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咽-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分层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1例下咽-食管同时性原发癌患者,分析分层治疗的预后情况。提出下咽-食管原发癌分层治疗策略,两种癌以分期更晚的肿瘤为主线治疗:下咽癌和食管癌同属早期病变,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行放疗;若下咽癌和食管癌任一病变为局部晚期则行2~3周期诱导化疗再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若局部晚期患者拒绝行诱导化疗,可行手术+综合治疗(放疗或化疗)。结果 21例下咽- 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20例完成上述分层治疗,1例局部晚期患者因下咽肿物侵犯颈内动脉行放化疗。所有患者随访1~7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因远处转移死亡5例,2例下咽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咽瘘,1例吞咽困难,1例进食后反流。21例患者随访1年,2例死亡,1年生存率90.5%(19/21);19例患者随访2年,死亡4例,生存率78.9%(15/19)。结论 下咽-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行分层处理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行开放性手术下咽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8年12月行开放性手术的64例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0AJCC TNM分期:T1期3例(4.7%),T2期11例(17.2%),T3期15例(23.4%),T4期35例(54.7%)。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生存情况;Kapla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行Log 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对生存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4例患者失访3例,随访率95.3%。27例死亡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23例(85.2%),术后咽瘘者10例(37.0%),淋巴结复发者18例(66.7%);34例存活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17例(50%),术后咽瘘者6例(17.6%),淋巴结复发者1例(3.0%)。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咽瘘及淋巴结复发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放/化疗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咽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对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因素的淋巴结转移、咽瘘以及淋巴结复发应予以重视,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同步放化疗是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下咽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下咽癌9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梨状窝型75例,咽后壁型16例,环后型6例。手术方式包括下咽部分切除术21例(21.6%),部分喉切除加下咽部分切除7例(7.2%),全喉加下咽部分切除术53例(54.6%),全喉全下咽切除加胃上提胃咽吻合术12例(12.4%),全喉全下咽切除加空肠代食道修补术4例(4.1%)。61例术后于肿瘤科进行放疗。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率为90.7%。全部患者1年生存率为76.0%,3年生存率为56.0%,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1.1%,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占19.6%。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1.6%。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21.9%),局部复发12例(37.5%),远处转移10例(31.3%)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P<0.01)以及肿瘤的T分期(P<0.05)对生存预后有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咽癌早期不易发现,术后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慎重选择病灶切除术式及颈清扫方式,辅助术后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咽后壁型下咽癌较另外两型下咽癌更易出现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治疗创伤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对 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下咽癌患者 5年生存率为 2 8 6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 ,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 ,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 ,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 ,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 ,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最显著的单因素。对于所有头颈肿瘤而言 ,出现同侧颈淋巴转移时 ,患者生存率会降低 5 0 % ;若出现对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其预后会再进一步降低 5 0 %。此外 ,伴颈淋巴结转移者更易出现远处转移 ,也易发生局部复发。尽管广泛地使用了先进的成像技术检测头颈肿瘤 ,但通过临床及放射显影检测的隐匿转移率仍然很高。头颈部鳞癌患者颈部假阴性率为 2 0 %~ 80 %。下咽、声门上、口咽及口腔等区域原发癌的颈部隐匿性转移的危险度尤其高。对颈部手术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可发现一部分影像学难以检测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下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颈部淋巴转移规律,评价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在下咽癌颈淋巴转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颈清扫术的下咽鳞癌患者63例,其中cN0患者17例,cN+46例.单侧SND共计15例;双侧SND共计22例;改良性颈清扫术(modified radical neck dissections,MRND)共计16例;一侧行经典性颈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s,RND)或MRND,另一侧行SND共计10例.随访48例(76.2%),随访时间范围为24~143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41个月.结果 颈清扫术后发现淋巴结病理阴性(pN0)22例,淋巴结病理阳性(pN+)41例.95侧清扫标本中共发现106枚阳性淋巴结,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Ⅰ区0%,Ⅱ区47.2%(50/106),Ⅲ区33.0%(35/106),Ⅳ区11.3%(12/106),Ⅴ区2.8%(3/106),Ⅵ区5.7%(6/106).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cNO还是cN+下咽癌患者,对侧颈部都可出现淋巴转移和复发.在随访的48例中,共有18例(21例次)复发.颈清扫术后淋巴结复发主要分布在Ⅱ区和Ⅲ区(19例次).根据Kaplan-Meier方法计算3年生存率,pN0患者为58.1%,pN1患者为44.9%,pN2患者为41.1%.Cox同归分析:N分级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pN1的危险比为1.7,pN2的危险比为2.2.结论 淋巴转移是下咽鳞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恰当的选择双侧SND,可以取得较满意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115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NLR及PLR预测术后生存的最佳截点,以此将患者分为低NLR和高NLR组以及低PLR和高PLR组,分析NLR及PLR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外周血NLR及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 115例患者中获得随访107例,失访8例,随访率为93.0%。随访患者中27例死于喉鳞状细胞癌,80例生存。根据ROC曲线计算出PLR、NLR的临界值分别为139.79和2.83。107例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4.8%,其中低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2.7%;高P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低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1.8%;高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LR水平和PLR水平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水平以及NLR水平为影响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PLR和NLR可能是影响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下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组织蛋白酶D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9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和9例正常的下咽黏膜中CD和ki-67的表达;分析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CD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较阴性组织高,CD在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率较阴性组高.结论CD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特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研究喉声门上型癌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的频度和预后.方法 总结1994年1月~1997年12月期间177例同期行经典性或改良性颈清扫术喉声门上型癌病例.采用透明淋巴结摘出连续切片法处理颈清扫标本.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用Log-Rank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81例标本有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5.8%,其中32例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其频度为39.5%(32/81).