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袁琴  戴丽  廖莹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49-1551
目的 探讨小儿龋齿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和雨花台区每个区抽取1家公办幼儿园和1家民办幼儿园,抽中的幼儿园全部学龄前儿童均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并采集血样用于变形链球菌检测,采用自行制定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龋齿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7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14∶1,儿童年龄3~6岁。检出龋齿418例,患病率为38.9%,龋均(2.4±0.5)。418例龋齿患儿,发现龋齿1 002颗,龋齿填充数514颗,填充率为5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915)、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OR=0.398、0.373)、变形链球菌感染(OR=10.903)、每天刷牙次数≥1次(OR=0.481、0.443)、早晚刷牙(OR=0.751)、使用含氟牙膏(OR=0.462)、饭后漱口(OR=0.405)、定期口腔检查(OR=0.462)均为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填充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4岁幼儿园入园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通州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2~4岁足月产(37周≤孕周<42周)儿童入园体检记录及出生信息,获取其人口学特征、围产及出生情况、入园体检及口腔检查等资料,分析不同特征儿童龋齿率,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2 555名足月产2~4岁儿童,男童占51.2%,以3岁儿童为主,占75.1%,父母户口至少一方在北京占70.2%。儿童总体龋齿率为23.7%, 2、3、4岁儿童分别为16.9%、25.2%、48.1%,随着儿童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3岁=1.67; OR4岁=4.58)、父母户口均在外地(OR=1.13)的儿童龋齿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2~4岁入园儿童龋齿率较高,年龄增加以及父母均为外地户口的儿童龋齿发生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做好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6月期间整群随机选取西安莲湖区10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和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龋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998名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66.03%,重症低龄儿童龋齿(SECC)占51.90%;龋均为2.89,龋齿充填率为2.81%。低龄龋病儿童(ECC)和SECC的发生率,随患儿年龄升高的线性增加趋势有统计学性意义(均P<0.05)。龋患率最高的牙位为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上颌呈W型分布,下颌呈倒V型分布。经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368)、含奶瓶入睡(OR=2.273)、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OR=1.873)和睡前进食(OR=1.162)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家长乳牙保健意识(OR=0.254)、3岁前开始刷牙(OR=0.649)和刷牙频率(早晚刷牙)(OR=0.331)为影响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西安市莲湖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较高,龋齿充填率低;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含奶瓶入睡、经常摄入甜食或含糖饮料和睡前进食,保护因素为家长乳牙保健意识、3岁前开始刷牙和刷牙频率。应对家长加强乳牙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流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地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2019—2020年在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分别选取3所小学,每个年级各选取1个班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描述分析氟斑牙、龋齿情况,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学龄儿童氟斑牙与龋齿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 006名小学生,男性604名(占60.04%),女性402名(占39.96%);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60±1.18)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氟≥2.39 mg/L(OR=16.651)是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的危险因素,母亲学历为高中及以上(OR=0.224)、家庭年收入≥10万元(OR=0.058、0.083)的学龄儿童氟斑牙检出风险较低;经常吃甜食(OR=4.022)是学龄儿童龋齿检出的危险因素,尿氟≥1.28 mg/L(OR=0.460、0.348)、睡前刷牙(OR=0.075)、定期口腔检查(OR=0.169)、父母关注牙齿健康(OR=0.269)的学龄儿童龋齿检出风险较低。结论 西安市临潼区高氟地区学龄儿童氟斑牙和龋齿检出率均偏高,高尿氟是学龄儿童氟斑牙的危险因素,经常吃甜食是学龄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建议防范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氟斑牙和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6岁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某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2~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描述ASDs患病情况,并分析芜湖市学龄前儿童ASDs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对13 482名儿童完成调查,完整回答调查问卷的共有12 657名儿童,筛选疑似ASDs儿童748例,最终确诊52例,ASDs患病率为4.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1.422)、早产(OR=1.582)、新生儿窒息(OR=1.416)、儿童睡眠障碍(OR=1.277)、母亲生育年龄≥35岁(OR=1.271)、母亲孕期焦虑/抑郁(OR=1.439)、孕期使用特殊药物(OR=1.322)为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危险因素。结论 男童、早产、新生儿窒息、儿童睡眠障碍、高龄产妇、孕期负性情绪、孕期使用特殊药物为学龄前儿童罹患ASD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其中可人为干预的因素,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亿亿  汪青风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44-1347
