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孕产妇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1年全年在重庆市某医院产检并成功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孕产妇3 743名,不良分娩结局孕产妇572例,发生率为15.28%。以早产最为多见,占2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孕次≥3次(OR=1.639)、产次≥1次(OR=3.028)、流产次数≥3次(OR=2.541)、瘢痕子宫(OR=1.514)、妊娠期高血压(OR=11.031)、妊娠期糖尿病(OR=11.350)、胎儿宫内窘迫(OR=4.915)、前置胎盘(OR=16.088)、羊水偏少(OR=12.284)、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OR=3.506)、妊娠期合并贫血(OR=8.918)、剖宫产(OR=1.558)及双胎(OR=5.861)等均是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前BMI<18.5 kg/m2OR=0.276)则是不良分娩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中以早产最为常见;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加强孕期管理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开封市二胎孕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避免不良母婴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开封市某医院产科建立生育档案并分娩的二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情况及孕期并发症,并匹配分娩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不良分娩结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并与产科资料匹配完整的二胎孕妇2 208人,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0.93 ± 5.71)岁。孕前BMI 18.5~23.9者占66.17%。文化程度以中专或高中为主(占39.67%)。家庭年收入以5~9万元为主(占50.68%)。1 689人为正常分娩结局,519例发生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23.51%。其中死胎死产21例(占4.05%),早产183例(35.26%),巨大儿81例(15.61%),低出生体重儿87例(占16.76%),新生儿窒息57例(占10.9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6例(占12.72%),新生儿畸形24例(占4.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38、39~43岁(OR=5.083、10.433)、孕前BMI≥24.0(OR=3.375)、流产次数≥3次(OR=3.725)、妊娠期高血压(OR=2.452)、妊娠期糖尿病(OR=4.191)、胎儿宫内窘迫(OR=2.040)、胎膜早破(OR=7.338)是二胎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开封市二胎孕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较高,不良结局以早产为主。不良分娩结局影响因素较多,建议加强二胎孕妇孕期保健教育,针对高龄、具有并发症的二胎孕妇制定适应性生育计划,筛查高危妊娠因素及加强临床干预管理,减少不良妊娠及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母婴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为避免特殊人群发生不良分娩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北京市某医院建立产前健康档案且在该医院分娩的PIH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PIH患者确诊为PIH时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分娩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PIH孕妇不良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不良分娩结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时间内收集到诊断为PIH的孕妇有效病例274例,年龄23~43岁,以23~34岁为主,占63.87%。初产妇占60.95%,定期产检者占94.89%,高血压家族史者占29.93%。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31.39%(86/274),其中胎盘早剥27例,产后出血23例,产后感染8例,羊水过少6例,胎儿宫内窘迫12例,新生儿窒息10例。疾病程度为中度或重度(OR=2.042、2.305)、尿蛋白程度为+++或++++(OR=2.550、2.942)、合并甲减(OR=2.686)、有吸烟史(OR=2.968)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异常者(OR=1.446、1.726、1.976、2.430、1.774)发生不良母婴结局风险较高,发病孕周≥37周(OR=0.515)、分娩孕周≥37周者(OR=0.506)发生不良母婴结局风险较小。结论 PIH患者发生不良分娩结局风险较高,可能影响分娩结局的因素较多,建议应针对该人群相关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并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不良母婴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平平  卢珍  刘萍  杨云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8):1065-1068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血糖特征及其自我管理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4—9月太和县某医院产科建立产前健康档案的≥35岁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妊娠35周时进行基本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产检程序中妊娠24~28周时进行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随访至孕妇分娩后出院,收集不良妊娠结局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情况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96名高龄孕妇进行研究,孕妇年龄35~43岁,35~39岁占69.36%,调查时孕周34~<37周。高龄孕妇空腹血糖为(5.53±0.41)mmol/L,OGTT 1 h为(11.37±1.05)mmol/L,OGTT 2 h为(8.66±0.68)mmol/L,其中空腹血糖超标者占36.45%,OGTT 1 h超标者占39.64%、OGTT 2 h超标者占38.68%。自我管理总分为(69.82±6.59)分。其中自我防护行为得分为(23.35±4.41)分,胎儿监测得分为(11.48±1.56)分,遵医行为(22.44±3.89)分,日常生活行为(22.44±3.89)分。不良妊娠结局143例,发生率为28.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1mmol/L(OR=3.121)的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较高,自我防护行为得分越高(OR=0.616)、遵医行为得分越高(OR=0.524)、胎儿监护行为得分越高(OR=0.477)的高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较低。结论 高龄孕妇血糖水平异常比例较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一般,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相关部门应强化高龄孕妇孕期保健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特征及妊娠结局,以期为高危妊娠围产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妇建立个人追踪档案,记录年龄、孕产史、民族、诊断时孕周(孕28~42周)、文化程度、产检情况、孕前体重,收集每次产检时进行的各项检查结果至分娩,收集每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分娩结局。