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施佳华  吕韵佳  王韬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05-1308
目的 分析上海市外来劳动者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以中国科协授牌的上海“智慧蓝领”健康科普服务站为调查点对上海城镇外来劳动者开展幸福感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外来劳动者幸福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外来劳动者6 494人,平均年龄(28.41±8.85)岁,男性占57.2%,农业户籍占82.6%,高中及以下学历占76.1%,服务业占82.6%。幸福感自我评价为很幸福、较幸福、一般、较不幸福、很不幸福比例分别为30.7%、51.3%、17.2%、0.4%和0.5%。女性(OR=2.568)、25~34岁(OR=1.355)、35~44岁(OR=1.522)的外来劳动者自评为幸福的可能性较高,基本医保保障水平满意度越低(OR=0.359)、健康自评越差(OR=0.314)的外来劳动者自评为幸福的可能性越小。结论 上海市外来劳动者的幸福感总体呈现较好状态。性别、年龄、基本医保保障水平满意度、健康状况均可对劳动者幸福感产生影响,应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升该群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海南地区≥50岁体检人群高血脂流行学情况,为制定防控高血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海南省某医疗机构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脂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血脂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血脂异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 487名海南地区≥50岁体检者。年龄50~90岁,男女性别比为0.84∶1,汉族居民占77.62%,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中专居多,占80.59%。血脂异常1 303例,异常率为29.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352)、50~60岁(OR=0.713)、60~70岁(OR=0.769)、汉族(OR=1.526)、文化程度较高(OR=0.599、0.796)、户籍所在地为城镇(OR=0.796)、未婚(OR=0.257)、已婚(OR=0.394)、职业(工人OR=1.858、离退休人员OR=0.698、未就业OR=0.329)、家庭月收入(<5 000元OR=0.077、5 000~10 000元OR=0.09)、蔬果摄入量(≥300 g/d OR=0.765)、红肉摄入量(<280 g/周OR=0.594)、水产品摄入量(<280 g/周OR=0.518)、不锻炼(OR=2.669),睡眠<6 h(OR=1.469)、不饮酒(OR=0.574)、偶尔饮酒(OR=0.550)、不吸烟(OR=0.533)、偶尔吸烟(OR=0.842)、不饮茶(OR=2.525)、偶尔饮茶(OR=2.262)均是海南地区≥50岁体检人群血脂异常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地区≥50岁体检人群的血脂异常率较高,影响该人群血脂异常的饮食生活习惯也较多,建议卫生部门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改善当地居民的饮食生活习惯,降低血脂异常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60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11名≥60岁居民参与本研究,男性381人,占46.98%,女性430人,占53.02%,年龄60~88岁。低骨量者368人(45.38%),骨质疏松者144例(17.76%),正常者299人(3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948,2.19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715)、睡眠充足(OR=0.715)、吸烟(OR=6.613)、经常饮酒(OR=4.293)、奶类食物摄入≥3次/周(OR=0.717)、钙剂服用≥3次/周(OR=0.370)、维生素类补齐剂服用≥1次/周(OR=0.481,0.414)是郑州市≥60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60岁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可依据研究所得到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40岁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患病现状,并探讨CA影响因素。方法 以西安市某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进行健康体检的≥4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资料收集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CA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A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有效体检者1 897人,年龄40~76岁,平均(56.39±8.34)岁,男性997人,占52.56%,女性900人,占47.44%。共630例被诊断为CA,总体检出率33.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OR=3.569)、糖尿病(OR=2.115)、高血压(OR=1.713)、饮酒(OR=2.656)、超重或肥胖(OR=2.018)和缺乏锻炼(OR=1.874)是≥40岁西安市体检者CA检出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市≥40岁体检健康人群CA患病率相对较高,受到多种并发症和生活习惯影响,应加强对≥40岁体检人群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德阳地区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简称“两癌”)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影响女性“两癌”防治知识认知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 “两癌”筛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6—9月抽取德阳市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两癌”防治知识知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1 835名德阳市女性居民进行分析,年龄20~69岁,平均(42.36±5.2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653人,35.59%)和高中(634人,34.55%)为主。城镇居民占60.60%。职业以企事业职工为主(594人,32.37%)。“两癌”防治知识的总均分为(23.6±5.3)分,总知晓率为49.30%。答对“两癌”防治知识问卷60%以上题的有878人,了解率为47.85%。年龄越大(OR=0.730)的女性居民“两癌”防治知识了解的可能性较小,文化程度越高(OR=2.787)、居住地在城镇(OR=5.512)、职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个体户(OR=5.124、1.713)、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OR=2.298)、乳腺疾病史(OR=1.775)和妇科疾病史(OR=1.320)是女性“两癌”防治知识了解率的促进因素。结论 德阳市适龄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佳,应重点针对高龄、文化程度低、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女性人群加强“两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承德市普通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承德市某医院进行普通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两癌”筛查意愿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两癌”筛查意愿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有效调查承德市健康女性3 150人,30~60岁1 752人,占55.62%,已婚2 159人,占68.54%,有筛查意愿970人,占30.79%。个人月收入>8 000元(OR=3.025)、居住地为城市(OR=3.154)、31~60岁(OR=1.335)、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OR=2.331)的健康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较高。