目的 调查南京市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保健知-信-行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抽取12个班级的中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对6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有效人数630人,有效率为100%。男女性别比为1.13∶1。共检出牙龈出血284例(45.08%),239例检出牙石,检出率为37.94%,患龋315例(50.00%),其中48例进行了龋补充填,充填率为15.24%(48/314)。口腔健康状况良好278人(44.13%),口腔健康状况不良352例(55.87%)。中学生对糖是否会引发龋齿的认知知晓率最高(84.60%),对窝沟封闭能否保护牙齿的认知知晓率最低(25.08%)。口腔健康很重要的积极率最高(96.98%),定期口腔检查有必要的积极率最低(82.06%)。95.87%的中学生有刷牙习惯,刷牙次数≥2次/d者仅有69.84%,17.94%使用含氟牙膏,33.97%有使用牙线的习惯,9.84%的很少/从不吃甜食,20.00%很少/从不喝甜饮料,21.11%很少/从不喝加糖牛奶/豆浆/咖啡等,31.90%主动进行过口腔咨询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842)、口腔健康知识得分越高(OR=1.740)、口腔健康态度得分越高(OR=1.525)、主动咨询检查牙齿(OR=2.507)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的可能性较高,每周吃甜食2~6次及每天至少1次(OR=0.437、0.328)、每周饮用甜饮料2~6次及每天至少1次(OR=0.578、0.303)的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一般,其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口腔健康信念尚可,口腔健康行为较为规范,但仍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建议学校及家庭应持续加强青少年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月3日至27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4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4 134份有效问卷,男童2 144人(51.9%),女童1 990人(48.1%),3岁以下儿童2 412人(58.3%),3~6岁儿童1 722人(41.7%)。最近1年中,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率为4.30%。跌倒或坠落(65.2%)、钝器伤(11.8%)和烧烫伤(10.1%)是目前导致深圳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OR=0.566)、年龄(OR=1.822)和照料者的伤害预防态度得分(OR=0.671)是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伤害预防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结合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现况、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桂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9):1118-1121
目的 分析龋齿儿童病例特征及口腔卫生行为状况,为防治儿童龋齿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以2021年1—12月在北京市某医院口腔门诊诊治的3~12岁龋齿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同时以医院所在社区内3~12岁无龋齿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卫生行为情况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龋齿儿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龋齿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392例龋齿儿童龋齿病例以上、下磨牙患龋多见,占比58.84%,龋均(2.3±0.6)颗,共有龋齿3 202颗,龋齿填充数1 895颗,填充率59.18%。龋齿儿童与对照者在食用零食频次、食用甜食频次、餐后漱口、每日刷牙次数、睡前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口腔检查、局部涂氟、窝沟封闭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龋齿儿童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用零食频次、食用甜食频次、餐后漱口、每日刷牙次数、用含氟牙膏、局部涂氟、窝沟封闭方面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7~9岁龋齿儿童食用零食频次、食用甜食频次最高,10~12岁龋齿儿童餐后漱口、每日刷牙次数、使用含氟牙膏、局部涂氟、窝沟封闭比例更高。结论 龋齿儿童以上、下磨牙患龋多见,填充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个体状况增加口腔健康宣传力度,提高儿童相关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预防和控制龋齿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绵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龋病发生情况,分析龋病对牙颌面畸形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绵阳市12所中小学的6~18岁儿童、青少年,检查其龋病及牙颌面畸形的发生情况,分析其龋病与牙颌面畸形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绵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3 005人,男1 589人,女1 416人,平均年龄(12.06±5.99)岁。龋病患病率为51.31%(1 542/3 005)。不同年龄组的患龋率、龋均、乳牙龋失补牙面数/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DM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6~9岁、10~12岁患龋率、龋均、dmft/DMFT和龋病活跃性(CAT)均较高。共检出1 382例牙颌面畸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口腔习惯(OR=2.151)、龋病(OR=1.690)、dmft/DMFT越多(OR=2.061),儿童、青少年发生牙颌面畸形的风险越大。结论 6~12岁是绵阳市儿童、青少年龋病高发年龄,龋病、因龋失牙是导致6~18岁儿童、青少年牙颌面畸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邢台市干部职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CHD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3—6月在邢台市某医院中心参加体检的市直56个单位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体检相关结果、CHD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分别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的CHD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0 232名邢台市干部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老年人(≥60岁)占50.31%,女性占54.05%。CHD患病率4.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OR=4.489)、男性(OR=4.452)、肥胖(OR=23.576)、高血压(OR=58.196)、血脂异常(OR=41.961)、糖尿病(OR=13.851)、吸烟(OR=17.193),饮酒(OR=4.305)、运动量小(OR=3.342)、高脂饮食(OR=23.007)、高糖饮食(OR=20.395)、高盐饮食(OR=6.867)、嗜好饱食(OR=12.016)和CHD家族史(OR=13.471)的邢台市干部职工患CHD的风险更高。结论 邢台市干部职工CHD的患病率较高,该人群CHD的患病受较多因素影响,预防与控制CHD应切实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和分析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以及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该人群龋齿的影响,为开展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张家口市12所初中学校,对抽中学校的所有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初中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龋齿患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02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其中男生1123名,女生906名,年龄11~14岁;独生子女1187名,非独生子女842名;父母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以下1106人,父母最高学历是中专/大专605人,父母最高学历是本科及以上有318人。共检出龋齿学生724例,龋齿患病率为35.68%,龋均为(2.48±0.77)颗,龋齿充填率为15.