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策略.方法 对2000-2006年收治的16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6例.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4年,复发时年龄为12~35岁.对术中发现前次手术未切除舌骨中段者(10例),行常规Sistrunk术式手术切除;对前次手术切除舌骨中段者(6例),行扩大切除反复感染致与周围粘连组织,即扩大Sistrunk术式.结果 16例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术后并发咽瘘和颈前血肿各1例,治疗后痊愈.随诊1~6年未见囊肿或瘘管复发.结论 合理应用常规Sistrunk术式与扩大Sistrunk术式是治疗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病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的复发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3例行Sistrunk术式切除,1例单纯囊肿切除,术后均一期愈合,随访6~46个月,3例复发,其中2例成人再次行Sistrunk扩大根治术,术后未再复发。结论 误诊、非典型的甲状舌管残留、急性感染时行手术、病变组织切除不完全、手术年龄过小和术中囊肿破裂是导致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前抗感染及术中对舌骨及残端的处理是治疗与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36例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病例行Sistrunk术式,术前注入美蓝液于囊管内,以便术中分离追踪蓝染管支,切除足够舌骨中段,近舌盲孔处行荷包缝合术或电凝、微波等处理.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复发率5.6%.结论对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环节,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瘘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骨囊肿37例,甲状舌管瘘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瘘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瘘管1例复发,鳃裂瘘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中的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B超、CT等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上应彻底切除囊壁与瘘管,避免复发.术中应避免损伤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甲状舌管瘘管须切除舌骨中段2cm,这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是颈部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是由于甲状舌管未闭合或退化不全所致。如果感染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经久不愈,则会形成继发囊肿表面的皮下瘘管,偶有恶变倾向。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不彻底易致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通过手术确认的30例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患者首次手术均为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共随访7.5~45.0(25.4)个月,25例未复发,2例失访,2例复发1次,1例复发2次,复发率为10.7%(3/28)。2例复发1次的患者,末次手术均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1例复发2次患者末次手术行Sistrunk手术;3例复发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28例患者术后均无咽瘘、声嘶。结论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尤其是首发患者且年龄较小,可首选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复发的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可再次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多次复发患者可考虑Sistrunk手术。  相似文献   

7.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颈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切除是其惟一的治疗方法.由于甲状舌管的范围不确定,早期简单囊肿切除术式常有残留,导致复发.我们在Sistrunk术式的摹础上,扩大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切除范围,治疗38例复发感染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中线整块切除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中线整块切除术在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中的作用。方法:对1991年6月-2001年12月收治并行颈中线整块切除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全部病例伤口一期愈合,瘢痕小,美容效果满意。没有舌下神经损伤、血肿、皮下气肿以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且无吞咽困难,发音正常并能很好地控制音调。术后随访病人1—10年,均无复发。结论:颈中线整块切除是治疗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患者的资料。10例复发甲状舌管囊肿行Sistrunk术式再次手术切除。结果误诊和不当的手术方法是复发的主要原因。10例患者再次手术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规范的Sistrunk术式和良好的手术技巧才能保障彻底地切除甲状舌管囊肿。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囊肿术后不置引流管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30例初发甲状舌管囊肿而术后未置引流管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手术方式有可比性的前提下,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的观察并记录术后1、2、3、4、48 h的疼痛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术后血肿、皮下积气、切口感染、咽瘘、声音嘶哑、舌肌运动困难、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及发声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随访半年的复发情况来判断术后未置引流管的影响。结果患儿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方面有可比性的情况下,初发甲状舌管囊肿而术后未放置引流管的30例患儿均未发现血肿、皮下积气等上述并发症,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小儿甲状舌管囊肿术后不置引流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且不置引流可以增加患儿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患儿自主拔出引流管的可能性以及降低术后护理难度。因此,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可不常规放置引流管。