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背景:应用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可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但目前对于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解剖位置的确定仍无精确的标准。目的:通过对国人尸体解剖和腰椎MRI影像的观察测量,熟悉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局部结构特点,确定腰椎不同节段椎旁肌间隙的具体位置,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采用10具经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寻找并钝性分离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测量L2和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采用400例患者腰椎MRI的影像资料进行观察,测量L2/L3-L5/S1各椎间盘水平双侧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0具尸体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表面均未见重要血管、神经分布,间隙底部可见上关节突及横突根部,L2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2.3±0.3) cm,L4棘突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距后正中线距离为(3.4±0.6) cm。400例患者腰椎MRI影像资料中,L2/L3-L5/S1椎间盘水平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至后正中线距离依次为(19.71±1.93) mm、(23.49±2.49) mm、(27.49±2.84) mm和(31.36±3.15) mm,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实验为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在进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之前常规进行MRI测量,减少医源性损伤。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1968年,Wiltse等[1]首次提出经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间隙到达关节突和横突,实现腰椎后外侧的植骨融合,临床上称这一手术入路为“Wiltse入路”或“椎旁肌间隙入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该手术入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与传统的后正中入路比较,能够更容易到达关节突关节外侧和横突根部,已用于后路腰椎融合(非融合)、胸腰椎骨折手术及椎间隙感染甚至肿瘤性疾病的外科治疗。该手术入路是否适合所有的腰椎融合(非融合)术、胸腰椎骨折手术,而且对于腰椎感染甚至肿瘤性疾病是否适合还有争论。本文主要从 Wiltse入路的历史回顾、局部解剖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肌间隙入路双侧固定单侧减压TILF手术解剖学特点,及分析与传统术式对比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应用改良小切口肌间隙入路双侧固定单侧减压TILF手术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30例(改良组)。传统术式组30例(传统组)。研究改良组TILF手术解剖学特点,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 结果 改良组采用双侧小切口,一侧通过Wiltse间隙入路单纯置钉固定,一侧通过改良肌间隙入路(多裂肌偏中心处间隙)置钉,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前VAS 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VAS 评分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组TLIF术通过肌间隙入路更适应人体解剖学特性,手术视野佳,手术操作更容易。同时改良组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按手术入路分为Wiltse肌间隙入路组(A组,28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B组,26例)。患者Frankel分级为E级,无需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A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B组采用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测量伤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并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指标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置钉方便,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椎旁肌影响小,减轻术后腰痛程度,缩短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下腰部的局部解剖,探讨下腰部多裂肌间隙的位置和多裂肌周围的神经血管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具尸体进行下腰部局部解剖,观察胸最长肌、腰髂肋肌和多裂肌的起止、走行和位置关系,观察脊神经后支外侧支和腰血管背支的分支、分布和走行特点,测量脊神经后支外侧皮支从多裂肌外侧缘穿入腰髂肋肌点距棘突的距离。