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评价不同骨型人群中的髁突不对称性。方法 收集拍摄CBCT的个体共110名,年龄18~30岁。对CB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参考系并三维定点。所有个体按照不同骨型进行分组,组Ⅰ(Cl Ⅰ)为骨性Ⅰ类(0°≤ANB≤5°),组Ⅱ(Cl Ⅱ)为骨性Ⅱ类(ANB>5°),组Ⅲ(Cl Ⅲ)为骨性Ⅲ类(ANB<0°),每组按性别进一步分组。输出定点坐标,计算髁突(Co-Sig)的不对称情况,同时分析下颌支(Go-Sig)以及髁突-下颌支(Co-Go)的对称性。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Ⅱ和组Ⅲ间的髁突-下颌支不对称性(Co-Go R-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在三维上主要体现在y坐标(P<0.05);组Ⅰ和组Ⅲ以及组Ⅱ和组Ⅲ间的下颌支不对称性(Go-Sig R-L)也受不同骨型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在三维上同样体现在y坐标(P<0.05)。左右侧髁突、下颌支以及髁突-下颌支在部分人群中体现出性别差异及偏侧性差异(P<0.05),且这种偏侧性均表现为右侧优势。颏下点(Me)的z坐标在不同骨型人群中的差异较大(P<0.05),而x和y坐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髁突-下颌支以及下颌支的不对称性与不同人群的骨型相关,差异主要来源于高度。骨性Ⅲ类和Ⅱ类人群分别表现为下颌骨前突和下颌骨后缩。颏部偏斜与髁突不对称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12例错牙合畸形患儿资料,采用安氏分类法分为Ⅰ类(42例)、Ⅱ类(38例)和Ⅲ类(32例)。利用口腔B超测量舌体积,头颅侧位片评估舌骨位置,锥形束CT(CBCT)测量气道容积和评估颌面部形态。对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Ⅲ类患儿舌体积显著大于Ⅰ类和Ⅱ类(P<0.05);Ⅱ类患儿H-FH、H-MP显著大于Ⅰ类和Ⅲ类,H-VL显著小于Ⅰ类和Ⅲ类(P<0.05);Ⅲ类患儿H-FH、H-MP显著小于Ⅰ类,H-S显著大于Ⅰ类(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V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Ⅰ类、Ⅱ类,Ⅲ类患儿V显著小于Ⅰ类和Ⅱ类(P<0.05);3组患儿S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Ⅱ类、Ⅰ类、Ⅲ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ANB角从小到大依次为Ⅲ类、Ⅱ类、Ⅰ类,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儿舌体积与V、V、 SNB呈正相关,与H-FH、ANB呈负相关(P<0.05);H-FH和H-MP与SNB角呈负相关,与H-MP和 ANB角呈正相关(P<0.05);患儿V与SNB角呈负相关,V与ANB角呈负相关(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大,舌骨向上移位,鼻咽容积较小。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较小,舌骨向下移位,口咽容积较小。错牙合畸形患儿舌体积、舌骨位置、气道容积及颌面部形态具有相关性。正畸治疗时,应重视下颌骨后退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美观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观察不同舌位置患者矫治前、后气道的变化。方法: 选择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平均年龄(11.3±0.89)岁,分为对照组(12例)和试验组(21例),试验组按锥形束CT(CBCT)显示的舌位置又分为舌低位组及舌高位组。试验组使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矫治。试验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个月后拍摄CBCT,对照组在第1个月和第8个月拍摄CBCT。利用Dolphin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口咽处气道体积以及最小横截面积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个月后,对照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无显著变化,而试验组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增大(P<0.001)。舌高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舌低位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Twin-block能够显著增加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口咽处气道体积及最小横截面积;下颌前移与气道改善不呈正相关,但在前移过程中,舌位正常有助于气道开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与舌骨位置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牙合患者120例,观察正畸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时上气道形态功能指标(SNA、SNB、ANB、SPPS、MPS、IPS、S-PNS、Ba-PNS)变化情况;根据牙合平面角度(OP-SN)将患者分为A(35例,10°≤OP-SN<15°)、B(45例,15°≤OP-SN<20°)、C(40例,20°≤OP-SN<25°)3组,观察治疗3个月时3组患者睡眠指标变化[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指数、平均脉率]以及牙合平面(OP-SN)、上气道形态功能与舌骨位置(H-PS、H-VPS)变化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以及与舌骨位置的相关性。结果 正畸治疗后SNA、MPS、IPS、S-PNS、Ba-PNS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SNB、ANB、SPP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组不同牙合平面中OP-SN、ANB角随牙合平面角度升高而升高,而SNA、SNB角随牙合平面角度升高而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SN与SNA、SNB呈负相关(P<0.05),与ANB呈正相关(P<0.05);SNA、SNB、ANB、SPPS、MPS、TPS上气道形态测量指标与H-PS、H-VPS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牙合人群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及舌骨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n=27),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无错畸形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拔牙矫治,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进行CBCT拍摄,使用Mimics 20.