5±56.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3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45±1.01和4.02±1.19)均低于WT WT组(5.4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230.2±125.7)μm和(150.3±87.84)μm]均低于WT WT组[(399.3±16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359.7±151.2)和(270.5±114.8)μm]均低于WT WT组[(586.8±178.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2缺失后可能对神经突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脓毒症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性能的波动情况。方法生存实验小鼠随机分为WT/LPS组(n=12)以及IRF-1 KO型LPS组(n=12)。向LPS组小鼠腹腔中输入180~230μl LPS(20 mg/kg)。完成LPS输入后的96 h后采集小鼠的生存曲线。其余在体动物实验小鼠分为WT/NS组、WT/LPS组、IRF-1 KO/NS组、IRF-1 KO/LPS组,向LPS组小鼠腹腔中输入180~230μl 20 mg/kg的LPS,向NS组小鼠腹腔输入等量的LPS(20 mg/kg),完成注射12 h后全部处死,采集小鼠肺组织标本和肺泡巨噬细胞、脾脏巨噬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LC3B颗粒聚集情况进行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cleaved caspase-3,LC3-Ⅱ/Ⅰ的表达自噬水平。结果 WT/LPS组的病理组织学出现急性肺损伤的情况,IRF-1 KO/LPS组的急性肺损伤的情况有所减缓;WT/LPS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及脾脏巨噬细胞中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C3-Ⅱ蛋白表达水平、LC3-Ⅱ/Ⅰ的比例均要高于WT/NS组,IRF-1 KO/LPS组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要低于WT/LPS组,该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LC3-Ⅱ/Ⅰ的比例、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均高于WT/LPS组;通过LPS诱导,WT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线粒体损伤较为严重,IRF-1 KO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线粒体自噬的情况;WT/LPS组以及IRF-1 KO/LP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的LC3Bd颗粒聚焦程度,分别高于WT/NS组和WT/LPS组,IRF-1 KO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程度比WT组大。结论 IRF-1 KO对脓毒症的预后及脏器炎症有明显的修复作用,LRF-1干扰了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和野生型雄性小鼠附睾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探讨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附睾组织iNOS表达的差异,为脆性综合征的研究提供背景资料。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周龄(4、6、8、10周)的Fmr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基因敲除型(knockout,KO)和野生型(wild-type,WT)各6只,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KO小鼠和WT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之后所有小鼠麻醉取附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KO小鼠和WT小鼠附睾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iNOS在4周小鼠附睾阳性表达,在6、8和10周小鼠呈强阳性表达,且KO小鼠附睾的阳性表达均弱于WT小鼠。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在缺失Fmr1蛋白(fragile X retardation-1 protein,FMRP)后的附睾iNOS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周龄的KO与WT小鼠听阈进行检测并对比,了解KO小鼠的听阈变化。方法采用PCR法鉴定FMR1基因敲除型(KO)纯合子(-/-)及其野生型(WT)纯合子(+/+)FVB近交系小鼠,实验动物150只分两组:(1)KO组(3、4、6、8、10周龄,每周龄15只,共75只;②WT组(3、4、6、8、10周龄,每周龄15,共75只,用于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数据及图像的采集:以ABR图形中Ⅱ波的阈值为小鼠的ABR阈值。结果 ABR阈值:3周及4周年龄组小鼠各基因型间KO小鼠的ABR阈值显著高于WT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10周各组中各基因型小鼠的KO小鼠和WT小鼠的ABR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期FMR-1 KO小鼠听阈提高,成熟期FMR-1 KO小鼠听阈无异常,KO小鼠ABR的结果与AGS发生的年龄依赖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和野生型雄性小鼠睾丸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B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探讨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睾丸间质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B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不同周龄(4、6、8、10周)的FMR1基因敲除型(KO)和野生型(WT)各6只,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KO小鼠和WT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之后所有小鼠麻醉取睾丸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对比观察Fmr1小鼠睾丸组织的形态,最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KO小鼠和WT小鼠睾丸微管相关蛋白1B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微管相关蛋白1B在4~10周小鼠睾丸间质细胞阳性表达,8、10周为强阳性表达,且KO小鼠在睾丸的阳性表达均高于WT小鼠。结论微管相关蛋白1B在同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WT小鼠,提示微管相关蛋白1B可能参与脆性X综合征巨睾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体研究CITED1在骨代谢即成骨/破骨平衡中的调节作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利用野生型小鼠(WT小鼠)和构建的CITED1基因敲除小鼠(KO小鼠),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测量WT小鼠和KO小鼠股骨长度、骨量和骨皮质以及骨松质厚度等骨骼表型。用ELISA检测骨代谢的血液学相关指标。用RT-qPCR检测骨标志基因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究骨代谢改变的原因。