结果翻开胸腰筋膜,可见胸最长肌和腰髂肋肌;将两者分开,可见到深面的多裂肌及其间隙;在多裂肌的后方和外侧可见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发出的分支及伴行的腰血管背支。结论下腰部腰椎后路手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位于多裂肌和腰髂肋肌之间,该间隙分布着大量的脊神经后支外侧支和腰血管背支,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超声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脊柱两侧椎旁肌的对称性和形态学特征,为AIS运动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 方法 收集23例AIS患者(患者组)与23例无脊柱侧凸的青少年(对照组),应用超声对两组受试者在休息位(腰背部肌肉取俯卧位、腹部肌肉取仰卧位)、站立位下测量椎旁肌(T12~L5水平竖脊肌、T12~S1水平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厚度,计算肌肉厚度变化率。 结果 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主弯曲线T12~L4水平竖脊肌、T12~S1水平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仅休息位)凸侧厚度均小于凹侧(P<0.05);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凸侧竖脊肌、多裂肌、腰方肌和腹横肌(仅休息位)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AIS患者凹凸两侧的竖脊肌收缩厚度变化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休息和站立位时,AIS患者主弯曲线多个椎体节段椎旁肌对称性不良,较对照组凸侧椎旁肌厚度薄。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现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植入及整复固定。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且后凸大于20°和/或椎体前缘高度塌陷大于50%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n=28)及传统后正中入路(n=25)进行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而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肱肌止点的相关数据,为临床准确、安全地放置冠突钢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例正常新鲜成人肘关节标本,解剖观察肱肌止点的位置,并测量肱肌止点的长度、宽度、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宽度及近端距离冠突尖的长度。结果肱肌止点大部分位于尺骨鹰嘴尖与冠突尖连线的内侧,长度为(21.79±2.70)mm,分深浅两头:浅头止点为腱膜组织,宽度(4.11±1.12)mm;而深头止点由两侧的腱膜和中间的肌肉构成,宽度(11.25±3.07)mm。其中,桡侧腱膜宽度(1.77±0.46)mm,尺侧腱膜宽度(2.75±0.57)mm,两者夹持的肌肉宽度(6.82±2.08)mm。肱肌止点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宽度(4.14±0.49)mm,近端距离冠突尖的长度(9.30±1.51)mm。结论 (1)肱肌止点与内侧副韧带前束附着的间隙可用于放置尺骨冠突钢板。(2)松解肱肌深头止点的尺侧腱膜可使该间隙的宽度达到6.89mm,继续松解中间的肌肉可达到13.71mm,足以安放冠突钢板。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 平均功率频谱斜率(SlopeMPF):最早由Nagamachi等提出,从肌肉运动学的角度作为评价肌肉疲劳的指标。在持续收缩过程中,肌电图频谱的负向斜率不易受干扰的影响,对与肌肉疲劳相关的生理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降低,是测量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指标。 多裂肌:是人体正常的肌肉组织,存在于腰背部,位于竖脊肌的深部,比较厚实,它的纤维主要是纵向走行,并且有很大的力量。肌肉承担身体对侧的转体运动,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时间的一个姿势,长时间的重复某种动作,比如低头弯腰长时间的坐立等等,就会导致多裂肌的肌肉痉挛,充血水肿,形成无菌性的炎症会导致局部的疼痛。背景:研究表明通过表面肌电测试,非特异性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脊柱两侧竖脊肌活动的变化不一致。在体质测量评价中侧重对腰部整体力量的测评,对青少年椎旁肌的测评方法和指标并未有研究报道。 目的:拟建立评定青少年椎旁肌耐力及左右侧对称性的方法和指标,初步制定评价等级标准。 方法:于北京市某中学随机抽取200名学生,其中初中生100名,高中生100名;年龄13-18岁,男女各半。受试者采用Biering-Sorensen(B-S)实验动作,保持椎旁肌等长收缩,采用表面肌电技术记录L3-L4双侧竖脊肌、L5-S1双侧多裂肌肌电,上身无法维持水平姿势或经3次提醒仍低于水平位时停止测试。筛选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数,按离差法确定各年龄段椎旁肌耐力及左右侧对称性评价等级标准。