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玉屏风颗粒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腺样体肥大的临床体会。方法拒绝接受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30例,依据鼻咽侧位片A/N比值评判腺样体大小,包括中度肥大17例,重度肥大13例,予以玉屏风颗粒口服,鼻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或曲安奈德鼻喷剂喷鼻,连续治疗3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相关症状变化及腺样体体积改变,评价治疗效果,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病机特点,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连续3月以上治疗,中度腺样体肥大患儿显效11例(11/17,64.71%),有效3例(3/17,17.64%),总有效率(14/17,82.35%);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显效6例(6/13,46.15%),有效4例(4/13,30.76%),总有效率(10/13,76.92%)。经半年以上随访,多数患儿基本维持有效现状,但有5例因病情反复而接受手术治疗(5/24,20.83%)。结论对于中度以及拒绝手术治疗的重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可以考虑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鼻用激素疗法治疗观察3~6月,仍无症状改善者,则宜积极考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按照腺样体大小分为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7例三组,同时按照有无变应性鼻炎分为伴变应性鼻炎组19例和不伴变应性鼻炎组11例。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arlos O’Connor-Reina的家长调查问卷获得。结果轻度组中有效率91.7%(11/12),中度组有效率63.6%(7/11),重度组有效率14.3%(1/7)。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73.7%(14/19),不伴变应性鼻炎组有效率36.4%(4/1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是非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一个较好的方法,但各组效果不一。轻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重度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差。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腺样体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舒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2010~2020年内舒拿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R)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 评价鼻用类固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单纯腺样体生长儿童261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90例(72.7%)。观察组为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生长儿童162例, 其中腺样体肥大110例(67.2%)。两组均给予鼻用类固醇(丙酸氟替卡松喷剂)持续喷鼻3个月后于鼻内镜下复查。结果 对照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72.7%,观察组并发腺样体肥大构成比为67.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 P>0.05)。对照组采用鼻用类固醇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少112例(58.9%),观察组有效腺样体体积减小89例(80.9%)(χ2=19.04, P<0.01)。结论 经鼻用类固醇治疗, 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体积减小程度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明显。对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可优先考虑应用鼻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伴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A/N(Adenoid-nasopharyngeal ratio)比值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7月因腺样体肥大于我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96例患儿的腺样体A/N比值进行综合分析,将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分为试验组,没有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分为对照组,总结A/N比值特点。结果 296例患儿中47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平均A/N比值为(0.859±0.048),249例无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的平均A/N比值为(0.746±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伴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A/N比值更高,这提示当腺样体A/N比值过高时可能更容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建议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散结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脾气虚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人),对照组(34人),治疗组以补肺健脾散结中药配合孟鲁司特钠片、糠酸莫米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对照组用孟鲁司特钠片、糠酸莫米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电子鼻咽镜评分对比,并根据症状积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83.87%。两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症状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两组电子鼻咽镜评分较前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肺健脾散结法可以明显改善肺脾气虚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临床症状,可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辅助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2个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以及口服头孢克洛颗粒、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质量、免疫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为73.47%(36/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56, P=0.037)。观察组出现鼻出血1例,鼻前庭干燥感1例,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未见鼻出血及鼻前庭干燥感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睡眠质量均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E、LTE4、TNF-α、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E、LTE4、TNF-α、IL-6、IL-8均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患者,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辅助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打鼾、鼻塞等临床症状,且风险较小,患儿睡眠质量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伴AR儿童187例,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3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儿药物及手术治疗前后的阻塞症状(打鼾、张口呼吸、鼻阻)及 过敏症状(流涕、鼻痒、打喷嚏)进行评估,并比较药物治疗前后腺样体A/N。结果 接受3个月正规药物治疗的43例轻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打鼾、张口呼吸、鼻阻、流涕、鼻痒、打喷嚏症状评分均明显好转(t 分别为5.472、8.968、7.670、10.726、3.838、2.351、4.946,P 均<0.05);中、重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及各症状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并继续抗过敏治疗,术后随访患儿阻塞及过敏症状评分均好转。结论 AR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对于轻度患儿可以坚持药物治疗,避免手术;而对于中重度患儿可先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再行手术,术后对AR仍需继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声反射对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建立上气道气流场生物力学数值模型,定性分析患儿鼻腔、鼻咽腔形态特征及气流场分布情况。方法 对35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咽侧位片及鼻声反射检查,根据腺样体/鼻咽腔(adenoid/nasopharynx,A/N比率)分为三组(A/N≤0.60,0.60<A/N≤0.70,A/N>0.70),分析三组间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MCSA)、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距离前鼻孔的距离(distance of the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from the nostril,DMCA)、鼻腔阻力(nasal airway resistance,NR)、鼻腔容积(nasal volume,NV)及鼻咽腔容积(nasopharyngeal volume,NPV)的参数有无显著性差异。据其中9例受试者上气道CT影像,三维重建上气道生物力学数值模型,分析气流流场特征。结果 35例受试者鼻声反射曲线特点为后段低平。随A/N比率增大NR逐渐增大,NV、NPV下降,各组间MCSA、DMCA、NR、NV无显著性差异(P>0.05),NPV有显著性差异(P =0.000)。患儿鼻咽部气流形态紊乱,压强变化梯度主要集中在鼻阈及腺样体与扁桃体交界区域,呼吸道的高流速区主要集中在鼻阈、中鼻道和鼻咽部。