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监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其对临床老年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的应用价值。 方法  监测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519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按照60岁为分界点,分成≥ 60岁老年组264例, < 60岁中青年对照组255例,对血压、血压昼夜节律、脉压、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值、平均心率、晨峰血压等系列指标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老年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为76.5%,与对照组比较,舒张压、舒张压负荷值、脉压、24 h平均心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晨峰舒张压等指标两组间均有差异(均有P < 0.05),且老年组中不同血压节律类型的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脉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等指标均有差异(均有P < 0.05)。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对老年高血压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天津市城市行政6区24个社区中抽取的28 518名≥18周岁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52%,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率为51.51%,规律服药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6.77%;4 042例规律服药患者中,男性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5.51%,低于女性的2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031,P=0.000);18~44、45~59、60~74和≥75岁社区居民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分别为20.51%、24.09%、29.00%和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80,P=0.000);主成分改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盐摄入量>6 g/d、吸烟和饮酒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降低食盐摄入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远程血压监测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远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0月—2019年4月湘潭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和湘潭县楠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00例自愿纳入远程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远程监测患者血压状况,以患者数据上传是否≥1次/周分为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分析患者远程血压监测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高依从性组74例(74%),低依从性组26例(26%);不同教育程度(χ2=10.882)、服药依从性(χ2=3.917)、平均收缩压(χ2=5.613)的两组患者远程血压监测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中专教育程度(OR=6.56,95%CI:1.46~29.41)、服药依从性(OR=8.41,95%CI:1.96~36.07)和平均收缩压(OR=9.49,95%CI:1.535~58.71)与高血压患者远程血压监测依从性有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监测依从性有待提高,教育程度、服药依从性、平均收缩压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远程监测依从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朱石雨  吉华萍 《中国校医》2019,33(4):261-264
目的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控制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在农村社区选择符合相关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12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控制方法,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手段的同时组织全员参加长达6个月的管控活动。 结果 观察组用药允从性、服药持续性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体质指数和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也要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控活动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达到预期,患者在允从性和坚持性两方面表现较好,非常值得在农村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京市海淀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服务中心建档在册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9年1—12月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健康管理部门完成随访时对其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相关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血压控制达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 702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874例,女性828例;年龄47~74岁,平均(62.3±7.0)岁;BMI为17.1~28.2 kg/m2 ,平均(23.2±2.4)kg/m2 。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按照约定完成预约门诊、家庭或电话随访的患者418例,规范管理率为24.5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171例,血压控制率为1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0.745)、肥胖(OR=0.613)、病程越长(OR=0.518)以及超量饮酒(OR=0.715)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规律运动(OR=1.241)、规律服药(OR=2.555)、有医疗保险(OR=1.853)及血压规范管理(OR=3.766)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高。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针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6.
魏丽萍 《中国校医》2018,32(10):767-768
目的 调查某高校教工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HBPM)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某高校教工高血压患者472人,采用便利取样法,在教工查体期间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某高校教工高血压患者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持有率高(98.3%),但是HBPM准确性、可信度低。结论 应积极宣教家庭血压监测知识、规范操作,提高HBPM数值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杓型组(102例),非杓型组(78例),反杓型组(60例)的动态血压,并作分析.结果 24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高血压患者杓型、非杓型、反杓型的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下降率分别为17%/14%、9.6%/7.5%,0%/1%,夜间高血压下降程度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P<0.01).结论 24h动态血压可确定高血压分型及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和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并对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启东市某医院门诊就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给予高血压患者免费体检前进行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描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2 4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高血压患者年龄 34~78岁,以45~54岁为主,占38.6%。男女性别比为1.03∶1,服药品种2种者占46.8%,每日服药次数2次者占38.9%。治疗依从性高的高血压患者1 089例,发生率为4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317)、服药次数(OR=0.743)、合并疾病(OR=0.889)、独居情况(OR=0.708)、每日坚持血压监测(OR=1.130)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启东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不理想,年龄、服药次数、合并疾病、独居情况、每日坚持血压监测是影响高血压患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进行早期的干预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积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为高校社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玉林师范学院建档的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各项措施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对高血压的正向态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认识态度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健康教育措施效果明显,高血压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由14.10%上升到75.32%(χ2=93.05,P<0.01)。用药指导措施的实施,干预组完全遵医率由24.36%上升到72.73%(χ2=36.35,P<0.01);血压稳定率由 44.87%上升到79.22%(χ2=19.34,P<0.01)。实施有计划健康体检,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8%,对照组为8.82%(χ2=4.52,P<0.05)。结论 高校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应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辅以用药指导和计划健康体检,进一步增强高校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促进意识,努力提高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降低高血压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市某医院门诊就医的≥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与遵医嘱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12次的加强药学服务干预。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36例,男性75例,女性61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3. 6 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87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降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均P<0.01);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干预后血压下降更多(P<0.01)。干预后的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服药行为佳的比例分别为63.2%、86.8%、67.6%、83.8%,总体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为60.3%,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加强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提高治疗依从性,有较高的高血压防治价值,建议基层慢病管理机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吉林省延边地区不同指标肥胖汉族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特点。