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及其监护人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 结果与结论:①根据解剖姿势分析和肌肉动员比测试,确定B-S动作左/右竖脊肌、左/右多裂肌为原动肌;肌电指标平均功率频谱随时间延续线性下降(R < -0.97,P < 0.01);重复性检验,平均功率频谱斜率(Slope MPF)差异检验P > 0.05,组内相关系数ICC>0.80(P < 0.01),SlopeMPF重复性良好;②拟合复合指数,椎旁肌耐力指数v=slopeMPF(左竖脊肌+右竖脊肌+左多裂肌+右多裂肌)/4,评价青少年椎旁肌耐力;对称性指数u=slopeMPF(左竖脊肌-右竖脊肌)/slopeMPF(左竖脊肌+右竖脊肌)+slopeMPF(左多裂肌-右多裂肌)/slopeMPF (左多裂肌+右多裂肌),评价青少年椎旁肌左右侧对称性;③评价结果显示,同性别高中生较初中生椎旁肌耐力均有增加(P < 0.01);高中组男、女生椎旁肌耐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青少年椎旁肌耐力及对称性测试结果均呈现正态分布并可利用离差法进行评价等级划分;④研究初步建立了评定椎旁肌耐力及左右侧对称性的指标和方法,并采用离差法初步制定青少年椎旁肌耐力和左右侧对称性评价标准。 ORCID: 0000-0003-0779-4459(邱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测量前锯肌间隙美兰溶液扩散范围及神经分布, 为该间隙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4具尸体,应用超声引导技术,采用Blanco穿刺入路,在胸壁两侧腋中线4、5肋间,注入含美兰染料的液体(0.4 ml/kg)至前锯肌间隙,约10 min后逐层分离至该间隙,观察美兰液体的扩散范围、染料沉积后界限以及该范围内的神经分布。 结果 观察8侧前锯肌,逐层掀开胸大肌和胸小肌后,清晰显露前锯肌间隙的蓝染区域及区域内蓝染的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中位数M(P25, P75)描述8个前锯肌筋膜间隙注射扩散范围测量结果,腋前线11.35(10.45,12.15)cm,腋中线12.6(12.12,13.15)cm,腋后线11.1(10.70,12.05)cm,平乳头线9.8(9.12,10.65)cm。头侧扩散至第2肋腋前线占75%,腋中线占87.5%,腋后线占87.5%;扩散至第3肋腋前线占25%,腋中线占12.5%,腋后线占12.5%。 结论 前锯肌间隙美兰溶液扩散范围解剖测量研究提示临床应用此方法进行前锯肌间隙神经阻滞,可阻滞前锯肌间隙内的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满足胸前外侧壁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腰椎椎板、小关节形态随着年龄变化的规律。 方法 选取300例无腰椎疾患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6个组:(组 I:<30岁, 组 II: 31~40岁, 组 III:41~50 岁, 组 IV: 51~60 岁, 组 V: 61~70岁, 组 VI:>70岁)。测量L4椎板腰部(a)与腰4下关节突尖端之间的距离(b)的比值。 结果 a/b的比值在6个年龄组分别为0.825±0.101、0.836±0.088、0.840±0.098、0.858±0.084、0.878±0.091、0.890±0.119。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大于70岁组比值最大,与组I到组IV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椎板腰部的距离与下关节突尖端之间的距离比值逐渐增大,这意味着椎管横径逐渐狭窄、小关节更偏向于矢状位,发生退行性滑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准确定位大圆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体表位置和穿刺深度。 方法 12具中国成年人尸体。设计紧贴皮肤连接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肩峰尖为横向参考线(H线)、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剑胸结合处为纵向参考线(L线)。解剖暴露大圆肌NEP,涂抹硫酸钡,逐层复位缝合,CT扫描与三维重建。Syngo系统下确定大圆肌NEP的体表投影点(P);P通过NEP投影至背部皮肤上的点为P'点;经P的垂线与H线的交点记为PH,经P的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记为PL;分别测量PH和P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的百分深度。 结果 大圆肌NEP的PH位于H线的(9.59±1.24)%处,PL位于L线的(39.37±2.45)%处;NEP深度位于PP'线的(41.83±2.98)%处。 结论 这些参数可为提高大圆肌痉挛的神经阻滞效率和疗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Summary The topography of different muscles in the erector spinae muscle at different lumbar levels was studied by serial cutting as well as by dissections in 21 subjects. The lumbar part of the erector spinae muscle is subdivided into a medial muscle compartment, the transversospinalis compartment, and a lateral muscle compartment, the sacrospinalis compartment. The former contains mainly the multifidi muscles, the latter chiefly being made up of the longissimus and the iliocostalis muscles. The different muscles and parts of muscles within the transversospinalis compartment are interwoven in such a way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them from each other. The longissimus and the iliocostalis muscles are posteriorly but usually not anterior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lumbar