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检查中自主抬头前屈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80例行电子喉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及自主抬头前屈法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比较观察各方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结果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环后区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吹喇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位转动法与自主抬头前屈法总显露率相同。而在完全显露率上,自主抬头前屈法较头位转动法、吹喇叭法及常规法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子喉镜检查中应用自主抬头前屈法可提高环后区显露效果,有助于早期发现咽喉部病变,准确判断病变范围,评估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癌侵犯颈部食管、梨状窝和环后区在作根治术后常有相当大的缺损,术后的咽部食管重建是一个难题。以往多利用咽部残余粘膜修补,但缺损大时修补难成功。最近报导利用外侧皮瓣、游离皮片移植、局部或远端的蒂状瓣、三角肌胸瓣、舌瓣、游离肠移植、肌皮瓣来作颈部咽食管重建,所有这些方法操作复杂,费时间。本文报道利用会厌粘膜修补,因会厌两面粘膜活动度大。病例报告:患者78岁,男性,活检后确诊为梨状窝和环后区鳞癌。喉镜检查见左梨状窝肿块,有坏死,肿物一直连到环后,杓会厌襞未受侵,声带活动好,颈淋巴结未触及。患者因有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局部扩展的规律 ,为梨状窝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石蜡包埋大体标本连续切片的方法 ,对 2 6例梨状窝癌全喉及次全喉切除的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 位于梨状窝外侧壁的肿瘤 ( 4例 )主要向外侧咽侧壁扩展 ,位于梨状窝内侧壁的肿瘤 ( 5例 )容易向喉腔及对侧梨状窝扩展。累及整个梨状窝 17例。声门旁间隙及甲状软骨是最易受侵犯的喉结构 ,环状软骨受侵较少 ;会厌及会厌前间隙的侵犯未见超过中线 ,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的侵犯途径有2个 ,肿瘤沿杓会厌襞向前及在甲状软骨板内侧直接向前侵犯声门旁间隙 ;肿瘤沿杓会厌襞向内上方及在甲状软骨板内侧上部侵入会厌前间隙。结论 会厌前间隙的受侵并不是喉部分切除的禁忌证 ,大部分位于梨状窝外侧壁的肿瘤及部分梨状窝内侧壁的肿瘤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位于梨状窝内侧壁及环后区的肿瘤易在环后区向对侧侵犯 ,对累及环后区的梨状窝癌 (Ⅰ ,Ⅲ型 ) ,应注意肿瘤在环后区粘膜下向对侧侵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在声带麻痹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为例,应用电子喉镜对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检查,其中左侧声带麻痹10例,右侧声带麻痹5例,发病期5d~10个月。以迷走神经神经节为界,将病变部位分为迷走神经神经节或以上部位的高位病变、迷走神经神经节以下部位的低位病变,其中高位病变4例,低位病变4例,部位不明7例。结果 高位病变组的4例患者,吞咽糊状食物时全部有食物残留于病变侧梨状窝;低位病变组的4例患者,吞咽糊状食物时3例梨状窝无食物残留,仅1例患者同侧梨状窝有食物残留,但是该例患者在同时进行的食管镜检查中发现食管中段癌;7例损伤部位不明的患者中,2例同侧梨状窝有食物残留,5例梨状窝无食物残留。结论 电子喉镜下对单侧声带麻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检查,根据病变侧梨状窝有无食物残留可以初步判定喉返神经损伤的部位是在迷走神经节以上或以下部位。  相似文献   

5.
下咽部是指会厌顶到环状软骨下缘这一范围,包括梨状窝、咽后壁下份和环后区。该处肿瘤症状隐匿,故在早期不易诊断。30年代以根治性切除为主,但术后出血和休克使死亡率很高,从而使镭锭和体外分区放射治疗风行一时。最近认为手术、放疗或“综合治疗”乃是主要治疗方案。Mayo 临床中心提出按肿瘤的分期,分化,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70岁。咽下刺痛感 2个月 ,进行性加重伴咽阻塞感 2 0天 ,于 1995年 5月 2 4日入院。查体 :左颈上部 ,下颌角前下 ,胸锁乳突肌前缘触及 1cm× 1cm的活动淋巴结一个 ,质稍硬。喉咽见 :会厌舌喉面、杓会厌襞间粘膜隆起不平 ,声门看不到 ,左侧梨状窝及右侧梨状窝内壁粘膜粗糙 ,伴有积液。病理报告 :喉咽鳞状细胞癌。行纤维喉镜检查见 ,会厌舌喉面、杓会厌襞、左梨状窝全部、右梨状窝内底壁及食管上口粘膜均有肿瘤浸润 ,声门区粘膜光滑 ,声室带边缘整齐。根据病变范围 ,为广泛切除肿瘤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于 1995年 5月 30日行左侧功…  相似文献   

