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组织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与鼻窦C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5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Friedman分期和Lund-Mackay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中Eos计数,将结果分为嗜酸细胞性CRS(eosinophilic CRS,ECRS)组与非嗜酸细胞性CRS(non-eosinophilic CRS,NECRS)组,对两组各分期的CT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两组的CT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分析CT评分结果和组织中Eos计数与Eos百分比(Eos%)的相关性。结果 ECRS与NECRS在CT总评分上有显著性差异(Z =1.674,P <0.01),但在T1、T2、T3、T4不同分期中的CT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Z =1.011、0.892、0.612、0.280,P 均>0.01)。并且CT评分与组织中Eos计数及Eos%呈正相关(r 分别为0.216、0.223,P 均<0.01)。结论 ①组织中的Eos浸润是引起CRS患者CT表现总体差异的原因,但这个差异并不表现在各个分期中;②Eos计数或Eos%越多,CRS患者的CT评分越高,即CT图像表现的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组织及外周血中嗜酸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的相关性,并研究Eos与鼻窦影像学表现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确诊为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鼻息肉组织进行Eos计数,比较其与外周血Eos的相关性.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的组织及外周血Eos计数、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复发组外周血Eos计数、外周血Eos百分数以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0.032、0.033、0.017),两组的鼻窦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89).鼻息肉组织Eos计数与外周血Eos绝对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637,P=0.000);鼻息肉组织Eos计数与外周血Eos百分比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0.542,P=0.000);外周血Eos计数、Eos百分数、鼻息肉组织Eos计数与术前鼻窦CT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72、0.065、0.695).结论 外周血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Eos计数与鼻息肉术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慢性鼻-鼻窦炎(CRS)根据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程度进行分型的可行性。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ECRS)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NECRS)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外周血Eos百分比(Eos%)、影像学变化及预后等临床特点。方法 纳入符合CRS诊断标准的330例研究对象,以组织Eos%≥15%将病例分为ECRS组(n=153)和NECRS组(n=177),比较和分析两组病例的相关特点,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ECRS组外周血Eos%显著高于NECRS组,组织Eos%与外周血Eos%呈正相关;②ECRS组鼻窦CT病变程度总分、前后组筛窦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③ ECRS组全组鼻窦累及率、后组筛窦及上颌窦累及率明显高于NEC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FESS术后1年评价远期疗效,ECRS组患者术后鼻塞、流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症状评分(P <0.01),NECRS组患者术后除头面部胀痛无缓解(P >0.05)外,其余指标评分均低于术前各症状评分(P <0.05)。结论 CRS可按组织Eos浸润程度进行分型,ECRS的鼻窦病变范围及程度较重,更易罹患全组鼻窦炎,其中筛窦病变程度最重,后组筛窦及上颌窦最易受累。外周血Eos%与组织Eos%呈正相关,且在ECRS病例中显著升高,可作为术前CRS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窦CT评分联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嗜酸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收治的ECRSwNP患者92例,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1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9)和未复发组(n=63)。比较两组鼻窦CT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及组织Eos百分比(Eos%)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探究鼻窦CT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IL-6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鼻窦CT评分及筛窦与上颌窦评分比值(E/M比)均大于未复发组(P<0.05);组织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均呈正相关(r=0.305、0.381、0.642,P均<0.05),外周血Eos%与前组筛窦评分、后组筛窦评分及E/M比亦呈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鼻窦炎骨炎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骨炎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CRS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采用整体骨炎评分系统(global osteitis scoring scale, GOSS)评价骨炎严重程度,并用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来客观评价患者CRS的严重程度,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并收集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血清总IgE、特异性IgE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GOSS与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百分比、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炎GOSS评分与Lund-Mackay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0.823,P<0.01);骨炎GOSS评分与Lund-Kennedy存在高度正相关性(r=0.683,P<0.01);骨炎GOSS评分与血中的总IgE呈正相关性(r=0.3,P<0.1),但有骨炎组与无骨炎组患者外周血特异性IgE含量无明显差别;骨炎GOSS评分与血Th17细胞百分比、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无相关性。结论 CRS骨炎严重程度与血中总IgE密切相关,与患者鼻窦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炎性亚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初步探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比例在分类中的作用,进而探究合并症(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对鼻息肉炎性亚型界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确诊为 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息肉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分为Eos浸润组(ECRSwNP)与非Eos浸润组(non-ECRSwNP)。对两组患者血Eos百分比、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IgE、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及鼻内镜手术翻修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将血清总IgE、血Eos百分比、鼻息肉Eos浸润程度及鼻窦CT评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及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将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合并症构成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合并症时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变化情况。