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评价参与式健康教育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2种不同方法对中职护生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为制定更有效的健康素养提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10月9日-12月10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大同市某中职卫校选择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173名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92名)采用参与式健康教育,对照组(81名)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分别干预2个月.采用"2016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总健康素养平均得分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为(36.04±9.43)(36.01±10.17)分,实验组干预前、后分别为(35.78±8.91)(49.53±13.53)分,两组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P=0.86),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P=0.00);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P=0.00).总健康素养水平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为3.70%,4.94%,实验组干预前后分别为4.35%,45.65%,两组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8,P=0.00).干预后总健康素养增量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0.02±7.52)(12.75±10.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P=0.00);对照组和实验组健康素养水平增量分别为1.24%,41.30%.结论 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比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健康素养的效果更显著,可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干预实验,验证该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讨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为高校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非医学高校10个班级的378名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193名)接受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健康素养教育,对照组(185名)不接受混合式健康素养教育,两组研究对象其他健康教育活动均不受限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总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得分分别为(54.34±6.03)(23.91±2.44)(12.39±2.32)分,6类健康问题中的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得分分别为(5.59±1.34)(10.17± 1.57) (12.88±1.55) (6.33±1.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0,2.50,3.94,2.50,2.79,2.48,2.12,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水平为71.5%(138/193),对照组为51.9%(96/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0,P<0.01).结论 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可为高校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美  王春燕  黄燕 《中国校医》2010,24(6):452-454,456
目的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优化模式研究,促进大学生主动参加健康教育,减少健康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题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开展健康教育优化模式理论研究,并整群抽样,抽取大学生584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率61.0%,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294,P=0.000)。实验组基本健康知识及格率在健康教育后是83.1%,对照组是55.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36,P=0.000),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健康理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该健康教育模式满意度为84.7%。结论大学生健康教育优化模式有效、适用,应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4.
评价辅导员参与模式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促进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式.方法 运用类实验设计方法,选取20名大同大学医学院大二、大三辅导员,每位辅导员从所带班级中选取1个班,共627名女大学生作为实验组;选取同年级同专业共635名女大学生作为对照组.由培训合格的辅导员对实验组学生实施为期5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对照组学生未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态度得分和高危行为发生率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生殖健康知识(29.6±4.1)、态度得分(25.3±4.9)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9±6.2,21.9±7.3),实验组最近3个月有性行为、拥有2个以上性伴侣、有性行为时从不用安全套的高危行为发生率(4.3%,0.2%,6.1%)明显低于对照组(7.1%,2.1%,11.5%)(P值均<0.05);而定期清洗外阴、曾经参加过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的行为发生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辅导员参与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可以积极促进全校联动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水平,是一种值得在各专业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影响效果,为有效防控大学生高血压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以枣庄学院2006年入校新生体检检出的184例大学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未经抗高血压治疗,且无糖尿病,肝、肾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1 a,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后,184例大学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了解重庆主城区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健康素养改善状况,为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城市、农村各抽取2所共4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分别将城市、农村各1所学校作为干预校,另外各1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干预校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校不开展任何干预措施.基线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终期问卷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干预时间为2017年3-5月.结果 干预后,城市干预校学生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1.5%,69.5%,高于对照校的62.2%,59.8%(x2值分别为5.753,7.333,P值均<0.05).农村干预校学生干预前总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对照校(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校与对照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9.3%提高到干预后的71.5%,总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3.3%提高到干预后的65.8%;农村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30.9%提高到干预后的56.4%,总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27.0%提高到干预后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干预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效果,为丰富高校学生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南京市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各1所,各校再随机抽取1个本科专业.将抽中专业大一年级的所有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232名)和对照组(231名)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进行微信健康素养教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微信健康素养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总分及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状况各维度得分分别为(72.97±11.65)(28.51±5.79)(23.25±6.45)(14.18±2.94)(7.03±2.90)分,与干预前相比,健康素养总分及健康知识、行为、技能均分均有提升(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之间比较,除健康状况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及健康素养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高健康素养比例上升至52.6%,边际健康素养及低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下降为33.2%和14.2%,对照组健康素养构成的变化幅度不及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干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可为今后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了解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对提高汉族中学生健康素养的效果,为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非概率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伊宁市2所初中学校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素养干预活动,对照组不进行健康素养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经干预后,学生总健康素养具备率从干预前的9.5%提高到85.6% (x2=158.4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具备率也分别从11.9%,7.0%,12.4%提高到88.5%,84.2%和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46,104.91,65.31,P值均<0.05).