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Meta 分析评价心脏磁共振(CMR)各参数对急性心肌炎(AM)的诊断效能。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的CMR诊断AM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CMR对AM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根据QUADAS-2条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4评价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采用Meta-disc 1.4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和合并诊断比值比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和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不一致指数(I2)和Chochrane Q指数评价异质性,采用阈值效应、Meta回归、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采用Stata 15.1绘制漏斗图,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并进行Begg和Egger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21篇中英文文献,包括1 678例病人。路易斯湖标准(LLC)和native T1 mapping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77%、88%和85%、85%,两参数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相当;native T1 mapping的AUC(0.941 9)大于LLC的(0.868 1)。T2r、EGE、LGE、LLC、native T1 mapping、T2 mapping和ECV参数均存在中度以上异质性,阈值效应是EGE异质性的重要来源,Meta回归分析显示设备、场强、研究方法和确诊标准均不是异质性来源(均P>0.05)。Begg和Egger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以上参数均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均P>0.05)。结论 native T1 mapping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且只需评估单一参数,可优化检查流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评价不同类型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瘤(IAN)的准确率。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ll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收集2018年1月以前有关不同类型CTA和MRA诊断IAN的中、英文文献,按照诊断性研究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依据诊断准确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及Meta-Disc 1.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CTA、MRA及亚组之间的合并灵敏度(SEN合并)、合并特异度(SPE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合并阳性似然比(PLR合并)、合并阴性似然比(NLR合并)、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等性能指标,绘制森林图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tata 12.0统计分析软件绘制Deek's漏斗图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通过Q检验和I2进行异质性分析。 结果 检索获得1754篇文献,最终纳入38篇临床诊断研究,包括5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CTA诊断IAN的SEN合并、SPE合并、DOR、PLR合并、NLR合并、AUC、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分别为0.947(95%CI:0.926,0.963)、0.916(95%CI:0.864,0.949)、195.328(95%CI:97.367,391.847)、11.218(95%CI:6.861,18.341)、0.057(95%CI:0.040,0.082)、0.98(95%CI:0.96,0.99)、20%和74%;②MRA诊断IAN的SEN合并、SPE合并、DOR、PLR合并、NLR合并、AUC、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分别为0.935(95%CI:0.899,0.958)、0.956(95%CI:0.917,0.977)、311.421(95%CI:126.935,764.038)、21.285(95%CI:11.114,40.766)、0.068(95%CI:0.044,0.107)、0.98(95%CI:0.97,0.99)、20%和84%;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CTA和MRA诊断IAN之间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类型CTA与MRA均可以诊断IAN,诊断准确性均较高且基本一致,CTA和MRA均可作为诊断IAN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可行性,并比较ADC平均值(ADCmean)和ADC最小值(ADCmin)术前定量预测HCC MVI的诊断效能。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磁共振ADC对HCC MVI诊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0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诊断参数,采用诊断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分。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Egger's漏斗图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 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432例HCC患者,2303个HCC病灶。MVI阳性病灶的ADCmean和ADCmin明显低于MVI阴性病灶,组间的均数差分别为?0.17×10?3 mm2/s [95%CI:(?0.23~?0.12)×10?3 mm2/s,Z=6.58,P<0.001]和?0.15×10?3 mm2/s [95%CI:(?0.18~?0.12)×10?3 mm2/s,Z=9.91,P<0.001]。以最大Youden指数确定ADCmean和ADCmin术前诊断HCC MVI阳性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11×10?3 mm2/s和0.959×10?3 mm2/s。ADCmean和ADCmin术前定量预测HCC MVI阳性的合并灵敏度分别为0.74和0.65、特异度分别为0.69和0.68、SROC的AUC分别为0.7722和0.73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17、?0.525、?0.131,均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年份、MVI阳性与阴性病灶数的比例及b值数可能为异质性来源。ADCmean和ADCmin的Egger's漏斗图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发表偏倚,t=?1.58、?0.71,均P>0.05)。 