7.
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大部分咽部异物经过常规的检查和治疗都能取出,少部分隐蔽性异物或因患者各种原因无法配合者,需经电子喉镜下查找并取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门诊经鼻电子喉镜下取出咽部异物的患者116例,其中男49例,女67例,12 ~ 83岁.异物位于舌根31例,扁桃体下极14例,会厌谷32例,咽侧壁20例,梨状窝17例,鼻咽部2例.113例为鱼刺,2例为竹签,1例为金属球丝.  相似文献   

8.
右声门旁间隙异物存留15个月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50岁。2003年10月误咽鱼刺,当时自觉咽部刺痛明显,吞咽时加重。曾试图吞咽饭团将鱼刺带入消化道,但未成功,遂前往当地医院。专科医生检查未发现咽喉部有明显异物,嘱服用抗生素,回家观察。数天后咽部刺痛感略缓解,无吞咽困难,无发热、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现象,无颈部触痛感,但咽刺痛感仍存在。2004年4月转而就诊于另一家医院,钡餐X线食管造影未见异常,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右侧梨状窝外侧壁一红色新生物,拟诊“梨状窝新生物”而行支撑喉镜下右侧梨状窝活检术,病理报告为“肉芽组织”。  相似文献   

9.
例1,男,73岁.因咽部异物感1年,吞咽困难1月来诊,伴咽痛,无声嘶及憋气,无咳嗽及咯血.查体见右颈中部有一3cm×2cm×2cm无痛性质硬包块.间接喉镜下见右梨状窝有菜花样肿物,累及梨状窝内壁、后壁及外壁.同侧杓状软骨肿胀,声带外展受限.纤维喉镜下见肿物侵犯环后区,食道钡餐示食道入口右侧软组织影,食道上段狭窄约2cm.CT示右侧梨状窝有不规则新生物,侵犯部分环后区和食道上段.肿物病检为高分化鳞癌,住院10d后行动脉内灌注化疗,化疗不久出现颈部肿胀,咽部疼痛,低热等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化疗2周后吞咽困难明显减轻,喉咽癌肿缩小,出院随访半年后因全身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8岁。因喉部疼痛5年、吞咽痛及偶有饮水呛咳5个月于2003年2月11日入院。纤维喉镜检查:喉肿物位于左侧杓会厌襞,侵及室带和会厌,肿物向梨状窝呈球形突出,梨状窝内壁黏膜光滑,双侧声带运动正常。肿瘤活检提示恶性肿瘤,可疑为鳞状细胞癌。颈部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摄片正常。临床诊断:喉癌,声门上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下取出难治性喉咽异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经电子喉镜或喉X线正侧位片诊断为喉咽异物的住院患者27例,所有患者在全麻可视喉镜下经喉显微钳顺利取出异物,其中异物位于梨状窝者12例,其中9例为鱼刺,3例为鸭骨头;位于环后区者15例,均为1元或5角硬币。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暴露良好,经喉显微钳顺利取出异物,麻醉过程中无心血管事件发生,无喉咽黏膜损伤、门齿松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可视喉镜能很好地暴露喉咽,配合合适的喉显微器械能够顺利取出喉咽异物,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吞咽梗阻不适1个月入院,偶有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曾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3-06-06来我院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右侧披裂一球形肿物,淡红色、直径约2 cm大小、表面光滑、向外遮盖右侧梨状窝,无法窥见肿物基底部。双侧室带、声带光滑、活动好,声门闭合全。颈部增强CT示:右侧梨状窝处见结节状软组织影向内突出,约1.8 cm×1.3 cm,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强化,CT值46 HU(图1A)。