spine.It is assum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study the multifidi, the longissimus and the iliocostalis muscles at different lumbar levels with present electromyographic methods. Two techniques for insertion of EMG electrodes into these muscles at different lumbar levels are suggested. The techniques a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nsertion can be guided either by fluoroscopy or by palpation on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骶髂关节周围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测量及描述,探讨入路的安全性及安全操作空间。 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完整尸体标本,对每具骨盆标本经双侧腹直肌入路逐层解剖,观察腹膜、髂外血管、髂腰肌、闭孔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重点观测L4、L5、S1神经与闭孔神经位置,测量分析神经至骶髂关节的距离。 结果 腹直肌外侧入路可清楚显露骶髂关节、腰骶干、S1神经根、骶骨翼等结构。 L5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处与骶髂关节距离左侧为(23.56±4.30)mm,右侧为(23.69±3.41)mm,L4神经前支与骶髂关节在L5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处的距离左侧为(17.97±1.58)mm,右侧为(17.49±1.49)mm,腰骶干外缘在其形成汇合点平面与骶髂关节的水平距离左侧为(14.34±2.51)mm,右侧为(13.81±2.21)mm,平骶岬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的水平距离左侧为(12.19±1.98)mm,右侧为(12.22±1.55)mm。 结论 腹直肌外侧入路可用于复位固定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具有安全的操作空间,且经该入路的操作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引起的神经损伤提供了探查松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与其周围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关系,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保护提供解剖学证据。 方法 7例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及显微解剖;2例新鲜标本模拟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自主神经的显露和保护。 结果 上腹下丛(SHP)的左、右侧束及束间交通支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关系密切。右侧束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较远,位于肾前筋膜下。以左侧束降支为界,其近端,上腹下丛左侧束、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紧贴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侧壁并相互延续,其远端左侧束走行于肾前筋膜下。左侧束降支距离IMA起点的距离不恒定。 结论 在肾前筋膜前平面分离可有效保护上腹下丛右侧束及侧束间交通支;以SHP左侧束降支作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的解剖学标志可以有效保护左侧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验证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较开放内固定手术减少医源性脊旁肌损伤的优势。 方法 取山羊10头,随机均分为脊柱外固定手术组和开放内固定手术组制作模型。术后3月处死模型动物,对手术节段腰椎行3.0 T MRI扫描,完整解剖脊旁肌组织行准静态拉伸实验及病理学切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脊柱脊旁肌的影响。 结果 成功构建山羊动物模型。相较开放内固定手术组,MRI示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组仅在螺钉周围出现少量的肌肉损伤,准静态拉伸力学实验、组织切片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均提示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组肌肉损伤较少,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新型脊柱外固定技术通过经皮置钉以及外置矫形固定装置改进,可减少内固定装置挤压和干扰引发的脊旁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临床解剖学和组织学角度进一步阐明盆自主神经的筋膜层次。 方法 选取7具尸体标本和52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病人,观察其自主神经与肾前筋膜-骶前筋膜的关系。切取尸体降乙结肠系膜与主髂动脉之间、直肠系膜与骶骨骨膜之间的腹膜后组织做组织学检查。 结果 解剖学观察显示,腹主动脉丛、上腹下丛、腹下神经、下腹下丛位于肾前筋膜-骶前筋膜后外侧。组织学检查显示:神经纤维位于筋膜后,部分较细的纤维位于筋膜内。 结论 自主神经位于肾前筋膜-骶前筋膜后外侧。保持这一筋膜的完整性,是直肠癌手术中保护自主神经的解剖学基础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