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髁突位置相关指标关节前间隙(Sa)、关节上间隙(Su)、关节后间隙(Sp)与上气道结构相关指标气道总体积(V)、鼻咽体积(V)、腭咽体积(V)、舌咽体积(V)、喉咽体积(V)、口咽体积(V)、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积(SMIN)、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矢状直径(APH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SP)以及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TE)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Sa显著大于对照组,S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S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关节间隙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Sa大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Sp及Su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间隙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及S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V、V、V、APTE、APHP及APS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V、V、APHP及APT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V、V、V、SMIN及APSP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拔牙治疗后,随着咬合关系、下颌平面及咬合平面变化,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位置由后退位恢复至中位,气道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拔牙矫治可使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髁突位置前移,上气道体积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困难插管组与非困难插管组之间影像学指标的差异,探讨头影测量预测困难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0例全麻下手术的男性OSAHS患者,术前拍摄X线头影测量片。插管前先用Mallampati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舌咽结构分级;完成清醒插管、施行全麻后,使用Cormack和Lehane喉镜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困难插管的确定。Cormack和Lehane喉镜分级为Ⅲ-Ⅳ级者为困难插管(Ⅰ组,n=13);Cormack和Lehane喉镜分级为Ⅰ-Ⅱ级者确认为无困难插管(Ⅱ组,n=17)。拍摄所有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片输入电脑,使用CASSOS 2001头影测量软件进行22项指标的测量。测量项目包括上颌骨、下颌骨硬组织,舌和软腭软组织,气道间隙,舌骨及其他参数。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差异显著的指标有3个,即CL(舌与软腭接触面的长度,P<0.01)、TGL(舌长度,P<0.05)和H-MP(舌颌间距,P<0.05);困难插管组有TA(舌面积)较大、PNS-U(软腭长度)较长、AOG(寰枕间距)较短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OSAHS患者插管困难关系最密切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是CL、TGL和H-MP。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SGTB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打鼾合并下颌骨后缩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上气道的三维变化以及舌骨位置变化。方法: 选择25例下颌骨后缩伴打鼾患者,采用 SGTB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锥形束 CT(CBCT),应用 Dolphin 11.95 软件进行气道三维测量,分析并比较功能矫治前后患者上气道的变化。利用Mimics 17.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比较治疗前、后下颌骨及舌骨位置的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治疗后,患者上气道总体积、鼻咽体积、口咽体积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会厌顶平面(TE)上气道的截面积较治疗前增大,会厌顶平面、会厌底平面横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舌骨位置较治疗前水平前移2 m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TB功能矫治器治疗能显著增加下颌骨后缩儿童上气道体积,改善患者呼吸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槽骨缺损种植引导骨再生后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106例单颗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体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3例)采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膜引导骨再生,对照组(53例)采用Bio-Oss骨粉联合生物膜引导骨再生。评价2组种植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率、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骨缺损再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种植体种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3%:88.68%,P>0.05)。种植后12个月,实验组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72±0.43) mm:(2.51±0.36) mm,P<0.05],不同位点种植体唇侧骨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出血指数[(0.32±0.02):(0.42±0.03)]、探诊深度[(3.31±0.69) mm:(4.32±0.95) mm]、附着丧失[(3.06±0.52) mm:(5.24±1.35) 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植骨高度[(2.61±0.52) mm:(2.31±0.35) mm]、成骨高度[(2.59±0.32) mm:(2.01±0.16) mm] 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9%:5.66%, P>0.05)。结论: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减少骨缺损种植引导骨再生后骨量丢失,促进骨缺损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治疗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气道前后径及颌骨的变化。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拟进行隐形矫治的37例错畸形患者纳入研究。矫治前和矫治后18个月评估矫治效果,采用锥形束CT(CBCT)检查、测定上气道容积和舌体位置,头颅侧位片检查、测定上气道前后径和舌骨位置。收集大陆明星和患者矫治前、后侧面像制作侧貌剪影图,采用10级评分法评估侧貌美学效果。