结论 ADC值可作为一种可靠、无创的术前定量预测HCC MVI的检查指标。与ADCmin相比,ADCmean术前定量预测HCC MVI阳性的诊断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32例CR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3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63岁。使用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及SUVmax的20%、30%、40%、50%等作为不同阈值,计算不同阈值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并预测CRC患者根治术后的DFS和OS。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18F-FDG PET/CT相关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并获得DFS的最佳阈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结果 ROC曲线分析预测DFS最佳阈值分别为SUVmax=19.36、MTV=22.64 cm3、TLG=117.78 g、TLG20%=129.74 g、TLG30%=107.05 g、TLG40%=73.22 g和TLG50%=56.13 g。DFS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化疗、SUVmax、MTV、TLG、TLG20%、TLG30%、TLG40%、TLG50%是CRC患者DF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UVmax(95%CI:1.882~5.815,OR=3.308,P=0.000)、临床分期(95%CI:1.226~3.819,OR=2.164,P=0.008)和CA19-9(95%CI:1.182~3.724,OR=2.098,P=0.011)是影响CRC患者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OS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CA19-9、组织学类型、SUVmax、MTV、TLG、TLG20%、TLG30%、TLG40%、TLG50%是CRC患者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UVmax(95%CI:1.129~6.624,OR=2.735,P=0.026)、TLG50%(95%CI:1.640~19.801,OR=5.699,P=0.006)和CA19-9(95%CI:1.868~11.084,OR=4.550,P=0.001)是影响CR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8F-FDG PET/CT相关参数SUVmax、TLG50%可以用于评估CRC患者的预后,参数值越大,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31I+糖皮质激素(GC)治疗Graves眼病(GO)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131I+GC治疗GO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7月20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应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131I+GC治疗与单纯131I治疗对不同时期 Graves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H)合并GO患者的疗效,并分析静脉注射与口服GC 2种用药方式对GO治疗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采用χ2检验的P值和 I2对文献进行异质性评价,GO病情进展情况用相对危险度(RR)表示,采用Egger法和剪补法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和敏感性进行分析,采用Z检验分析2种用药方式的治疗效能。 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15篇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类,7篇文献为队列研究类。131I+GC治疗较131I治疗对GH合并GO患者的疗效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8,RR=0.37,95%CI:0.20~0.68,P=0.004);标准剂量GC(0.3~0.5 mg/kg)较低剂量GC(0.2~0.3 mg/kg)能更好地预防GO的进展。不同的用药方式对预防GO进展的影响不大。 结论 131I+GC治疗对预防GH合并GO患者的病情进展是有效的,特别是活动期的GO患者;标准剂量GC较低剂量GC能更好地控制GO的进展,但同时产生更多的并发症;静脉注射与口服GC 2种用药方式对131I治疗后的GO患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鲍温样丘疹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改变。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鲍温样丘疹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CO2激光治疗,治疗功率20 W。观察组在CO2激光治疗后即刻行PDT治疗,治疗功率密度为100 mW/cm2、波长633 nm,照射时间30 min和能量密度90 J/cm2。对照组仅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IL-6、TNF-α改变,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45例P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L1和L0 2组,检测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t=-0.675,P > 0.05)、性别(χ2=1.20,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P < 0.01)。L1组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水平呈正相关(r=0.676,P < 0.01)。 结论 PTC患者术后刺激状态Tg水平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是评价PTC术后131I治疗疗效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4至2019-12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111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7例。