由于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患者配合度差,多次在电子喉镜下行病理活检均失败,术前经过科室详细讨论,考虑肿物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可手术完整切除后行病理检查,且由于肿物较大,支撑喉镜下无法完整切除,应行颈侧径路手术。完善术前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于2013-06-10在局麻下气管切开+全麻下行右侧颈侧径路喉部肿瘤切除术。取右侧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沿皮纹做一长约6 cm横行切口,将颈阔肌下掀起皮瓣,显露右侧甲状软骨板。提起甲状软骨,沿甲状软骨板后缘纵行切开软骨膜,暴露甲状软骨,切开甲状软骨板内侧黏膜,进入喉腔,探查可见一椭圆形淡红色肿瘤,约2.5 cm×2 cm×2 cm大小,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韧,基底部来源于右侧杓会厌邹襞外侧,占据右侧梨状窝。紧贴包膜表面于肿瘤基底部黏膜下完整切除。术中留置胃管。术后病理为神经鞘瘤伴瘤细胞较丰富(图1B)。术后1周,拔除胃管、进半流食,患者无进食梗阻、饮水呛咳等不适。堵管2天,患者无呼吸困难、遂拔除气管套管,声音无嘶哑,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近2年,每半年复查1次电子纤维喉镜,见喉部黏膜光滑,声带活动良好,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吞咽梗阻不适1个月”入院,偶有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曾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3-06-06来我院就诊。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示右侧披裂一球形肿物,淡红色、直径约2 cm大小、表面光滑、向外遮盖右侧梨状窝,无法窥见肿物基底部。双侧室带、声带光滑、活动好,声门闭合全。颈部增强CT示:右侧梨状窝处见结节状软组织影向内突出,约1.8 cm×1.3 cm,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强化,CT值46 Hu(图1)。由于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患者配合度差,多次在电子喉镜下行病理活检均失败,术前经过科室详细讨论,考虑肿物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可手术完整切除后行病理检查,且由于肿物较大,支撑喉镜下无法完整切除,应行颈侧径路手术。完善术前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于2013-06-10在局麻下气管切开+全麻下行右侧颈侧径路喉部肿瘤切除术。取右侧颈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沿皮纹做一长约6 cm横行切口,将颈阔肌下掀起皮瓣,显露右侧甲状软骨板。提起甲状软骨,沿甲状软骨板后缘纵行切开软骨膜,暴露甲状软骨,切开甲状软骨板内侧黏膜,进入喉腔,探查可见一椭圆形淡红色肿瘤,大小约2.5 cm×2 cm×2 cm,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韧,基底部来源于右侧杓会厌皱襞外侧,占据右侧梨状窝。紧贴包膜表面于肿瘤基底部黏膜下完整切除。术中留置胃管。术后病理为神经鞘瘤伴瘤细胞较丰富(图2)。术后1周,拔除胃管、进半流食,患者无进食梗阻、饮水呛咳等不适。堵管2 d,患者无呼吸困难、遂拔除气管套管,声音无嘶哑,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近2年,每半年复查1次电子纤维喉镜,见喉部黏膜光滑,声带活动良好,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4.
梨状窝癌多采用手术和放射联合疗法。过去主张术前放疗,目前倾向术后放疗,因术前放疗会妨碍术者正确切除肿瘤的边缘,也影响创口愈合和复发。作者对局限于梨状窝前内和前外壁的T_2和T_3梨状窝癌患者应用半环喉咽切除术。这种方法切除范围适当并改进了保留手术,通过喉咽重建保留了吞咽和发声。方法为:先做根治的或改良的颈淋巴结清扫。改良法适用于术前未触及颈淋巴结的病例;常规根治法适用于可触及颈淋巴结的病例。暴露咽喉以扩大视野,切除前咽部从舌骨体分离舌骨下肌并进入会厌溪平面,分开带状肌暴露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软骨环,在  相似文献   