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患者口咽容积、舌咽容积和上气道最小截面积较矫治前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患者下颌平面后部上气道前后径较矫治前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患者ANB角、GoGn-SN角、OPP-SN角、Y轴角、UI-SN角、UI-PP角、UI-AP角和UI-AP距离较矫治前显著减小,SNB角和UI-LI角较矫治前显著增加(P<0.05);矫治后患者侧貌美学评分显著大于矫治前(P<0.05);矫治后患者侧貌美学评分显著小于明星(P<0.05)。结论:隐形矫治有利于骨性Ⅱ类高角患者上气道开放和颌骨畸形的纠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获得满意的侧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腭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术前、术后第3天及1、2、3、6个月时上气道及舌骨位置的变化速率,验证UPPP术后短期上气道重塑的现象。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UPPP术的21例成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平均年龄36.58±3.47岁),术前、术后第3天及1、2、3、6个月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i"音位片。通过AUTOCAD 2015测量,得到各时间点的上气道不同区域(鼻咽、腭咽、舌咽及喉咽气道)前后径及舌骨位置参数(垂直向与水平向),利用SAS 8.02软件包比较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评估UPPP术后短期上气道的重塑现象。结果 UPPP术的创伤主要影响腭咽及舌咽气道,腭咽及舌咽参数缩小(P<0.05),同时UPPP可导致舌骨位置向后下移位(P<0.05)。UPPP术后上气道及舌骨位置参数持续改变,鼻咽气道在术后1~6个月无显著变化(P>0.05),腭咽气道前后径在术后持续增加(P<0.05),舌咽气道前后径在术后1月显著增加(P<0.05)。喉咽气道前后径在术后2~6个月逐步减小(P<0.05),舌骨位置总体向后下下降(P<0.05),但在术后1个月内舌骨位置处于上升状态(P<0.05)。结论 UPPP术后6个月内上气道存在重塑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体外研究方法,比较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的挠曲性能、断裂韧性及硬度。方法:选择Upcera Hyramic、3M Lava Ultimate、Vita Enamic和对照组玻璃陶瓷Vitablocs MarkⅡ,分别制作成长、宽、高为16 mm×4 mm×1.0 mm、2.0 mm的挠曲强度实验试件,17 mm×4 mm×3 mm的断裂韧性实验试件和厚度为4 mm的硬度实验试件。应用万能实验机以 0.5 mm/min 的加载速度,测量并计算试件挠曲强度值和断裂韧性值;应用显微硬度仪测量并计算硬度值;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粗糙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厚度1 mm时,各组挠曲强度值为Hyramic(207.7515±13.12) MPa>Vita Enamic(182.0286 ±15.18)MPa>Lava Ultimate(145.8469±8.98)MPa>Vitablocs MarkⅡ(103.0542 ±18.19)MPa;挠曲模量为Vitablocs MarkⅡ(49.49±5.50)GPa>Vita Enamic(40.65±3.80)GPa>Hyramic(14.89±2.38)GPa>Lava Ultimate(7.09±1.24)GPa。厚度2 mm时,各组挠曲强度值为Hyramic(208.1986±25.07)MPa>Lava Ultimate(172.9297±12.73) MPa>Vitablocs MarkⅡ(158.6587±15.37)MPa>Vita Enamic(155.3670±13.77)MPa;挠曲模量为Vitablocs MarkⅡ(24.07±1.86)GPa>Vita Enamic(19.64±0.98)GPa>Hyramic(10.35±0.87)GPa>Lava Ultimate(8.68±0.86)GPa。断裂韧性为Vita Enamic(1.6357±0.16)MPa·m1/2>Lava Ultimate(1.4286±0.11)MPa·m1/2>Vitablocs MarkⅡ(1.3233±0.10)MPa·m1/2>Hyramic(1.0614±0.09) MPa·m1/2。各实验组硬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ISO 6872/2008,3种可切削树脂陶瓷复合材料均满足临床强度需要。其中,Hyramic在不同厚度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挠曲强度,是比较理想的后牙修复材料;而Vita Enamic在1 mm时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且韧性好,适用于后牙咬合空间有限且咬合力较大的患者的修复,即贴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形态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骨性Ⅱ类及骨性Ⅰ类错畸形成年患者各33例进行CBCT扫描,保存为Dicom文件,导入Mimics 19.0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对2组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数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成人骨性Ⅱ类错与个别正常间上气道与上、下颌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以及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测量项目的相关关系。结果: 骨性Ⅱ类错组和个别正常组上气道形态与上、下颌骨测量结果比较,15个测量项目有显著差异(P<0.05)。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下颌骨长度存在相关性的项目有10个,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上颌骨宽度各测量项目中有显著相关性的项目有13个,骨性Ⅱ类错组上气道形态与下颌骨宽度各测量项目中有显著相关性的项目有3个。结论: 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上、下颌骨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骨性Ⅱ类成人患者的上气道与上、下牙弓宽度也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与正常人牙弓及上气道形态差异,揭示OSAHS牙弓形态改变与上气道容积对应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气道CBCT扫描及口腔模型测量经PSG诊断为OSAHS的男性患者( n=22)与正常男性对照(n=19)的牙弓形态与上气道容积变化,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SAHS组上颌牙弓长度与腭弓高度分别大于对照组(均P<0.05);OSAHS组鼻咽段、腭咽段截面积及上气道总容积与腭弓高度、上颌牙弓长度呈负相关(均P<0.05),与上颌后段牙弓宽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OSAHS患者上颌牙弓形态的异常与鼻咽段和腭咽段容积的变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肥胖伴OSAHS患者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软硬组织的测量特征。方法 采用本科开发的OSAHS患者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对67例年龄在40~60岁、BMI≥30以上的OSAHS患者(诊断经nPSG监测确立,患者AHI≥51和12例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头影软硬组织进行测量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特征表现为下颌骨后缩,舌骨向后下移位;软组织测量特征上表现为舌、软腭矢状面积显著增加,舌、软腭占口咽腔比明显增加,软腭后和舌后咽径明显减小。