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初步调查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的现状。方法在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协作组(Acute Ischemic Stroke Corporation Group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ANGEL)的首批中心中,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各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与调查中心110家,遍布国内25省,64个城市,三级甲等医院90家,三级乙等医院13家,二级医院7家,61.2%的医院由神经内科实施AIS血管内治疗,18.0%由神经外科实施。所有中心均可实现24 h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但24 h 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仅为59.1%,24 h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检查为30%。调查中心过去1年内治疗患者的总例数为2522例,完成50例以上的中心16家(14.5%)。AIS年治疗10例以上的中心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比率5%最多,占45.7%。血管内治疗后的再通比率81%~90%最多,占32.9%。90 d良好预后比率50%~60%最多,占33.8%。再通率60%以下的中心占8.6%,术后颅内出血10%以上占24.3%,90 d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0~2]在40%以下占8.8%。培训内容排名前3位的为术中决策及突发问题处理,急诊治疗材料选择和技术规范,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结论近年,国内AIS血管内治疗数量在显著增加,24 h可及的多模式的影像检查仍有待普及。血管内治疗出血并发症、再通率及良好预后仍有待改进,开展规范的培训及质量监控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 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 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 结果 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 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 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 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 =0.039)。 结论 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局限性,2015年以来5大临床前瞻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新一代血管再通策略(主要是可回收支架)在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明显优于单独内科治疗,各国脑卒中指南也相应进行更新。本文围绕5大临床研究及欧洲、美国最新指南中关于筛选合适卒中患者进行机械取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AIS早期再通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1-3]。最新发表的9大溶  相似文献   

5.
6.
正引言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AIS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1-3])。静脉溶栓随机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进一步证实发病4.5 h内静脉rt-PA溶栓有明确获益,而且溶栓时间越早,获益越大~([4])。由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以机械取栓、支架置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出血转化仍是血管内治疗的灾难性并发症,并与神经功能恶化和较差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出血转化的认识至关重要。现结合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进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出血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指标及防治策略,为早期预测及防治出血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颖  丁晶  汪昕 《中国卒中杂志》2021,16(10):1067-1074
血管内治疗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超过40%接受血管内 治疗的患者虽然术后血管造影显示闭塞的颅内动脉已实现再通,但不能获得90 d功能独立,即无效再 通。无效再通严重影响血管内治疗的疗效,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多项研究对无效再通的 相关机制及影响因素展开了探索,旨在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无效再通的发生,为改善血管内治 疗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仍然是目前公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血管内取栓治疗等,有时需要对严重狭窄的责任血管进行血管成形等复杂的操作.近两年来,在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方面,诸多高质量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刊发,现对此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下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后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 与单纯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后的临床结局。 方法 纳入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行EVT与IVT治疗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1∶1比例匹配两组的年龄、性别、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及卒中亚型 (TOAST分型),匹配患者的NIHSS评分≥10分。主要疗效结局为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 24 h ICH及90 d全因死亡率。 结果 共纳入328例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EVT组69例,IVT组259例,匹配后两组基线数 据相似,每组各55例。各卒中亚型比例在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所有P <0.001),两组均以大动脉粥 样硬化型为主,其中EVT组63例(91.3%),IVT组164例(63.3%)。临床疗效结局显示匹配后EVT组90 d mRS评分≤1分比例(30.9% vs 38.2%,校正OR 0.724,95%CI 0.329~1.595,P =0.423)及mRS评分≤2 分比例(38.2% vs 50.9%,校正OR 0.596,95%CI 0.279~1.272,P =0.181)均低于IVT组,但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安全性结局方面,24 h症状性脑出血及治疗后90 d全因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 意义。 结论 对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EVT治疗和单纯IVT治疗,在疗效及安全 性结局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13.
