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术前行睑板腺理疗对白内障术后眼表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17-09/2018-07合并有MGD的白内障患者76例76眼,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前1wk给予眼睑热敷、睑板腺按摩治疗(在院内进行一次全套治疗后,嘱患者每晚进行家庭热敷+睑板腺按摩治疗一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试验组为行睑板腺理疗前)、术后1wk,1mo行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泪河高度(TMH)等,LipiView检查脂质层厚度(LLT),并使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TBUT、TMH、OSDI比较有差异(P<0.05); 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wk, 1mo NITBUT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术后1wk,1mo NITBUT较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TMH术后1wk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wk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后1wk,1mo OSDI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术后1wk,1mo OSDI较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破坏MGD患者的睑板腺功能及眼表状态,而术前行睑板腺理疗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MGD患者的眼表状态,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睑板腺分析系统评估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相关干眼的有效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9 年7 ─8 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 MGD相关干眼患者37 例(74 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 周治疗1 次,共3 次。通过重复 测量的方差分析评估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第2次治疗后和第3次治疗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 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NITMH)、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MGYSS)、睑 板腺形变系数及显影值等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探讨睑板腺形变系数和显影值与 眼表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OSDI、NITBUT、MGYSS及睑板腺显影值在3 次治疗后均较治疗前 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睑板腺形变系数在第1 次和第2 次治疗后,与治疗 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第3 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ITMH 在3 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OSDI、NITBUT、 MGYSS及睑板腺显影值于第1 次治疗后持续好转,于第3 次治疗后疗效最佳,而睑板腺形变系数于 治疗后变化平缓,在3 次治疗后才有所提升。睑板腺形变系数与OSDI呈正相关(r=0.379,P=0.01), 与NITBUT呈负相关(r=-0.427,P=0.01),与NITMH(r=-0.132,P=0.538)和MGYSS无相关性;显 影值与OSDI呈负相关(r=-0.904,P<0.001),与NITBUT(r=0.947,P<0.001)和MGYSS呈正相关 (r=0.467,P<0.001),与NITMH无相关性。整个研究过程中未见不可逆的眼睑皮肤损伤,未见眼前 节炎性反应、虹膜脱色素、眼表或眼底损伤、视力下降及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IPL联合睑板腺按 摩对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有效、安全。睑板腺分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腺体分泌能力,可通 过显影值等具体量化数据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3.
林琳晋秀明  童女侠 《眼科》2013,22(3):157-160
目的  比较单纯应用抗生素以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的临床效果。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MGD相关性干眼患者42例(84眼)。方法  随机选择其中22例(44眼)为试验组,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羟糖甘滴眼液+局部热敷;20例(40眼)为对照组应用妥布霉素眼膏+羟糖甘滴眼液+局部热敷。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和4周观察睑板腺功能及其干眼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主要指标 睑板腺功能方面:裂隙灯显微镜下评价眼睑睑缘变化,睑板腺开口的变化,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干眼方面: Schirmer I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情况及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MGD病程、MGD体征和干眼体征等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和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TBUT均明显增加(P均<0.05)。两组的CFS评分在治疗后2、4周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睑板腺挤压试验评分明显较低,而在治疗后各时间点TBUT值明显较高(P均<0.05)。结论  单纯抗生素以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MGD相关性干眼均有疗效,但后者在改善症状及体征方面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白内障患者在术前行睑板腺按摩对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MGD的白内障患者90例93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术前1 wk每天行眼睑部热敷及睑板腺按摩,对照组不采取措施。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k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Ⅰ 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BUT)结果。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的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显著提高,BUT和SⅠt显著下降。而试验组的术后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BUT和SⅠt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可以加重合并MGD患者的睑板腺功能,破坏眼表状态,而术前行睑板腺按摩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MGD患者的眼表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中重度干眼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计划行双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并患有MGD相关中重度干眼的患者40例40眼, 采用Excel随机数公式随机选择一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 不定期按需接受睑板腺按摩治疗, 并依据患者意愿, 根据是否接受IPL治疗, 分为治疗组20例20眼和对照组20例20眼。治疗组手术前进行3次IPL治疗, 每2次之间间隔2周, 末次治疗完成至少2周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2个组于首诊(基线)以及白内障术前1 d(即治疗组结束IPL治疗后2周)、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进行评估, 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睑板腺萎缩不同评分眼数、睑板腺排出能力不同评分眼数。结果对照组基线、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OSDI评分分别为(47.83±10.17)、(...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8-03/08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73例146眼MGD相关干眼患者,试验组38例76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wk 1次,共3次)。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眼睑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天熏蒸、清洗睑缘,连续5d,第5d进行睑板腺按摩,间隔2wk后再次重复治疗,共3次)。本研究时间共12wk,记录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4、7、12wk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PEED)、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测量(NITMH)、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睑板腺分泌物评估(MGYSS)等数据,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二者的疗效对比。