15.
病人,女,60岁,因咽部异物感伴疼痛3个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因咽痛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一旦停药,症状加重,诊断为下咽肿块。于2006年4月6日以下咽肿块性质待查收入我科。入院后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杓会厌襞水肿,完全遮盖梨状窝,左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MRI检查示双侧声带不对称,左侧声带增厚,左侧梨状窝消失,形成脓肿,呈现等T1和长T2信号。CT喉咽部扫描示左侧会厌水平有高密度云条状影,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高度怀疑下咽异物。反复追问病史,病人3个月前有误卡鱼刺史。于2006年4月12日在全麻下行食道镜检,术中发现左杓状软骨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咽喉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咽喉部淋巴瘤临床症状主要为咽喉部疼痛(14例),咽喉部异物感(12例),部分患者伴声嘶(6例),发热、乏力、盗汗(5例),呼吸困难(2例),及痰中带血(1例)。16例患者均经电子喉镜下活检病理证实:NK/T细胞淋巴瘤11例,B细胞淋巴瘤5例。结论咽喉部淋巴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电子喉镜下病变的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电子喉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并且可以在电子喉镜引导下嵌取病变组织,结合病理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60岁。因声嘶 2个月余入院。主诉夜间常咳嗽 ,无呼吸困难、痰中带血及明显吞咽困难等症状 ,入院前 1周起进干硬食物有时觉梗阻。体检 :双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甲状腺未扪及肿大 ,左侧环后区软组织块状肥厚 ,以致喉体有偏斜 ,喉部及梨状窝无明显异常。胸部CT :肺及纵隔无明显异常。颈侧位加食管吞钡X线摄片示环后软组织稍增厚 ,双侧梨状窝无明显充盈缺损 ,但钡剂主要自右侧下行。喉部横断面增强后CT示环后区软组织明显增厚、增强。喉软骨未见明显异常。未及颈部肿大淋巴结。纤维喉镜 :左侧环后区有一肿块 ,表面尚光滑 ,左侧…  相似文献   

18.
巨大会厌部黏液表皮样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7岁。因咽部异物感,吞咽受限3个月余,加重10余天入院,伴轻度呼吸困难。既往史无特殊。体检:呼吸稍急促,唇无明显紫绀。专科检查:轻度三凹征,咽部慢性充血,间接喉镜下见会厌舌面突出新生物,似呈梨形,向上至舌根部,约3cm×4cm×3cm大小,会厌尚可轻微活动,未能见喉腔,插入纤维喉镜见双侧声带表面光滑,活动正常,室带、喉室、披裂、梨状窝等正常,CT示会厌部占位性病变,以会厌部肿瘤(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后在间接喉镜下取活检,表面似有血管纹,钳取组织后有少许渗血,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镜下见黏膜上皮轻度增生,上皮增生的细胞胞…  相似文献   

19.
1970年起,Staffieri开展了喉全切除后发声重建的新声门手术,迄今已达100余例,成功率约90%。作者在Staffieri方法的基础上略予改进,作了18例喉全切除后新声门重建术,患者均为T~3或T~4喉内癌或梨状窝癌。手术方法和常规喉全切除术不同的是:沿两侧杓会厌皱襞下方作切口,保留梨状窝粘膜及环后区粘膜肌肉,作成肌粘膜瓣。在第四第五气管环作气管造口术。接着,横断第一气管环,将气管由前向后剪修成斜面,把上述环后肌粘膜瓣覆盖于气管顶部,使术者可将新声门位置标出:它距气管内唇后0.5cm,新声门本身应长0.5cm。在手指伸入食管上端衬托下,切开咽前壁肌层及  相似文献   

20.
下咽部良性肿物并非少见。如肿物巨大遮盖声门区 ,无法在麻醉咽喉镜下明视声门 ,则麻醉诱导处理具有很大难度。现将我院 1例巨大喉咽肿物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报告如下。患者 ,女 ,3 6岁。因下咽部异物感 1年 ,发现下咽肿物 2 0d入院。睡眠及活动时有轻度呼吸困难 ,发音含糊不清 ,吞咽时有轻度异物感。纤维喉镜检查 :右喉咽见一圆形巨大肿物 ,基底位于右杓会厌襞外侧 ,遮盖右侧梨状窝及大部分喉腔 ,会厌表面光滑 ,双室带、喉室及声带均无法窥见。拟在支撑喉镜下行CO2 激光切除术。入手术室后连接ECG、SpO2 及自动袖带血压监测。开放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