口咽部狭窄(软腭和舌后区)最多见(54.02%),软腭水平咽腔阻塞占29.89%,上、中、下咽腔同时阻塞为1.15%,87.35%肥胖伴OSAHS患者存在上气道狭窄,72.41%患者为多部位阻塞。结论 大部分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存在异常,此类患者睡眠时上气道通气不畅多发生于口咽区,大部分患者为多部位狭窄或阻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血清铁调素和铁蛋白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196例,依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VAP...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磁共振(MRI)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对12例男性OSAHS患者进行静态MRI扫描,使用咬蜡块的下颌前伸定位方法,在牙尖交错位与口腔矫治器测定的下颌前伸位获得MRI图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重现患者上气道立体形态影像,计算分析患者上...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表现为夜间频发的上气道阻塞和呼吸障碍,伴发日间嗜睡、疲倦等。病因主要包括肥胖、神经肌肉、上气道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于患者上气道阻塞程度和位点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如X线头影测量、多层螺旋CT成像等。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建立上气道的三维结构,可以精确显示上气道的细微变化。下颌前伸矫治器是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法,通过前移下颌而使上气道特别是口咽部间隙增宽。本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下颌前伸矫治器时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其研究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和安氏Ⅰ、 Ⅱ1、Ⅱ2、Ⅲ类之间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骨性结构的差异。方法 对123例不同安氏分类错畸形患者拍摄锥形束CT(CBCT),使用Mimics19.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矢状面上对颞下颌关节的前间隙、上间隙、后间隙、关节窝宽度、关节窝深度、髁突高度、髁突水平角、髁突半径、髁突前后径以及髁突长轴径进行测量分析,对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采用Pullinger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安氏Ⅰ类、Ⅱ1类、Ⅱ2类及Ⅲ类患者中,男性双侧髁突相关骨性结构均显著大于女性,Ⅱ1 类患者髁突长轴径、前后径相对其他类型较小,Ⅲ类骨性患者的关节窝具有宽和浅的特征。安氏Ⅰ类、Ⅱ1类及Ⅲ类患者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主要为前位或居中,而Ⅱ2类主要为居中或后移位。不同安氏分类法的左右侧髁突相关结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安氏分类法中,错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在髁突形态与结构、关节间隙、关节窝形态及髁突位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evaluate, using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the morphologic changes in the upper airway after large incisor retraction in adult bimaxillary protrusion patients.Materials and Methods:Thirty adult patients with bimaxillary protrusion had four first premolars extracted, and then miniscrews were placed to provide anchorage. A CT scan was performed before incisor retraction and again posttreatment.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e- (T1) and post- (T2) CT data was used to assess for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upper airway. A paired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changes from T1 to T2.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upper incisor retraction amount, upper airway size, and hyoid 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esults:The amounts of upper incisor retraction at the incisal edge and apex were 7.64 ± 1.68 mm and 3.91 ± 2.10 mm, respectively. The hyoid was retracted 2.96 ± 0.54 mm and 9.87 ± 2.92 mm, respectively,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mean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nasopharynx (P > .05) between T1 and T2, whi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1 and T2 were found in the mean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palatopharynx, glossopharynx, and hypopharynx (P < .05); these mean cross-sectional areas were decreased by 21.02% ± 7.89%, 25.18% ± 13.51%, and 38.19% ± 5.51%, respectively. The largest change i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is always noted in the hypopharynx.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he retraction distance of the upper incisor at its edge, the retraction distance of the hyoi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hypopharynx.Conclusion:Large incisor retraction leads to narrowing of the upper airway in adult bimaxillary protrusion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