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陈小杰  汪天林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487-487,528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23例肺吸虫病患儿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后予以吡喹酮90~100mg/kg·d×2d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生吃醉石蟹、虫刺蛄习惯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分别占87.0%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部分病例无吃石蟹、虫刺蛄或疫水接触史,胸片无异常或外周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不增高,容易误诊,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 ,6 5 .2 %的患儿有吃石蟹、蛄或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 ,分别占 87%及 73.9% ,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 ,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 6 5 .2 %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 78.3%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 73.9% ,17.4 %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结论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 ,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肺吸虫抗原皮试和 (或 )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 ,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肺吸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吸虫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多见,65.2%的患儿有吃石蟹、蛄或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最为常见, 分别占87%及73.9%,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65.2%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78.3%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73.9%,17.4%患儿合并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用吡喹酮治疗均获治愈或好转. 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 肺吸虫抗原皮试和(或)循环抗体测定可以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查云岚  梁永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1,(27):136-136,150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收治1例因“胸闷、气喘1个月伴咳嗽、咳痰”入院患者。肺部CT示两肺云雾状斑片状影。CD4/CD8为0,G试验增高,痰真菌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GM试验增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1抗体结果回报示阳性,考虑HIV感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7.
肺吸虫是医学蠕虫吸虫纲的一种,根据其寄生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部位为肺并以肺部症状为主,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另一类为斯氏狸殖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表现为其童虫在人体内移行不定(幼虫移行症),而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现报道1例误诊为菌痢的肺型并殖吸虫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误诊原因,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57例肺部真菌感染的误诊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误诊为肺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占49、1%,病死率高31.6%。误诊原因主要由于医生对肺部真菌感染缺乏认识和警惕性;不重视痰真菌培养结果;病史采集、体检及观察病情不仔细;轻易相信影像学诊断导致误诊。肺部真菌感染多继发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是白血病、恶性肿瘤、移植术后、糖尿病等免疫功能损害的病人,本组占78.9%。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仍主要靠临床观察及痰检查,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血培养、胸水培养、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标本检出真菌。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真茵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占62.5%。  相似文献   

9.
儿童肺吸虫病误诊15例姜静雯,钱新宏(西京医院儿科)关键词肺吸虫病;嗜酸细胞;儿童中图法分类号R532.22肺吸虫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有可变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1980年11月至1990年2月间收治的儿童肺吸虫病20例,院外...  相似文献   

10.
肺部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均无特征性,易被疏漏.笔者对我院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者1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分析(G试验)对肾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fjnvasivepulmonaryfhngadinfection,IPF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肾移植受者127例临床资料,分成IPFI组(24例)和非IPFI组(103例),比较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绘制ROC曲线判断G试验对肾移植受者IPFI诊断的最佳临界值。结果肾移植受者IPFI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的中位含量(79.5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pg/ml)(P〈0.001);当患者cT有新发感染迹象时,G试验用于诊断肾移植受者IPF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最佳临界值为13.08pg/ml,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分别为0.778、0.861、0.737、0.882;当患者cT无新发感染迹象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最佳临界值为38.65pg/ml,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分别为0.833、0.940、0.556、0.984。结论G试验早期诊断肾移植受者IPFI简便、有效;患者CT有无新发感染迹象时,G试验诊断肾移植受者IPFI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08pg/ml、38.65p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PFI)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的45例PF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结果  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51.1%),女性22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51岁。体检发现的无症状患者为31例(68.9%);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为阴影、占位或空洞型病变,多考虑炎症可能,主要分布于双肺下叶;病理结果多数倾向于隐球菌或新型隐球菌感染;最终所有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叶或亚肺叶切除手术,多数辅以抗菌药物,疾病预后相对良好,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PFI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轻重不一,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有时和肺部肿瘤难以区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PFI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肺间质纤维化继发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45例肺间质纤维化继发性真菌感染患者,对真菌菌群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间质纤维化继发真菌感染菌群分布情况为白色念珠菌24株,占53.33%;光滑念珠菌10株,占22.22%;热带念珠菌6株,占13.33%;克柔念珠菌2株,占4.44%;近平滑念珠菌1株,占2.22%;曲霉菌2株,占4.44%。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率分别为17.78%、26.67%、8.89%、0.00%、0.00%。结论肺间质纤维化继发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对伊曲康唑耐药性较强。应重视肺间质纤维化继发真菌感染的诊断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19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分析,探讨伏立康唑治疗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全部病例均于诊断后给予伏立康唑治疗,轻症予伏立康唑口服(7 mg/kg·次,每12 h 1次),重症予伏立康唑静点(7 mg/kg·次,每12h/次),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uctur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发生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高龄、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缺乏特异性;减少易患因素,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多,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老年慢性病者的生命,因此,老年慢性病者预防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部分学者对老年人使用抗生素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了老年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易感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在预防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针对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预防对策较少,本研究的预防对策内容如下:①给老年慢病者肌注肺炎疫苗每3年0.5 mL、流感疫苗每年0.5 mL,增强机体免疫力.②控制慢病症状,减少住院次数,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选用窄谱抗菌药,宜小剂量配双黄连等中药使用,用药7~10 d停药.③加强口腔、咽部护理,使用0.3%碳酸氢钠盐水含漱.采用本预防对策能有效预防老年慢性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能减少住院次数,缩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老年慢性病对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肺部真菌感染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收治54例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结果 95%(51/54)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慢性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59.3%).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79.5%),早期诊断困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结论 多种疾病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困难.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点、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8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IPFI分为IPFI组(18例)和非IPFI组(6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伴IPFI的危险因素;分析IPFI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真菌菌种分布。结果 18例IPFI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5℃占比72.22%,咳嗽咳痰/白色黏痰占比83.33%;18例IPFI患儿中5例表现为结节实变影,7例表现为多发斑片状阴影,8例表现为散在斑片状阴影合并小结节,2例表现多发云雾状毛玻璃样高密度影、间质病变为主。16例获得真菌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2例,肺泡灌洗液涂片1例,血或者肺泡灌洗液NGS检测13例,其中以毛霉菌(31.25%)、曲霉菌(25.0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75%)为主;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方案含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均是儿童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IPFI患者的CT检查资料和病历资料.观察三种主要CT表现在肺野内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免疫状态IPFI患者CT表现.结果 IPFI主要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及磨玻璃影,病变以两肺分布为主(P<0.05),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下肺野分布率高于上肺野(P<0.05),肺野外周区域分布率高于肺野中央区域(P<0.05).免疫抑制患者多发肺实变率高于免疫正常患者,而单发肺实变率低于免疫正常患者,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免疫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FI主要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肺内实变影及磨玻璃影,而结节或肿块影以两肺下野及外周区域分布为主,不同免疫状态IPFI患者CT表现有所不同,多发肺内实变影常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而单发实变影则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早期感染期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永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早期感染期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实验室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首诊主诉有感冒样症状,62例肺吸虫抗体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1±3.06)×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5.6%±1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肺内病变合并胸腔积液,4例单纯性胸腔积液,16例仅有肺内病变。结论:首诊主诉感冒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结合肺内病灶,需考虑到并殖吸虫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