A组采用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B组采用CO2点阵激光+得宝松治疗,C组采用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每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观察,观察3组治疗前后瘢痕各维度评分(VS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瘢痕柔软度、厚度、V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C组显著优于A组、B组(P<0.05),但B组和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83.78%、94.60%,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1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25(CA153)和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烟台市烟台山区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57.6±7.4)岁,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58.2±8.1)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CEA、CA125、CA153和TSGF表达水平、并发症及预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生存率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7.0%(17/46),对照组为17.4%(8/46),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3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53和TS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7~13.575,均P=0.000);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337);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6个月,对照组为10.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0,P<0.01)。 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促进肺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眼病的发生或恶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愈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方法以"Graves病"、"放射性碘"、"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了1990年至2016年在PubMed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科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Graves病131I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文献,比较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患者的疗效。采用12.0版Stata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以置信区间95% CIs风险比表示。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根据研究的异质性,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了1992年至2015年的17项RCTs,共4024例患者。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31I治疗组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患新眼病率分别为23.3%和16.1%,甲亢的治愈率分别是77.8%和45.6%,甲减发病率分别是19.7%和9.3%,甲亢复发率分别是6.3%和35.0%。131I治疗会增加患者患眼病(RR=1.36,95% CI:[1.04,1.77];P=0.024)、眼病恶化(RR=1.76,95% CI:[1.30,2.38];P < 0.001)和甲减的风险(RR=1.99,95% CI:[1.34,2.98];P=0.001)。但是,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相比,131I治疗的甲亢治愈率高(RR=1.66,95% CI:[1.49,1.86];P < 0.001)、复发率低(RR=0.16,95% CI:[0.08,0.33];P < 0.001),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RR=0.22,95% CI:[0.10,0.49];P < 0.001)。 结论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相比,131I治疗的甲亢治愈率相对较高,复发率相对较低。但是,131I治疗同时也会增加患眼病和甲减的风险。因此,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和预防这些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90Sr-90Y敷贴治疗进行EBT3胶片剂量的测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快捷的剂量验证方法。 方法 选用能量响应较好的辐射直接显影EBT3胶片,并与固体水模进行比较,通过直线加速器建立0~500 cGy的胶片灰度-剂量标准曲线并检测其组织等效性。将20片6 cm×6 cm的EBT3胶片(每张胶片厚0.28 mm)重叠放置,将90Sr-90Y敷贴器放置在胶片最顶层,辐照4 min。通过灰度-剂量标准曲线计算出每张胶片中心轴附近的平均吸收剂量,根据胶片厚度计算距离敷贴器不同深度处的辐射剂量及等剂量线分布。采用非参数独立样本U检验比较不同能量的电子线照射前后所测得的吸收剂量的差异。 结果 胶片替换等厚度固体水模后测量结果略高于纯固体水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P=0.84)。不同深度处胶片对应的中心区域随着灰度值的降低吸收剂量迅速下降,在0.5 cm深度处,剂量仅为7.0 cGy。4 min照射后,距离敷贴器不同深度处的吸收剂量满足拟合曲线y=739.07e?0.56x?44.8,等剂量线范围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 结论 EBT3胶片验证能够很好地满足90Sr-90Y敷贴治疗的剂量验证,具有简单、易行、准确的特点,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早期(IA、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6月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58例,根据治疗前的肺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和不合并COPD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术后2~6个月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变化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覆盖90%靶体积时的剂量(D90)为(114.3±10.2)Gy,90%剂量覆盖的靶体积百分比(V90)为(92.3±7.2)%,术后验证匹配周边剂量(MPD)的中位值为112.8 Gy。随访6个月,不合并COPD组与合并COPD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0、0.20,均P>0.05)。合并COPD组治疗前后的DLCO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563),但不合并COPD组治疗前后的DLCO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19)。治疗前后,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肿瘤体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2、1.26,均P>0.05),但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在治疗前后肿瘤体积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9.96,均P<0.001)。根据术后质量验证MPD和D90大小分为2组(>110 Gy组和≤110 Gy组),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的FEV1%之间、FVC%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0.37、0.21、0.22,均P>0.05)。 