乐婷  娄萍  路青山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2):1232-1236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 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主要疗效结局为治 疗后3个月mRS评分,次要疗效结局为24 h、3 d和30 d的NI HS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其他部位出血、1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入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60.77±12.72岁,男性35例(62.5%)。单纯静脉溶栓组39例,桥接 治疗组17例。桥接治疗组3个月mRS评分≤2分比例高于单纯静脉溶栓组(88.2% vs 56.4%,P =0.021)。 两组治疗后24 h、3 d和30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 d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其他部位出血 率、1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血管内治疗的效益具有时间依赖性,120急救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通过院前预通知卒中中心可以缩短起病到治疗的时间。本研究旨在观察EMS院前预通知流程(prehospitalnotification procedure,PNP)能否减少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院内延误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的行血管内治疗的LVO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EMS入院并提前通知溶栓小组为PNP组,通过EMS入院但未通知溶栓小组为Non-PNP组,通过其他方式入院为Non-EMS组。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比较PNP组、Non-PNP组和Non-EMS组入院到再灌注时间(door to reperfusion time,DRT)和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10例患者[平均年龄(68±12)岁,女性49例,占44.5%],91例(82.7%)通过EMS入院,其中21例(19.1%)为PNP组。与Non-PNP组相比,PNP组的DRT更短(145 min vs 180 mi n,t =-2.065,P =0.043);与Non-EMS组相比,PNP组的DRT有更短的趋势(145 min vs 194 mi n,t =2.260,P =0.055),而Non-PNP组与Non-EMS组的D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 min vs 194 mi n,t =0.663,P =0.510)。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基线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后,PN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3.653,95%可信区间(confi dence i nterval ,CI )1.085~12.301,P =0.037)。若将DRT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DRT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 0.981,95%CI 0.968~0.994,P =0.005)。结论 PNP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DRT,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低血清前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使用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急性前循环
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早期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比较两种方
法得出的自动调节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且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影像、临床信息。
术后48 h内使用TCD联合无创动脉压,连续采集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flow velocity,FV)
和逐搏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使用TFA计算FV和ABP信号的极低频(0.02~0.07 Hz)、
低频(0.07~0.20 Hz)、高频(0.20~0.50 Hz)的相位差和增益;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血
流速度指数(mean flow velocity index,Mx)。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和预
后不良(mRS>2分),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CA参数的差异,并用多因素分析评估不同方法计算的CA
参数对患者90d预后的影响。另外,分析CA参数与术后7 d NIHSS评分相对术前的改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90 d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34例。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
Mx较高[0.40(0.18~0.50)vs 0.26(0.05~0.36),P =0.012],但两组各频段相位差和增益的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Mx与术后7 d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
均为正相关性(r 值分别为0.299、0.382、0.561和0.286,P值分别为0.031、0.005、<0.001和0.040),
极低频相位差与术前梗死体积、90 d 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282、-0.276,P值分别
为0.043、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x值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32.69,95%CI
5.71~3081.96,P =0.002)。
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早期CA功能相对保留与预后良好相关。相比于相位
差和增益,Mx与90 d临床结局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早期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功能,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自动调节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且进行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影像、临床信息。术后48 h内使用TCD联合无创动脉压,连续采集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flow velocity,FV)和逐搏动脉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使用TFA计算FV和ABP信号的极低频(0.02~0.07 Hz)、低频(0.07~0.20 Hz)、高频(0.20~0.50 Hz)的相位差和增益;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血流速度指数(mean flow velocity index,Mx)。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和预后不良(mRS>2分),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CA参数的差异,并用多因素分析评估不同方法计算的CA参数对患者90d预后的影响。另外,分析CA参数与术后7 d NIHSS评分相对术前的改善(ΔNIHSS)、90 d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2例患者,90 d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34例。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Mx较高[0.40(0.18~0.50)vs 0.26(0.05~0.36),P =0.012],但两组各频段相位差和增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x与术后7 d的ΔNIHSS、90 d mRS评分、术前梗死体积、术后48 h增加的梗死体积均为正相关性(r 值分别为0.299、0.382、0.561和0.286,P值分别为0.031、0.005、<0.001和0.040),极低频相位差与术前梗死体积、90 d 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282、-0.276,P值分别为0.043、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x值是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 132.69,95%CI5.71~3081.96,P =0.002)。结论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早期CA功能相对保留与预后良好相关。相比于相位差和增益,Mx与90 d临床结局有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