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ECRSwNP具有较高的鼻内镜手术翻修率及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合并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炎性亚型的鼻息肉患者鼻窦CT评分、血Eos百分比及血总IgE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 分别为1028.00、1143.50、800.00,P 均<0.05),两组之间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U =2155.50,P =0.232);血Eos百分比和组织Eos浸润程度之间及鼻窦CT评分与二者之间存 在显著相关性(r =0.538、0.568、0.419,P 均<0.05),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可显著增高血Eos百分比,相比无合并症及仅合并变应性鼻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541.50、689.00,P均<0.05),其他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合并症时ECRSwNP血Eos百分比截断值范围是3.05%~4.8%。结论 ECRSwNP及non-ECRSwNP具有不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合并变应性疾病可增高鼻息肉血Eos百分比,并影响以血Eos百分比为诊断指标的鼻息肉炎性亚型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观察难治性鼻-鼻窦炎(difficult-to-treat rhinosinusitis,DTRS)的鼻窦黏膜胶原纤维沉积程度,同时还探讨其与TGF-β1、嗜酸性粒细胞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就诊时临床特点和纳入标准将5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难治组(12例)、复发组(14例)、初治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术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血常规和鼻内镜检查,同时对术前鼻窦CT行LundMackay评分;术中取黏膜组织进行Masson染色、HE染色和ELISA检测。结果①难治组的黏膜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高于复发组、初治组和对照组;②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与TGF-β1浓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Lund-Mackay评分均有相关性;而与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①鼻窦黏膜纤维组织增生可能是DTRS病理特征之一,可能与发病有关;②TGF-β1高表达、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丰富和高Lund-Mackay评分可能是胶原纤维沉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鼻窦CT评分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患者嗅觉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 例确诊为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eosinophi chronic rhinosinu sitis,ECRS)组患者28 例,非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non eosinophi chronic rhinosinu sitis,nECRS)组患者64 例。排除鼻部手术史和其他可能影响嗅觉功能的因素,进行病史采集、嗅觉功能检测和鼻窦CT评分,采用χ2和t检验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Mann 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鼻窦CT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鼻窦CT评分和嗅觉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鼻窦CT评分在嗅觉障碍中的预测评估价值。 结果ECRS组双侧炎症(26/28),筛窦上额窦总和差,(EM 差)值3.32±2.25;nECRS组双侧炎症(48/64),EM差值1.81±2.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评分方面,CRS患者的EM 差值与嗅觉功能相关性更强(r=0.634),具有更高的预测评估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827。当EM差截断值取2.5时,诊断嗅觉障碍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79.2%。结论与其他鼻窦CT评分相比,筛窦上颌窦总和差值对于CRS患者嗅觉障碍有更好的预测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伴发下气道炎症不同状态的肺功能,探讨上下呼吸道共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79例CRSwNP患者的肺功能,其中无气道高反应(non-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NAHR)组34例、无症状气道高反应(asymptomatic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AHR)组30例、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组15例,分析三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外周血及鼻息肉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NAHR组、AAHR组及BA组肺功能呈递减趋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是小气道功能。三组患者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外周及息肉Eos计数呈递增趋势,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SwNP患者合并下气道不同炎症状态的肺功能损伤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医师也应注意CRSwNP患者的潜在小气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理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否与CRS病情程度的相互关系,探讨根据嗜酸性粒细胞指导分型有无可行性。方法收集13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多,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观察两组患者主观病情评估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主观病情评估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炎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参与其发病。单独依据嗜酸性粒细胞行慢性鼻-鼻窦炎的分型是不充分的,必须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视觉类比法(VAS)对75例CRS患者的全身不适感以及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感、嗅觉障碍、鼻分泌物或后鼻漏5个单个症状进行评分;对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这两项客观检查结果分别采用Lund-Mackay法和Lanza—Kennedy法进行评分;分析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正相关(r=0.88,P〈0.01);②嗅觉障碍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和0.53,均P〈0.01);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鼻分泌物或后鼻漏以及患者全身不适感症状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5个单个症状VAS评分之和与Lund-Mackay CT评分正相关(r=0.26,P〈0.05),但与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不相关(P〉0.05)。结论:CRS患者的主观症状同客观检查间无显著相关性,对CRS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式选择时必须结合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与外周血液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鼻窦内镜手术,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6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外周血细胞成分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之间的差异。将实验组根据是否复发、癌变进一步分为SNIP组(38例),复发组(14例)及癌变组(10例),分别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0.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P=0.016),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PLR)(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发现,NLR的增加(P<0.001)、PLR的减少(P=0.002)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在三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NIP和复发组(P=0.045),癌变和复发组(P=0.017)在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PLR与SNIP具有相关性,并且可能成为SNIP的外周血液炎症标志物,NLR的增加、PLR的减少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是SNI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在分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确诊为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息肉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分为嗜酸粒细胞浸润组(ECRSwNP)与非嗜酸粒细胞浸润组(non-ECRSwNP).