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玲  林黎  龚琬  李君  周卫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371-1374
目的 调查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脑力工作能力、学习疲劳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情况,并对比营养素摄入不同学生的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及学习疲劳发生率。结果 高职高专学生烟酸、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80% RNI,能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硒平均摄入量在80%~120% RNI,维生素E、磷、钠平均摄入量>120% RNI。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磷、钠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素烟酸、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而维生素E、磷、钠摄入量偏高,学生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与脑力工作能力降低、学习疲劳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郑州地区产妇孕晚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孕期的膳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母婴保健中心进行子宫复旧检查的产妇为调查对象。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2018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计算孕晚期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与指南推荐进行对比。同时调查产妇的一般情况。将新生儿出生体重作为因变量,孕晚期产妇日均营养素摄入量等计量资料以及一般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 郑州地区产妇孕晚期日均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于参考值,膳食纤维、钙、铁摄入量低于参考值。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孕前BMI、孕期增重、产次、孕晚期日均钙摄入量、孕晚期日均铁摄入量是胎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郑州地区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尚可,存在钙、铁摄入不足问题,总热量摄入过高;孕晚期的钙、铁摄入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王文静  侯兵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437-1439
目的 调查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测评老年退休干部的健康状况,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516名老年退休干部中,男、女分别为371、145人,年龄61~84岁,平均(72.50±5.27)岁。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SF-36总分平均为(494.16±168.43)分,健康状况呈一般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业余爱好、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的老年退休干部SF-36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5岁(β’=-0.103)、受教育程度低(β’=-0.151)、吸烟(β’=-0.092)、饮酒(β’=-0.104),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β’=0.096)、有业余爱好(β’=0.149)、作息规律(β’=0.114)、合理饮食(β’=0.161)。结论 上海市老年退休干部健康状况一般,其相关影响因素除年龄、受教育程度外,还与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业余爱好、作息规律、合理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故应着重纠正老年退休干部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人的膳食摄入情况,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推动广东省全民膳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源于2018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14个监测点的≥18岁居民8 603人。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不同特征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 8 476人纳入分析,人均每日蔬果摄入量为463.3 g/d,人均每日红肉摄入量为212.2 g/d。蔬果摄入不足率为45.7%,男性蔬果摄入不足率(50.0%)高于女性(41.2%)(P<0.01),农村(51.4%)高于城市(43.1%)(P<0.05)。红肉摄入过多率为78.4%,男性红肉摄入过多率(83.8%)高于女性(72.8%)(P<0.01),城市(81.5%)高于农村(71.6%)(P<0.01)。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6 g/d,食盐摄入过多比例为45.8%。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34.1 g/d,食用油摄入过多比例为48.7%。结论 广东省成年人红肉摄入过多情况较为严重,蔬果摄入不足率仍较高,农村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过多情况不容忽视,需加强膳食营养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区乳母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乳汁成分的关系。方法 招募102位乳母,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膳食状况,计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水平,采集母乳分析体质指数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乳汁成分的关系。结果 乳母能量摄入量中位数为1 507.5(1 245.5,1 954.5)kcal,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及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3.72%、25.67%、60.90%;乳汁中脂肪、总蛋白质、糖类、干物质、能量的含量分别为(4.33±1.23)g/100 mL、(1.23±0.24)g/100 mL、(7.07±0.32)g/100 mL、(12.82±1.13)g/100 mL、(73.70±10.93)kcal/100 mL。不同BMI分组乳母乳汁中脂肪、干物质以及能量含量不同(均P<0.05),超重/肥胖组乳母乳汁中能量、脂肪以及干物质含量高。乳汁成分和乳母膳食宏量营养素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均P>0.05)。乳母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137.23±1.10)g/L,7例(7.53%)贫血,乳母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为镁(24.73%)和铁(7.53%)。