干预组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个维度上的素养水平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值均<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5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无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采取有计划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快速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和相关部门有效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4~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5所高校共2 1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等.结果 该市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8.2%,具备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8.2%、13.7%、41.3%;医、药类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6.9%,且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0.65,P<0.001);调查前是否选修过健康方面课程及不同年级具备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96,88.82,均有P<0.001);分类树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有专业、年级、调查前是否选修过健康方面课程和生源地.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过低,特别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慢性病预防素养,学校及相关部门据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利用传统宣传模式和互联网+模式在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降低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保定市主城区初中、高中及大中专院校各2所,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传统模式教育组和互联网+模式教育组(包含初中、高中、大中专院校各1所),开展2个月的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健康教育效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 804和2 821人.结果 干预前传统模式教育组与互联网+模式教育组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7.5%和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P>0.05),干预后互联网+模式教育组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7.8%,高于传统模式教育组的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1.30,P<0.05);干预前传统模式教育组与互联网+模式教育组学生正确对待结核病态度行为形成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在正向态度和积极行为上,认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必要性分别为93.0%,85.1%,愿意接受结防核病相关检查分别为88.6%,81.5%,确诊结核病主动向学校报告分别为96.4%,90.5%,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分别为94.3%,90.6%,经常开窗通风分别为98.1%,95.7%,愿意传播防知识分别为98.7%,96.4%,积极预防结核病分别为86.3%,7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互联网+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璇 《中国校医》2021,35(3):228-230
当下我国正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大学生群体既是健康中国的践行者,也是引领者.通过对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以及健康意识不强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发挥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加强高校健康教育教...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健康素养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中美知名高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梳理国外健康素养教材情况,发现我国高校的健康教育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三方面建议,包括建设健康素养提升的行动指南,多方协同助力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以及实现大学生健康维护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存根  王天明  彭再如  文杰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64-2866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参加公共选修课的289名大学生,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7.27%,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比例分别为15.92%、6.23%和68.17%。女生健康素养积分与男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城镇、父母文化程度高、理科的学生的健康基本技能分别与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文科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尤其是传染病预防知识、慢性病预防及急救能力方面,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SCL - 90自评量表对该院学生测试评分 ,分别进行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 )前后状况调查 ,比较学生心理测试总体水平。结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一年 ,学生心理测试 8项因子分均值低于心理健康干预实施前 ,其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健康决策的能力。它不仅是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健康素质的前提条件。低健康素养者健康自我管理效果差,不能有效防止疾病发生,也难以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作为患者其再入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死亡的危险性也较高。因此,《全球健康促进的曼谷宪章》提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高校新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素养相关信息获取的基本现状,为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问卷进行修改,对227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性别对健康素养水平某些方面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高校类别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考生源地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户口类型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受教育文化程度及职业对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但本研究仅限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父母受教育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其他研究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与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关系,为数字化健康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部分高校的1 949名学生,对健康素养水平及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情况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 大学生高健康素养者占31.3%,边际健康素养者占48.9%,低健康素养者占19.8%;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父母文化程度、选修健康教育课程及参加与健康相关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6.893,82.697,21.154,13.377,13.678,33.856,51.819,P值均<0.05).高健康素养大学生中对健康知识有迫切需求的比例高于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大学生.高健康素养大学生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比例高于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边际水平,高健康素养大学生较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大学生更多地应用移动终端来获取健康知识.通过移动终端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是值得探索的高校健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高等职业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静  杜正芳  马莎 《中国健康教育》2011,(6):442-444,4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市6所高校共905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具备健康素养大学生的比例为24.7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41.7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13.37%,基本健康技能持有率为73.04%;医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最高,为41.92%,其次是文科生,为18.01%,理工科学生最低,为12.55%。女生具备的比例为27.88%,高于男生的20.66%。来自于城市及城镇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学生专业、来源地与健康素养水平相关联。结论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方面的水平,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