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睡前甜点(OR=4.455)、每天进食甜品类食物的频率≥2次(OR=2.347)、刷牙方法不正确(OR=4.754)、有错颌畸形(OR=1.956)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每天刷牙≥2次(OR=0.293)、乳牙萌发后有刷牙习惯(OR=0.262)、家长重视(OR=0.384)、对刷牙出血理解正确(OR=0.304)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刷牙习惯、家长重视程度以及牙齿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了龋齿的发生,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提高对在校初中生龋齿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4 464名徐州市3~5岁学龄前托幼儿童开展调查,男童2 236人,女童2 228人。3、4、5岁儿童分别占35.1%、32.0%、32.9%,城区托幼机构儿童占78.4%。有291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率为6.5%。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肥胖(OR=1.881)、出生体重≥4.0 kg(OR=2.349)、年龄越大(OR=1.523)、偏爱高热量食物(OR=2.968)、很少吃蔬菜水果(OR=2.430)、偏爱零食(OR=2.678)、不易接受新食物(OR=1.499)的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徐州市3~5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儿童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行为、年龄、出生体重、父母肥胖情况等因素相关,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行为问题,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孕妇缺铁性贫血(IDA)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首次在株洲市某医院建立生育档案的孕妇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IDA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624名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28.72 ± 4.69)岁。文化程度以中专或高中为主,占50.00%。家庭年收入以8~19万元为主,占45.07%。初产妇占55.36%,检出孕期IDA 176例,发生率为10.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30~34、35~39、40~44岁(OR=4.998、10.455、7.745)、家庭年收入<8万元(OR=2.134)、孕中期及孕晚期(OR=1.728、4.315)、居住地为郊区(OR=3.027)、经产妇(OR=6.197)、流产次数1~2、≥3次(OR=2.139、12.203)、饮食习惯不正常(OR=2.055)、铁剂补充≤每周1次(OR=14.939)的孕妇发生IDA的风险较大,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OR=0.277、0.570)孕妇发生IDA风险较小。结论 株洲市孕妇IDA发生情况较为普遍,孕妇发生IDA可受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居住环境、流产、分娩史,孕期膳食结构及铁剂补充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需加强孕妇妊娠保健教育,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郑州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的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以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415名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男童1 221人,女童1 194人,年龄10~13岁。视力不良检出共1 815例,占75.16%。轻度视力不良比例最高,共1 156例,占47.87%;其次是中度视力不良,488例,占20.21%;重度视力不良171例,占7.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17)、居住在城市(OR=5.888)、住校(OR=2.210)、读写姿势(OR=2.632,4.699)、参加课外辅导班(OR=5.501)、每日看电视时间(OR=1.440,1.881,2.389)、每日看手机或电脑时间(OR=2.307,2.704,3.747)、每日做作业时间(OR=1.736,1.887,2.234)、每日户外锻炼时间(OR=0.770,0.422,0.394)、家长不限制观看电子视频时间(OR=2.019)均为4~6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为严重,准确地识别视力不良的各类危险行为,给予个体针对性的矫正,才能达成防控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驻马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风险行为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驻马店市某医院精神科造册在管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并由精神科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高风险行为评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患者高风险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高风险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对1 0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高风险行为评估,男性679例,占62.64%,女性405例,占37.36%。平均年龄(47.89±27.65)岁。评估结果显示高风险行为者78例,占7.19%。男性(OR=2.704)、年龄为18~50岁(OR=1.555,2.729,3.861)、户籍为外地(OR=1.967)、职业为失业或无业(OR=2.729)、监护人不是配偶(OR=3.762,4.250,7.822,8.306,10.064)、既往住院次数较多(OR=3.500,3.803,7.621)、既往应急处置次数较多(OR=10.644,31.21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高风险行为的风险较高。结论 驻马店地区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一定的高风险行为比例,应对其中的男性、18~50岁、外地户籍的患者积极实施救助,保证相应的社会支持。对于多次住院、多次发生应急处置的患者需给予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行为表现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0年3月6日00:00至24:00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滚雪球抽样和方便抽样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 980份,调查的城市农村人数比为2.19∶1,男女性别比为1∶1.90,调查对象的年龄以37~55岁居多,占67.55%。54.95%调查对象为高认知水平,64.48%调查对象行为表现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住地为城市(OR=1.372),女性(OR=1.256),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977)、本科及以上(OR=3.149),职业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OR=1.284)、教师(OR=1.530)的认知水平较高;女性(OR=1.114),学历为高中或专科(OR=1.217)、本科及以上(OR=1.225),家庭中有医务人员(OR=1.213)、高认知(OR=1.968)的行为表现较好。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微信(90.49%)、网络媒体(87.55%)和电视(82.56%)获取健康教育信息;对疾病知识(85.40%)、防护措施(84.53%)和防控措施(78.71%)的需求均较高。结论 在本次新冠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重庆市涪陵区非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当把农村地区人群、低学历人群和学生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郑州市中青年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的现状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当地特定人群的高血压综合防治和干预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河南省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8 ~59岁郑州市中青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前期现况调查,并采用单、多因素对高血压前期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