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口腔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而种植体如何能控制细菌的侵袭,是其长期存在于口腔环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开始重视种植体表面材料抑菌性能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理想的上皮组织——种植体屏障能够阻挡口腔内细菌及产物侵入内环境,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从而保持种植体长期稳定。近年来关于种植体表面影响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不断增加,这些研究对指导种植体穿龈部表面的设计,进而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就有关牙龈上皮细胞与种植体表面的结合机制及影响上皮组织附着因素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是否对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具有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比格犬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6只比格犬双侧下颌后牙拔出后2月,自体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实验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与种植体共移植.ELISA试剂盒观察龈沟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和神经营养因子(BD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纯钛表面不同处理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切取日本大耳白兔胫骨骨膜,应用植块法培养兔骨膜原代成骨细胞,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钙结节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不同处理的纯钛片(抛光处理、喷砂处理)紫外灯光照处理后联合培养。采用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MTT检测,观察不同处理表面的微型态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平铺在抛光处理的钛片的表面,没有伪足伸出;在喷砂处理的钛片表面上成骨细胞伪足伸入孔洞内,有伪足伸出。喷砂组ALP活性明显高于抛光组。结论:粗糙钛表面比光滑钛表面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增值;紫外灯光照钛片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粗糙表面的纯钛种植体表面的体外细胞培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对不同粗糙度表面纯钛种植体(光滑、机械表面、大粗糙表面、2种不同的微粗糙表面)的体外细胞培养评价,寻找具有较好的细胞附着的表面状态。方法:对5种不同粗糙度的钛种植体表面进行2BS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面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细胞的粘附状态和细胞与种植体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粗糙表面的钛种植体对成纤维细胞的"诱导能力"更强,表现为细胞迁徙、附着于二者的细胞数目比光滑表面的钛板为多,细胞桥形成更早。结论:钛种植体表面微粗糙化提高钛材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植体表面及邻近组织的污染使得种植体周垂直型骨缺损的再生治疗很困难。本文通过15位患者.展示CO2激光对受累种植体的净化能力,同时采用骨移植物及屏障膜。应用自体骨移植材料(10个病例)或异种骨移植材料(BioOss)(9个病例)增加骨量.再在骨移植材料表面覆盖胶原膜。术后评估临床结果并进行X线片检查。经过27个月(±17.83)的观察期,种植体周骨缺损几乎完全获得填充。临床及X线片结果初步显示,将CO2激光净化种植体表面和骨增量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粗化纯钛表面对人成骨样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纰,对照组为打磨抛光的光滑纯钛片;A、B、C组分别为粒径100~200μm、200~300μm、300~400μm的A12O3颗粒喷砂酸蚀处理后的纯钛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4组钛片表面形貌,表面轮廓仪测定钛片表面粗糙度(Ra值)。将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接种于4组钛片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fHJ段荧光染色后的细胞骨架。结果4组钛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具有一致的平行沟纹,喷砂酸蚀组具有典型的喷眇酸蚀表面微形貌。表面轮廓仪测得对照组、A组、B组及C组的Ra值分别为0.27±0.01、1.69±0.05、2.08±0.11及2.55±0.2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了4组纯钛片表面上MG63不同的细胞骨架解聚和重排的过程。结论不同粗化和喷砂酸蚀表面钛片影响人成骨样细胞粘附、伸展及分化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变化,粒径200~300μmA1O3喷砂的酸蚀纯钛表面更利于细胞骨架的解聚和重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症的病变程度,探讨种植体表面形态与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将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和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植入Beagle犬下颌,并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3个月后测定各组种植体周探诊深度、观察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程度、组织切片分析其炎症程度。结果:临床检查见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缺损深度大于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小于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学检查表明螺纹圆柱形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不如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明显。结论:种植体表面形态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比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的周围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功率的水冷激光对于不同种植体表面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上因种植体周围炎而拔除的不同表面种植体,分别用2、3、4 W 3种不同参数的水冷激光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观察比较。结果:SLA?非亲水表面和INICELL?表面3~4 W的激光处理既能很好的去污又不会造成表面损伤;Tiunite?表面和国产MDIC种植体微弧氧化表面在2 W时去污效果欠佳,而3 W与4 W去污效果相当,4 W时会导致表面损伤。结论:随着功率的增大,水冷激光去污效果逐渐加强。不同激光参数对于不同种植体表面的影响不同,其中氧化类表面更易崩解,而喷砂酸蚀表面耐受激光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聚四氟乙烯膜管内植入自体许旺氏细胞桥接修复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聚四氟乙 烯膜管桥接家兔面神经1.0 cm的缺损,将快速提取获得的自体许旺氏细胞植入膜管内作为实验组,选择单纯聚四 氟乙烯膜管桥接面神经缺损为对照组,用电生理测试和组织学观察等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神经再生情况进行评 价。结果 实验组各时期神经再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术后16周时面神经传导速度为29·70 m/s,而对 照组为23·00 m/s,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一定数量有活力的自体许旺氏细胞植入聚四 氟乙烯膜管制成的面神经再生室内,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崔霖霖  杨建荣 《口腔医学》2015,35(2):150-152