结果 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CITED1表达极少,表明敲除成功。KO小鼠股骨长度、骨量和骨皮质以及骨松质厚度显著高于WT小鼠。KO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型原胶原肽(P1NP)、骨钙素(OC)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均显著高于WT小鼠,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浓度显著低于WT小鼠。RT-qPCR结果显示,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OC和BALP基因表达较WT小鼠显著增加(P<0. 001);同时,KO小鼠颅骨成骨细胞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表达较WT小鼠显著降低(P<0. 05)。结论小鼠CITED1敲除后可以通过上调OC和BALP基因表达,下调TRAP基因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旷场行为和氨基酸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小鼠进行处理,分析了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小鼠旷场行为和氨基酸递质的影响。结果未用药的WT组和KO组小鼠比较,KO组小鼠的运动性、兴奋性、探索性明显高于WT组小鼠。随着柴胡桂枝汤挥发油浓度的增加,KO和WT小鼠的平均速度、运动轨迹及穿越中央格次数均逐渐降低。WT空白组小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水平和甘氨酸明显降低,而谷氨酸水平则明显升高,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WT空白组小鼠与WT用药组小鼠比较,WT空白组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WT用药组(P<0.05)KO空白组小鼠与KO对照组小鼠比较,KO空白组小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水平明显降低,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KO空白组小鼠与KO用药组小鼠比较,KO空白组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KO用药组。结论柴胡桂枝汤挥发油能够有效地逆转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旷场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柴胡桂枝汤挥发油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4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耳蜗的GAD表达进行观察,探讨耳蜗GAD的表达是否受FMRP的影响。方法使用PCR技术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鉴定后对4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15只进行耳蜗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GAD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观察,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耳蜗HE染色结果:4周龄组KO鼠较WT鼠形态学观察无差异。4周龄KO小鼠的耳蜗中GAD表达的平均阳性细胞数均高于WT小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AD表达的改变可能与FMR1基因KO小鼠听源性惊厥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4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的表达变化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变化。方法取4周龄FVB WT和KO小鼠各20只,应用PL-200热刺痛仪测定小鼠后肢热痛阈值,使用免疫印迹检测KO及WT小鼠海马α7 nAChR的表达变化。结果 4周龄KO鼠的痛阈均比WT鼠的痛阈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KO空白组海马区α7 nAChR表达量均较WT空白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区的α7 nAChR表达量减少可能与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痛觉敏感性的改变相关,可能是FXS患者自残行为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前额皮层及海马的表达,探讨其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将4周龄FVB小鼠分为WT组和KO组,用跳台实验分别检测KO及WT小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O及WT小鼠前额皮层及海马α7 nAChR的表达。结果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WT空白组比较,KO空白组第一天及第二天的潜伏期均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WT空白组相比,KO空白组前额皮层和海马区α7 nAChR免疫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KO空白组前额皮层及海马区α7 nAChR表达量均较WT空白组减少,海马区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前额皮层、海马区的α7 nAChR表达量较野生型小鼠减少,提示α7 nAChR参与了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ATP依赖的钾离子通道(KATP)亚基-Kir6.2基因敲除小鼠(Kir6.2KO)模型,研究线粒体ATP敏感钾离子通道mitoKATP对心肌线粒体和代谢酶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将野生型小鼠(WT平行对照组)和Kir6.2KO小鼠(实验组)分为假手术、主动脉横断缩窄(TAC)2周和4周各3个亚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心功能、心肌能量代谢酶基因表达水平、信号转导通路中叉头框O1(FOXO1)和转录因子PGC1α水平、线粒体比面积和嵴间距。结果:与平行WT组相比较,TAC前Kir6.2KO小鼠心肌PGC1α表达水平有所降低、FOXO1略提高,能量代谢酶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MCAD)、肉碱软脂酰基转移酶1(CPT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II(COXIII)明显负表达,线粒体比面积和线粒体嵴间距有所增加(8.45%和3.11%),表现为有氧代谢能力降低,线粒体代偿增生。TAC后2周时,Kir6.2KO组的心肌线粒体比面积没有变化(8.75%vs0.14%),而嵴间距增加幅度低于WT组(18.27%vs11.65%),线粒体失代偿。TAC后4周时,Kir6.2KO组FOXO1和PGC1α的蛋白或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下游能量代谢酶mRNA和蛋白显著负调表达,心肌线粒体比面积降低幅度更大(-8.45%vs-23.6%),嵴间距变化与WT组相同(6.60%vs7.17%),心功能障碍更为明显,有氧代谢功能衰竭。结论:阻断mitoKATP降低了心肌线粒体对负荷增加时的增生和正调能量代谢酶的反应能力,这与FOXO1-PGC1α信号通路的弱化有关。说明mitoKATP通过FOXO1-PGC1α信号通路调节负荷过载小鼠心肌线粒体增殖和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突触黏附分子NECL4对Ca~(2+)-CaMKII-CDC42信号通路和树突棘数量的影响。方法以Necl4全身性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对8周龄的Necl4野生(WT)及敲除(KO)小鼠脑组织进行高尔基染色,对大脑皮质第Ⅱ/Ⅲ层椎体神经元二级树突上树突棘密度进行统计。