结论 承德市普通体检女性“两癌”筛查意愿较低,需引起重视,需要加强“两癌”筛查相关认知宣传,需制定综合措施增加女性“两癌”筛查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人肾功能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积极防治肾功能下降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儋州市辖区内抽取10个社区,每个社区预计调查500名≥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老年人肾功能下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肾功能下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4 921名儋州市≥60岁居民调查结果,男性2 569人,女性2 352人;年龄60~87岁,平均(68.9±4.8)岁。检出肾功能下降390例,检出率为7.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634)、年龄(OR=1.960)、BMI≥24.0 kg/m2OR=1.732)、饮酒史(OR=1.128)、体育锻炼(OR=0.369)、贫血(OR=1.701)、高血压(OR=2.672)、糖尿病(OR=3.758)、血脂异常(OR=3.174)、肝功能异常(OR=1.436)为海南省儋州市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儋州市≥60岁人群肾功能下降检出率较高,且受到性别、年龄、饮酒史、体育锻炼频次、贫血、高血压、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状况多因素影响,应关注肾功能下降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肾功能下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长期(在该社区生活≥6个月)生活在燕达养老社区中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人口学特征、跌倒情况、既往史、个人生活习惯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照明、预防跌倒意识等,对该人群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跌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28名老年人,平均年龄(73.46 ± 6.68)岁。跌倒发生率为24.53%(105/428)。年龄71~80、≥81岁(OR=1.573、1.880)、女性(OR=1.803)、未使用助行器(OR=2.483)、白内障(OR=3.709)、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OR=1.546)、未进行规律体育锻炼(OR=5.226)、高血压(OR=3.445)、有跌倒相关慢性疾病(OR=4.101)、使用致跌倒相关药物(OR=1.765)、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3.350)、照明差(OR=2.392)、无预防跌倒意识(OR=2.731)、喜欢穿拖鞋出门(OR=5.478)、喜欢饮酒(OR=2.483)者发生跌倒风险较大。结论 燕达养老社区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仍需加强对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现状,并探讨该地区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相关因素,为防治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重庆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听力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听力损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 849名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91岁,以45~64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45.06%,男性占63.69%,以汉族为主,占96.20%。1 145例为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23)、女性(OR=2.036)、吸烟(OR=1.919)、饮酒(OR=1.982)、有耳毒性药物接触史(OR=7.279)、有噪音接触史(OR=3.473)、高血压(OR=5.894)是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45岁健康体检者听力损失发生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耳毒性药物接触及噪音接触等因素均可能是该地区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需进行相应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邢台市干部职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CHD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3—6月在邢台市某医院中心参加体检的市直56个单位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体检相关结果、CHD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描述,分别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该人群的CHD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0 232名邢台市干部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老年人(≥60岁)占50.31%,女性占54.05%。CHD患病率4.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OR=4.489)、男性(OR=4.452)、肥胖(OR=23.576)、高血压(OR=58.196)、血脂异常(OR=41.961)、糖尿病(OR=13.851)、吸烟(OR=17.193),饮酒(OR=4.305)、运动量小(OR=3.342)、高脂饮食(OR=23.007)、高糖饮食(OR=20.395)、高盐饮食(OR=6.867)、嗜好饱食(OR=12.016)和CHD家族史(OR=13.471)的邢台市干部职工患CHD的风险更高。结论 邢台市干部职工CHD的患病率较高,该人群CHD的患病受较多因素影响,预防与控制CHD应切实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吃动两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郑州市居民恶性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和制定居民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抽取郑州市≥18岁的居民进行肿瘤防治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并根据纳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资料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台山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广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调查表》为工具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对台山市中学生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台山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6、2019年共对台山市中学生1 901人进行调查,2016年979人,男生556人,女生423人,2019年922人,男生468人,女生454人。年龄12~20岁,平均年龄16岁。该学生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2019年(39.15%)较2016年(31.87%)高,女生(40.48%)较男生(31.05%)高,高中生(45.30%)较初中生(30.69%)、职中生(30.10%)高(均P<0.01)。2019年女生、高中生、职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均高于2016年(P<0.05或P<0.01)。2016、2019年具有缺乏运动(OR=1.957、2.333)、伤害自己(OR=2.144、2.289)、自杀意念(OR=3.347、3.270)、网络成瘾(OR=4.185、10.592)、2016年具有不健康饮食(OR=1.727)、2019年具有赌博(OR=2.034)健康危险行为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更高。 结论 台山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在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重庆市大足区老年人群帕金森综合征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重庆市大足区社区≥60岁老年人,采用帕金森病筛查量表(PDSI)进行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筛查,评估为运动障碍者进一步由神经科专业医师进行确诊。