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982例高危妊娠产妇,年龄35~44岁,以35~39岁(占90.33%)、再孕经产(占68.13 %)、汉族(占92.97 %)、累计产检次数<10次(占69.86 %)、一般高危妊娠(占60.18%)、诊断时孕32~36周(占38.90 %)、有流产史(占79.94%)、有剖宫产史(占56.01%)、妊娠期高血压(占50.20%)、孕前超重(占50.10 %)等特征为主。982例高危妊娠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293例,发生率为2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587)、极其严重高危妊娠(OR=8.637)、流产史(OR=1.711)、产前出血(OR=4.884)、前置胎盘(OR=3.780)的高危妊娠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可能性更高。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呈现高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等特征,其中不良妊娠结局受诸多因素影响,建议妇女在合适年龄妊娠,定期产前检查,尽早干预妊娠并发症,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况并分析母婴相关行为因素,为做好泌乳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郑州市2所医院产科分娩的2 103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其个人情况,统计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并分析孕期及产后行为与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2 064例,泌乳Ⅱ期启动延迟456例,发生率为22.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OR=2.438)、母婴同室(OR=0.393)、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OR=0.773)、产前母乳喂养指导(OR=0.850)、产后母婴接触时间(OR=0.640)、产后催乳(OR=0.723)、首次吸吮乳房时间(OR=2.021)、每日吸吮乳房次数(OR=0.693)是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影响行为。结论 郑州市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与其孕期及产后多种行为相关,如生产方式、母婴同室、参加孕妇学校学习、产前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母婴接触时间、产后催乳、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日吸吮乳房次数,应对以上行为给予足够重视,增加泌乳促进行为,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孕期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2月海口市某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处理组和常规处理组,同时匹配正常妊娠状态孕妇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产前检查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3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强化处理组、常规处理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效人数分别为127例、136例和171人,3组孕妇年龄、孕前BMI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处理组不良妊娠结局23例,常规处理组56例,健康对照组13例,发生率分别为18.2%、40.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687)、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OR=1.781)、不良孕产史(OR=2.542)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常规处理组孕妇相比,健康对照组(OR=0.672)和强化处理组(OR=0.420)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低。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宣教,并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个体差异给予孕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和运动指导等,帮助其控制体重增长,对降低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的剖宫产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相关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地区21所助产机构(其中市区机构3所,县城机构6所,乡镇机构12所)在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的产后42 d复诊产妇为调查对象进行剖宫产情况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剖宫产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剖宫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效回收1 825份调查问卷,产妇年龄20~45岁;产检次数2~14次,平均(7.36±3.02)次;初产妇810名(44.38%),经产妇1 015名(55.62%);自然受孕1 634名(89.53%),辅助生殖191名(10.47%);有不良孕产史496名(27.18%)。1 825名产妇中有719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3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剖宫产的因素有年龄越大(OR=4.289)、文化程度越高(OR=1.570)、城市户籍(OR=2.083)、市级及以上分娩医院(OR=3.184)、孕前BMI≥28.0 kg/m2OR=1.984)、经产妇(OR=0.260)、受孕方式为辅助生殖(OR=1.496)、不良孕产史(OR=2.465)、孕期合并症或并发症(OR=11.314)以及孕检次数≥8次(OR=2.203)。结论 郑州市孕产妇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和推广自然分娩方式,并针对剖宫产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骆琴  彭树花  骆佳美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06-1509
目的 调查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及相关因素,为产妇产后泌乳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1—1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2家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及喂养相关因素,并对产妇初次泌乳时间进行随访跟踪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71名产妇纳入研究,年龄21~43岁,平均(31.6±2.9)岁,其中初产妇438人,经产妇233人;胎数单胎642人,双胎29人;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12人,剖宫产159人。