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对Ca~(2+)-CaMKII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包括CDC42、Rac1、RhoA、H-Ras、ERK等信号蛋白。结果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Necl4敲除小鼠大脑皮质第Ⅱ/Ⅲ层椎体神经元二级树突上树突棘数量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减少(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CaMKIIα(P0.05)及phospho-CaMKIIα(Thr286)(P0.05)在Necl4敲除小鼠中表达降低,CaMKIIα的下游信号分子CDC42的mRNA水平(P0.05)和蛋白水平(P0.05)在Necl4敲除小鼠中均表达降低。结论 NECL4通过Ca~(2+)-CaMKII-CDC42信号通路对小鼠大脑皮质树突棘数量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Fas-Fas配体(Fas-Fas ligand, Fas-FasL)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变态反应中的作用鲜有报道。为研究Fas-FasL信号通路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者用木瓜蛋白酶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WT小鼠与Fas敲除(Fas knockout,Fas KO)小鼠在初始状态及木瓜蛋白酶诱导哮喘时髓系细胞及T淋巴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检测了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增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初始状态下Fas KO小鼠与WT小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髓系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别;而在哮喘模型中,Fas KO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减少,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Fas信号通路能够促进木瓜蛋白酶诱导的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研究为探索Fas-FasL信号通路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p38 MAPK在腺苷A2A受体敲除(A2AR-/-)新生小鼠缺氧缺血脑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A2AR-/-(KO)及同期野生型(A2AR+/+,WT)C57/BL6新生小鼠(7日龄)分别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模型组按HIBD后取标本时间不同又分为造模后1 d组、3 d组和7 d组,共8个实验动物组,每组取小鼠8只,共64只。采用TUNEL结合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化caspase-3及p-p38 MAPK表达。同时,KO及同期WT小鼠分别取假手术组(SKO和SWT, n=10)及模型组(MKO和MWT,n=30)于HIBD后1 d同时进行新生鼠短期神经行为学评定。结果:(1)缺氧缺血后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活化caspase-3及p-p38 MAPK表达均增加,造模后1 d为高峰;(2)A2AR敲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及活化caspase-3表达增加,与同一时点的WT小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p38 MAPK表达增加,其中,1 d及3 d后2种基因型小鼠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3)Pea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化caspase-3表达与p-p38 MAP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皮层:r=0.957, P<0.01;海马CA1区:r= 0.939, P<0.01)。结论:p-p38 MAPK可能参与了A2AR敲除增加新生小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加重脑损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MAPK4敲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2%的DSS溶液喂食野生型(WT)小鼠,常规建立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MAPK4的表达情况;分别建立野生型(WT)和MAPK4基因敲除(KO)小鼠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观察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旷场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KO和WT小鼠各45只。各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所有的小鼠腹腔注射打药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30 min后做场行为的实验。结果未用药的WT组和KO组小鼠比较,KO组小鼠的运动性、兴奋性、探索性明显高于WT组小鼠;KO鼠使用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用药2个剂量组与生理盐水(0 mg/kg)组比较,KO鼠进入各区的速度、时间、次数和路程均有明显减少(P0.05),WT鼠用药后,与0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治疗使KO鼠路程的活动时间和进入次数减少,接近WT鼠的探索行为方式。结论加味甘麦大枣汤挥发油能够有效地逆转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旷场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中含bromodomain蛋白3(Brd3)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白细胞介素6(IL-6)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筛选出Brd3敲除的细胞,以Brd3敲除细胞为实验组,正常表达Brd3的细胞为对照组。100 ng/m L LPS刺激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表达活化情况;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REB结合蛋白(CBP)的募集和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Br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刺激后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Brd3敲除细胞中LPS诱导产生的IL-6水平显著降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无差异;Brd3敲除细胞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募集显著下降,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Brd3通过促进IL6启动子区乙酰基转移酶CBP的结合和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促进巨噬细胞中LPS触发的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