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帕金森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配合完成问卷及PDSI量表筛查的重庆大足区老年人共4628名。346例检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为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OR=1.702、2.540)、高血压(OR=2.208)、糖尿病(OR=2.251)、脑卒中(OR=1.436)、有睡眠问题(OR=1.997)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均较高。经常饮茶(OR=0.437)、参与扑克、麻将等娱乐(OR=0.671),体育锻炼(OR=0.569)的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结论重庆市大足区≥60岁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受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睡眠障碍、饮茶、体育锻炼、参与扑克麻将娱乐活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适度、科学锻炼,维持良好的休闲娱乐活动,预防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4—6月对2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工作因素及颈椎不适情况,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际调查医务人员1196人,有效应答1084人,有效应答率90.64%。颈椎亚健康492例,发生率45.39%(492/1084)。不同年龄、BMI、每日视屏时间、体育锻炼、睡眠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年限、日均工作时长、夜班频次、强迫体位、重体力工作的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41)、BMI(OR=1.581)、每日视屏时间(OR=5.825),体育锻炼(OR=0.269)、睡眠时间(OR=0.620)、工作岗位(医师OR=1.389、护师OR=1.634)、日均工作时长(OR=1.822)、夜班频次(OR=1.982)、强迫体位(OR=2.547)、重体力工作(OR=1.673)是医务人员发生颈椎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颈椎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受到其基本特征、生活方式及工作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可关注高发人群针对性调整生活及工作状态,预防颈椎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以国家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为依托,将2016年1—12月河南省中牟县辖区内心血管病项目初筛数据中35~7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并应用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104名35~75岁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122人,女性982人;年龄35~75岁,平均(59.3±6.4)岁;BMI 17.1~27.4 kg/m2 ,平均(22.6±3.1)kg/m2。检出心血管病高危228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0.84%。其中血压高型高危所占比例最高(36.84%),其次为心血管病史型高危(26.32%)、患病风险≥20%型高危(20.18%)、血脂异常型高危(1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99)、年龄越大(OR=2.795)、BMI≥24.0 kg/m2OR=2.255)、居住地为农村(OR=2.044)、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OR=1.866、1.383)、饮酒超量(OR=1.994)、体育锻炼1~2次/周、≥3次/周(OR=0.581、0.489)是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 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其受到性别、年龄、BMI、居住地、学历、职业、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需针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人群加强宣教工作并重点筛查,做好心血管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心血管病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王金平  王丽萍  张燕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51-145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防治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为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庐江县中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调查,进一步分析不同人群特征、不同防治依从行为对血压控制达标的影响。结果6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达标率为16.24%(113/696)。禁烟、限制饮酒、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遵医嘱服药的依从性分别为24.86%、28.45%、64.51%、58.05%、66.38%、83.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69岁(OR=1.567)、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OR=2.849)、病程≤10年(OR=1.431)、禁烟依从性好(OR=1.852)、限制饮酒依从性好(OR=2.083)、减少钠盐摄入依从性好(OR=3.511)、控制体重依从性好(OR=1.145)、适量运动依从性好(OR=1.670)、遵医嘱服药依从性好(OR=1.399)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可能性较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与人群特征、防治依从项目密切相关,应针对重点人群、危险因素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促进血压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泸州地区育龄妇女叶酸增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增补叶酸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6月至12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及泸县等7个县区共计38个乡镇或社区卫服务中心招募携带1岁及以内儿童接种疫苗的儿童母亲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育龄妇女叶酸知晓及叶酸服用情况》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叶酸增补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09名育龄妇女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2.09±6.51)岁。有307名(43.30%)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4.76%调查对象曾服用过叶酸,32.02%正确知晓叶酸增补目的,而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规范服用叶酸者仅占19.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2.158)、家庭月收入>3000元(OR=2.502)、机关事业单位职工(OR=3.543)、企业工作人员(OR=2.776)、生育2次(OR=1.793)和≥3次(OR=2.504)、孕前有进行优生健康检查(OR=4.586)、叶酸知识知晓(OR=8.499)的泸州地区育龄妇女对叶酸规范服用率更高。结论泸州地区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和孕前叶酸规范服用率均较低,应针对重点人群增强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认知,加强叶酸增补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孕前叶酸增补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