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超重肥胖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0月对浙江省6个地级市城乡4 577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4.2%,肥胖检出率为8.3%。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χ2=58.31、20.09,P<0.01)。城市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略高于乡村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0.713,P>0.05)。初中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略低于小学生,不同学段的超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99,P<0.05),但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95%CI)]为男童[2.001(1.728~2.317)]、小学[1.741(1.314~2.308)]、家庭月收入≥15 000元[3.617(2.498~5.237)]、身体活动频率≤4 d/周...  相似文献   

2.
谷大为  杨宝晨  马萍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0):1540-1542
了解江苏省2005-2015年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江苏省2005年、2010年和2015年7~22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比较超重和肥胖变化情况.结果 江苏省2005年、2010年和2015年7~2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依次为10.67%,12.22%和13.79%,2015年超重检出率高于2005年和2010年(x2值分别为110.383,61.212,P值均<0.05);肥胖检出率依次为5.05%,5.54%和5.61%,2015年肥胖检出率高于2005年(x2=7.74,P<0.01).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67%,15.96%和17.43%,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54%,7.79%和7.54%;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7.65%,8.50%和10.18%,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4%,3.29%和3.69%.城市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08%,13.74%和15.08%,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51%,6.66%和6.41%;乡村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25%,10.74%和12.52%,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57%,4.44%和4.82%.苏南地区(经济较好)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2.66%,12.91%和12.2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19%,6.04%和4.68%;苏北地区(经济较差)超重检出率分别为9.70%,12.99%和15.00%,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88%,7.01%和9.03%.结论 2005-2015年江苏省7~ 2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比例持续增加,其中小学生群体、乡村地区和苏北地区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宁夏地区2005和2014年回、汉族7~18岁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状况,为预防儿童肥胖与超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2005和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利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BMI标准选择肥胖与超重儿童,分析宁夏回汉族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结果 2005年宁夏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5.9%和2.2%,2014年为10.5%和5.1%,均出现增加趋势.2005年回族学生超重、肥胖率为4.6%和1.5%,汉族学生为4.8%和2.8%;2014年回族学生为10.4%和4.7%,汉族学生为10.5%和5.4%;9年间回族学生超重率增加了5.9百分点,肥胖率增加了3.2百分点,汉族学生分别增加了5.7和2.7百分点.2014年男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6.9%,大于2005年的6.5%,2.9%;2014年女生则为8.3%,3.3%,同样高于2005年的5.3%,1.5%,2个年份无论是超重率还是肥胖率都为男生大于女生.2005年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率为8.2%,3.4%,乡村学生为4.3%,2.2%;2014年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2.4%,6.5%,乡村学生为8.5%,4.7%;9年间乡村学生肥胖率增加了2.5百分点,高于城市学生的2.2百分点.男女城乡组间超重肥胖率2005年为城男>城女>乡女>乡男,2014年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结论 宁夏地区7~18岁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率出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回族和乡村学生,需及时采取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外文化大量引入等社会背景下有其独有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暴发式增长.1985-2010年,我国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由1.11%增至9.62%,肥胖检出率由0.13%增至4.95%[1].肥胖给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其引起的成年期肥胖及其他各种慢性病更是重要的长期后果之一[2].全面掌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肥胖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宜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了解南昌市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南昌市近郊4所小学二~四年级在校学生共2 862名,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运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4%和1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4 kg(OR=1.635,95%CI=1.095~2.441)、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485,95%CI=1.016~2.170)为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偏食蔬菜水果类(OR=0.762,95%CI=0.584~ 0.993)为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南昌市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较高,且受较多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莞市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3 716名儿童青少年中,共检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830名,检出率为2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409)、高中生(OR=0.581)、患龋(OR=0.734)的儿童青少年患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低,非每天吃早餐(OR=1.944)、遭受校园欺凌(OR=2.075)的儿童青少年患超重肥胖的可能性更高。结论 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针对男生、小学生、非每天吃早餐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同时需关注校园欺凌,降低欺凌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2008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8年兰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兰州市资料,对4所中学和4所小学7~18岁学生7 100名进行医学体格检查,分为城、乡、男、女4个群体,利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BMI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结果兰州市2008年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为城男7.4%,城女3.3%,乡男1.8%,乡女1.4%;超重检出率为城男14.0%,城女7.6%,乡男5.1%,乡女2.9%。由于城乡经济差异和男女发育过程的不同,城男12岁是超重肥胖的高发群体。结论与2005年甘肃省数据相比超重肥胖流行率有上升趋势,应重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9.