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除NITMH、MGS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wk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试验组在治疗后4、7、12wk时,除NITMH、MGS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试验组于首次治疗后疗效指标持续好转,于第12wk时疗效最佳,而对照组于首次治疗后第7wk疗效最佳,之后疗效减弱。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眼睑熏蒸按摩两种治疗方式均对MGD相关干眼治疗方便、安全、有效,且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疗效及维持时间优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MGX)(IPL/MGX)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短期 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汉口爱尔眼科医院门诊连续就诊 的MGD患者55例,最终完成随访的有48例(96眼),双眼均行IPL/MGX治疗,每3周治疗1次,共3次。 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睑板腺 功能及成像、结膜眼红评分、共聚焦显微镜下睑板腺及蠕形螨检查等。使用配对t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IPL/MGX治疗结束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 OSDI评分降低(t=2.300,P=0.024),睑板腺分泌能力与睑酯质量均得到改善(Z=-3.617,P<0.001;t= 2.472,P=0.017),角膜染色评分、球结膜眼红评分降低(Z=-2.757,P=0.006;t=2.040,P=0.044),睑 板腺腺周炎症细胞密度下降(t=4.765,P<0.001),睫毛根部蠕形螨总数减少(t=2.121,P=0.037)。睑 板腺萎缩面积<50%的MGD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眼表炎症状态及睑板腺功能显著改善,睑板腺 萎缩面积≥70%的MGD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IPL/MGX可明显改善睑板 腺萎缩程度尚轻的MGD患者主观症状及睑板腺功能,减轻患者眼表炎症,减少眼蠕形螨数量,降低 眼表损害。  相似文献   

8.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是多种睑板腺异常的总称,包括其结构异常和分泌物性质的异常,可引起眼睑炎症和泪液不稳定以及其他眼表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病变是后部睑缘炎和脂质缺乏性(1ipidteardeficiency,LTD)干眼症。既往MGD的治疗主要为眼睑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营养治疗、激素以及抗生素应用等,近年来物理疗法、免疫调节、环境调节等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进展,抗生素的治疗机理研究也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何建中  钟敏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7):1324-1328

目的:对比分析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MGD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 对照组受试者每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敷眼罩热敷治疗15min,每天1次,共2wk。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wk进行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TBUT)、脂质层厚度(LLT)、睑板腺缺失情况等8项指标的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两组的组间差异性及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若两组存在组间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若组内存在时间差异性,则采用LSD-t检验分析。

结果:两组受试者眼表疾病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Schirmer试验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wk,试验组与对照组在OSDI、MGYSS、LLT、眼表染色评分、TBUT这些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医疗事件。

结论:单独一次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疗法和热敷疗法均能够有效且安全地治疗MGD。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显微探针疏通技术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治疗中的作用,以期为MGD的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直径为100μm的不锈钢丝作为材料,制作成总长度约3cm 的探针,其中操作针头长约5mm,手柄长约2.5 cm。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并使其有可比性。观察组( n=70)利用显微探针对阻塞的睑板腺管进行疏通,配以药物、热敷、睑板腺按摩等治疗。对照组( n=70)给予常规给予药物、热敷、睑板按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 d;1,2 wk;1,2,3 mo的BUT、有效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BUT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1 d;1,2 wk;1,2,3 mo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利用显微探针对睑板腺管进行疏通,能为MGD的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眼表状况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眼科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7例(83眼),评价术前及术后1、2、3个月的眼表症状指数评分(OSDI)、裂隙灯显微镜下睑缘形态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技术计算下泪河高度(TMH)、下泪河深度(TMD)和下泪河面积(TMA)。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1、2、3个月的OSDI较术前显著恶化(F=1193.031,P<0.001),BUT显著下降(F=21.042,P<0.001);而睑缘形态评分、CFS、TMH、TMD、TMA和SⅠT在术后没有显著改变。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白内障术后在不伴有明显器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眼表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evaluate changes in the tear film lipid layer thickness (LLT) after cataract surgery and the effects of cataract surgery on dry eye syndrome (DES) and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 Methods: LLT measurements obtained using the LipiView interferometer, tear break-up time (TBUT) measurements, Schirmer’s tests, Oxford staining scores, lid margin and meibomian gland findings, and the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 questionnaire score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one and three 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Results: Forty-three eyes (43 patients) were included. LLT was significantly thinner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than at baseline (P = 0.004). TBUT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at both one (P < 0.001) and three (P < 0.001) months after surgery than at baseline. OSDI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01) and the meibum quality was significantly poorer (P = 0.001) at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than at baseline. TBUT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LT (r = 0.29, P < 0.001), while the OSDI (r = ?0.38, P < 0.001) and Oxford staining (r = ?0.30, P = 0.001) scores and the meibum quality (r = ?0.21, P = 0.01)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LT. Conclusions: The tear film LLT was significantly thinner and DES and MGD parameters showed deterioration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 addition, LL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ES and MGD paramet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linicians should consider the tear film lipid layer while managing the exacerbation of DE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眼表的潜在影响。

方法:采取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患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56例56眼,分别于术前1d,术后2wk,1、3mo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的评估。