将两组患者血嗜酸粒细胞比例、血清总IgE水平、嗅觉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以及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同时,将各指标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较强的临床指标,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及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ECRSwNP患者组63例,non-ECRSwNP患者组56例.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7.31%:3.90%)、血清总IgE水平(60.9 IU/L∶28.9 IU/L)、嗅觉评分分别为(5.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20.01、1020.53、1092.52,P值均<0.05).两组上颌窦Lund-Mackay 评分分别为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01,P<0.05);两组额窦、前筛、后筛、蝶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Lund-Mack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7.5、23.5、22.5、31.5、28.5,P值均>0.05).两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6,P=0.19).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与血清总IgE均与病理结果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55、0.24,P值分别为0.001、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5.65%为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结论 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两组CRSwNP患者在临床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可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是否大于5.65%进行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wNP)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患者某些主观症状、客观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以及临床表现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2例CRSsNP患者和33例CRSwNP患者的主观症状采用视觉类比法(VAS)进行评分;对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这2项客观检查的结果分别采用Lund-Mackay法和Lanza-Kennedy法进行评分;对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采用自动化检测仪计数,黏膜EOS于×400显微镜下计数;对黏膜中IL-5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对比CRSsNP和CRSwNP患者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客观检查结果同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①CRSsNP和CRSwNP患者的总体症状和5个主要症状评分总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相比CRSwNP患者,CRSsNP患者鼻分泌物症状VAS评分显著增高(P<0.05),嗅觉障碍症状VAS评分则显著降低(P<0.01);②相比CRSs-NP患者,CRSwNP患者的CT、鼻内镜检查评分,外周血及黏膜EOS计数和IL-5表达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③CT和鼻内镜检查评分同外周血、黏膜EOS计数以及IL-5表达量正相关(P<0.01)。结论:CRSsNP和CRSwNP患者在总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差别不大,但CRSwNP患者表现出更为严重和广泛的黏膜病变,这同黏膜局部更为显著的EOS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期刊导读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不同于伴嗜酸粘蛋白的慢性鼻及鼻窦炎伴鼻息肉(EMCRS),为了证实这一点,Pant等设计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包括慢性鼻及鼻窦炎(CRS)症状、鼻窦CT扫描、过敏情况、鼻内镜手术中的发现及是否存在嗜酸黏液和真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利用免疫组化、细胞离心沉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息肉组织及外周血中的嗜酸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CD8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慢性鼻窦炎(CRS)患者鼻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关系。 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33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26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及其与炎性细胞浸润的关系;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1例鼻息肉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程度以每高倍视野每104μm2面积所含有的数量表示;内镜表现采用Lund-Kennedy评分;主观症状采用VAS评分;影像学CT表现采用Lund-Mackay评分。结果嗜酸性鼻息肉组和非嗜酸性鼻息肉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0%(3.75%,1.40%)和1.10%(1.70%,0.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358.0,Z=-2.965,P=0.001);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08,P<0.001),与术后3个月内镜评分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458,P<0.001)。结论 Thl7细胞表达可能与噬酸性鼻息肉发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otch通路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和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CRS)和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分别作为CRS组和对照组。收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30例,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嗅觉功能评估及术后嗅觉功能判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4例,排除合并哮喘、变应性鼻炎和伴有可能影响嗅觉功能的系统性因素。所有患者均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行术后随访。根据鼻窦CT冠状位嗅裂区堵塞程度评为0、1、2分,分别对嗅裂前区(an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AOCS)(中鼻甲对应嗅裂区)和嗅裂后区(pos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POCS)(上鼻甲对应嗅裂区)进行评分。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T&T嗅觉检测、嗅觉VAS评分和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和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术后行T&T嗅觉检测、嗅觉VAS评分。分别将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嗅觉阈值、嗅觉VAS评分与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和Lund-Mackay评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9岁(24~67岁),其中30例患者随访达到6个月。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T&T嗅觉阈值与嗅觉VA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 =0.70,P <0.01)。手 术前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AOCS和POCS均与嗅觉阈值评分、嗅觉VAS评分显著正相关(P <0.001),Lund-Mackay评分与嗅觉阈值也有弱相关性(R 2=0.262,P =0.005)。手术前鼻窦CT嗅区评分AOCS、POCS与术后6个月的嗅觉阈值亦有相关性(R 2=0.211、0.181,P =0.014、0.024),且术前AOCS与术后6个月嗅觉阈值正相关性更强。术前Lund-Mackay评分与术后6个月嗅觉阈值无相关性(R 2=0.073,P =0.165)。结论 改良鼻窦CT嗅区评分可作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嗅觉功能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嗅觉功能预后的客观评价指标。中鼻甲对应的嗅裂区的病变程度对嗅觉功能评价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