颈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与病理N分级、同侧转移淋巴结个数相关.包膜外侵犯的病例同侧颈部复发率和对侧颈部转移率比无包膜侵犯的病例高.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包膜侵犯和包膜外侵犯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影响患者预后,淋巴结转移包膜外侵犯病例的对侧转移率高,未行同期双侧颈清扫者,应密切随访观察对侧颈部状况.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组织及10例正常下咽黏膜中uPA及uPAR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uPA及uPAR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下咽癌标本中uPA表达的阳性率为77.1%,uPAR表达的阳性率为68.8%,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P<0.01)。uPA及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生长方式相关。病理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型生长者uPA及uPAR表达的阳性率高。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uPA及uPAR表达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及P<0.01),经Log-rank检验,uPA表达阳性及uPAR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χ2=6.41,P<0.05及χ2=12.51,P<0.01)。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浸润型生长方式和uPAR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uPAR可做为临床筛选转移的高危人群、估计下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而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紧密连接蛋白- 1(z o n u l a occluden-1,ZO-1)在下咽鳞状细胞癌(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HSCC组织标本52例,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组织芯片中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随访资料,分析ZO-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 系。结果 ZO-1蛋白在HS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级、肿瘤位置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位置与HSCC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ZO-1表达水平低的患者生存率低于ZO-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Cox风险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ZO-1表达水平及T分级均是H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ZO-1可能成为HSCC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其低表达与H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舌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MRI征象及客观诊断指标,探讨MRI在诊断舌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共计115个淋巴结进行MRI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舌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在MRI上多数存在微观的淋巴结受侵润征象。舌鳞状细胞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横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T2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可在术前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提供有效信息,常规MRI图像上肿大淋巴结横短径可作为诊断受到侵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研究中耳鳞癌患者的生存结局特征及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年至2017年SEER数据中被诊断为中耳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记录,统计分析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分析了97例中耳鳞状细胞癌患者,其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29.9%和20.6%。筛选出5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行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与是否行放疗为其预后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34和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肿瘤分期与是否行放疗为影响预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44和0.008)。结论中耳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及是否行放疗;远处转移及未行放疗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辅助下咽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下咽癌55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分析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及结外侵犯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45例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5.56%,10例双侧清扫中5例(11.11%)为双侧转移,2例(4.44%)为单侧转移;转移淋巴结结外侵犯率为79.41%,2例(5.88%)为双侧清扫双侧结外侵犯,2例(5.88%)为双侧清扫单侧结外侵犯。②45例共清扫淋巴结411枚,转移淋巴结163枚,转移率为39.66%,Ⅰ、Ⅱ、Ⅲ、Ⅳ、Ⅴ区转移淋巴结构成比分别为0.61%、49.08%、25.77%、21.47%、3.07%,各区转移率分别为3.57%、62.02%、37.17%、42.17%、8.62%;③Ⅰ+Ⅴ、Ⅱ+Ⅲ+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Ⅴ分别与Ⅱ、Ⅲ、Ⅳ、Ⅱ+Ⅲ+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T1+T2与T3+T4两组之间和T1、T2、T3、T4任意两期之间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HTK〗探讨应用连续切片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表达对判断头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效果及微转移对肿瘤预后的影响。〖HTW〗方法〓〖HTK〗术中淋巴结标本行快速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CKAE1/AE3,与常规冰冻病理对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比较。对14例下咽癌、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标本连续病理切片,比较常规病理检测与EnvisionTM法对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HTW〗结果〓〖HTK〗快速EnvisionTM法可检出2粒常规冰冻病理不能检出的淋巴结微转移,连续切片应用EnvisionTM法可检出5粒常规病理阴性的淋巴结(5/216)存在微转移灶。〖HTW〗结论〓〖HTK〗EnvisionTM法检测角蛋白CKAE1/AE3表达可快速判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存在多粒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挽救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98例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临床资料.68例行癌复发手术切除及术后常规放疗,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1例,颈淋巴结转移7例,局部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5例;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8例;下咽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例,颈淋巴结转移15例;30例行单纯放疗或姑息性治疗.68例行癌切除术和(或)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其中胸大肌皮瓣修补术29例,胃上提代食管下咽15例,游离结肠上徙代下咽食管2例.结果喉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0%和33.33%,下咽癌手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4.71%和5.88%,而单纯放疗或姑息治疗1年及3年的生存率仅为10%和0%.结论复发性喉癌、下咽癌的预后较差,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pN0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微转移与早期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9年4月诊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颈廓清术后经常规病理学HE染色切片检查pN0癌病例3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石蜡包埋的颈廓清术淋巴结标本行半连续切片HE染色,经多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重新阅片,证实有无微转移灶。采用χ2检验分析微转移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曲线分布。结果全部31例418枚淋巴结蜡块标本中发现微转移8例,除年龄、分化程度外的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均无相关性,微转移与早期复发之间无相关性(P>0.05)。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曲线分布,两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分离趋势(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pN0喉鳞型细胞癌患者中,颈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存在与复发和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