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41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18-44岁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按TOAST分类探讨各病因、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明确病因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依次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性/非感染性脑血管炎、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血管畸形和颅内血管瘤,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Lp(a)升高、吸烟、高血压、心脏疾病和糖尿病史,ESR、hsCRP升高对卒中的发生有激发作用.影像学表现的特点与病因类型关系密切,有助于卒中的病因诊断和二级预防.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多样,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炎较常见,明确病因有赖于完善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缺血性卒中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青年缺血性卒中及其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60例青中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及60例正常健康青中年对照者血浆Hcy水平.结果 全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同龄段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又高于中年患者(P<0.05),青年缺血性卒中组中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平均Hcy水平为最高,与其他类别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Hcy是缺血性卒中重要发病原因之一,且Hcy对青年缺血性卒中影响比中年大,尤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更甚.  相似文献   

3.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法作为分型标准确定患者的卒中亚型,并分别计算各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构成比。结果本组患者改良的TOAST亚型构成比例为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型44.12%,小动脉病变型30.39%,心源性栓塞型6.86%,其它病因明确型5.88%,不明病因型12.75%;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为高血压病69.61%、吸烟58.82%、高脂血症43.14%、饮酒39.22%、脑血管病家族史24.51%、糖尿病20.59%。结论国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型和小动脉病变型仍占较大比例;高血压病、吸烟、高脂血症及饮酒是青年型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33例中老年缺血性卒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青年卒中组病因及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偏头痛,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大动脉炎.两组比较,青年组高脂血症、偏头痛、动脉夹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与中老年组不完全相同,积极治疗高血脂症、偏头痛及动脉夹层,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方法 选取89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及11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其空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女性患者(P<0.05).脑梗死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男性患者瘦素水平均低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 青年卒中患者存在高瘦素、高胰岛素水平,这两者可能是导致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青年烟雾病患者的卒中类型及临床特征,分析青年烟雾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青年(18~45岁)卒中型烟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卒中类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以同期未发生卒中的烟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烟雾病患者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组108例卒中型烟雾病患者,其中出血性卒中22例(20.4%),缺血性卒中86例(79.6%)。出血性卒中组中脑室出血12例(54.5%),脑实质出血7例(31.8%),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13.6%)。缺血性卒中组中大动脉梗死型21例(24.4%),血流动力学梗死36例(41.9%),穿支动脉梗死29例(33.7%)。出血性卒中组与缺血性卒中组性别和合并动脉瘤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卒中对照组共10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动脉瘤(OR?10.569,95%CI?1.524~73.274,P=0.017)为青年烟雾病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OR?1.058,95%CI?1.004~1.115,P=0.034)、合并糖尿病(OR?4.005,95%CI?1.766~9.080,P=0.001)、高铃木分期(OR?1.363,95%CI 1.037~1.793,P=0.027)为青年烟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青年烟雾病患者的卒中类型以缺血性卒中为主。血流动力学梗死和脑室出血分别是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主要类型。增龄、高铃木分期、合并糖尿病和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青年烟雾病患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05—2013-03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专业的医学调查人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无病史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分析,找出与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资料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性别:男性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长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患病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生活习惯与长期血管事件的关系: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饮酒患者发生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饮酒患者;吸烟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非吸烟患者;经常进行锻炼的患者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不进行锻炼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均是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危险因素,以期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有所帮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于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共5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组) 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作为中老年卒中组,进行中国缺血性 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病因分型以及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①青年卒中组男性46例(88.46%),女性6例(11.54%),与中老年卒中组差异存在显著 性(χ2=5.573,P =0.018)。②青年卒中组CISS分型分布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6.15%,穿支动脉疾病型(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36.54%,病因不确定 型(undetermined etiology,UE)11.54%,心源性卒中型(cardiogenic stroke,CS)5.77%,无一例其他病因 型(other etiology,OE)。其分布与中老年卒中组差异无显著性。③青年卒中组患者危险因素暴露率依 次为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饮酒、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具有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者超过半数,该 数量与中老年卒中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χ2=7.186,P =0.007),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水平较中老年卒中组增高(t =1.250,P =0.038),叶酸水平较中老年卒中组下降(t =2.106,P =0.007); 吸烟(χ2=7.993,P =0.005)、饮酒(χ2=17.005,P =0.000)的暴露率较中老年卒中组升高;LAA亚组 Hcy水平高于PAD亚组(t =2.046,P =0.004)。 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性别分布、危险因素、卒中病因分型方面具有一定特点,Hcy水平可能 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年龄以及病因分型有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较中老年患者多,控制并 减少危险因素,尤其是纠正高Hcy,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1978例发病7 d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病危险 因素和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包括梗死灶的部位、数量、急 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及责任动脉、责任动脉有无严重狭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随访患者1年内 有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复发,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缺 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95例(4.8%)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缺血性卒中病 史、缺血性卒中发病前3个月内反复TIA、责任脑动脉狭窄程度≥70%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1年内复发 的危险因素。 