方法 于2008-2009年在延边地区安图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所学校高三汉族学生1 785人,于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测量全部学生身高、体重、腰围(WC)及血压,分别以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作为评价肥胖的指标。结果 在BMI正常、超重和肥胖男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5%、39.1%和56.0%,女生分别为6.7%、14.3%和33.3%,不同体重男女生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χ2=17.9,均P<0.00);在腰围正常和异常男生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8%和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超重和肥胖学生高血压患病危险性明显升高,其OR值分别为6.008和2.668;BMI和WC均异常组、单纯BMI异常组及单纯WC异常组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OR值)依次为3.586、2.777和0.500。结论 青少年BMI对血压升高的影响可能大于WC,且具有计量反应关系;BMI合并WC明显升高高血压患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第四医学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将327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第四医学模式组(干预组)和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组(对照组),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组(161例)组和对照组(166例)血压控制率、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从19.88%升高为48.45%,对照组从17.47%升高为25.9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四医学模式社区干预在血压控制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高血压患者“互联网 +”社区健康管理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互联网 +”社区健康管理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8年10 — 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南沙、越秀、天河、黄埔5个区抽取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 3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广州市1 360例高血压患者中,接受“互联网 +”健康管理者976例,“互联网 +”健康管理接受率为71.76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有高血压家族史、不吸烟、睡眠良好、知晓诊断标准、自行测量血压和服药依从的广州市高血压患者更易接受“互联网 +”健康管理。  结论  广州市高血压患者对“互联网 +”健康管理的接受率较高;文化程度、睡眠情况及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知晓诊断标准、自行测量血压、服药依从是该地区高血压患者接受“互联网 +”健康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瑾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275-276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规范化管理及其效果。方法 以干预社区中自愿参与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血生化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后,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进行随访和规范化管理。结果 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均值明显下降(Z=-7.624,P<0.001),舒张压均值也明显下降(Z=-6.717,P<0.001),均低于干预前;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按医嘱规律服药率为68.9%,明显高于干预前的62.7%(χ2=7.538,P=0.006);高血压患者干预后每日吸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χ2=7.021,P=0.008)、饮酒率明显低于干预前(χ2=-7.280,P=0.007),而体力活动率明显高于干预前(χ2=8.959,P=0.003);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压均值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经过干预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干预后,社区高血压人群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规范化管理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7,(5):700-702
目的探讨远程血压监测辅以健康指导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线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远程血压监测联合在线平台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管理前后体检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以及空腹血糖(GLU)。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以及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5.00%、98.00%、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82.00%、57.00%(P<0.05)。与管理前比较,两组管理后的SBP、DBP、GLU以及SCr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管理前后的BM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远程血压监测辅以在线健康指导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在显著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率以及血压控制率的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体检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孙寒 《中国校医》2020,34(6):441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为(130.05±7.24)mmHg、24 h动态收缩压为(130.23±5.14)mmHg、舒张压为(80.47±4.38)mmHg、24 h动态舒张压为(80.11±3.54)mmHg低于对照组的(144.34±8.01)mmHg、(138.14±6.22)mmHg、(91.84±6.31)mmHg、(88.76±4.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调节血压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31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31例高血压一级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高血压一级患者,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高血压一级患者的昼夜节律存在。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更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兰陵县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及二者的关系,为农村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兰陵县下辖的15个乡镇的村庄抽取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评估和血压测量。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血压控制情况及二者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024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2.74%。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知晓率最高为63.90%,其次依次为血压降低的适宜程度知晓率59.86%、高血压发展并发症知晓率47.69%、血压正常后是否继续服药知晓率40.14%、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37.74%、成人每天食盐量知晓率25.29%。499例(48.73%)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高低、月收入多少、病程长短、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是否高盐饮食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1例(23.54%)患者血压控制达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高低、月收入多少、病程长短、是否抽烟、是否饮酒、是否高盐饮食、是否具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压控制是否达标为因变量,校正年龄、性别、病程和是否患有并发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更低(OR=2.140,95%CI: 1.489~3.076,P<0.001)。 结论 山东省兰陵县农村高血压患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低。提高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提高血压控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加强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发症、规律服药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血压提供建议。  方法  于2021年1 — 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8个县/区抽取 ≥ 18周岁常住居民,共对9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将 ≥ 35岁的1 521例既往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使用身份证号与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匹配,把匹配到的既往高血压患者作为管理组,未匹配到的作为非管理组,对比两组的一般特征、血压控制情况、接受服务内容情况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 ≥ 35岁的既往高血压患者1 521例,其中管理组1 011例,非管理组510例。管理组的血压控制率(33.2%)高于非管理组(22.0%)(P < 0.05)。管理组中,曾经接受过限盐(89.5% vs. 81.7%)、规律运动(86.9% vs. 79.2%)、体重控制(84.6% vs. 77.4%)、戒烟(83.8% vs. 78.7%)、限酒(84.1% vs. 78.3%)、心理指导(81.3% vs. 72.9%)等生活方式指导服务的比例均高于非管理组的(均P < 0.05);接受6项服务内容的管理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33.6%、33.5%、34.3%、33.7%、34.0%、33.4%,均高于非管理组的22.8%、22.0%、22.3%、22.4%、22.5%、21.7%(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者、城市居民、遵医嘱服药者、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者是血压控制保护因素。  结论  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较高,相较于未管理组,高血压管理能有效提升患者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因检测指导用药与家庭医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方法  将安徽农村2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105人)和对照组(104人)。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下,对试验组结合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经6个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率、血压值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变化。 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压值和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MI、FBG、TC和TG均无明显下降,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FBG、TC和TG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仅FBG值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BMI值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基因检测指导用药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