结果:手术前后,SⅠt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OSDI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BUT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1、3mo OSDI评分、睑板腺积分、睑缘形态评分均较术前1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wk,1、3mo BUT均较术前1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手术可能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AIM: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pical 0.05% cyclosporine nano-emul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syndrome (DES) with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64 patients with DES and MGD who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Group 1 (n=24, conventional cyclosporine), Group 2 (n=21, nano-emulsion cyclosporine), and Group 3 (n=19, control). Lid margin telangiectasia (LMT), meibomian gland secretion (MGS), conjunctival injection (CI), corneal staining (CS), tear break-up time (TBUT), Schirmer test I (STI),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 and lipid layer thickness (LLT) was evaluated at 4, 8, and 12wk of treatment. RESULTS: In Group 3 (control), LMT, CS, and CI improved after 8wk, MGS, TBUT after 12wk of treatment. In Group 1 (conventional cyclosporine), LMT, MGS, and TBU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4wk, whereas CS, CI, STI, and LL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8wk, and OSDI at 12wk. In Group 2 (nano-cyclosporine), LMT, MGS, CS, CI, TBUT, and OSDI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4wk, and STI after 8wk. Especially, LL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after 4wk. CONCLUSION: Cyclosporine and nano-cyclosporine show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ES with MG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contrast, the nano-cyclosporine group shows more statistically improved CI and CS at 4wk, especially LLT at 4, 8, and 12wk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cyclosporine grou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斜视青少年手术后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特征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01/12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患儿168例22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将分为角膜缘切口组(A组,54例78眼),跨肌止端切口组(B组,48例62眼),近穹窿切口组(C组,66例84眼)。根据手术累及肌肉条数分为单条眼外肌组(68眼),双条眼外肌组(106眼)及三条眼外肌组(50眼)。评估患儿眼表健康状况,并采用LipiView眼表干涉仪等分析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S)、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睑板腺开口情况。结果:术后1wk,三组患儿眼表及睑板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mo,不同手术切口及手术累积不同肌肉条数患儿眼表及睑板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B组患儿TBUT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儿的OSDI、CFSS、TBUT显著优于A组(P<0.05);且双条组患儿TMH显著高于单条组(P<0.05),三条组患儿的OSDI高于单条组(P<0.05)。术后3mo,各组患儿眼表及睑板腺功能均较术后1wk,1mo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C组患儿的OSDI、LLT、TMH、CFSS、TBUT及SⅠt均显著优于A组(P<0.05);双条组患儿TMH、CFSS、SⅠt及睑板腺开口情况均优于三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条和三条组患儿睑板腺开口评分低于单条组(P<0.05)。患儿OSDI、CFSS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与手术累及肌肉数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近穹窿切口组患儿眼表及睑板腺功能恢复优于采用角膜缘切口组及跨肌止端切口组;且单条组患儿眼表及睑板腺功能恢复优于双条组及三条组患儿。采取的近穹窿切口,减少手术累及肌肉数,有利于青少年斜视术后眼表及睑板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析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睑板腺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经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诊断为中重度MGD的患者49例(98眼),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予人工泪液滴眼,并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每天1次,共3 d,然后停药7 d,10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仅接受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所有患者首诊及每次随诊均进行改良睑板腺压榨,并配合眼睑热敷及睑缘清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接受治疗1个月时的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vg-BUT)、泪河高度(TMH)、眼红分析(R-scan)、睑板腺丢失率、睑板腺开口评分、睑脂质量评分、睑脂排出能力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等指标的变化。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睑板腺开口评分(Z=-3.093)、睑脂质量评分(Z=-2.501)、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3.175)、FL(Z=-2.602)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OSDI(t=6.174)、睑板腺丢失率(t=2.402)、睑板腺开口评分(Z=-5.192)、睑脂质量评分(Z=-5.073)、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4.807)、FL(Z=-3.587)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OSDI(t=-3.778)、NIAvg-BUT(Z=-2.043)、睑板腺丢失率(t=-2.123)、睑板腺开口评分(Z=-6.318)、睑脂质量评分(Z=-5.852)、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3.951)、SⅠT(Z=-2.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可用于治疗中重度MGD,能改善MGD患者眼部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并改善睑板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工智能(AI)系统,能够全自动地评价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睑板腺形态变化。方法:选取2021-01/11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145名受试者右眼纳入研究。随机选择其中60名受试者的睑板腺照相用于AI训练。收集睑板腺图像后首先标注出睑板区域和每一根睑板腺腺体。使用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结合U-Net模型进行数据训练,获得成熟的AI系统;85名受试者包括阻塞性MGD患者53名和睑板腺正常的志愿者32名,使用AI系统自动分析其各项睑板腺形态参数。同时观察临床指标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睑缘评分、睑板腺评分和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分析睑板腺参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多次版本迭代,最终获得了交并比达92.0%的AI系统。使用该AI系统,发现上眼睑的睑板腺密度与OSDI(rs=-0.320)、TBUT(rs=0.484)、睑缘评分(rs=-0.350)、睑板腺评分(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