结论 后循环梗死、有责任脑动脉严重狭窄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病史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 发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疼痛(poststroke pain,P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年龄、女性、饮酒、抑郁症、高脂血症、糖尿病7个危险因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及抑郁症为PS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卒中严重程度增加及抑郁症患者更易患PSP,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头晕/眩晕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住院的头晕/眩晕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前庭功能相关检查(包括变位试验)和头颅MRI检查.对入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1年预后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rt-PA静脉溶 栓治疗的AIS患者,根据MRI评估CSVD负荷并计算CSVD总负荷评分。使用mRS量表评估患者发病1年的 神经功能预后,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SVD的总负荷与1年的神经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利 用ROC曲线分析CSVD总负荷评分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及最佳界值。 结果 最终入组135例静脉溶栓的AIS患者,平均年龄为61.56±12.64岁,CVSD总负荷评分0分者17例 (12.59%),1分者44例(32.59%),2分者38例(28.15%),3分者30例(22.22%),4分者6例(4.44%)。 多因素分析发现溶栓前NIHSS评分(OR 1.615,95%CI 1.209~2.157,P =0.001)、CSVD总负荷评分(OR 1.570,95%CI 1.095~4.094,P =0.026)为AIS静脉溶栓患者1年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SVD总负 荷预测静脉溶栓后1年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735(95%CI 0.641~0.828),最佳界值为2.5分;溶栓前NIHSS评分的AUC为0.773(95%CI 0.684~0.862),最佳界 值为6.5分。 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及溶栓前NIHSS评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1年功能预后不良的可靠预测指 标,有助于临床评估静脉溶栓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CSVD总负荷的影响, 并建立CSVD总负荷的临床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SVD影像学总负荷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发病4.5 h之内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发病48 h之内行头颅MRI检查,根据Staals等的评分标准,评估患者CSVD影像学总负荷评分为0~4分,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90 d mRS评分,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5分),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CSVD评分有无差异。结果124例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远期预后基线资料的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良好患者82例(66%),预后不良患者42例(34%),静脉溶栓早期有出血转化患者10例,其中HI-1型8例,PH-1型2例,2组出血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患者。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舒张压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既往房颤病史、既往心衰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TOSTA分型、CSVD影像总负荷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41,95%CI 1.125~1.370,P<0.001)、高CSVD总评分(OR=2.393,95%CI 1.493~3.873,P<0.001)是影响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SVD不同影像表现中WMH中重度(OR=2.560,95%CI 1.158~5.662,P<0.020)和腔隙性脑梗死(OR=5.030,95%CI 1.579~16.044,P<0.006)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CSVD影像总负荷评分较高者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影像学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及中重度的WMH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体负荷与静脉溶栓治疗转归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3月-2018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AIS患者,根据头颅MRI评估CSVD总体负荷(CSVD总负荷评分),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mRS量表评估患 者预后,良好预后定义为mRS评分≤2分。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90 d预后不良 (mRS评分≥3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期间新发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和泌尿道感染)的独立 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178例患者,平均年龄62.3±10.5岁,其中男性125例(70.2%)。90 d预后良好患者 共128例(71.9%)。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919,95%CI 1.044~8.162,P =0.041),吸烟(OR 7.752,95%CI 2.300~26.192,P =0.001),心房颤动(OR 6.553,95%CI 1.733~24.785,P =0.006),基线 NIHSS评分(每增加1分:OR 1.354,95%CI 1.224~1.497,P<0.001),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3.787, 95%CI 1.127~12.728,P =0.031)是AIS患者静脉溶栓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 (每增加1分:OR 1.266,95%CI 1.163~1.377,P<0.001)及CSVD总负荷评分≥3分(OR 4.643,95%CI 1.562~13.801,P =0.006)是AIS静脉溶栓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3分是静脉溶栓患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昊  纪勇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1):1134-1138
目的 探讨青年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负荷(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burden,ICASB)对缺血性卒中1年复发 的影响。 方法 入组中国22家医院共计2864例发病7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MRA检查, 并根据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和数量计算ICASB,根据不同的ICASB将患者分为<4分组、4~5分组和>5分 组。比较不同ICASB组间基线数据的差异,并分析1年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ICASB<4分组、4~5分组和>5分组分别有2491例、214例和159例。不同ICASB组责任血管 狭窄程度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ICASB 4~5分(HR 2.28, 95%CI 1.41~3.71,P =0.0008)、卒中家族史(HR 2.06,95%CI 1.27~3.33,P =0.0033)、缺血性卒中 病史(HR 2.12,95%CI 1.29~3.50,P =0.0030)、以前和现在吸烟史(HR 0.54,95%CI 0.35~0.85, P =0.0075)及入院时NIHSS评分(HR 1.05,95%CI 1.00~1.09,P =0.028)是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 素。Kapl 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CASB 4~5分组1年卒中复发率(10.28%)较<4分组(3.89%)和 >5分组(6.91%)增高(均P <0.0001)。 结论 ICASB 4~5分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前循环和后循环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型特点。 方法 将2010年8月-2017年9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18~55岁缺血性卒中患 者纳入研究,通过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青年患者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病 因分型之间的区别。 结果 研究纳入678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包括203例(29.9%)后循环卒中及475例(70.1%) 前循环卒中。高血压均是两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分别占前循环卒中的68.6%和后循环卒中的66%。多 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OR 1.569,95%CI 1.082~2.277)作为危险因素对后循环发挥的作用更大。 结论 青年前、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分布大体相似,糖尿病作为危险因素对后循 环发挥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 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关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 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纳入该量表≥7分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先对各影响 因素进行异质性评估,如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 析,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合并MD 值或OR 值及95%CI。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样本量为4095例,其中发生吞咽障碍患者981例(23.96%)。经 m 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 4.98,95%CI 3.84~6.11,P <0.001)、高血压(OR 2.21,95%CI 1.44~3.38,P <0.001)、糖尿病(OR 1.79,95%CI 1.36~2.36,P<0.001)、脑干卒中(OR 2.07, 95%CI 1.31~3.26,P =0.002)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及脑干卒中是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 因素,临床中应注意评估和早期干预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