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甲状舌管囊肿(瘘管)的原因探讨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和提高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对32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管)病例(含8例术后复发者),术前感染病例先行抗炎后再手术,准确判定甲状舌管囊肿与舌骨的关系,处理舌骨;术中衔注美蓝液入囊管内示踪,行Sistruk术式,分离小分支,以手术显微下失去示踪小支,手指接触诊疑为残存病灶处,行环形缝扎或电凝,射频等处理。结果:32例均获成功,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对甲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刀和传统电刀下切除甲状舌管囊肿的疗效,分析超声刀在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的应用优势。方法 37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超声刀组20例,传统电刀组17例。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刀组比传统电刀组术中出血量少(t=8.225,P0.001)、手术时间短(t=4.279,P0.001)、术后NRS疼痛评分小(t=2.728,P=0.010),但术后引流量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4,P=0.093),术后发现电刀组有1例咽瘘,随访1年期间,电刀组也有1例二次手术复发。结论应用超声刀辅助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反应,与传统电刀组相比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好发于青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是头颈部常见病 ,本文报告 6岁~ 38岁的患者 78例。均采用 Sistrunk法进行手术切除 ,术中加强术野暴露和力求盲管彻底摘除 ,术后 72例随访 1年~ 3年 ,无复发 ,疗效满意 ,6例失访。本文对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减少术后复发的术中处理体会进行讨论。1 资料和方法本组 78例 ,男 4 5例 ,女 2 3例 ,男女之比为 2∶ 1。年龄 6岁~ 38岁 ,18岁以下者 14例。单纯甲状舌管囊肿者 4 3例 ,并感染皮肤瘘管形成者 2 7例 ,两者兼有者8例。以颈前肿块就诊者 51例 ,多数无疼痛主诉 ,有 2 0例自述局部有不…  相似文献   

14.
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是常见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术后复发.选择我院1991~2002年86例甲状舌管囊肿和31例甲状舌管瘘管术后复发的共23例病人进行总结,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保留舌骨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对8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采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 结果 在保留舌骨的情况下,全部患者的甲状舌管囊肿被完整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均无1例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在充分了解甲状舌管囊肿的解剖学特点,详细的术前检查,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病例和良好的手术技巧下,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中保留舌骨彻底切除甲状舌管囊肿是可行的, 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及功能保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保留舌骨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8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采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结果在保留舌骨的情况下,全部患者的甲状舌管囊肿被完整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均无1例复发,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在充分了解甲状舌管囊肿的解剖学特点,详细的术前检查,正确的术前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病例和良好的手术技巧下,小切口内镜辅助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中保留舌骨彻底切除甲状舌管囊肿是可行的,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及功能保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腺舌管囊肿4例的临床资料.3例行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1例于支撑喉镜下行口内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果咽部异物不适感是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主要临床表现;B超检查是主要检查方法.3例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切除甲状舌管囊肿,术后无复发,1例采用支撑喉镜下切除囊肿,因复发反复手术4次.结论发生于舌根的甲状舌管囊肿应常规行间接喉镜检查,治疗首选手术,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s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舌甲状舌管囊肿的手术方法、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对11例舌甲状舌管囊肿患者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舌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l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舌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复发性舌甲状舌管囊肿(LTGDC)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例反复复发的成年LTGDC患者,术前行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位置并排除异位甲状腺,颈部CT检查明确肿物大小、部位及与舌骨的关系,喉咽部MRI明确肿物性质。手术均采用颈外径路Sistrunk手术。结果 6例患者曾误诊为会厌囊肿4例,舌根囊肿2例,均已行囊肿切除术,复发时间3周至1年。所有患者行颈外径路Sistrunk手术完整切除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复发性舌根部或会厌间隙的囊性肿物应考虑LTGDC的可能性。所有患者术前均应行喉镜检查和颈部影像学检查以了解囊肿的形态、位置及其和舌骨的关系来选择手术方式。对于成人复发性LTGDC,Sistrunk手术可彻底切除囊肿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舌甲状舌管囊肿(lingual thyroglossal duct cysts,LTGDC)的临床特征,探讨行扩大Sistrunk手术切除复发LTGD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 月~2018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15例LTDGC临床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18~55岁。12例患者既往有1~3次不等的手术切除史,手术后2周~10个月间复发。手术均经颈前入路进入咽腔,采用扩大的Sistrunk术式切除囊肿。结果 术后咽瘘1例,经换药保守治疗愈合。1例行气管切开,出院前拔管。患者术后均无吞咽不适及言语异常。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LTDGC临床误诊率高,经内镜下切除容易复发。采用颈前入路扩大Sistrunk术式切除LTGDC为首选术式,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