种植体表面处理是种植体能否形成骨结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高种植成功率起了关键作用,究其共性是形成一个粗糙的表面,提高种植体的骨结合及生物相容性。该文就种植体表面各种处理技术如机械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对骨结合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雪旺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雪旺细胞三维培养体系,获得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的理想方法。方法:将牛去细胞基质(BAM)、BrdU标记的雪旺细胞、血清和培养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注入PLGA神经导管,37℃、50mL/L CO2孵育形成凝胶。培养1d后植入SD大鼠臀大肌中,3周后观察雪旺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3周后导管内充满大量雪旺细胞,经BrdU抗体染色观察,植入的雪旺细胞仍存活,结论:本实验中使用的雪旺细胞三维培养体系组织工程方法,可用于诱导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股骨植入种植体模型,愈合早期连续注射PDGF,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析PDGF对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PDGF增加大鼠股骨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纤维数量,对种植体周围后期神经纤维数量无显著影响。同时,这些神经具有周围神经纤维的典型结构。结论 PDGF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再生。本研究为实现PDGF促进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进而改善种植体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股骨植入种植体模型,愈合早期连续注射PDGF,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析PDGF对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 PDGF增加大鼠股骨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纤维数量,对种植体周围后期神经纤维数量无显著影响。同时,这些神经具有周围神经纤维的典型结构。结论 PDGF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早期神经再生。本研究为实现PDGF促进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进而改善种植体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种植修复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引发了种植骨结合领域的研究热潮。种植体表面经过处理,可改变其表面性能,从而促进骨结合的形成,提高种植的成功率。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多种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镁金属纤维丝与雪旺细胞共培养下,探讨微环境下的镁离子是否对雪旺细胞增殖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分泌有影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雪旺细胞,选取第2代细胞,调整浓度以1×108 L-1接种于培养皿,并随机将雪旺细胞分为2组.A组:加入一段1cm长的镁金属纤维(AZ31镁合金(Mg-3%Al-1%Zn))丝于培养皿中联合培养,B组:对照组,单纯雪旺细胞培养.在光镜、电镜下对雪旺细胞细胞形态学观察.分别于2,4,6,8,10和12天,MTT法检测雪旺细胞增殖的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MTT法测得在培养第6-8d时,实验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OD值(P<0.05),ELISA法测得,两组中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均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虽对照组进入峰值的时间过早,但在第6-8d,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环境下,镁离子可以促进细胞组织黏附及分泌生长因子NGF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损伤的周围神经远侧端发生华勒变性,神经膜细胞去分化且大量增殖,吞噬损伤末端的轴突碎片,其分泌因子募集吞噬细胞到达损伤部位,共同清除崩解的髓鞘碎片.由此,神经膜细胞引导轴突再生,包裹轴突,形成髓鞘.在种植术后创口愈合的早期,种植体周围存在的神经丝蛋白染色阳性的纤维和之后再生的神经纤维成为种植义齿患者口腔感觉应答的基础.不同的钛表面微米级结构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吸附和增殖以及营养因子的分泌.神经生长因子为交感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生长和存活所必需,肝素共轭纤维蛋白凝胶种植体和羟磷灰石-神经生长因子(NGF)复合涂层钛种植体均可缓慢释放具有活性的NGF,进而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及神经早期再生,改善种植体骨感知能力.种植体表面的微结构和化学成分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其具体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改良喷砂表面影响牙种植体骨结合形式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已建立的体外研究牙种植体骨界面的三维实验模型,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对种植体骨结合形式的影响。方法:以相差显微镜跟踪观察钛片和成骨细胞之间的界面变化;以细胞培养1个月后制取的界面细胞切片观察界面的结合形式及结合状态。结果:在引导成骨细胞向钛片移行贴附的能力方面改良喷砂表面与光滑表面无显著差异,但界面处细胞与钛表面的结合形工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成骨细胞与光滑表面多为平行排列,而与改良喷砂表面则呈垂直或成角连接。另外,界面处细胞的形态亦存在明显的差别,光滑表面的细胞呈梭形,而改良喷砂表面的细胞则呈圆形、椭圆形,且胞体较大、胞浆丰富。结论:改良喷砂表面处理有利于牙种植体的骨愈合、并形成骨纤维垂直连接式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