产后初次泌乳时间<24 h 329人、24~<48 h 176人、48~<72 h 105人、≥72 h 61人,分别占49.03%、26.23%、15.65%、9.0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895)、经产(OR=0.689)、分娩孕周≥37周(OR=0.498)、分娩方式为剖宫产(OR=1.637)、乳头凹陷/扁平(OR=2.565)、母婴同室(OR=0.520)、首次吸吮乳房时间≥30 min(OR=2.787)、每天吸吮乳房次数越多(OR=0.845)是产后初次泌乳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产妇产后初次泌乳时间以<24 h所占比例较大,初次泌乳时间受到年龄、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乳头凹陷/扁平、母婴同室、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天吸吮乳房次数多种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孕前、产前教育,鼓励阴道分娩,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多吸吮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海口市产妇分娩方式及危重情况,并探讨影响分娩方式的因素,为预防分娩危重情况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海口市某妇幼医院分娩的产妇资料中提取产妇孕期及分娩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海口市产妇分娩方式危重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方法对分娩方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5 162名产妇资料,其中2018、2019、2020年产妇数分别为1 689 、1 735、1 738人。产妇年龄20~46岁,20~34岁所占比例为82.14%。自然分娩产妇3 503人(占67.86%),剖宫产产妇1 659人(占32.14%)。5 162名产妇中发生危重情况的患者为77例,发生率为1.50%。危重产妇以≥35岁为主(56例,72.73%),孕次>2次占66.23%(52例)。分娩孕周<37周占71.43%(55例),多胎所占比例占81.82%(6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204)、孕次≥2次(OR=2.206)、孕周<37(OR=1.793)、剖宫产史(OR=3.873)、胎儿数为双胎(OR=3.111)或多胎(OR=10.227)为产妇发生危重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 海口市产妇剖宫产比例较高,产妇发生危重的风险仍较高,分娩方式与较多因素相关,从孕期加强孕妇的产前检查工作,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管理及监测,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发生比例及危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某医院产科自然分娩且产后42 d进行产后专病门诊体检的产妇,调查母婴基本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产后42 d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对1 984名产妇进行研究,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3±6.44)岁,分娩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为(38.49±1.43)周。1 984名产妇中有1 549例(78.07%)发生盆底功能异常,且Ⅰ、Ⅱ类肌肌力,Ⅰ、Ⅱ类肌疲劳度,阴道壁静态压力值异常率均超过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27)、孕次2次及以上(OR=2.155)、产次2次及以上(OR=2.467)、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OR=3.086)、孕期增重高于推荐标准(OR=2.130)、分娩孕周>40周(OR=1.654)是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自然分娩产妇产后42 d盆底功能异常率较高,年龄、孕次、产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增重、分娩孕周等因素均可影响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情况,产科医生应指导孕妇做好孕期管理,减少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异常情况的发生,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熊英  苏琪  刘沛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8):970-973
目的 探究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西安市某妇产专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产妇资料,同时记录产妇在院内期间接受的检查项目结果及是否发生VTE,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褥期VTE发生情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VTE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产妇数据6 870份,共有210例产妇发生VTE,VTE产妇平均年龄为(31.29±2.20)岁,其中≥35岁53例,占25.24%。出现VTE患者中有85.71%接受剖宫产,14.29%接受阴道分娩;VTE的发病时间以产后14 d内为主,占78.57%;患者症状体征以无症状或肿胀为主;血栓范围多为混合型(52.38%);VTE临床结局死亡1例,死亡率0.48%,死亡原因为肺栓塞;VTE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静脉(76.19%)、肺血管(8.57%)及脑静脉(4.29%)。 VTE组产妇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低于无VTE组产妇(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VTE病史(OR=1.944)、合并内科疾病(OR=2.232)、年龄≥35岁(OR=2.675)、剖宫产(OR=3.018)以及住院制动≥3 d(OR=2.411)是诱发产褥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产褥期VTE多发生于产后14 d内,累及静脉较多且范围较广,对于既往有VTE病史、合并内科疾病、年龄≥35岁、剖宫产以及住院制动≥3 d的产妇应着重予以关注,可考虑予以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铜陵市某妇幼专科医院的产妇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及产妇病案档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征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 942名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27.83±5.42)岁,孕周26+6至42+1周,平均孕周(39.21±1.29)周。112例产妇产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分别占41.96%、20.54%、19.64%、11.61%。112例感染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8.57%)、肺炎克雷伯菌(19.84%)、粪肠球菌(19.05%)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70%)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873)、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3.23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3.016)、产后出血(OR=2.702)、瘢痕子宫(OR=7.862)、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OR=6.322)、胎膜早破(OR=3.177)、侵入性操作(OR=7.721)、分娩时长≥8 h(OR=2.344)、分娩后血红蛋白<90 g/L(OR=4.238)是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以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分娩时长、分娩后血红蛋白与产妇产后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60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11名≥60岁居民参与本研究,男性381人,占46.98%,女性430人,占53.02%,年龄60~88岁。