结论 需要加强对乳母的营养宣教,鼓励其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9月采用简单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辖区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各3所,以医院内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疲劳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职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391名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为有效调查对象,疲劳严重程度、疲劳环境特异性、疲劳结果、疲劳对休息和睡眠的反应维度评分分别为(5.67±1.18)分、(4.92±1.73)分、(5.34±1.59)分、(4.70±1.82)分,职业疲劳总分(19.83±3.6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的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性别(β’=0.136)、年龄(β’=0.112)、婚姻状况(已婚β’=0.912、离异/丧偶β’=0.309)、岗位性质(外科医生β’=-0.076、麻醉医生β’=-0.121)、医院级别(β’=0.394)、夜班频次(β’=0.239)、职业认同感(β’=-0.829)、应对方式(β’=0.405)是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疲劳现状评分较高,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岗位性质、医院级别、夜班频次、职业认同感、应对方式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针对性调节医护人员工作状态,减轻职业疲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河南省某医院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情况,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84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分为(3.67±1.51)分,电子健康素养的总均分为(16.90±4.86)分,且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具有正相关性(r=0.52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电子健康素养越好(β’=0.139)、年龄越大(β’=0.104)、文化程度越高(β’=0.126)、服药年限越长(β’=0.103)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有药物不良反应(β’= -0.109)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服药依从性水平均有待提升,临床医务人员应给予关注,通过提升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对广东省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16 497份有效问卷,女生为11 268人(68.3%),大一至大四分别为7 241人(43.9%)、4 467人(27.1%)、 2 842人(17.2%)、1 947人(11.8%),各学科中文科人数最多,为5 769人(35.0%)。电子健康素养平均总分为(29.62±6.74)分,合格率为23.6%。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科(β’=0.053)、当前所在地为广州或深圳地区(β’=0.030)、消息来源途径数目越多(β’=0.037)、网络信息可靠性的判断方法数目越多(β’=0.034)、对新冠肺炎的关注程度越高(β’=0.118)、信息了解程度越高(β’=0.233)的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也越高;而女生(β’=-0.039)、疫情相关信息导致的困扰程度越高(β’=-0.069)的大学生得分越低。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提高电子健康素养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的判断、获取能力和对疫情的关注度与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信阳市在校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教育宣传工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于2021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信阳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学生1 219名,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为(17.02±3.95)分,态度平均为(86.71±9.20)分,危险行为平均为(11.30±2.1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级(β'=2.014)、专业(β'=-0.291)、生源地(β'=0.109)、性行为史(β'=0.765)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年级(β'=0.096)、专业(β'=-0.180)、生源地(β'=0.281)、性行为史(β'=0.369)、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β'=0.281)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态度状况影响因素。性别(β'=0.638)、年级(β'=0.142)、专业(β'=-0.242)、生源地(β'=-0.357)、性行为史(β'=-0.65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史(β'=0.257)、艾滋病知识评分(β'=-0.276)、艾滋病态度评分(β'=-0.307)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危险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信阳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措施,有效提高在校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水平,减少高危行为发生,促进艾滋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初中生膳食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状况,分析饮食行为与近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北京市郊区某中学的所有初中生,应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表及自编“1周内饮食行为问卷”进行膳食调查,采用NCCW营养软件分析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情况,采用全国通用的E字标准视力表对初中生进行视力检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81名初中生,其中女生92人(50.8%),男生89人(49.2%)。年龄10~16岁,平均(13.06±0.96)岁。蛋类、粗粮及大豆制品的食用情况不佳,能坚持一周内食用5~6次粗粮的初中生只有20人(11.0%)。24 h膳食回顾调查NCCW软件分析结果发现,该校初中生膳食矿物质的摄入中仅磷的摄入量男、女生均达到推荐摄入量的90%以上,其余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整体不足,其中钙的摄入量处于严重不足情况,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的23.50%、26.62%。近视筛查发现,该校56.7%的初中生处于重度近视范围,其中女生左眼近视程度高于男生(P<0.05)。不同程度近视随着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不同出现差异,钙的摄入量在重度近视学生中要高于轻度及中度近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校初中生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其中矿物质钙与近视程度存在一定联系,建议家长及学校应在学生饮食上做到科学膳食均衡搭配,从饮食方面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房山区学生改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共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164名,男生91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8.93±2.21)岁。中小学生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摄入过多。