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到了90%以上。一部分DTC可在自然状态下或治疗过程中失分化而发展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目前有关RAIR-DTC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诊断与治疗。由于RAIR-DTC的治疗效果欠佳,一直是甲状腺癌的治疗难点。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有效靶向药物。我国相关临床研究和应用在不断壮大中。因此, 继2022年11期的"重点号"后, 本刊又组织了1个"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专题, 以飨读者!本期述评由北京协和医院的林岩松教授撰写。林教授在对"重点号"论文进行点评的同时, 对我国RAIR-DTC靶向治疗的进步、现状和前景都有精彩介绍和独到见解。"重点号"中既有重点探索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报道, 又有TKI药物用于RAIR-DT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以及PET/CT和B-Raf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V600E在预测RAIR-DTC疗效中价值的临床研究报道。另外, 丁颖等在综述文献报道的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患者获益相关特征的基础上, 总结并提出1个帮助选择启动靶向治疗时机的临床特征评价量表。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则在大样本人群中进行了体质量指数(BMI)与甲状腺结节、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率及侵袭性等临床特点间关系的探讨。本期有关甲状腺癌的研究报道是多面呈现、信息丰...  相似文献   

3.
在DTC 131Ⅰ治疗或其疾病自然病程中,约有2%~5%的DTC逐渐对131Ⅰ治疗不再敏感,发展成为碘难治性DTC (RAIR-DTC).近年来研究发现甲状腺癌主要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靶点的改变,如BRAFV600E突变等,可导致甲状腺癌细胞的摄碘功能下降,使131Ⅰ全身显像阴性,降低131Ⅰ疗效.笔者主要对RAIR-DTC的新型诊断及治疗模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90%以上。DTC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多数DTC患者的肿瘤细胞基底膜中钠/碘同向转运体表达障碍,导致肿瘤细胞摄碘能力降低,最终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DTC(RAIR-DTC),此类患者预后较差。笔者就DTC失分化的相关基因及当前文献报道的可逆转RAIR-DTC细胞摄碘能力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始给予89 Srcl2内照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99Tcm-甲苯磺酸钠烟酰胺腙聚乙二醇双环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简称99Tcm-3PRGD2)SPECT/CT显像对不摄碘进展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99Tcm-3PRGD2 SPECT/CT检查的59例RAIR-DTC患者, 其中男性17例、女性42例, 中位年龄为51(28, 80)岁。所有患者均行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 其中22例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 37例接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13例在2周内接受了18F-FDG PET/CT显像)。取每例患者最大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的诊断效能并计算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检出RAIR-DTC病灶的SUVmax临界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灶长径(TL)、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与SUVmax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分析RAIR-DTC患者TK...  相似文献   

7.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可以分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目前临床诊断以超声检查为主,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和131I治疗。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居各甲状腺癌之首,同期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并提出新的诊治观点。为此,笔者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疗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有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新型治疗方法,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笔者就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策略——药物靶向治疗、肽受体核素靶向治疗、局部精准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的 Wistar 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索拉非尼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连续21 d。治疗前后行 MRI 检查。观察2组大鼠治疗前后肿瘤大小、ADC 值的变化。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变小。②实验组各个 b 值下,治疗后 ADC 值增大。b 值为50 s/mm2时,治疗前后 ADC 值的差值最大,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ADC 值的差值的差距最大。③ HE 染色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出现灶性坏死。实验组治疗后肿瘤血管密度减低,VEGF 染色呈低表达。MVD 与 VEGF 与 ADC 值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有效,DWI 成像能客观评估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2019-01至2021-12收治的193例甲状腺疾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和非甲状腺癌组;受试者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PI、TTP及MTT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甲状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TTP及MTT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AUC均明显高于0.9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利用超声造影参数可有效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化型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低恶性肿瘤,通过“外科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三部曲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治疗效果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逐渐转化为低分化或失分化的难治性甲状腺癌,只能通过增敏和(或)再分化治疗来增加甲状腺癌细胞摄取131I的能力,以期提高131I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对上述治疗手段无效的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药物治疗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治疗前景。笔者对使用增敏剂、再分化诱导剂和靶向药物治疗技术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The incidence rat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remain elevated. Traditionally, surgical treatment (including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chem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wer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Although the emergence of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some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or surgery,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gastric cancer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hotodynamic therapy is a local photochemical therap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f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peatability, although it may cause some toxic reaction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ith PDT, and most earlier studies concentrated on using PDT alone. However, som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PDT may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and other medicat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udy on the use of PDT and its combination 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which is anticipated to offer novel thought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医学影像学检查是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活体状态下通过影像学手段定性和定量显示甲状腺癌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特定分子表达及其水平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甲状腺癌分子影像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转移性肾癌(mRCC)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预后差。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等多种靶向药物极大地改善了mRCC的预后,但靶向治疗对部分患者的疗效不佳,靶向药物还可能引起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早期无创性评估肿瘤对靶向药物的反应,从而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外的研究者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功能影像,PET/CT在许多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已被认可,近年来其在mRCC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笔者就PET/CT在评估mRCC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及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Crizotinib is a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at has been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is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agent has been shown to have superior efficacy over standard chemotherapy in this small subset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An adverse effect of this drug therapy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renal cysts. Here, we present a case of a 68-year-old patient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on Crizotinib therapy who developed complex bilateral renal cysts.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is drug-related complication in order to avoid mistaking it for disease progression, primary renal malignancy, or ren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6.
笔者报道了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的病例,其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结果呈阴性,而经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Rx-WBS)结果呈阳性,通过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了该病的特点。综合分析结果提示131I Rx-WBS有利于发现DTC骨转移灶,且131I治疗对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在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按组织学分类分为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髓样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PTC最为常见。目前认为PTC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131I治疗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但小部分患者会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10年生存率显著下降40%~85%。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如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侵袭和TNM分期等将出现不同的预后(复发、转移和死亡等)情况。因此,上述临床病理学特征也被用于预测PTC患者的预后情况,能尽早辨识此类风险因素,将争取更多时间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并改善预后。笔者就BRAFV600E突变与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情况的关系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9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放射性碘治疗、TSH抑制是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三步曲。虽然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成熟, 但是仍有少量患者因病灶出现失分化摄碘能力下降, 而无法获益于传统的131I治疗, 称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对于这类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甲状腺癌治疗上的进步。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 为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笔者就目前对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手术无法切除肺癌术中转用氩氦刀治疗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中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系统治疗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2006年期间,15例在开胸后发现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患者在术中使用氩氦刀治疗。结果15例患者中,平均生存期11.6月,咳嗽、气促及咯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术中氩氦刀治疗可以延长术中无法切除的晚期肺癌的平均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