陈静仪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915-1917
分析1985-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学生超重肥胖的长期趋势,探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展规律.方法 分析1985-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计算不同群体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2014年广州市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9.2%,肥胖检出率为5.4%,其中7~18岁各年龄组男生超重检出率范围为8.50%~17.50%,肥胖为5.50% ~ 13.50%;女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为4.40%~10.00%,肥胖为0.50% ~6.00%;与1985年相比,2014年广州市学生超重平均增长率为10.20%,肥胖为18.45%;地区及性别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12岁是广州市儿童超重检出率高发年龄,肥胖检出率高发于8~10岁,而后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结论 广州市儿童青少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平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地区5 658个 7~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2%、8.48%;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各年龄组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超重、肥胖性质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父母肥胖史、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吃油腻食物及甜食、进食速度、出生时体重、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 【结论】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点,每个点抽取2个乡、每乡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1个村民小组、每小组随机抽取40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共640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相关数据。结果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4.1%和6.3%,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增加,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超重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饮酒者的超重率高于不饮酒者,吸烟者的肥胖率低于不吸烟者。结论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青海省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调查2014年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学生超重肥胖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7~22岁学生9 607名,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问卷调查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6.3%和14.9%.男生超重检出率(19.2%)高于女生(13.5%)(x2=56.836,P<0.01),城区学生(18.0%)高于乡村(14.6%)(x2=20.121,P<0.01);男生肥胖检出率(19.8%)高于女生(9.9%) (x2=186.000,P<0.01),城区学生(16.4%)高于乡村(13.3%)(x2=18.096,P<0.01).城区学生、男生、每天吃鸡蛋、体育课出汗且感觉累、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1h是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7~2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形势严峻,日常饮食、运动态度与行为、看电视时间较长等生活方式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的行为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上海地区调研资料中9~18岁中小学生11 913名,调查项目包括形态指标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睡眠、饮食、体育锻炼及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不同群体学生超重或肥胖的影响.结果 男生每天睡眠时间≥10 h的超重或肥胖检出率(36.7%)高于睡眠不足8h的学生(31.3%)(P<0.01).女生不吃早餐的群体(36.4%)高于天天都吃早餐的群体(17.6%)(P<0.05).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38.2%)高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30.8%)(P<0.01).初中每天玩游戏和计算机时间≥2h的学生(28.1%)高于<1h的学生(2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长跑(OR=1.16,95%CI=1.05~ 1.27)、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22,95%CI=1.05~1.43)的学生群体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较高.女生中吃早餐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下降(OR=0.33,95%CI=0.16~0.67).城区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1h(OR=1.36,95%CI=1.07~ 1.74)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郊区每天睡眠时间≥10 h(OR=2.0,95%CI=1.23 ~ 3.25)的学生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小学生每天玩电子游戏和计算机≥2h(OR=1.45,95%CI=1.01~2.08)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提高.结论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与睡眠、饮食习惯、锻炼意愿和静态生活方式相关,且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漾  陈佩杰  吴艳强  彭宁宁  周国耀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50-1352,1355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学生超重肥胖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6个区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问卷调查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上海市学生的超重率为13.9%,肥胖率为7.0%.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每周吃鸡蛋≥7次、上体育课感到累、不喜欢长跑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OR值95% CI)分别为2.544(2.307 ~2.805),1.242(1.148~1.345),1.129(1.004 ~1.270),1.252 (1.173 ~1.337),1.185(1.112 ~ 1.262).学校组织体育活动足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813,95%CI=0.700~0.945).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1%(男生为9.1%、女生为5.2%)、超重率为12.2%(男生为14.6%、女生为9.8%),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在9岁、女生在16~17岁稍有上升);乡村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入增长阶段,肥胖率为4.6%,超重率为9.6%;汉族儿童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肥胖率高2.3%,超重率高3.2%;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超重、肥胖率检出率最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华北、东北地区最高,分别高达27.9%和27.0%,而西南、华南地区较低,为13.4%和12.9%。结论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男性、小学生、乡村、汉族、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流行率较高,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城市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测定河北省石家庄市区913名7-13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问卷调查获得父母学历、儿童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高(OR=1.54,95%CI=1.15-2.05)、父亲肥胖(OR=2.59,95%CI=1.42-4.73)、母亲肥胖(OR=2.05,95%CI=1.15-3.63)、儿童出生体重高(OR=1.80,95%CI=1.23-2.64)、每周蛋类食用次数多(OR=1.42,95%CI=1.10-1.83)、每周米饭食用次数多(OR=1.26,95%CI=0.96-1.66)、喜吃动物食品(OR=2.24,95%CI=0.98-5.14)、吃饭速度快(OR=1.66,95%CI=1.22-2.27)、每次吃得很饱(OR=2.17,95%CI=1.44-3.25)、放学后在家学习时间长(OR=1.44,95%CI=1.06-1.94)、自觉学习压力大(OR=1.26,95%CI=1.01-1.58)。父母因素占36.3%,儿童饮食习惯占45.5%,儿童生活方式占18.2%。结论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升高并非单一因素所造成。除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外,还与父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 116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以李辉制定的中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kg/m2)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4.24%,肥胖率为6.31%。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9%、13.68%,肥胖率分别为7.60%、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P<0.001)。涪城区、江油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5.77%、12.44%,肥胖率分别为7.63%、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检出率,政府、学校及家庭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