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710.30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1.57、72.21、211.48 g,供能比分别占14.38%、37.95%和47.68%。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4.8%、27.4%、33.5%、24.4%和47.0%。仅2.4%的学生钙摄入量达到了RNI,超过一半的学生铁、锌、铜平均摄入量达到RNI。其中,女生铁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低于男生(P<0.0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需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食堂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出生及进行体格检查的婴幼儿资料。不同出生体重组婴幼儿1~18月龄的体重、身长及重量指数(PI)变化的差别以及趋势分别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用于估计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重、身长及PI变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37名婴儿,其中男婴1063名(54.88%);出生体重平均(3.18±0.42)kg,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为7.95%,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为5.01%。随着月龄增长,SGA、适于胎龄儿(AGA)、LAG的体重/身长增量均呈增加趋势(均P<0.01),而PI增量则均呈减少趋势(均P<0.01)。在调整相关协变量后,SGA、AGA、LAG 6~18月龄的体重增量、1~18月龄的身长增量及1月龄的PI增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广义估计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与AGA相比,SGA的体重增量(β=-0.15)、身长增量(β=-0.79)、PI增量(β=-0.03)均较少,LGA的身长增量(β=0.78)较多。结论出生体重对1~18月龄婴幼儿体格发育有影响。医护人员应做好母亲孕期保健及产后婴幼儿的膳食营养指导,加强早期生长监测和干预,提高婴幼儿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肾脏病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某三甲医院住院的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累积评分表进行共病状态评估。结果最终纳入患者987例,以男性(59.8%)、18~44岁(53.2%)为主。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率为85.3%,合并单病种以高血压(13.5%)、糖尿病(6.4%)、肝脏疾病(6.8%)、肺部感染(4.6%)最为多见,合并2种慢性病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最为常见(6.3%)。疾病累积评分为7(5,9)分,882例(89.4%)处于轻度共病状态。性别(β’=-0.067)、年龄(β’=0.061)、共病种数(β’=0.622)是疾病累积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中青年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共病情况不容忽视,卫生行政部门应提高对慢性病共病的管理意识,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中青年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和分析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84例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评分为(55.95±11.82)分,其中烹饪及进餐习惯维度评分得分率最高,果蔬类饮食行为维度得分率最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122)、年龄(β'=0.131)、BMI(β'=-0.215)、文化程度(β'=0.073)、在职情况(β'=0.081)、家庭可支配收入(β'=0.072)、病情严重程度(β'=0.055)及合并基础性疾病(β'=0.128)是商丘市冠心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商丘市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较低,受到性别、年龄、BMI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健康饮食对自身疾病的影响,自觉学习掌握饮食知识,自觉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提升健康饮食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黄山市某医院甲乳外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乳腺自检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对10 227名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2±7.63)岁,已婚者占89.48%,以已生育者为主,占89.88%。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总分平均(85.63±8.36)分,乳腺自检率为20.15%。36~49岁(β’= 0.316)、居住地为城市(β’= 0.209)、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β’= 0.166)和大专及以上(β’=0.233)、从事医疗行业(β’=0.178)、乳腺疾病史(β’=0.264)、乳腺癌家族史(β’=0.238)的就诊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得分越高。36~49岁(OR =1.931)、居住地为城市(OR =2.073)、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 =1.598)和大专及以上(OR =1.774)、从事医疗行业(OR =2.156)、乳腺疾病史(OR =1.998)、乳腺癌家族史(OR =1.986)、月经初潮年龄≤12岁(OR =2.210)的就诊女性乳腺自检可能性较大。结论 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情况欠佳,医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从而早期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选取本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孤独感量表(ULS-8)评估患者孤独感,以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评估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情况,以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分析患者ULS-8评分与B-APQ评分和PHQ-9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患者孤独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平均(20.14±2.13)分,B-APQ评分平均(46.75±5.42)分,PHQ-9评分平均(6.23±1.5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与B-APQ评分、PHQ-9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未婚/离异/丧偶(β’=0.315)、高中及以下(β’=0.458)、独居(β’=0.217)、从不锻炼(β’=0.170)、B-APQ评分高(β’=0.373)、PHQ-9评分高(β’=0.13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较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处于较高水平,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锻炼情况、B-APQ评分及PHQ-9评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以上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以尽量减轻患者孤独感,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