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早期NSCLC对患者FEV1%和FVC%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改善不合并COPD且肿瘤明显缩小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行18F-FDG PET/CT及增强CT检查的52例胃癌术后疑似复发转移患者[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30~86(61.73±11.44)岁]。通过定量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的比较,确定吻合口复发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临界值。采用ROC曲线分析吻合口的SUVmax临界值,t检验比较组间SUVmax,χ2检验比较定性分析与半定量分析及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于胃癌术后吻合口、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 吻合口SUVmax临界值取3.14时,18F-FDG PET/CT诊断吻合口复发的特异度高于定性分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5)。吻合口复发的SUVmax明显高于吻合口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1,P<0.05)。18F-FDG PET/CT与增强CT诊断吻合口复发、淋巴结、远处转移的灵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8% vs. 23.81%、92.00% vs. 60.00%、87.50% vs. 34.38%,χ2=19.363、5.373、16.804,均 P<0.05);特异度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100% 、 100% vs. 92.5% 、 100% vs. 95.00% , χ2 = 0.000、2.850、1.412 , 均 P>0.05)。 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优于CT,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相关代谢参数预测鼻咽癌治疗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省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1例[男性44例、女性17例,年龄21~84(57.8±6.2)岁]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显像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肿瘤糖酵解总量(TLG)。所有患者的肿瘤标本经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后,计算标本的EGFR阳性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性别、肿瘤T分期、最大径、病理分型等计数资料;SUVmax、MTV、TLG两样本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年龄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代谢参数等因素对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把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评估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鼻咽癌患者代谢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 结果 61例鼻咽癌患者的EGFR阳性表达率为93%(57/61),EGFR高表达34例(高表达组),EGFR低表达27例(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组的SUVmax、MTV、TLG明显高于低表达组(U=?4.197、?2.273、?2.425,均P<0.05)。EGFR高表达组与EGFR低表达组在肿瘤T分期、肿瘤最大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8、5.165,均P<0.05),而在性别(χ2=0.720)、年龄(t=?0.087)、病理分型(χ2=1.914)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分期(OR=0.103,95%CI:0.018~0.582,P=0.025)、肿瘤最大径(OR=1.612,95%CI:1.090~2.385,P=0.017)、SUVmax(OR=1.270,95%CI:1.115~1.446,P<0.01)、MTV(OR=1.008,95%CI:1.002~1.014,P=0.015)、TLG(OR=1.085,95%CI:1.015~1.160,P=0.016)是EGFR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OR=1.340,95%CI:1.019~1.764,P=0.036)是预测EGFR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SUVmax[曲线下面积(AUC)=0.815,95%CI:0.709~0.921,P<0.01]对于预测EGFR高表达的诊断效能优于MTV(AUC=0.682,95%CI:0.548~0.816,P=0.015)、TLG(AUC=0.670,95%CI:0.535~0.805,P=0.023)。SUVmax、MTV、TLG临界值分别为16.39、136.29 cm3、19.28时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50.0%、41.2%,特异度分别为96.3%、85.2%、96.3%。 结论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EGFR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甲状腺球蛋白(Tg)表达阳性(简称Tg阳性)且131I全身显像(WBS)结果阴性(简称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患者的诊断效能。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18F-FDG PET/CT对DTC复发患者诊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诊断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文献是否存在阈值效应,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Q检验,采用Deeks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Z检验分析行诊断性全身显像(Dx-WBS)与治疗性全身显像(Rx-WBS)的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并分析在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 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 036例DTC复发患者,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低(I2=47.5%,P=0.018),异质性可能源于病例数(r=1.462,P=0.021),存在较小的发表偏倚(P=0.070)。18F-FDG PET/CT诊断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的合并灵敏度为0.87(95%CI:0.82~0.91)、特异度为0.79(95%CI:0.68~0.86)、阳性似然比为3.76(95%CI:2.32~6.09)、阴性似然比为0.20(95%CI:0.14~0.27)、诊断优势比为23.89(95%CI:13.23~43.12)、SROC的AUC=0.91(标准误0.02)、Q指数为0.837(标准误0.023)。