结论 鼻声反射可用于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咽腔容积的定量分析,可验证患儿上气道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真实及可靠性,二者结合可从三维立体角度考虑患儿上气道的阻塞因素,不仅能应用于腺样体肥大患儿的筛查工作,也可为临床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及术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腺样体肥大儿童的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探讨其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方法 144例腺样体肥大(或同时扁桃体肥大)70°鼻内镜下行等离子消融术患儿,术中观察并记录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并将其分为Ⅰ、Ⅱ、Ⅲ共3型;比较3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腺样体重度肥大(A/N比值是否大于0.7) 的发生率并计算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本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23.6%;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及合并分泌性中耳炎,Ⅰ型3例(9.1%,3/33)、Ⅱ型10例(16.9%,10/59)、Ⅲ型21例(40.4%,21/52),Ⅰ型与Ⅱ型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 2=1.077,P =0.299),Ⅰ型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 2=9.757,P =0.002),Ⅱ型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 2 =7.542,P =0.006);Ⅰ型和Ⅱ型组腺样体A/N>0.7之和为34.9%,三型组A/N>0.7为82.2%,Ⅰ型及Ⅱ型腺样体重度肥大率之和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 2=30.556,P =0.000)。结论 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毗邻关系及腺样体的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与腺样体肥大两者关系,以及治疗的相互联系。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患儿98例,其中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52例(53.1%),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46例(46.9%)给予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喷剂)持续喷鼻3月。结果单纯腺样体肥大儿童52例,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有效减小31例,有效率为59.6%。腺样体肥大伴变应性鼻炎儿童46例,治疗后有效腺样体体积有效减小38例,有效率为82.6%。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8.04,P0.01)。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是多因素结果。变应性鼻炎炎症因子是大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儿童可经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腺样体体积减小程度较单纯腺样体肥大患者明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优先考虑鼻类固醇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辅助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2个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以及口服头孢克洛颗粒、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质量、免疫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为73.47%(36/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56,P=0.037)。观察组出现鼻出血1例,鼻前庭干燥感1例,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未见鼻出血及鼻前庭干燥感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咽侧位片A/N值、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睡眠质量均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 E、LTE4、TNF-α、IL-6、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 E、LTE4、TNF-α、IL-6、IL-8均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患者,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辅助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打鼾、鼻塞等临床症状,且风险较小,患儿睡眠质量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腺样体肥大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局部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利用类固醇鼻喷剂治疗腺样体肥大不仅可以降低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而且能解除患者的鼻阻塞状况.然而类固醇鼻喷剂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较公认的是基冈效应途径,非基因的受体介导效应途径仍在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90例4~10岁腺样体肥大儿童单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对比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内镜下观察腺样体变化,记录上呼吸道感染次数。 结果 对照组(鼻喷激素)临床症状总积分减少19.5%,鼻咽阻塞程度从82.2%下降到73.6%(P<0.01),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1次者占44.19%;试验组(联合用药)临床症状总积分减少31.7%,鼻咽阻塞程度从85.4%下降到71.4%(P<0.01),上呼吸道感染次数>1次者占16.67%。 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效,联合玉屏风颗粒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并可减少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群体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OME)与变应性鼻炎(AR)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并发OME的发病情况,有无AR病史,有无鼻类固醇激素使用病史等资料。结果: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在不考虑鼻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下,伴AR组和不伴AR组中OME发生率分别为25.56%和32.4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3,P>0.05)。对未使用鼻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伴AR组OME发病率为51.11%,明显高于对照组(32.26%)(χ2=5.019,P<0.05)。伴AR患儿中,使用鼻类固醇激素组中OME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不使用鼻类固醇激素组中OME的发生率(51.11%)(χ2=23.32,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中OME的发病率较高,其中AR是影响OME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鼻腔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可以减少OME的发病率,对中耳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具体疗效评估及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28例5~8岁慢性鼻及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腺样体切除术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展起给予100旧喷鼻,共5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骨密度及Z评分。结果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结果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显著(P〉O.05)。结论标准治疗剂量的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辅助下经口鼻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1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鼻联合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腺样体。结果随访1~2个月,夜间打鼾、张口呼吸、鼻塞、鼻溢、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恢复情况满意,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辅助下经口鼻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清晰,切除范围准确,手术方法易掌握,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及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研究组观察3、6个月,对照组观察3个月,采用VAS评分记录患者鼻过敏和睡眠打鼾症状的变化,采用鼻内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A/N比检测患儿腺样体大小的改变。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②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睡眠打鼾症状VAS评分低于舌下含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治疗后腺样体A/N比率均小于治疗前,且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组小于舌下含服组(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过敏症状、睡眠打鼾症状及腺样体大小,可作为非手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吸切割器行小儿腺样体切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全麻插管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肥大腺样体35例;同时采用43例作对照组,采用全麻插管或表麻下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法。结果 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并发症少、止血彻底、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儿童腺样体肥大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回顾总结经口行鼻内镜下吸切术的8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患儿的腺样体组织均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少,术后随访3-6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经口行鼻内镜下切割吸引器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具有效果少、腺样体少、不易复发等优点,是腺样体切除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