低骨量者368人(45.38%),骨质疏松者144例(17.76%),正常者299人(3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948,2.19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715)、睡眠充足(OR=0.715)、吸烟(OR=6.613)、经常饮酒(OR=4.293)、奶类食物摄入≥3次/周(OR=0.717)、钙剂服用≥3次/周(OR=0.370)、维生素类补齐剂服用≥1次/周(OR=0.481,0.414)是郑州市≥60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60岁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可依据研究所得到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宝山区某医院2020年1—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妇泌乳II期启动情况跟踪随访,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产后抑郁、焦虑及疲乏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88名产妇年龄平均为(28.11±3.48)岁,产妇泌乳II期启动时间为(74.67±5.22) h,312例发生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为26.26%。年龄≥35岁、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产后疲乏的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516)、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2.520)、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2.994)、剖宫产(OR=1.578)、初产妇(OR=2.164)、产后开奶时间≥30 min(OR=1.091)、产后抑郁(OR=3.769)、产后焦虑(OR=3.174)是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发生率相对较高,产妇年龄≥35岁、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开奶时间≥30 min、产后抑郁、产后焦虑等因素是影响产妇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及干预,以降低泌乳II期启动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情况并分析造成妇女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妇女因生产造成盆底肌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各1家医院产科进行6~8周产后复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盆底肌力测定,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盆底肌力异常情况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628名产妇进行调查,年龄22~38岁,平均(29.68±5.36)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43±1.16)次;产次1~5次,以1~2次为主,占72.4%。检出1 142例产后6~8周产妇为盆底肌力异常,异常率为70.2%。年龄30~38岁(OR=3.766)、产次≥3次(OR=2.633)、阴道分娩(OR=7.478)、孕期增重过多(OR=1.597 )及胎儿出生体重≥4 kg(OR=5.078)的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异常的风险较高。结论 湖南省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异常率较高,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孕期增重及胎儿体质量是造成产妇产后发生盆底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产后妇女发生盆底肌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孕妇缺铁性贫血(IDA)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首次在株洲市某医院建立生育档案的孕妇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IDA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624名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28.72 ± 4.69)岁。文化程度以中专或高中为主,占50.00%。家庭年收入以8~19万元为主,占45.07%。初产妇占55.36%,检出孕期IDA 176例,发生率为10.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30~34、35~39、40~44岁(OR=4.998、10.455、7.745)、家庭年收入<8万元(OR=2.134)、孕中期及孕晚期(OR=1.728、4.315)、居住地为郊区(OR=3.027)、经产妇(OR=6.197)、流产次数1~2、≥3次(OR=2.139、12.203)、饮食习惯不正常(OR=2.055)、铁剂补充≤每周1次(OR=14.939)的孕妇发生IDA的风险较大,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OR=0.277、0.570)孕妇发生IDA风险较小。结论 株洲市孕妇IDA发生情况较为普遍,孕妇发生IDA可受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居住环境、流产、分娩史,孕期膳食结构及铁剂补充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需加强孕妇妊娠保健教育,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西安市社区≥50岁人群心力衰竭(HF)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HF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8个社区的≥50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HF筛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HF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HF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 615名调查对象的年龄50~92岁,平均年龄(62.3±8.7)岁。高血压患者1 334例,占36.9%,糖尿病患者560例,占15.5%,冠心病患者436例,占12.1%,高脂血症者985例,占27.2%,有HF家族史者763人,占21.1%。HF患病172例,患病率为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3.804)、高血压(OR=6.924)、糖尿病(OR=4.003)、冠心病(OR=8.240)以及高脂血症(OR=1.844)是西安市社区≥50岁人群HF患病的危险因素,有体育锻炼(OR=0.670)是西安市社区≥50岁人群HF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西安市≥50岁人群HF患病情况与其他城市居民大致相当,影响该人群HF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有效控制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理论上可降低≥50岁人群HF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分析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宜昌市3家医院接诊并在同一家医院接受后续治疗的所有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ADMA指标检测,采用随访方式收集患者病情情况、发病至痊愈时间、是否复发、复发日期、原因、病灶转移情况等。对患者痊愈时间与血清ADMA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有效调查中青年患者92例,年龄36~45岁73例(占79.35%),男性69例(占75.00%),BMI≥26者26例(占28.26%)。血清ADMA水平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从发病至痊愈时间呈正相关(r= 0.789)。与36~45岁的脑卒中患者相比,年龄越小(OR=0.554、0.651、0.572),痊愈时间≥30 d的可能性较小。与BMI≥26.0相比,BMI越小(OR=0.762、0.638、0.471)痊愈时间≥30 d的可能性较小。吸烟(OR=1.748)、饮酒(OR=1.634)、合并有高血压(OR=1.961)、高血脂(OR=1.980)、糖尿病(OR=1.952)、高尿酸血症(OR=1.637)、血清ADMA水平越高(OR=1.826)的患者痊愈时间≥30 d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高水平血清ADMA可能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不良生活行为、多种并发症是影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