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1,P>0.05)。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行Dx-WBS与Rx-WBS的DTC复发患者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64、0.525,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对Tg阳性且131I-WBS阴性的DTC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行Dx-WBS与Rx-WBS、在TSH刺激状态与抑制状态下患者18F-FDG PET/CT的诊断效能均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采集的图像进行物理校正,提高其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并使之可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以PET/CT半定量参数为标准,评价校正后半定量符合线路各参数的准确性。 方法 将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采集的图像经过衰减校正、散射校正、点扩散函数校正等处理过程,去除影像中物理衰减、散射、噪声等干扰,提高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并通过点源及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模型测试,确定图像分辨率、对比度以及其测定18F-FDG放射性浓度的准确性。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集已确诊胸部肿瘤的患者15例(男性13例),患者均先、后采集胸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和胸部PET/CT扫描,并将符合线路图像经第三方软件校正后重建为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对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与PET/CT显像的肿瘤病灶分别测量最大化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瘦体质量标准化摄取值(SUL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半定量参数,并采用配对t检验及线性回归做相关分析。 结果 在模型研究中,经过校正的半定量符合线路图像平面半高宽从(13.1±1.2)mm减少至(9.5±0.8)mm [PET为(7.4±0.4)mm],而轴向半高宽从(13.5±1.1)mm减少至(9.8±0.7)mm[PET为(7.6±0.5)mm],同时图像对比度提高到6.32(传统符合线路为1.79,PET为6.69)。在对患者进行的研究中,配对t检验示半定量符合线路的各参数,包括SUVmax、SUVmean、SULpeak以及MTV,与PET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3.90、3.92和3.98,均P<0.01);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218、0.8390、0.8171和0.8791。改变SUVmean和MTV的阈值,并不影响其与PET的相关性。 结论 经过校正,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的图像分辨率与对比度得到显著提高,可显示更小的病灶,同时具备了类似PET/CT的半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PET/CT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28例,年龄25~81(59.74±11.39)岁。分析PET/CT原发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厚度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以性别、年龄、原发灶部位、原发灶长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TNM(肿瘤、结节、转移)分期及临床分期为分组条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各组间SUV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SUVmax与原发灶大小之间的关系。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淋巴结转移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 101例胃癌患者原发灶的SUVmax在原发灶长径D(<4 cm:3.774±1.062,4 cm≤D<8 cm:6.552±3.695,≥8 cm:5.592±2.305)、原发灶部位(胃底及贲门:7.157±4.425,胃体:4.710±2.010,胃窦:6.137±3.069)和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4.176±1.724,非印戒细胞癌:5.998±3.295)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2, P=0.001;t=5.564,P=0.005;t=2.212,P=0.029)。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UVmax与胃癌原发灶的长径、短径、厚度呈正相关(r=0.209,P=0.036;r=0.245,P=0.013;r=0.359,P<0.001)。PET/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3%(57/80)、81.0%(17/21)、73.3%(74/1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是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OR=12.648,95%CI:3.905~40.961, P<0.001)。 结论 胃癌原发灶SUVmax与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有关,T分期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内转移瘤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病理学或临床确诊的眼内转移瘤患者53例(54只眼睛,其中1例为双眼转移),其中男性23例、女性30例,年龄22~73(52.7±11.6)岁。所有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对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参数进行分析,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评估PET/CT对肿瘤原发灶的探查及其他部位转移灶发现的价值。多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眼内转移瘤CT形态多样,以梭形软组织影最为多见。47例可测量的眼内转移瘤CT值与SUVmax、SUVmean均无明显线性关系(均r=?0.252,均P=0.088)。50例放射性摄取增高转移瘤的SUVmax、SUVmean均与其长径、短径、上下径呈显著正相关(r=0.631~0.791,均P=0.000)。既往无肿瘤病史患者43例,PET/C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97.7%(42/43),其中来源于肺癌36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前列腺癌各1例。PET/CT显示转移灶≥2个的患者51例(51/53,96.2%),其中主要伴淋巴结转移43例(43/53,81.1%)、骨转移42例(42/53,79.2%)。 结论 眼内转移瘤CT形态多样,SUV仅与其大小有关。18F-FDG PET/CT在眼内转移瘤诊断、肿瘤原发灶的探查及其他部位转移灶的发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